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管理發展策略
供應鏈一體化的最終目的是向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并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供應鏈一體化物流管理發展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查看。
一、供應鏈一體化管理的特征
(一)供應鏈一體化的價值優越性
在供應鏈一體化模式之前,主導企業的是“縱向化”的理念模式,此模式即以生產職能為核心的縱向集成模式,企業固守自給自足的狀態。但市場激烈的競爭表明,企業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把握住自身優勢并通過尋求外力進行市場的一體化集成。
1.克服信息孤島
以企業為單位實施客戶管理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內部信息溝通問題,但企業間客戶資源私有化卻日益嚴重。在傳統模式下,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批發商、零售商與客戶之間是一種利潤博弈的關系,從供應商到客戶終端實質上是一條“博弈鏈”.而以供應鏈一體化為基礎的CRM工程排除了博弈弊端,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使之建立信任與合作的多贏戰略,形成了企業之間的戰略聯合同盟。
2.管理成本最小化
供應鏈一體化的核心是:企業集中優勢專攻于主核心業務,對于其他業務則采取簡化、對外承包等措施。因此,供應鏈一體化使用快捷信息流動把客戶需求狀況傳遞給上家,系統的不穩定大為減少,管理成本得到了簡化,從而減少了龐大的資金流帶來的風險。
(二)供應鏈一體化的異質性
所謂的異質性,即一個企業所有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企業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門,它決定了企業間的產能差異。在供應鏈一體化的市場背景下,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企業應對不同物流需求的能力
不同的客戶群體對物流的需求也不經相同:有的側重于運輸方向,如單純的材料運輸;有的偏妥于倉儲方面,比如大型超市、B2B企業等;更有的側重于信息處理和流通加工。所以,供應鏈一體化的異質性對于不同行業進行功能需求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異質供應鏈間的協同
異質供應鏈協同的外在因素是顯而易見的,是企業為了應對競爭加劇的市場;其內在原因包括:尋求“中間人”效應,尋求價值鏈優勢,架構競爭群體優勢與保持文化的競爭能力。由“博弈-合作”模式轉變為企業彼此在異質供應鏈中愈加明確的分工,信息層級的協同,通過現代移動網絡技術實現供應鏈伙伴間的信息流的集成,達到運營,市場的實時數據交換,從而與伙伴更好的協同滿足終端客戶一系列需求。
(三)供應鏈一體化不可仿制性---文化剛性
供應鏈一體化的不可仿制性,乃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逐漸積累而成的特殊文化氛圍,這是其他企業難以復制的。在這其中企業文化的不可仿制性對供應鏈的整體影響尤為巨大,物流企業的文化與必須相互協調適應。一旦企業的自有文化一旦固化后,再對物流企業文化變革難上加難,所以說企業文化具有很大的剛性,相反帶來的好處是有效避免競爭對手的模仿。
(四)不可交易性
供應鏈的不可交易性始終是與企業相伴相生的,同類企業雖然可以借鑒,卻不能通過市場進行交易。仿佛有一種看不見的“貿易壁壘”,與企業的其他功能相比較,它所受到的交易風險是最小的。這種不可交易性不但改變了各物流節點在市場中的獨立性,而且有助于消除其潛在利益矛盾,減小各種非預測性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二、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管理發展策略
(一)注重供應鏈人才的培養
1.即時動態的人才需求規劃
大多數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能越發體會到“長期人才規劃”無法滿足業務迅速更新的要求。在實踐中,他們需要使用更為快捷的短期規劃人才需求方案。
(1)基于對風險的統籌評估來確定即時需求策略,因為絕對的'ShotTime人才供給模式永遠只能是空想。
(2)以人力資源部門為核心,即時預測人才需求。長線的人才預測,永遠會完美,所以短期的預測變成更高效的模式。此外將業務部門更為積極的參與能避免人才規劃變成“紙上談兵”.
