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挑戰與影響論文
我國2006年制定并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引人了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計量應用到會計實務,當時一片歡呼聲,社會上對公允價值的應用評價很高;但是到了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世界性金融危機,社會上又對公允價值計量一片怨聲,很多人把金融危機的發生歸罪于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到底怎么認識公允價值,公允價值的應用對會計理論與實務帶來哪些挑戰與沖擊,對此談一些個人看法,供探討。
一、公允價值的涵義
公允價值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的美國。當時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下屬的會計研究部主任MauriceMoonitz在其撰寫的報告中曾經提過“公允價值”概念。但是他當時使用的不是“fairvalue”一詞,而是“soundvalue”。而且在Moonitz撰寫的報告中認為:市場經濟中的市場價格是一切計量屬性的基礎,其它計量屬性均為市場價格的衍生物。
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境內2000多家金融機構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而陷人財務困境。很顯然在此之前的財務報告被公認為是健康的。由這一事件引發巨大社會反響,人們懷疑會計到底能否為相關利益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呢?美國證券委員會(SEC)主席査理_布雷登在美國參議院銀行、住宅及都市委員會作證時指出,會計用歷史成本計量下編制的財務報告對于預防和化解金融風險于事無補,首次提出引人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后來經過SEC、FASB、及AICPA的多次聯席會議與協商,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理事會于2006年9月發布FAS157“公允價值計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計量與披露框架。2007年2月,FASB再發布FAS159“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選擇權”,允許會計主體選擇公允價值計量多種金融工具和特定的其它項目,進一步擴大了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
在FAS157中美國會計準則理事會對公允價值的定義為在計量日當天,市場參與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收到的價格,或轉移負債支付的價格”。IASB在其第32號國際會計準則“金融工具的披露與列報”(IAS32,par.11)中對公允價值所做的定義為公允價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人自愿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的金額”。
對于IASB與FASB給出的公允價值的定義,很明顯有了不同涵義,根據葛家樹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將其二者比較異同修改成如表1:
通過比較,我們可見IASB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與FASB的“美國財務會計報告準則”所表述的公允價值是有區別的,最明顯的是以下三點:
其一,時間。FASB的準則中明確是計量日的公允價值,而IASB的準則中沒有說明;
其二,交易性質。FASB的準則中明確是有序交易,而IASB的準則中沒有說明;
其三,金額。IASB的準則中只籠統的指出“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的金額”,而FASB的準則中明確是資產脫手價格(即出售資產收到的金額)或轉移負債所支付的金額。
我國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明確指出會計計量選擇五種價值屬性,SP: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并在《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第五十條又明確定義:“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交易情況的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
