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學情分析及對策教育論文
摘 要: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了解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學習特點,有的放矢地研究學習策略,構建有效課堂。
關鍵詞:學情分析 活動 學習方式 有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管理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適應新的課程理念,改革思想品德課教學,是當前廣大思品課教師們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那么思品課教學如何才能適應新課改呢?
一、以活動為載體,加強興趣引導
1、活動是溝通青少年生活與社會生活的“橋梁”。
素質教育理論認為:青少年智慧和能力的發展是以活動為中介實現的因此要充分地把青少年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作為教育的重要資源,用青少年的視角觀察生活,用青少年的心靈感受生活,用青少年的語言講述生活。要讓青少年借助自己的經驗進行學習,讓他們在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過程中學習,使其自然、健康、持續地成長。
2、研究、思考切實有效的活動(或社會實踐)方式。
社會實踐的活動方式是多樣的,教師要盡量引導學生去參觀訪問、調查、實驗、采訪、宣傳、社會服務等,來調動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顒右慕M織,組織形式可靈活多樣,可個人活動、小組活動也可班級活動、年級活動等等,只要有利于組織、有利于學生發展即可。又如,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各種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作答;在教學形式上,采用集體授課與分組討論、自學與輔導、收集資料與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在活動安排上,開展一些時政新聞發布會、課堂辯論賽、社會調查、角色模擬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每個學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揮,讓不同的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讓我們牢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實踐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要讓學生自己參與設計,自主選擇主題,自行組織實施,自主進行評價,要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學會學習。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的課程理念呼喚學科教學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思想品德課教學也是如此。改變原有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1、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思想政治課實施研究性學習,要求我們教師一方面在學科內加強滲透與指導,通過思品課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的學習,給學生提供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從學科內拿出一定時間(或結合綜合實踐課)面向全體學生集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弄懂如何提出問題、制定研究方案,如何設計研究方案,怎樣收集、整理、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等,努力幫助學生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
2、實踐性學習。
新課標強調“社會實踐活動是本學科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規定初中至少要有20%的時間用于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和相關實踐活動。通過學生親歷實踐活動,通過學生自主選擇、動手動腦,探究發現問題,獲得直接經驗,培養鍛煉實踐能力、行為品質和科學精神。新課程標準把活動課的目標定位在培養學生“通過活動運用知識的能力”,即“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用有關的知識初步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以及嘗試進行實際操作的能力”。同時,課程標準要求廣大師生要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活動”課是不同于原有的“傳授→接受”式教學模式而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具有開發性、實踐性、探究性等多種特征,有利于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諸種能力。
3、體驗性學習。
新課程還強調體驗性學習,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思想品德課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
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強,因此有必要促使思品課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信息技術包括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視、電腦、網絡等多種現代化設備,用它們創設豐富的色彩、聲音、圖像、文字,生動、科學地傳遞大量信息,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思考;有利于設計和演示科學有趣的板書和素材,供學生復習和練習;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幫助學生領會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文字和圖片導入新課,以及在教學中播放,讓學生在欣賞優美的作品中進入新課。在教學中用各種漫畫和圖片更能直觀、形象、生動地把握事情的實質,進而掌握課本中的知識。 四、有效課堂的構建
有效課堂與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的授課質量、作業的布置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1、學生課堂學習狀態的調整。
常態課與公開課相比,公開課上同學們的學習狀態較好,因為同學們知道有其他老師聽課,希望自己能夠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因此對自己有所約束、有所要求?墒浅B課上學生就沒有這個動力,老師該怎么辦?
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效果是靠學生來體現的。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有依靠教學內容、以及教師的個人魅力。高中生比較理性,注重知識的含量;而初中生則更加感性,按照學生的話講,就是看老師爽不爽,看某位老師爽,就做你布置的作業,看某位老師不爽,就不做你學科的作業。這種現象讓老師無語,同時對老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痛定思痛,老師只有改變自己、調整自己,才能適應今天教育教學的需要。老師在學生面前,學生給你的定位是老師,老師自己給自己的定位,建議用“孩子王”的稱呼。“孩子王”帶領一群孩子學習、生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就融洽得多,溝通起來也容易得多。學生對老師的認可,是一位老師教學成功的一半。
2、縮短講課時間。
著名的洋思教學模式、杜郎口教學模式,都提倡學生自學,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這些成功的教學模式對我們的日常教學有很大的啟發。一般來說,一堂課教師講授20分鐘足矣,要將講課的內容控制在20分鐘以內。開學第一節課,我就給學生說明:我只講重點、難點,或者同學們容易混淆的地方,或者和同學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的內容。對初一的學生,如何適應中學生活、怎樣對待“綽號”等內容,我結合課本做了“內容延伸”處理;對于初二的同學,良好習慣的養成和意志品質的培養這兩部分內容,我也做了“內容延伸”處理。實踐證明,效果不錯。
3、學案的使用。
學案分兩部分使用:“填空題”是在上課鈴聲響后4分鐘內完成,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實質上是預習課文;另一部分是下課前5分鐘完成的。做完后的學案,由老師批閱,或公開評講,對每個同學的完成情況做好記錄并及時反饋。
4、課堂留白時間的安排。
原則上同學們自學、鞏固當堂課的內容,但是對大部分同學來說,這段時間的有效使用沒有明確而清晰的概念,需要一些引導。我用了兩周時間,4節課,做了一些嘗試,效果不理想。后來,我在這段時間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本節課的重要內容、主要概念等我要抽查,看同學們是否掌握了。結果,大部分同學能按要求完成,課堂也容易掌控。在這個環節上初一的同學做起來有困難,但很努力地在按要求做;初二(1)班個別同學態度不端正,課堂效率很低,有待于做進一步的引導。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是需要我們窮盡畢生精力去探索的問題。以上是我在日常教學中的一些初淺認識,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探索、與時俱進。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學情分析及對策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教育思想轉變與觀念更新論文04-15
教育論文:淺談教學設計中的任務分析11-21
淺談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08-30
淺談校園信息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4-15
分析論文答辯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對策05-31
淺談數字媒體藝術的美學特征的表達分析論文04-18
淺談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