2.積極的人才盤點
現有人才的技能和素質需要用科學的方法來盤點,且依據盤點進行晉升和培養是提高人才素質的有效途徑。
(1)更新盤點機制。
通過對人力資源技能和素質的盤點來做出招聘、晉升的決策,使其能夠掌握現有人才的狀況。
(2)利用標準化工具和數據建模以評估市場環境數據來對人才利用率的影響。
3.人才補給的無時差化
大多數在發展上升期的企業都在經歷過人才激烈競爭所帶來招工瓶頸,人才短缺而導致業務發展停滯不前的情況處處可見,無時差的人才補給在此時顯得尤為重要。
(1)有效整合資源建立外部人力資源庫,利用外部資源來實現人才需求的無時差補給。
(2)由提前預測模式轉變為及時空缺補給,F代人 才供應鏈 的管理概 念認為,人才供給模式必須由提前預測轉變為空缺產生及時補給,來不斷縮短補給的時間。
4. ROI人才培養的最大化
隨著企業業務的迅速發展,人員能力難以跟上時代成為困擾企業管理層的難題。導致企業在人才培養成本逐年遞增,但是結果卻呈效甚微。所以必須 建立ROI人才培養機制,最大化降低“培養失敗率”.現今企業的傳統人才培養變成了一種福利,造成培養資源的巨大浪費。建立ROI培養管理體系,將能力和晉升相掛鉤,來提升培養的有效性。
(二)供應鏈中網絡信息管理
現代供應鏈的網絡信息管理是用來與供銷商或客戶相連,方便對它們給予關注和資源的合理分配。
它的效能有三:
第一,實現企業物流流程品質最優化;第二,降低庫存,減少分銷和管理的費用;第三,提高交易靈活性的和可靠性。
1.物聯網在一體化物流中的應用
物聯網對各環節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制造、倉儲、運輸、銷售方面。它使得企業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做最快的反應,提高企業對客戶需求的適應能力。隨著4G移動網絡的部署,供應鏈網絡已經步入了移動時代。它具有傳統供應鏈系統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能將原有供應鏈的客戶關系管理功能遷移到手機、PAD等移動管理端。擺脫時間和場所的局限,隨時隨地與企業平臺溝通,有效避免市場時機的流失。
2.注重供應鏈流程的規范化
早在2004年,德國法蘭克物流網絡中心就指出,在德國的供應鏈管理案例中,有的非常冗余。一些物流經營人高喊“供應鏈流程規范化! ”但實際效果仍停留在于空想,具體操作過程還是儲運公司的老一套,各物流環節之間嚴重的脫離。所以實現供應鏈中流程的規范化管理成為重中之重。
第一,必須有一個好的領導,來重視供應鏈的規范化工作,把供應鏈規范化的成功與否看得比公司的短期更加重要。
第二,從供應鏈的售后層尤其是客戶投訴最多的環節出發,通過在這些薄弱環節投放大量的效力,以快速扭轉局面。
第三,通過移動信息技術的支持,把供應鏈結成一張覆蓋全局乃至全球的監控網絡,以便進行規范化的快速應對。
三、結語
供應鏈一體化的最終目的是向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并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傳統企業由于觀念的限制,企業往往離客戶較遠,難以把握客戶的需求變化。而供應鏈一體化下的CRM系統使得供應鏈客戶管理內涵得到提升,客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整個供應鏈變成圍繞客戶需求而展開的服務網絡。在這個網絡中,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務,賦予了企業強大的客戶溝通能力,使客戶認為該服務就是為我度身定做的,該產品所承載的服務是我最終需要的,來提升客戶收益率。特別是供應鏈一體化的資源整合體系,使各節點上的企業活動靈敏度更高,提升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供應鏈一體化必將推動客戶價值最大化和企業效益最大化的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
[1]張鳳新。企業競爭力評價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8.
[2]李子超,劉軍。如何利用物流提高企業競爭力[J].物流科技,2008(09)。
[3]徐飛。戰略管理:概念與案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4]周琴音。一體化供應鏈下的物流系統規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05)。
【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管理發展策略】相關文章:
6.物流的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