- 相關推薦
試論韓愈詩歌風格演變探微
韓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在中國散文發展史上地位崇高。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關于韓愈詩歌風格探析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摘要:提起韓愈的詩歌創作風格,一般都認為韓詩奇險怪僻,其實不盡然。文章解讀了韓愈詩歌創作的歷程,探析了韓詩奇險風格形成的原因。
關鍵詞:韓愈 詩歌風格 奇險
前言
提起韓愈,人們首先想到他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對后世一千多年的散文創作產生過巨大影響。其實他的詩歌同樣對后世影響深遠,在詩歌創作上,韓愈也高舉“古文運動”的大旗,創立了新的流派,但后人對韓愈的詩風歷來有許多爭議,筆者集中拜讀了詩人各個時期的詩作,覺得韓愈為詩的風格也如他的散文一樣,渾浩流轉,獨立特行。他的詩歌創作與他的散文創作不僅某些思想內容一以貫之,在表現手法上,亦有明顯的散文化傾向,這與他提倡儒學復古、反對驕文是一脈相承的!安黄絼t鳴”的文字觀點在韓愈的詩中繼續體現出來。韓愈詩歌在表現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便是追求奇、特、險、怪。他不甘平庸,敢于向社會挑戰,敢于與潮流背道,敢和命運抗爭,一生坎坷,在潮起潮落中展示真我,顯示出豁達、好強、無所顧忌、鋒芒畢露的個性。在藝術上創新求異,大膽采用前人不常用的內容、句式、意象,使詩歌呈現出“奇崛險怪”的特點,但又并不都以奇險見長。他的詩可以清幽如水,也可以奔涌如瀑,更可以奇險如堅冰怪石。
韓愈出生時,李白已去逝,三年后杜甫也謝世,到韓愈的時代,唐代詩歌成就的最高峰已過去。韓愈作為詩人,其得益的是有許多前輩作楷模,可供他學習和借鑒;困難的是要超過李、杜等大詩人,是相當不易的。而韓愈的性格及他個人的才華,使他決不肯做個亦步亦趨的模仿者,所以他必定要開拓新領域,創造自己的流派,形成獨特的風格。趙翼《威北詩話》認為,至韓愈時“李、杜已在前,縱極力變化,終不能再辟一徑”,故只能求之奇險。縱觀韓愈的詩歌道路,奇險詩風的形成與特定的生活時代、與詩人的性格和人格都有密切的關系,中唐特定的歷史時代使韓愈在亦官亦仕的生活中,忽沉忽浮,忽枯忽榮,而這些都影響著他的詩歌發展。中唐的詩歌不象盛唐之音那么光芒四射,卻更多姿多彩,各種風格流派競顯神通,詩歌的藝術個性特征到這時充分發展,詩人以詩歌為生命,他們用字造句,煞費苦心,務去陳言,力求新異。
下面沿著韓愈詩歌創作之路,品評不同時期的作品,以探尋其獨特詩風的形成。
一、真率高遠的早期追古
韓愈在安史之亂平定后的第三年,出生在一個官僚世家。度過顛沛流離的少年生活后,十九歲的他收拾行裝向京城出發,準備通過科舉博取功名,路上寫下《條山蒼》:
條山蒼,河水黃。波浪紛紛去,松柏在高崗。
貞元七年,年輕的詩人與好友陳羽相別,作詩《落葉》為贈:
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飄上終自異,邂逅暫相依。悄悄深夜語,悠悠寒月輝。誰支少年別?流淚各沾衣。
《條山蒼》以歲寒不凋的松柏自喻,站在高高的山崗上,傲視著天地間的二切,詩句寫得簡樸、高揚。
《落葉》寫得格調新穎,力掃盛唐時的陳詞濫調,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兩首詩讓人不由得想起《詩經》、《古詩十九首》這些先秦詩歌,因為在藝術手法上詩人運用了比興、疊字的技巧,內容上清新易懂,不難看出詩人內心復古崇古的追求,表明詩人在早期的詩歌創作中對人生對社會充滿美好的幻想,表現出天真浪漫的藝術境界。這些詩相對過去詩壇的一片嫵媚繁華,顯得清新樸素,但存有明顯的模仿古人的痕跡,而且過于平淡直率,注定要不斷發展。
二、奇崛怪僻的盛年創作
盡管韓愈讀書勤奮,“七歲好學,言出成文”,十多年的苦學,對自己充滿必勝的信心,而卻在科場考試中屢遭失敗。只得在汁州、徐州佐幕。胸有抱負,滿腹才華,怎甘寂寞?輾轉奔走,僥幸脫禍,郁悶難解,唯有寫作。以下的因素發展著詩人奇險的詩風。
(一)友人的影響
韓愈正直善良,對朋友一片冰心,貞元十四年,寫作《醉留東野》可看出他對窮困潦倒的詩人孟郊的敬重友善,其中“東野不得官,白首夸龍鐘;韓子稍奸黯,自愧青篙依長松”表現出對孟郊的傾倒之意。寫作此詩,適逢孟郊投靠友人也來到汁州,這是兩人在科考相識后第二次相聚。詩中寫道“吾愿身如云,東野變為龍。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從中可以看出韓愈對年長自己十八歲的孟郊的推崇,這時孟郊詩歌寫作已有成就,已形成奇崛硬朗的風格,而韓愈的名氣還只在散文。二人有相同的藝術追求,有“崇古復古”的信念,于是韓詩的風格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貞元前期的平和真率變得冷峻奇險。
(二)世事的動蕩
