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優化設計研究
論文摘要: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在教學體系系統性設計方面存在較大不足。SOLO分類理論以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為主線,以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為考核對象,實現了教學設計的整體性,思路清晰、簡捷明了。為此,旅游管理專業基于SOLO分類理論進行了專業整體課程優化設計,對本專業的21種可觀察學習成果進行分類,根據認知規律進行排序,獲得了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三個學年的課程和實踐教學整體設計方案。
2011年3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十一五”教育改革發展及“十二五”教育工作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在會上表示,201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6.5%,到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36%,接近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如此大量的學生走入社會,各高校當務之急是專業建設,課程優化設計是專業建設的重中之重。
一、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需要系統性改革
旅游管理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各開設院校普遍存在教學設置偏差、教學方法落后的現象。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在旅游企業如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景點等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從事接待、服務與基礎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要達到此目標,高職旅游專業畢業生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及合理的知識結構,如具有較廣闊的歷史、地理、園林、建筑、植物、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識素養,以及能夠掌握旅游基本理論和旅游業經營管理的基礎知識。但以上兩方面都需要學生內化后通過一定的實踐才能顯現出價值來,其隱性存在的特點致使學習效果評價障礙重重。有些學校進行了PBL教學改革或項目化教學改革,這些大膽嘗試的目的是打破舊有的知識體系教學設計,將目光轉向能力培養,逐步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知識傳授型教育向能力訓練型教育的轉變。他們的積極探索意義重大,正確引導了高職旅游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但是,這些教學方法在單獨的模塊化教學方面優勢突出,而在整體教學體系系統性設計方面略顯不足。
二、SOLO分類理論指導下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優化設計
(一)SOLO分類理論主旨思想
SOLO是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縮寫,譯為“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此理論更加注重整個教學的系統設計。它以可觀察的學習成果作為為教學和考核對象,將學習成果按性質不同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學習一門新學科時首先獲得的分離的、互不相關的教學內容,其加總后形成量變。量變進一步深入之后,質變發生了,所學的內容相互聯系起來,構成一個連貫、一致的整體,此類學習成果為第二類。當學生的思維建立起抽象體系后,就可以解決以前從未遇到的新問題,此類學習成果為第三類。以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為主線,即簡單到復雜、量變到質變、表面到抽象的認知規律。因此形成了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由于此分類理論,以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為考核對象,以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學習成果的循序漸進培養為教學設計思路,使專業教學整體設計更具系統性。為此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計進行了SOLO分類理論指導下的課程改革嘗試。
(二)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優化設計思路
課程優化設計焦點在于對各種教學資源的重新構建和組合,包括學生“學什么”和“怎么學”兩個向量,目的是使教學質量不偏移。為此課程設計步驟分為三步,一是找到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即學什么,這部分內容主要通過深入的企業調研來完成;二是對學習成果進行類別定義。定義原則為:分離的、互不相關的教學成果定義為第一類學習成果;相互聯系的、連貫的、一致的整體教學成果定義為第二類;抽象思維后可以解決以前從未遇到的新問題的教學成果定義為第三類。第三步是根據認知規律調整教學順序,即怎么學,調整順序的原則如下: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循序漸進。
