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高三化學的有效復習策略(一)
摘要:結合研究和實踐提出了優化復習教學、提高復習實效的幾種策略:系統化策略、問題化策略、情境化策略。
關鍵詞:復習 策略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類的知識是通過建構獲得的。通過高一高二的系統學習,學生的頭腦中已經建構了許多化學知識,建立了獨特的化學個體認知結構,但這些知識往往是零散、不完整的,認知結構是有缺陷的,這樣在面臨一些化學新問題的時候,學生憑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往往解決不了。高三化學復習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實現對原來遺忘知識的建構,并且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引發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在與刺激信息的交互作用中產生出新的生長點,從而使原有知識和經驗得到改造、重組、完善、提高和發展,達到生成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也正是古人說的“溫故”而“知新”的過程。
優化化學復習教學、提高復習實效的關鍵就是要使我們的復習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復習教學過程中來。筆者結合多年研究和教學實踐,在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中采取了以下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系統化策略
現在的高考越來越注重對基礎知識等的考查。所以在高三化學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落實,注重對知識的查漏補缺,應想法使這些基礎知識能進入學生的長時記憶系統中,使學生在考試中能根據需要順利地進行知識的檢索和提取。研究表明,良好的知識結構系統儲存在頭腦中,猶如圖書館經過編碼的書,可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能力,更有利于知識的記憶和提取。所以在復習教學中,老師應主要扮演指導者的角色,教給學生歸納、整理的方法,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各部分相應的知識按其內在的聯系進行歸納整理,將散、亂的知識串成線,結成網,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
如元素化合物知識雜亂無章、易學難記,如果按照“知識主線→知識點→知識網”方式,將知識結構化、網絡化、系統化,并根據“由線引點、由點連網、由網成體”的程序進行復習,則事半功倍。如:金屬知識主線可按“單質 →氧化物 →對應水化物→ 相應鹽”進行,非金屬知識主線可按“氣態氫化物→單質→氧化物→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相應的鹽”進行,抓住其轉變中的內在規律性。也可以根據化合價升降建立物質間的聯系。
而對于各種概念等的復習,構建概念圖不失為一種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知識的良好策略。概念圖通常是將有關某一主題不同級別的概念或例題置于方框或圓圈中,再將相關的概念或命題用線、箭頭連接形成關于該主題的概念或命題網絡。它是美國諾瓦克教授提出的一種認知教學工具,它通過可視化的圖形將各種知識點與知識的整合過程直觀地呈現出來,構建符合現代教育學學習原理和神經系統反應機理的可視化知識記憶網絡,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也使復習過程變得更自然,更主動,更快捷,知識保持得更持久。例如關于晶體的概念圖為:
教師要教給學生制作概念圖的方法,并且讓學生養成畫概念圖的習慣。教師可通過學生畫的概念圖及時了解學生認知結構中存在的缺陷和診斷學生的問題,學生通過畫概念圖以及在把自己的概念圖跟同學或老師的概念圖作比較的過程中也能清楚地了解和反思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更好地做到查漏補缺。
二、問題化策略
教育心理學向我們揭示:學生的思維往往從問題開始,科學地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化學課堂交流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復習效率的有效途徑。思維總是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產生的,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有思維,通過問題來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以問題為主線來組織課堂教學就成為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不僅要善于向學生提問題,而且還要教會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的知識點,不同的目的選擇不同的提問類型,根據不同的著眼點,通過提問引發學生對比易混知識,鞏固重點和薄弱知識,類化遷移應用知識,歸納知識體系的內在規律。
在復習教學中尤其需要教師提一些開放性問題,這類問題需要學生運用比較、演繹、發散、歸納等思維形式,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對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知識、培養發展思維都有較好的效果。并且通過學生對開放性問題的回答,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復習教學工作。同時還可引導學生開展反思,不斷補充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如在復習金屬鐵、銅的性質時拋出這樣的問題:“有哪些方法或事實能說明鐵比銅活潑?”學生積極思考、交流討論,提出了許多思路:①金屬鐵能從銅鹽溶液中置換出銅②比較金屬鐵、銅與非氧化性酸如鹽酸的反應,鐵溶解而銅不溶解③用鐵銅兩種金屬分別做原電池的兩極,鐵溶解而銅不溶解④比較亞鐵離子和銅離子的氧化性強弱⑤比較兩種金屬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即氫氧化鐵和氫氧化銅的堿性強弱⑥把鐵銅金屬置于同樣的條件下哪一種先銹蝕……學生在思考的時候既全面回顧了鐵銅的化學性質,又能夠縱橫聯系原電池和元素周期律的相關知識,把相關知識有機地整和在一起。又如在復習氨氣的溶解性知識時,通過提問“哪些氣體如氨氣一樣能溶于水形成噴泉實驗?若把水換成其他溶液或液體,又有哪些氣液組合能形成噴泉?”,引導學生從形成噴泉的本質原因即產生了壓強差著手分析,學生們熱烈討論,形成了許多方案:①因易溶于水或易和水反應形成噴泉的如HCl、HBr、HI、SO2 、NO2等氣體②水中溶解度不大但易和某些溶液反應而形成噴泉的如Cl2、CO2氣體和NaOH溶液等③氣體易溶于其它溶劑形成噴泉的如Cl2溶于CCl4等④氣體既不溶于溶劑也不和液體反應但只要對裝置適當改進也能形成噴泉的如氧氣和水等……通過這些開放性的問題,更好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當然,所提問題要圍繞著學習的重點、難點、熱點來設計,只有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聯系熱點的提問,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三、情境化策略