我國的會計準則關于公允價值的定義,與IASB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本相似,主要是為了保持會計的國際趨同。選擇公允價值計量,主要的目的是針對歷史成本的缺陷而來的。歷史成本初始取得時是準確的、可靠的,但入賬之后不管發生什么樣的市場變化,絕對不許更動,于是在資產負債表始終反映資產購人時的價值,這種歷史成本可靠性很好,但對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缺乏相關性,只反映歷史信息,不能為現實經濟決策提供依據W。所以,會計理論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必須明確公允價值的以下幾點內涵:
其一,公允價值是以市場為基礎,必須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價格,就是說交易的雙方都是正常的自由人,沒有特殊關系(沒有關聯方關系、血緣關系以及其它特殊權力關聯等),而且都是持續經營,不打算也不需要清算,也不是在不利條件下進行的交易;
其二,交易的雙方都熟悉交易的情況,是自愿的交易,既沒有強迫,也沒有欺詐的交易;
其三,計量日不等同于交易日,計量日是指會計的一個報告日。
其四,不需要有實在的交易,是在計量日以基于確定承諾的假設交易為對象,因而是一種參照市場的估價,盡管未必可靠,但它是面向未來的,是與市場息息相關的,歷史成本計量絕對達不到這種與市場的相關性。這就是公允價值的最大優點。
當然,你也要看到公允價值的局限性。一旦估計的價格產生偏差,就要損壞會計如實反映經濟活動的.最起碼要求。這也是會計理論研究中的老問題,即相關性與可靠性的矛盾,不可能兩者都達到最佳。
二、公允價值計量打破傳統的收入必須通過交易實現的理論
在會計準則沒有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以前,會計確認收人有兩種觀點:一為“資本維持觀”,另一種為“交易觀”。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會計都采用了“交易觀”。所謂的“交易觀”就是指收益的計量要依據當期實際發生的交易事項,沒有交易就不能確定收益,當然區分外部交易與內部交易,交易產生的收益按權責發生制計量,一般不確認持產收益。這種觀點認為:沒有交易只憑物價上升而獲得的收益不是真正收益,不應該確定。只有交易發生,按收人實現定義規定,對已實現商品銷售或提供勞務的收入減去已實現收入的配比成本,求得收益。“交易觀”下的會計收益確認,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特征:
其一,以實際發生的交易事實為依據,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收人減去為獲得該收入所發生的成本,而得出收益。當然,交易事實既包括外部交易也包括內部交易。但外部交易所發生的資產或負債變化,都是貨幣收支,計量起來應該是比較確切的。而內部交易則是資產轉移或費用分攤過程,計量可能不確切,有主觀因素加人,基本正確即可。
其二,投人價值絕大多數以歷史成本計量,很少采用重置成本(市場現價)等其它價值。原因是財務會計中的資產以歷史成本計價,耗用資產自然就是個歷史成本轉移過程。只有特殊情況才會有其它價值計價。
其三,計量收益是建立在會計分期假設條件下,F行財務會計均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在會計分期條件下實行收人與成本、費用配比,計算出收益。
其四,要遵循收入實現原則。已實現的收人又要劃分為經營收益與持產收益。經營收益必須在商品或勞務銷售之后才能確認,也就是“賺取”的過程已經完成,有了收取款項的權利。持產收益是不能隨意確認的,必須在資產實際發生損益時確認,物價變動所帶來的持產收益,正常情況下是不能確認的。
所謂持產收益是指會計主體已經購入的財產物資在保管、使用過程中,由于市場物價上漲,導致此種財產物資的市價高于購買價值,在持有過程中獲得了收益。因為持產收益沒有通過交易,是不能確認為會計收益的。一旦這種持產收益被確認,就會虛增會計利潤。
新會計準則引人公允價值計量后,凡是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下一個報告期就要重新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并以公允價值變動確認損益。這就完全打破傳統會計的收益實現理論,持產收益被確認為會計利潤。在投資性房地產與金融資產的計價中,此類例子甚多。“交易觀”的收入確認理論在公允價值計量下面臨挑戰。
三、公允價值計量挑戰會計的“穩健原則”
所謂穩健原則(ConservationPrinciple),別名又稱為謹慎原則、審慎原則。我國現行會計準則稱為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在美國被稱為穩健主義(Conservatism),是對于會計期間內可能發生的各種損耗、損失都要估計計入本期成本費用,并且寧肯估高絕不估低;對于可能發生的收益則不計人本期收益,對資產計量時凡沒有可靠價格而需要估計時,寧肯估低絕不估高。美國會計學家亨德里克森對其解釋為會計師對于資產和收人具有幾種可能價值的話,應按其最低的價值來陳報,而對于負債和費用具有幾種可能價值的話,則應按其最髙的價值陳報。它還意味著對于費用遲確認不如早確認,凈資產多半是按低于而不是高于現行交換價格的價值計價的而收益的計算則很可能要從幾項備選的數額中最低數額來計列”。
穩健原則產生的原因,是市場的多變性導致會計確認與計量存在不確(Uncertainty)定性。沒有不確定性,就不需要估計,沒有估計就不會有穩健原則。穩健原則被世界各國會計公認’均強調貫徹這一原則。既然全世界的會計如此重視穩健,原因何在呢?