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依據服務面向不同有所區別,但本質上應定位于:具有良好的整體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較高的職業綜合技能,在旅游企業如旅行社、旅游景點等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從事接待、服務與基礎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適合的工作崗位(畢業后3-5年)為:接待經理、外聯經理、計調經理、導游經理四個。以上崗位的優秀工作者都將成為企業調研的跟蹤對象。通過對62家企業248位以上崗位的優秀員工進行工作過程實時跟蹤,形成了崗位職業能力的重要指標,此即旅游管理專業的可觀察學習成果共計21項。再對以上學習成果進行類別劃分,形成了11項第一類、5項第二類、5項第三類可觀察學習成果。
1.接待經理崗位可觀察的學習成果(職業能力項)中第一類是客戶心理、分析旅游線路、推薦門市銷售三部分,第二類是簽訂旅游合同,第三類是旅游風險規避和;
2.外聯經理崗位可觀察的學習成果(職業能力項)中第一類是旅游市場調研,第二類是旅游市場開發和客戶開發與維護,第三類是旅游產品銷售;
3.計調經理崗位可觀察的學習成果(職業能力項)中第一類是旅游要素采購,第二類是旅游線路設計和成本核算,第三類是突發事件處理與預防
4.導游經理崗位可觀察的學習成果(職業能力項)中第一類是客戶檔案管理、為游客提供食宿等生活服務、游客個性化服務、迎送服務、景點講解、商品導購講解等,第三類是導游培訓
(三)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優化設計結果
按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的教學順序,對以上能力點的相關培養環節(包括課程和實訓)進行前后序調整,形成了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方案。
1.專業必修課。順序開設《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業務》、《旅游政策與法規》、《旅游安全與急救》、《領隊業務》、《旅行社經營與管理》、《計調實務》、《旅游文化》、《旅游英語》、《現場導游》、《接待實務》、《中國旅游地理》、《旅游市場營銷》、《旅游經濟學》14門課程。
2.專業任選課程。順序開設《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會展概論》、《管理學基礎》、《經濟學基礎》、《旅游美學》、《旅游公共關系》6門課程。
3.實踐課程及交付成果。為增強學生動手能力,高職高專層次專業教學應開設大量的實踐課程。在職業背景下,實現前述21個可觀察學習成果(即職業能力)的培養。
第一學年以認知實習為主的體驗教學。訓練包括客戶心理分析、旅游線路推薦、門市銷售、旅游市場調研、客戶檔案管理、客戶迎送服務、景點講解等11個一類能力項。通過對旅游企業實地調研,加強學生對就業崗位、工作環境等的感性認識,促成第一類可觀察學習成果(即職業能力)的培養。
第二學年以生產性實訓為主的雙軌教學。一部分學生進入旅游教研基地,在接待、外聯、計調、導游等崗位熟悉工作程序與工作內容,實現簽訂旅游合同、旅游市場開發、客戶開發與維護、旅游線路設計、成本核算等五項第二類可觀察學習成果(即職業能力)的培養。
第三學年學生帶課題進入企業實習,課題設計全部與第三類能力訓練相關,包括旅游風險規避、旅游接待管理、旅游產品銷售、突發事件處理與預防、導游培訓等五項,實現了第三類可觀察學習成果(即職業能力)的培養。
三、SOLO法在課程優化設計中的實施難度
(一)應用知識教學尚存差距
高等教育的學習者任務是雙重的。第一必須掌握一些認知范疇的知識,如概念、基本技能、事實資料等;第二必須掌握、應用前述認知知識的方法,從而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對按以上課程體系完成教學任務的08級畢業生進行回訪,發現第二部分的能力未能更好的發揮,尚需在以后的研究中找出答案。
(二)課程開發是團隊工作
對能力、工作任務分析、可觀察教學成果等事項的信度嚴重影響課程整體設計的水平,參與人員需要精通學科知識并對課程廣泛涉獵,需要一支至少是由任課教師、課程理論專家和企業專家組成的隊伍來共同完成此項工作。
結束語
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體系設計,雖然存在瑕疵,仍不影響其優秀教學成果的顯現。我們形成了基于SOLO的高職課程體系優化設計的思路,并將其應用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優化設計中,實施此方案的08級畢業生獲得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后續研究我們將深入更多的專業領域,通過優化設計實現課程的精準定位。
參考文獻:
[1]李俊,鞠燕梅.高職院校在專業教育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J].文教資料,2008(6):242.
[2]劉志堅,周冬根.農業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201-202.
[3]徐國琴,章福彬.高職高專學上的學習動機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1(5):47-48.
【淺析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優化設計研究】相關文章:
高職行政管理體制優化與創新研究03-26
淺析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設計03-03
旅游景區組織與優化研究03-17
淺析中高職教育銜接視角下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02-28
論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優化與整合03-18
淺析高職學生特點及管理方式03-06
淺析薪酬管理的變遷研究03-07
CDMA網絡優化淺析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