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析貿易自由化對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響
摘要:貿易自由化是一個利益重新分配、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以國際貿易理論為基礎,論述了貿易自由化對中國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程度影響的傳導機制,利用1988-2005年中國各省份面板數據,從實證的角度分析貿易自由化對中國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響,并結合中國的實際,對分析結果進行了剖析和解釋,給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關鍵詞:貿易自由化;中國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面板數據
Abstract: The trade liberalization is a process of benefit redistribution and resources redeploy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s a foundation, elaborates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rural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Using Chinese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88 to 2005,i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rural inhabitant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onditions,it also gives the related policy suggestion.
Key words:trade liberalization;Chinese rural inhabitant;income inequality;panel data
一、引言
20多年貿易開放和逐漸自由化的結果是,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不斷上升,進出口貿易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逐漸提高,到2005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約為63-86%。在1978-2005年的27年里,我國進出口總額增長41-5倍,年均增長16-71%,遠遠超過同期GDP年均增長幅度。貿易自由化過程所推動的不僅是該國整體的經濟福利水平,還對該國國內的收入分配格局和收入差距產生影響。根據Heckscher-Ohlin模型以及Stolper-Samuelson定理,貿易開放后,因貿易開放而擴張的部門所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將得到更多的收益,因貿易開放而收縮的部門所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收益將會減少,收入差距因此而發生變化。
我國的農村居民收入差距總體上經歷了由逐漸擴大到逐漸縮小,再由逐漸縮小到逐漸擴大的過程。1978年開始,農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年擴大,1995年達到第一個頂峰,基尼系數由0-21擴大到0-34,1996年基尼系數下降為0-32,隨后差距開始逐年擴大,2005年接近0-40。更有學者認為,中國農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早在2000年就已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達到0-4296。而農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目前中國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問題已經到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階段。而貿易自由化和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兩者在中國都是如此顯著,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著必然聯系,更加自由的貿易對中國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響機制是什么? 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對于我們深刻認識經濟現象的內在規律,從而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做出科學合理的戰略引導,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貿易自由化對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響機制分析
(一)貿易自由化通過農產品價格機制影響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
貿易自由化降低了農產品名義保護率,對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產生重大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幅度降低貿易保護措施,多次削減進口關稅,將平均關稅率從改革初期的52-3%降到2004年的10-4%。名義保護率的下降使國內市場價格不斷向國際價格靠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國內價格扭曲,優化資源配置,但同時也降低了對國內產品的保護,增加其競爭壓力,特別是削弱了對小麥、玉米、棉花、稻谷和大豆等農產品的保護,減少了出口,因而對主要生產這些產品的農民產生負向福利沖擊。因此,產品的國際流通會降低國內某些農產品的價格,影響部分農民及相關部門的收入。
(二)貿易自由化通過調整農產品貿易結構來影響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
貿易自由化也推動了農產品外貿結構的變化,對農民福利產生重大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產品貿易結構的變化反映了中國農業貿易的比較優勢特征:土地密集型產品的凈出口下降,而高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凈出口則在上升。這種結構變化對農村收入差距產生兩個方面的影響,其一,使不同農產品生產者的福利水平發生變化:一方面增加了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生產者的收入;另一方面惡化了土地密集型產品生產者的收入分配,從而影響了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其二,使不同地區間農民受益不均。內地農民則偏向于種植不具有比較優勢的小麥大豆和棉花,其凈出口也越來越低,沿海地區農民更多而高效地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產品,與內陸農民相比較,沿海農民是貿易自由化最大受益者,造成了區域間農民收入的不均等。
(三)貿易自由化通過調整收入結構來影響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
貿易自由化不僅帶來了產品的流動,更重要的是,使得諸如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優化了資源配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村居民的收入結構,影響農村居民的收入不均等。比如,逐步消除對中國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的“自動”出口限制會推動此類產品的出口,從而促進此類生產的就業,特別是推動非國有企業中農民工的非農就業,這將有利于減少農村的收入差距。
三、貿易自由化對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 模型和數據
以上從理論的角度分析了貿易自由化對中國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響機制,要作出更準確的判斷,還必須通過計量回歸對其從總量上進行更精確的估計。貿易自由化測度指標有很多,采用T(進出口額占GDP的百分比)來表示貿易自由化程度,因變量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Y),這里采用標準差來衡量。自變量除了貿易自由化指標外,還設計以下控制變量:(1)人均收入(PGDP)及其平方項(PGDP2),用來考察經濟增長對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響;(2)人均農業總產值(RUA),用來考察農業增長對農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3)收入分配(INE),用來考察收入分配對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響。這里用城鄉收人差距(如林毅夫,1998)來替代它;(4)RSR,反映農村就業結構的變量,用非農就業人口占農村就業人口比重來表示非農就業對收入差距影響;(5)反映勞動力文化程度的變量: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EDU)。在此筆者用鄉村從業人員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來表示這一變量,該指標表示教育對農村收入差距影響;(6)RLOAN,農村人均信貸額,代表農村金融發展狀況對農村收
【分析貿易自由化對農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響】相關文章:
國際貿易就業結構影響分析03-02
中國價格貿易條件影響因素的協整分析03-19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應用現狀分析03-11
論城鄉居民收入對消費的影響03-24
中國—東盟農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影響因素分析03-24
貿易開放發展影響研究03-19
音樂對美育的影響分析03-06
自主品牌對出口貿易的影響03-20
對于貿易開放發展影響研究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