第一,有利于資本保全。對于投資者來說,資本保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穩健原則可以降低利潤,使所有者杜絕盲目樂觀情緒,防止利潤分配侵蝕資本。特別對股份公司來說,一旦虛增利潤導致股利過高而侵蝕資本,就會損害長期投資者的權益。
第二,在市場競爭環境下,有利于企業規避市場風險。企業在經營中存在諸多經營風險,貫徹穩健原則,穩定盈虧,使投資者和經營者保持清醒頭腦,留有余地,以減化各種不利影響。
第三,使會計主體減少財產稅和所得稅的現金流出。
第四,減少會計人員的責任。在兩權分離的條件下,會計人員與所有者是一種委托代理的契約關系,承擔著受托責任。在契約關系中,管理人員的報酬是與會計盈利相聯系的,不可避免的經理人員要盈余管理,此時會計人員就成為契約關系的權益維護人,穩健就減少了會計人員的責任。
但是,會計準則實施公允價值計量之后,由于資產的人賬價格是依據市場估計的,并不是真實交易的價格,一定導致會計計量隨經濟形勢和市場物價漲落而起伏。通常而言,經濟衰落時,資產價格往往被低估,這雖然符合穩健原則的要求,但也要看到,由于公允價值計量而低估資產價值,會導致資產負債率等指標提高,繼而帶來公司籌資的難度;而在經濟形勢大好的市場非理性價格高漲時期,資產價格往往被高估,公司的財務指標大為改善,資產泡沫越吹越大。這就完全有悖于財務會計的穩健原則,會導致股東盲目樂觀情緒,利潤分配時侵蝕資本,對資本保全和維持的理論發起挑戰。
穩健原則對財務會計中的利得與損失、收入與費用、資產與負債進行非對稱處理,為了資本維持與保全,人為地制造偏差,又有悖財務會計的真實性、中立性原則。所以,過于穩健會自討苦果,背離真實性、中立性原則。但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時,一定牢記市場非理性價格高漲時,資產泡沫會加大,極其不利于資本保全。任何股東都是要把資本保全放在第一位的,這是保護股東最基本的權益。如何在這種會計理論的矛盾中理性抉擇,是考驗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試金石。
四、公允價值計量可以催肥每股凈資產與凈收益
在經濟形勢大好時,金融市場、資本市場高漲,此時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會顯得特別高’時間間隔不長的兩份報告,資產數額與收益數額會使你不可理解。再細看每股凈資產與每股凈收益,就會使你產生極大的盲目情緒,往往會產生不利于資本保全的行為。這在上市公司雅戈爾的報表中是典型案例:雅戈爾公司持有中信證券股票一億三千萬股,以原始成本計價人賬時,資產數額并不顯眼;但改為公允價值計量以后,資產突然膨脹,令人難以理解報表中的資產增加數額;到了2007至2008年股市高漲時,中信證券的股價大約在130元一股,這時雅戈爾的資產數額驚人,每股凈資產與每股凈收益突然被催肥,報表的業績特殊靚麗;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爆世界性金融危機,股市低落,中信證券的股價跌至20元左右(最低達到13元多些),還是這家雅戈爾公司,資產數額迅速跌落;兩年的財務報告簡直無法比較。同樣的實例還有東方集團、兩面針等。案例告訴我們,公允價值計量一定要考慮計量日市場價格的起落情況,不要簡單地去看每股凈資產與每股凈收益。
五、結語
公允價值只是一種會計計量屬性,它與其它計量屬性一樣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世界上沒有那種計量屬性是完美無缺的。正如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在可靠性方面很好,但經濟決策相關性很差一樣,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也是優點很多,但同時缺點也很致命。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其內涵,不能公允價值好得無比,也不能公允價值一無是處。
這樣,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時,必須明確其不是資產真實交易的價值,而是計量日的資產估計價值。如果計量日資產或負債的市場不止一個,選取其中的主要或最有利的市場,需要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高超,特別是職業判斷能力。
【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挑戰與影響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