貞元十五年秋,韓愈在徐州為節度推官,當時黃沙崩堤,詩人目睹老百姓的逃亡生活寫下《醒醒》一詩,詩中不難看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表現出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第二年他從京城長安回徐州,又寫下《歸彭城》,對當時戰亂和自然災害給一百姓帶來的苦難表示痛心疾首,諷刺當政者的平庸無能,抒發自己報國無門的憂憤情緒。
(三)仕途的沉浮
到了貞元十七年,經過十七個年頭奔波和追求,三十五歲的韓愈終于第一次當上了朝廷命官,得到了四門博士的職位,同時也開始了浮沉不定的官宦生涯,這在他的詩歌中也體現了出來。當年十二月被貶去嶺南,“朝為青云者,暮作白首囚”。在《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中寫道:“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藥,誨氣濕蟄熏腥躁!边@首詩寫在中秋之夜,兩位詩人在一起賞月喝灑,回望幾年來坎坷的命運,感慨萬千。這首詩開頭寫中秋夜景,中間借張之口用大段筆墨敘述自己被貶滴之苦。雖然心中苦澀,但好強的性格使他又不肯示弱,便寫得虛虛實實,含蓄悠遠,使得全詩結構上起落多變,讓讀者覺得奇崛險怪。
元和六年的春天,韓愈從陽山北徙江陵,生活雖比嶺南好,但精神依舊苦悶,寫下《感春四首》,寫得筆力剛健,這是他中年得意之作,元和六年秋天,詩人自江陵為國子博士,這種冷淡生涯對有遠大理想抱負的詩人來說,感到厭倦,寫下《秋懷詩十一首》,表述自己憂憤的心情,詩中表現了詩人雄渾態肆的感情和正直磊落的性格。現選引《秋懷》之四:
秋氣印側側,秋空日凌凌。上無枝上稠,下無盤中蠅。豈不感時節?耳目去所增。清曉卷書坐,南由見高棱。其下澄漱水,有蚊寒可曹。惜哉不得拄,豈謂吾無能!
此詩寫在詩人受他人造謠中傷之時。全詩用遒勁的語言,寫不平的情懷,首句寫秋天景象,用以象征自己孤獨而傲峭的情懷,顯示了作者疾惡如仇的性格。
元和十四年,詩人再貶潮州,南行途中,心境無限悲涼,寫下凄惋的《路旁堆》“千以高山遮,萬似遠水隔!薄拔峋诘轮,照天日月敵”。詩人把希望寄托在最高統治者的“慈悲”上,進行了大膽的夸張想像。從貞元二十年(804)到元和九年(814)的十年中,是韓愈詩歌創作的鼎盛期。
另外由于追求詩風變革求新,加之開始盛行“寫長詩之風,為了押同韻,就必然用僻字生字,為了不重復,就發掘人所未道的新意象。
三、清麗自然的晚年回歸
長慶三年春,經歷風風雨雨的韓愈步入晚年,卻寫出《早春》小詩!疤旖中∮隄櫲缢郑萆b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此詩寫得清新絕妙,千古以來難有超出者。隱約的青草,舒暢的喜悅,看似白話卻韻味十足,使人簡直不敢相信是韓愈所作,可見其詩歌的風格隨著境遇的變化、個人的命運多變有著很大的變化。長慶四年夏,詩人因病告假,常游南溪,寫了《南溪始泛三首》,風格已一改過去的豪邁雄健,寫得閑適古淡。這些變化都不是孤立的,一方面詩人在晚年的十年時光中,仕途上是最穩定輝煌的階段;另一方面面對無可奈何的政局,政治熱情也日益冷淡,詩人開始反躬自省,轉向宗教,尋求安寧、靜謐。
總之,韓愈流傳至今的三百多首詩,風格并不是一成不變,在詩人生活的中唐時代,唐王朝已度過了它的鼎盛期開始走向衰落了,中唐時不僅朝,局勢動蕩,而且意識形態也很混亂。率真的韓愈雖熱衷功名,但沉浮不定,心情憂憤,但他積極人世,積極進取,試圖把李唐王朝重新振作起來,創造一個“中興”局面,可惜未能如愿。讀韓愈的詩,就其風格而言不外有三類:第一類,清新美妙白然的小詩。如《早春》等,因詩人始終非常熱愛生活,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而寫;第二類,氣勢宏大雄偉不羈的敘事詩,如《山石》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描繪山路兩旁的美景,寫得宏偉有氣魄;第三類,奇崛怪僻的狀物詩,這類詩用詩人自己的話說:“險語破鬼膽,高詞媲皇墳”與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有異曲同工之妙。趙翼曾指出“韓愈于詩,力造李、杜。有意推廣杜詩奇險之處,劈山開道,自立一宗。正因為有心求之,故不免時露斧鑿痕。然而韓詩自有本色,仍在文從字順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專以奇險見長!
結語
韓愈不僅是古文運動的領袖,也是當時一些詩人的領袖,唐代許多詩人的詩歌創作也同韓愈有著承繼關系。葉燮《原詩》說:“唐詩為八代以來一大變,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為鼻祖,宋、梅、歐、蘇、王、黃,皆愈為之發其端,可謂極盛”,由此可見一斑。
【試論韓愈詩歌風格演變探微】相關文章:
試論《陳十四夫人》的由來與演變03-20
淺析龔自珍的詩歌風格11-16
試論李長之文學批評風格03-26
試論預設理論及其在英語學習中的價值探微03-20
論楊巨源詩歌風格03-01
試論畢加索繪畫藝術風格形成和發展的根源03-20
中國近代詩歌語言和形式演變試探02-28
淺論李賀詩歌風格與其心境的關系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