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東盟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影響因素分析
內容摘要:本文運用實證分析方法,把產業內貿易分為垂直差別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和水平差別產品的產業內貿易,考察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發展現狀及其決定因素。研究表明:在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農產品貿易的增加中,產業內貿易的增長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垂直差別產品的產業內貿易,這樣的傾向更為明顯。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和人均收入相似性對中國與東盟農產品產業內貿易有顯著的正相關性,而市場規模差異水平不具有顯著影響。市場規模平均水平對垂直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對總體的產業內貿易和水平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的影響不顯著。 關鍵詞:農產品,產業內貿易,中國——東盟 一、分析方法及變量選擇 本文試圖運用合成數據(Panel Data)模型來解釋我國與東盟國家間的貿易流量和流向模式,找出決定中國與東盟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因素。主要選取了“國家特征”變量進行實證性分析。另外,有人在研究國家特征變量時提出用行業規模代替國家規模,但限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仍采用國家規模。產業特征的影響因素相對復雜,同樣限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故有待以后研究。 將假設變量、變量含義以及理論預測符號用下表列出:二、模型建立 本研究主要采用線性模型。合成數據模型的基本假設可稱作參數齊性假設,即參數滿足時間一致性,參數值不隨時間的不同而變化。經濟變量y 由某一參數的概率分布函數P(y︱θ)產生。其中θ是m維變量,在所有時刻對所有個體均相等。違背假定的情況通常有參數非齊性偏差和選擇性偏差。參數的非齊性包括截面單元數據參數非齊性和時間序列參數非齊性。選擇性偏差主要是因為樣本并非從總體中隨機抽取! τ诮鼐嗪托甭蕝,假定回歸斜率系數相同(齊性)但截距不同,即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變截距模型,可表示為: yit=ai B'xit uit i=1,…,N t=1,…T 其中,xit=(x1it,x2it,xkit) ,為外生變量向量,包括市場規模變量、市場規模差異變量、人均收入水平變量、人均收入差異變量、地理距離變量、區域貿易安排變量; 為待估參數向量,K是外生變量個數,T是時期總數; 代表了截面單元的個體特性,反映了模型中被遺漏的體現個體差異變量的影響;個體時期變量 代表了模型中被遺漏的體現隨截面與時序同時變化的因素的影響。相互獨立,且滿足零均值、等方差。 變截距模型又分為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兩種。確定效用模型適宜于僅以樣本自身效應為條件進行推論,即只關心樣本個體的情況;隨機效應模型把樣本個體當作一個總體的隨機抽樣,以樣本對總體效應進行推論(Marginal Inference),關心的是總體的情況。本文將通過Eviews軟件對模型是否采用確定效應模型進行F檢驗! 三、數據來源 鑒于數據的可獲得性及其在中國—東盟農產品雙邊貿易額的比重,本文共選取了8個東盟成員國的數據: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文萊、柬埔寨、緬甸。本文的理論觀察樣本容量為64個觀測值(8*8=64)。 四、檢驗結果與分析 我們采用了Eviews中的panel data模型建立中國東盟總體產業內貿易(TIIT)指數對市場規模、市場規模差異、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差異及地理距離及區域貿易安排這六個變量的變截距模型,運行結果見表2:
表2表明TIIT的確定效應模型運算結果并不理想,F檢驗值較小,而Pr值較大,VIIT和HIIT的確定效應模型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我認為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各國之間的距離并不隨年份有大的變動,例如1996-2003年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的距離基本不變。也就是說,兩國之間的地理距離均采用的是同一個數據,而這樣的數據結果在作PANEL DATA 分析時,會導致不滿意,從而會產生估計問題。鑒于此,考慮將DIST剔除,用PCI、DPCI、GDP、DGDP和CA五個解釋變量重新進行建模。重新建模后的檢驗結果及分析如下! (一)總體產業內貿易(TIIT)決定因素的檢驗結果及分析 首先用Eviews對模型是否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F檢驗:原假設為不存在確定效應,備擇假設為存在確定效應,F統計量的值為3.49,Pr值
【中國—東盟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影響因素分析】相關文章:
內部審計外包影響因素分析06-06
影響糧食產量的相關因素分析04-18
影響大學生職業價值評價的因素分析04-17
A股新股上市首日超額收益的影響因素分析06-05
影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相關因素分析04-29
我國產業內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04-22
中美貿易失衡現狀及其對中國的影響論文04-29
中國影視文化貿易現狀及原因分析論文04-21
淺論影響電子文獻服務的因素及對策06-12
淺探巷道快速掘進影響因素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