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發展適宜性教育論文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頒布,對促進幼兒園課程與教學改革產生了積極影響。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帶領各級各類幼兒園以貫徹落實《指南》為契機,努力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推進以適宜幼兒發展為目標的課程改革。
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他們深切地感受到,教師觀察幼兒并將獲得的信息合理轉化為促進幼兒發展的課程的能力,是保證課程適宜幼兒發展的必要條件。
觀察,是教師了解幼兒學習特點、獲取幼兒發展信息、分析教學方法有效性的基本途徑。為促使教師將觀察幼兒作為一種專業自覺,提升教師觀察解讀幼兒的專業能力,廈門市近年來組織了系列旨在提高幼兒園業務園長、專任教師觀察解讀幼兒能力的研訓活動,包括專家講座、觀察解讀案例分享交流等等。以下選登的幾篇文章即是廈門市開展提高教師觀察解讀能力研訓以來的階段性成果。
發展適宜性教育,意指“與兒童發展相適宜的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年齡適宜性)、個體差異(個體適宜性)、社會及文化背景(文化適宜性),而不是期望兒童去適應社會或教育的要求。而觀察是幫助成人與幼兒建立適宜的關系、確保實施發展適宜性教育的起點。
高質量的師幼關系與幼兒的積極行為之間有正相關。教師對幼兒的活動給予適度的回應和情感支持,能讓幼兒產生安全感、價值感,進而產生更多的自主性、創造性行為。而觀察是一種特殊的回應和支持方式。
當觀察者相信幼兒是有能力的學習者、幼兒自主與環境互動的過程就是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時,觀察者的行為表現是:陪伴在幼兒的附近,注視著幼兒的活動,表示興趣并表現出想進一步了解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在幼兒需要時給予或言語或表情或身體動作的回應。這樣的觀察營造了一種情感支持的氛圍,表面無為,實質有為,讓幼兒感到自己心中的“重要他人”(老師)關心自己做的事,這說明自己做的事很重要,從而體驗到自我價值感。
教師關于兒童學習方式和特點的認識,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兒童教育觀,使教師在設計課程、創設環境、組織實施教育活動、評價兒童發展等教育實踐中呈現出不同的風格,或高控,或放任,或努力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幼兒園教師一般都學習過兒童發展相關理論,但仍需經過長期的實地觀察,在幼兒學習活動的具體情境中去感知、體會幼兒學習的特點,了解影響幼兒學習的因素,才能將抽象的兒童發展理論知識具體化,并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
譬如,“蔬菜籽”案例中,教師觀察并記錄了幼兒對“蔬菜是否有籽”這一問題的探究過程。幼兒經由偶然發現切開的蔬菜有籽,產生了好奇,繼而切開(橫切、豎切,切開蔬菜不同部位)別的蔬菜以觀察是否也有籽,通過比較不同蔬菜的內部結構后,獲得了“不是所有蔬菜都有籽”“不同的蔬菜有不一樣的籽”等科學經驗。通過對這一探究過程的觀察,教師對“幼兒是由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有更深的體會。
只有尊重幼兒發展個體差異的教育,才是適宜幼兒發展的教育。認真細致的觀察有助于教師了解每一個幼兒如何與環境發生互動。若將幼兒與環境發生互動的方式記錄下來并進行比較,能幫助教師發現幼兒的個性特點。筆者曾觀察過兩名小班幼兒玩娃娃家游戲,發現其中一名幼兒會積極主動地生成游戲情節(比如,自己在“煮飯”時發現“媽媽”沒事做,主動提出家里沒水果,讓“媽媽”出去買),豐富游戲內容。
與之對照,他的同伴則顯得較為安靜、被動,主要按照同伴提醒或要求來扮演自己的角色。若將觀察獲得的幼兒發展信息與相應年齡發展常模進行對照,能幫助教師識別幼兒個體發展水平。
觀察的意義不僅是幫助教師獲得幼兒“在做什么”的信息,以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及興趣所在,更有意義的是,觀察幫助教師發現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以及他需要什么樣的支持或挑戰,這有益于促進幼兒發展。
在“熱水器”案例中,當教師發現幼兒有關熱水器的生活經驗有限后,及時播放相關視頻供幼兒仔細觀察熱水器以豐富其經驗。此外,教師還發現幼兒游戲受材料屬性的影響,簡易、開放性的材料更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以物代物,使游戲更自由地開展下去,因此,教師及時提供了多樣半成品和廢舊材料,為幼兒持續、深入地開展游戲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除了通過及時提供材料來支持幼兒完成心中的想法外,激勵幼兒應對挑戰也應成為教師觀察幼兒的目的。幼兒需要被激勵,合理的挑戰能激發兒童的興趣,促進他們能力的發展。
“熱水器”案例中,幼兒創造性地將一截軟管當做“熱水器”來使用,但是老師根據經驗預見到在重復幾次用軟管當“熱水器”后,幼兒將不滿足于一截軟管能發揮的有限功能,游戲很可能深入不下去,于是向幼兒提出“是不是只要拿一根管子就可以當熱水器”這一問題,引發幼兒想回家看看真正的熱水器是什么樣及如何工作,幼兒回家觀察熱水器所獲得的經驗有助于幼兒更好地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困難,使幼兒體驗到成就感和游戲樂趣。
幫助家長理解兒童的學習方式與特點,以及理解適宜兒童身心發展的教育實踐,是教師的責任。家長通常更關注兒童在小學階段是否學業成績優秀,對學前期教育的期望更多是為孩子小學階段學習做好準備。有些家長將孩子的學習等同于做作業、考試,作業做得好、考試分數高就等同于孩子學習得好、發展得好。
如果看到孩子每天都在幼兒園玩就會擔心學不到東西,無法為上小學做好準備。家長持有這樣的兒童觀對幼兒園構建發展適宜性教育實踐是一種制約。教師將孩子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任一環節(特別是生活、游戲時)都可能發生的學習記錄下來,讓家長“看見”孩子的學習時時、處處都在發生,更關鍵的是,孩子學習的途徑、方式、內容是多樣的,這有助于家長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形成合理的期待。
譬如接下來的兩個案例都呈現了孩子們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僅能看到每一個孩子在積極地啟動認知,同時也能看到,幼兒間的主動交往、溝通協商、接納欣賞他人、鼓勵同伴等社會性有很多機會得到展現并得到發展。如果教師將孩子豐富、具體、多樣化的學習過程給家長“看”,相信家長們能理解孩子在盡情的游戲中也能達到發展目標。
由上可見,觀察是教師通過對自然狀態下幼兒言語和行為的觀察、記錄來判斷幼兒發展水平、需求、興趣的重要方法,觀察所獲得的信息是評價兒童發展現狀、預測兒童發展需求的重要依據,是評估課程、回饋課程和促進課程的重要依據,也是家園交流、合作的基礎。因此觀察應成為教師研究、促進兒童發展的基本方法,成為教師的專業自覺行為。當然,觀察并不能直接產生以上作用,有賴于科學的觀察、記錄以及教師對觀察所獲得信息的專業解讀。此外,獲取幼兒發展情況信息的途徑還有其他,因此,觀察所獲得的信息需與從其他途徑獲取的幼兒發展信息進行對比、驗證,以提高對幼兒發展分析的準確度。
【發展適宜性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煙草物流發展的論文11-11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創造性教育論文11-14
高職教育的發展與學生和諧發展論文11-29
校園DV藝術發展論文03-19
生態發展體育教育論文12-03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05-20
電子商務的發展論文05-15
民族聲樂歷史發展論文04-24
經濟論文:發展戰略對比差距發展03-30
有關如何發展員工智力的論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