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消除背景干擾提高教學效果的教育論文
在初中物理中,相近或相似的物理概念、規律、現象很多,學生前期的生活經驗、教學內容形成思維定勢,對后面的教學產生會負面影響。對此教師在講授新的概念、現象和規律時應引起高度重視。大體了解哪些教學內容學生容易受到背景干擾,然后不斷地和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對比、總結,既能起到溫故知新,更能在比較中真正掌握新的知識。我在這里列舉了一些實例供大家參考。
一、前期所學的數學知識對物理概念的形成產生干擾
案例1在理解=m/V這一公式時,許多數學學得好的同學套用數學的思維模式,忽視密度的特性,而單從數學角度認為與m成正比、與V成反比,從而對密度這一物理概念的形成產生影響。又如在理解R=U/I這一公式時,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認為當電壓等于零時,電阻也等于零。
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物理學的重要工具,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學生應掌握的一項重要能力。由于大部分物理量可以定量表達,而部分教師教學中常常側重針對結果的“機械計算”,缺少“過程與方法”,因此,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經常撇開公式的物理意義,忽略公式所表達的物理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因而造成了運用公式分析物理問題的思維定勢。
二、受到相似生活情景的干擾
案例2在標準大氣壓下做托里拆利實驗,玻璃管處于豎直位置是,管內的水銀面比管外水銀高出75cm,如果將玻璃管傾斜放置,管內外水銀的高度差是()。
A.等于75cmB.小于75cmC.大于75cmD.無法判定分析
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由于管內水銀面比管外高出75cm,小于76cm,說明管內混有空氣,當玻璃管傾斜時,管內水銀上方氣體的體積減小,壓強增大,所以管內的水銀的高度差要減小。由于在做托里拆利實驗時,學生清楚的看到了實驗現象,無論怎樣傾斜玻璃管,其內外的水銀的高度差是76cm。
很多學生就錯誤的認為這兩個實驗的情景相同,沒有考慮在標準大氣壓下,管內外水銀的高度差為75cm時,玻璃管內混有空氣,導致錯選了A。這種受到相似情景的干擾在物理教學中是常見的。
學生在學習物理之前,已經從生活中接觸了大量的物理現象,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的積累大多數是自然形成的,是缺乏引導的,有些生活經驗是正確的,對學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些生活經驗是錯誤的,而且錯誤的經驗往往導致他們進入“思維定勢”,難以改變。
先入為主的生活觀念、錯誤經驗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往往驅使學生做出想當然的錯誤判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但又不能“只跟感覺走”,要克服和糾正這類錯誤觀念,可采取如下三種做法: 一是講解概念、規律時,應展開充分的分析、討論,抓住其本質特征,明確其形成過程,以達到對概念內涵的準確理解和掌握。
二是設計必要的驗證實驗,給學生以更強烈地刺激,形成鮮明的對比,說明原有觀念的錯誤所在,使原有觀念發生動搖,直至清除。
三是增加必要的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逐漸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
三、生搬硬套公式形成背景干擾
案例3有一座大橋的橋墩浸沒在水面下的體積為8m3。問此時橋墩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分析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浮=水gV排是當物體受到浮力作用時才能適用,現橋墩的下面埋在泥土中,底部沒有受到水對它向上的浮力,盡管橋墩排開水的體積很大,但由于壓力差為零,橋墩受到的浮力仍然為零,即△F浮=0。這是由于學生對浮力產生的原因不清楚從而導致錯誤。為克服因套用公式引起的解題錯誤,在物理教學中要讓學生認識建立物理公式的全過程,理解和掌握使用各物理公式的背景和條件。
總之,教師要克服學生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就要加強比較教學,提高學生思維過程的比較、鑒別能力,淡化感覺、知覺的選擇性。要求學生在平時解題時一定要重視物理過程,仔細分析題目,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掌握物理規律、公式、結論的成立條件和適用范圍,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這樣才能真正學好物理。
【消除背景干擾提高教學效果的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提高《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效果論文09-01
論文: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09-02
關于高職教育的教學效果論文09-05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中學教育論文09-18
社會背景下的成人教育論文10-14
氯離子對COD測定的干擾及消除方法綜述08-04
基于中學教育背景解析大學教育的現狀論文09-04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幼兒教育論文08-19
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教育論文09-25
淺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外語教學效果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