因面臨高考的壓力, 高三老師更強調知識的重現和知識的梳理和整合,復習教學中很少會耗費心思去設計各種教學情境,認為會浪費時間,往往造成復習課堂上純粹是知識點到知識點的講解,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參與積極性降低,復習效果較差。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動機。教師在復習教學中也要善于利用各種素材創設多元的教學情境,將要復習的知識放入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學生樂于接受來自情境中信息的刺激,并能充分調動已有的認知結構去同化新知,去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豐富認知,提高能力。
1、生活化情境
化學是一門生活的科學,聯系生產生活、環境、科技、能源、社會等實際問題,強調人與自然、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意識是一個大趨勢。《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也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新課程理念下,對同學們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不再放在對知識的簡單記憶和重現上,也不再孤立地對知識進行測試,而是創設符合實際的隱含各種信息的情境,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用不同方式、不同素材考查同學們的各種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復習教學中也要善于創設各種生活化情境,將化學知識與各種生活現實情景結合起來。
2、實驗化情境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復習中要加強實驗教學,一是從觀念上提高認識,不要認為多做幾道實驗題就可以解決實驗問題,而是要認識到實驗的問題要用實驗才能真正解決的。二是注重基礎,不要以為基本操作問題簡單,只要提出要求學生看看書就可以解決,必須讓學生動手實驗,領會實驗目的,扎實掌握基本操作方法,了解注意事項。三要引導學生懂得實驗原理,抓住實驗本質,不但要做實驗,還要思考實驗。高考復習尤其要重視多創設一些實驗化情境,在實驗復習過程中“變講實驗”為“探究實驗”。 慮到時間緊張,可對實驗內容進行綜合化處理,把書本上的一些基礎實驗進行整理歸類,分幾個小專題來進行復習。
例如,對各種常見離子的檢驗知識的復習:在高一我們學到過一些離子的檢驗方法,如氯離子、鈉離子、硫酸根離子、鉀離子等,如何使學生在原有單個離子檢驗基礎上對離子檢驗知識加以綜合分析和運用,使學生掌握離子檢驗的一般方法。我們考慮把氯離子、鈉離子、硫酸根離子、鉀離子、銨根離子等離子的檢驗綜合在一起,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
(師): 同學們,各小組桌上都有一瓶從實驗室拿過來的無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氯離子、鈉離子、硫酸根離子、鉀離子、銨根離子等離子中的一種或幾種,大家能否有辦法幫我確定出這瓶溶液中到底含有哪些上述離子?大家先分組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再動手實驗。
(生):四個一組討論設計出方案,然后開展實驗探究……
學生通過動手實驗,不僅進一步熟練了實驗基本操作,并且能很好地掌握離子檢驗的一般方法。在分組實驗過程中也有小組在確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時出現了偏差,他們往溶液試樣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認為溶液中一定有氯離子,而忽視了可能存在的硫酸根離子造成的干擾。此時,教師適時逐步提出以下問題:“檢驗硫酸根離子用什么方案?檢驗氯離子用什么方案?往溶液中加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能否證明溶液中一定有氯離子?往溶液中加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鹽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離子嗎?你認為檢驗溶液中是否有氯離子的最嚴密的方案是什么?你認為應該先檢出哪一種離子?”通過提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綜合分析和運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同學們完成實驗后再進行相關實驗習題的練習和分析,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
再如,復習氣體實驗室制取裝置中的防倒吸部分時,教師創設了這樣的實驗情境:先動手演示實驗:把一支帶活塞的導管與一支盛有濃鹽酸的試管相連通,并且使導管口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然后微微給試管底部加熱后迅速移掉酒精燈,學生能明顯地觀察到燒杯中的水立即倒吸入試管中。在學生驚奇于這樣新奇的現象時,教師再引導學生來探討防倒吸的實驗裝置,學生們興趣盎然,積極開動腦筋,提出了各種防倒吸的方案。教師引導大家一起論證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再進行防倒吸相關習題的練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只要我們在高考復習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注重學生良好知識結構的構建,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復習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梁寧建 當代認知心理學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裴新寧 概念圖及其在理科教學中的應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淺談高三化學的有效復習策略(一)】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化學互動式教學策略08-29
淺談旅游景區事件營銷操作策略05-12
淺談應用化學和材料化學的區別07-26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新策略09-28
新課程化學相異構想轉變策略探微(一)05-13
淺談企業管理中有效溝通的論文04-13
淺談電力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策略08-24
淺析中職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05-29
高中化學有效性對策述評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