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究性學習”在大學日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 學習能力
一、引言
研究性學習是在素質教育和創新的思想觀念下催生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在日本被稱為綜合學習,始于20世紀50年代,20世紀90年代非常盛行。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凸顯學生的自學,強調學生的探究和創新,培養學生更適應生活實際,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強。具有五個主要特性: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達到以下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學術態度和科學道德。
二、大學日語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策略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從目前情況看,大學教育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展開。我校的大學日語課為全校公共選修課,教學內容豐富靈活,在該學科教學中嘗試開展研究性學習,既能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基礎語言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意識和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于學生以后的語言學習。研究性學習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把接受式學習與問題探究式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二是把知識的傳授與應用研究指導有機結合起來;三是把知識的系統性學習與經驗性學習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滲透一點經驗性學習;四是把邏輯的論證與歷史的敘述有機結合起來,融入一點知識發展的過程史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學日語教學中開展研究式學習對教師尤其是課題指導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使自己成為研究型的教師。首先(1)加強教學過程的預習環節:不僅要求教師要認真備課,學生的預習也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的環節,必須要加強學生的“預習”環節。2)引導學生收集新授課內容的背景材料;包括收集與新知識相關的內容;指導學生將新授課內容中的難點或不懂之處找出來;鼓勵學生在預習中嘗試解答新授課內容中提出的問題等準備工作。在這一點上要求教師在上課前告知學生預習研究的重點以及要求,以便于學生開始著手準備預習。(2)改進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對課文內容實行 “精講多議”的模式,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主題式討論”,即教師提出本課的討論主題,鼓勵學生結合自己預習準備的相關資料闡述各自的觀點;重點語法單詞則進行“歸納式討論”,即引導學生自己對已授課的內容進行歸納和概括;對預習時不理解的內容實行“質疑式討論”,鼓勵學生對所學的新內容提出疑問并陳述自己理解等方式。(3)改進課后作業環節:拓展課后作業的類型。不僅有復習式作業外,還要增加“預習式作業”,“自學式作業”,“析疑式作業”等。增加課后作業的層次,即:設計難度水平不同的作業,允許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對作業進行選擇;豐富完成課后作業的手段。不僅有書寫式作業,還有聽力式、朗讀式作業外,以及“調查式作業”等;改進作業方式。除個人獨立式作業的方式外,也可以由學生“自由組合式作業”等。
下一頁
【“研究性學習”在大學日語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WebQuest在高中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03-18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6-12
研究性學習在營銷課程中的應用03-20
研究性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1-20
研究性學習對移動通信教學的應用的論文04-29
日語能力考試在日語教學中的影響03-06
小學數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策略03-19
淺談PLC課程教學中自主學習的應用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