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網絡畢業論文-網絡環境中學習者的新特征
摘要 基于的教學革新是技術的熱點課題之一。筆者認為,其中兩個方面的值得思考:首先,機和網絡技術的進步為開展多形式的教學活動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如果說以往人們尋求新的技術來支撐新的教學形式的話,那么今天人們更多應考慮的是如何合理地利用各種技術為教學所用;其次,與環境互動的者必然會隨著技術更新、環境變遷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即身處網絡環境中的學習者其學習特征是有別于傳統教學環境中的學習者。網絡環境中的學習者具有哪些新的特征?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必將促進更為有效的網絡教學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鍵詞 網絡;學習者;特征.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becau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er in the web environment have been changed great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learner in the traditional conditions,it’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change and adjust the instruction.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Fristly,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tremendous and latent impact of web on learner.Seconedly,it argu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At last, the article presents a study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er in the web environment.
key words web;learner;characteristics.
一、網絡環境的出現對于學習者的深遠
馬克思曾說過:"手工作坊帶來的是封建君主,而蒸汽機導致了產業資本家的出現。"可見技術對人影響的深遠。從教學環境看,技術革新極大地改變了教學環境、拓展了教學空間。起初無線廣播和電視技術于教育時,人們注意力的重心是眾體教學(Mass Teaching);而PC機的引入使人們又將焦點轉向個別化教學(Individual Instruction);90年代以來計算機網絡的迅猛,特別是國際互聯網(the Internet)進入教育后,CBE的形式和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小組合作性學習(Group Learning)到虛擬教育(Virtual Education),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網絡是如何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的。從學習者看,技術可以改變的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一方面,學習者在不同的網絡環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網絡的特點是學習者可以迅速轉換虛擬場景,譬如,一個生性懦弱、循規蹈矩的學生可以在網上扮演一個談吐大方、妙語連珠的律師。另一方面,網絡環境可以改變學習者。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師生、同學之間進行的是面對面的交流,而在網絡環境中師生以及學生之間沒有直接面對,匿名或只看其字不見其人的溝通方式為學生暴露、隱藏、轉換、扭曲個人舉止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說,在網絡環境中的學習者完全可能以迥然不同于傳統教學情形下的形象出現。不僅如此,其性格、思維、習慣等都會在網絡環境中發生潛移默化但深刻的轉變。
二、研究學習者特征對于開展教學活動的價值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因此,為了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就必須在學習者開始學習時就其原有知識技能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對學習內容的適應性進行客觀、正確的,即對學習準備(learning readiness)的分析。這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起始能力(entry competenties)預估,即學習者對從事待定學科內容的學習已經具有的知識技能基礎,以及對該項學習的認識和態度的分析,其中又包括先決能力(prerequisite competencies)預估、目標能力(target competencies)預估和對學習態度的了解;二是一般特征(general characteristics)鑒別,即對他從事該項學習產生影響的心理和方面的特點,包括年齡、認知成熟度、生活經驗、文化背景、學習動機、注意力等的分析。
三、網絡環境中學習者新特征的具體分析
筆者試將網絡環境中學習者的新特征按照學習準備分析的劃分來逐一加以闡述。
在起始能力預估中有兩個新的因素值得我們考察。首先,者對機和技術的掌握程度。參與網絡教學活動,懂得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了解網絡的一般常識是必備條件。網絡高手容易在網絡教學中發現樂趣,因而更容易取得學習上的進步;相反,對計算機不甚精通的學習者往往容易遭受挫折,很難在網絡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才干。貧困地區或家境不好的學習者由于條件所限往往在這方面處于劣勢,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學習者的情況相應地調整教學活動。其次,學習者對計算機和網絡的態度。學習者對所學的態度和其他情感因素,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的和相關教學措施的制定都有重要。以往對學習者的考察重點是學習者對學科知識的心態,而在網絡教學活動中,我們還應關注學習者對計算機和網絡的態度。對計算機和網絡的強烈興趣往往可以彌補學習者對學科知識較低的熱情。我們很難將網絡同枯燥乏味等字眼聯系起來。的確,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極大地激發了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
在對一般特征鑒別中我們應注意考察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網絡環境中的學習者更易個性張揚。原因有三:一、沒有傳統課堂教學面對面的交流,網絡環境中的學習者更容易克服對教師和學習伙伴的畏懼和羞澀心理,雖然自己意見獨樹一幟,但不會遭受來自大多數人的白眼和異議,也不會覺得不同意別人是件難堪的事,可以直率大方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二、由于使用E-mail、BBS,學習者放慢了交流的節奏,不會立即獲取反饋信息,從而避免了外界干擾。例如,日常所進行的頭腦風暴法存在一個缺陷,即當別人發言時你不得不停下自己的獨立思考來聽他講話,并且難免受其意見左右。而在網絡環境中實施頭腦風暴法時學習者既可以及時察看他人的意見,又可以不受干擾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三、在網絡中采用匿名等方式使得學習者降低了正常的限制,對自己的抑制減少,可以自由發表大膽而富于創造性的觀點。
