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同護理模式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比較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討不同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84例接受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2)和對照組(n=42),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住院時間、費用、心理焦慮癥等指標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焦慮值明顯低,住院時間短,住院費用少,護理滿意率高(P<0.05)。結論:在手術室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有效緩解和消除患者焦慮、恐懼、悲觀等不良情緒,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手術室; 臨床效果; 優質護理
近年來,人們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新的需求,優質護理是一個系統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護理模式[1],其最終目的是確;颊咝睦、生理達到愉快的狀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本文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84例接受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比較,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84例接受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48例,女36例,年齡10~80歲,平均(39.12±16.45)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本組84例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每組42例。觀察組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齡12~80歲,平均(40.21±16.34)歲;手術類型:骨科手術10例,普外科手術9例,心胸外科手術4例,婦產科手術4例,口腔科手術6例,耳鼻喉科手術7例,眼科手術2例。對照組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齡10~79歲,平均(39.13±16.34)歲;手術類型:骨科手術8例,普外科手術10例,婦產科手術5例,心胸外科手術6例,口腔科手術4例,耳鼻喉科手術8例,眼科手術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方面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包括手術室清潔、幫助患者取適當體位、生命體征監測等。觀察組采用手術室優質護理,具體內容:(1)入院時,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接待患者及其家屬,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作息時間、規章制度等[2]。詳細講解疾病的病因、治療方法,用和藹、親切、溫和的態度進行溝通,盡可能緩解和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勇氣。(2)手術前,護理人員接到手術通知單后,查閱病歷和相關數據資料,了解患者病情、身體情況,向患者和家屬講解術前注意事項,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提高患者對手術和麻醉的應急能力,消除恐懼心理。(3)術中向患者說明麻醉和手術的注意事項,協助或指導患者取正確體位;將手術室溫度控制在22 ℃~24 ℃,濕度維持在50%左右[3],盡可能避免因操作不慎導致聲響過大,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安靜的手術環境。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最大的鼓勵與安慰,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面部表情等,及時處理患者的不適,確保手術順利進行。(4)術后并定時到病房隨訪,了解患者心理、飲食、病情、疼痛等情況,密切監測血壓、心率變化,鼓勵患者早日下床活動,加快康復速度。
1.3 觀察指標
采用相同焦慮量表對患者進入手術室時和術后24 h焦慮情況進行評分[4],分值與焦慮程度成正比。采用筆者所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滿意情況,總分為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判定為滿意,<70分判定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對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進行統計,以此綜合評估護理干預效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值、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觀察組入手術室時和術后24 h,焦慮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三、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各種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5],病情嚴重者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室是醫院重要場所之一,外科疾病治療通常需要進手術室治療,由于對手術室陌生環境、手術相關知識缺乏,患者易產生焦躁、悲觀、恐懼等不良情緒,使患者生理、心理遭受雙重痛苦,給患者神經、內分泌、循壞系統造成影響,還會對手術過程帶來干擾,限制臨床治療效果。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手術室護理中實施常規護理,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基本治療和基礎護理措施,忽視了患者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護理干預,無法取得患者積極配合,常常給治療和護理工作造成影響,難以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6]。隨著護理學的不斷發展,護理理念、范圍及內容不斷創新與豐富,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深入人心。優質護理是臨床護理領域研究的重點,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有利于緩解手術患者焦慮、悲觀、憂郁等負面情緒,以最佳的心態配合手術治療,降低手術風險及不良反應發生率,以此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患者焦慮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護理人員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能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取得患者配合。觀察組住院時間和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實施優質護理,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減輕經濟壓力,從而提高患者護理工作滿意率。在本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優質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能實現不錯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對手術室患者實施全方位優質護理,有利于緩解和消除患者不良情緒,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率,使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應秀環.手術室護理采用不同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4):73-74.
[2]喬娟.手術室不同護理模式的應用分析[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3,12(5):175.
[3]葉良琴.不同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應用的對比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學下旬刊,2013,10(10):60-62.
[4]朱桂菊.不同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比較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23(12):101-102.
[5]許瑞.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效果分析及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2,12(z1):135-136.
[6]李莉.不同護理模式用于手術室護理效果對比[J].中國實用醫藥,2015,9(1):217-218.
【不同護理模式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比較】相關文章:
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對妊娠高血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及意義分析08-13
行為護理對腦梗塞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效果影響以及臨床效果觀察08-14
艾滋病孕婦心理狀況調整及護理干預效果評價08-20
論企業預算控制模式的比較與選擇05-06
醫院護理管理中績效管理的應用價值04-29
護理倫理學在工作中的意義04-24
環節質控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02-17
護理禮儀論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