其次,學習者在網絡中更易結成團體,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培養,但從眾和服從權威心理卻在削弱。傳統教學活動中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學習伙伴并非易事,而通過郵件列表、MUD、BBS、ICQ等方式學習者可以找到與自己興趣相同的人結成跨越時空的學習團體。學習者之間不僅可以方便地交流,而且形成了共同的交流規則,例如:)代表微笑,u代表you。在網絡協作學習中學習者提出的疑難會有許多人幫助解答,在網上學習小組競賽中,互助合作也很容易實現。另外,加仁巴(Sirkka Jarenpaa)認為,虛擬環境中學習團體的建構是動態的,成員沒有時間像傳統課堂教學中那樣去逐步確立彼此的信任,而是立刻建立信任關系,開展教學活動。但梅爾斯(David Myers)和白邵波(George Bishop)也指出,團體討論中個體觀點會隨著團體更加偏向某一極端。在網絡環境中學習者更容易找到與之持相同傾向的人,并且發現不僅有人同意我的觀點,而且其見解"更有理、更深刻",所以觀點偏激的現象會更加明顯。另一方面,阿瑟(Solomon Asch)著名的從眾試驗說明,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總是處于人際交往這張網中,其他人(即使是陌生人)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在網上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的行為方式。但是,在網絡環境中學習成員間缺少面對面的交流,這就降低了學習者從眾和服從權威的心理。
第三,學習者在網絡環境中角色扮演意識強烈。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59)的"印象駕馭"指出,每個人都會在表現自己的過程中采取他們認為與環境相符的策略,扮演不同角色,動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在設法給他人留下一定印象的過程中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駕馭和完善自己的形象,又不會讓他人知道為此付出的代價。艾金德(David Elkind,1988)進一步指出,相對于成年人,青少年更沉浸于自我想象中,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具有過度的自我意識。同一性試驗(Patricia Wallace,1999)也認為同一性危機在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但又很有價值。學習者往往沒有最終定位,所以他們會不斷嘗試各種角色去取得經驗。在傳統教學活動中角色扮演有時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很好的教學方式,而網絡環境為實現學習者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可能。學習者只要點一下鼠標就可以從一個站點進入另一個站點,并變換相應的角色,在MUD或VR的虛擬世界里去體驗職員、醫生、律師等不同身份。雖然是虛擬的,但比只能在腦海中想象要好得多。而且,因為一切是虛擬的,失敗后學習者可以馬上從來,削弱了損失,減輕了挫折感。由于缺少面對面的接觸,可以采用匿名的交流方式,學習者,特別是青少年學習者會表現出強烈的角色扮演意識。
第四,者在環境中的認知策略發生了變化。"認知吝嗇"(Patricia Wallace,1999)指出,人們傾向于不自主地保留精力,減少認知負擔,僅僅把最初、膚淺的信息收集起來形成自己的印象。從信息傳遞的角度看,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學習伙伴除了通過會話,還可以利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傳遞信息,學習者則使用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獲取信息。而在網絡環境中,學習通過E-mail、BBS、ICQ等方式交流,可收集的信息十分有限,往往會導致認知的簡單化。有關也表明,由于網上交流一般采用純文字符號,而且慢于日常的對話節奏,因此在網絡環境中的學習者往往顯得冷漠、對簡單化、絕對化。
最后,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在網絡環境中得到了充分和完善。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偏好某種或某些教學策略的學習,它源于學習者個性在學習中的定型和習慣化。學習風格多種多樣,但無優劣之分。教學不是改變學習者的學習風格,而是促進其發展和完善。在傳統教學環境中很難針對每個學習者設計教學活動,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網絡學習環境的出現使得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者都可以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方案。譬如,采用整體策略的學習者可以利用WWW查找與教學相關的各種材料,依據對主題的廣泛瀏覽,對問題多角度的觀察和思考從而完成學習任務。采用序列策略的學習者則可以選擇網上由學科專家精心設計的教學包,按部就班地學習?梢哉f,網絡承認差異、尊重個性,是學習者學習風格發展和完善的催化劑。
四、結束語
布魯姆(B.S.Bloom)認為,若學習者未能取得最優異的成績,問題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他所需的適合自身特點的教學幫助和教學時間,因此,為了開展有成效的教學,就必須既要明確"目的地",即教學目標,又要明確"出發地",即學生的準備狀態。網絡環境中學習者具有以往傳統教學活動中所不具備的新特征,對這些新特征的研究,必將加深我們對網絡環境中學習者的認識,從而為開展有的放矢的網絡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1]Erving Goffman.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Doubleday Anchor,1959.
[2]David Elkind.The hurried child:Growing up too fast too soon.New York: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1988.
[3]Patricia Wallace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計算機網絡畢業論文-網絡環境中學習者的新特征】相關文章:
探析網絡環境中學習者的新特征03-18
計算機網絡畢業論文05-16
計算機網絡的畢業論文11-23
計算機網絡畢業論文-QTVR技術在物理實驗網絡教學中的應用03-03
計算機網絡畢業論文-網絡與未來出版11-18
網絡教學環境下學習者的情感缺失探討03-22
淺談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03-18
談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03-18
計算機網絡技術畢業論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