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保稅區國際物流發展面臨的題目及其對策
[摘要]國際物流功能在中國保稅區建區十幾年來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保稅倉儲,國際配送,轉口貿易等功能一直得到促進與加強,但也碰到了一些新的題目。加強中國保稅區物流業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創新保稅物流園區監管模式是其必然選擇。 [關鍵詞]保稅區;國際物流;發展從1990年5月國務院批準建立第一個保稅區到現在,中國已建有上海外高橋、天津港、深圳福田、沙頭角和鹽田港、大連、廣州、張家港、?、廈門象嶼、福州、寧波、青島、汕頭、珠海等15個保稅區。十多年來,全國15個保稅區的保稅倉儲、轉口貿易、商品展示功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具備了一定規模的國際物流基礎。截至2001年末,已有13180家外商投資企業在保稅區登記注冊,投資總額超過170億美元,這些投資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資本的國際化為物流國際化奠定了基礎。事實上,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國各大保稅區國際物流確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保稅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發展國際轉口貿易、裝配貿易、開拓國外市場及出口創匯、發展外向型經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最早窗口,它的國際轉口貿易裝配貿易發展勢頭至今仍然不衰。從嚴格意義上講,保稅區屬于海關監管“境內關外”的綜合性對外開放的特定區域,在特定的范圍內實行封閉式治理,中國的政策優惠度最高,主要是為外商和國內企業商品保稅倉庫分撥和投資加工轉口或研究開發提供方便。保稅區主要發展國際貿易、轉口貿易、港口倉儲、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以及金融服務等業務。在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密切國際經濟聯系的過程中,保稅區通過引進資金和技術、拓展國際貿易、擴大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從而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在更深的層次上加強了中國與國際市場的連接。
一、保稅區區內物流存在的題目
1.物流業務需求量小,尚未達到規模效益的要求。保稅區物流業的發展遠景從根本上說取決于保稅區物流企業的現狀與未來,而保稅區物流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于要形成具有規模效益的物流量。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國各保稅區目前的物流量還未達到規模效益的要求,保稅區內現有的主要物流企業業務量仍不飽滿。這種狀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于內資工商企業、跨國公司本身缺乏對保稅區物流的需求,而是由于保稅區物流企業的專業水平、提供能力、運作質量及其競爭力等還不具備明顯的上風。美國規模最大的物流倉儲企業之一的威特團體董事長曾直言道:“外商之所以沒有大規模進進中國物流市場,主要由于目前中國物流業發展還較不完善。人們還沒有弄明白什么是物流,怎樣的物流才有價值,中國的物流企業也存在著經營項目混亂、專業性不強的弱點,同時中國物流體系更缺乏一個信用保障機制。”
2.物流服務的水平不高。目前,保稅區管委會及所屬機構固然在為區內企業提供服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從總體上看,與物流相關的服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題目,需要進一步進步。保稅區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中國保稅區國際物流業的發展。
3.稅區內外的物流網絡缺乏有效銜接。在吸引新的物流企業進進保稅區的過程中,大多數保稅區沒有留意使保稅區內的物流網絡與區外的物流網絡以及腹地的物流網絡很好相互對接,沒有建立緊密的協作關系。
4.保稅區內設施條件仍不能滿足國際物流發展的需要。比如現代物流業要求的完善的信息網絡、物流信息平臺、具有社會性質的綜合物流系統等還沒有很好地形成。
二、保稅區區外的制約因素
1.保稅區的政策上風沒有充分發揮。由于有關部分對保稅區的熟悉及其政策條文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保稅區的政策上風實際上并未得到充分發揮,政策上風不能得到充分落實必然會影響到保稅區物流業的發展。
2.保稅區物流運作體制還沒有理順。物流運作涉及到交通運輸、郵電通訊、貿易物質和對外貿易等若干個行業部分,保稅物流的運作還要涉及到海關和外匯治理部分,由于治理體制改革的滯后,部分分割、條塊分割、政企不分的狀況依然存在,適應物流業發展的治理體制尚未建立起來,致使物流業的發展受到諸多部分的制約。
3.海關監管制度建設滯后。首先是海關治理法制建設不健全。一些過期的法規沒有及時廢止;正在執行的一些法規不夠透明;部分之間的規章相互沖突,企業無所適從,執行有困難。其次是由海關的通過模式造成的通關效率不高。對一般貿易進口貨物的驗放,海關的現行做法是先稅后放,申報、查驗、征稅等手續都在口岸現場完成,大量貨物進出口影響了口岸通過,形成了“口岸瓶頸”。再次是海關通關手續復雜,海關職能治理劃分不清,影響了工作效率。
4.保稅區與港口一體化聯動進展緩慢。我國大多數保稅區的進出口貨物大部分都需要經過港口,保稅區發展國際物流功能顯然離不開港口的支持和協作。長期以來,我國保稅區固然都臨港,但一般與港口分開,區港功能沒有得到較好開發,造成貨物進出不流暢、治理繁瑣、用度增加等題目。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港口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港口功能普遍比較單一。長期以來,由于對港口功能的熟悉不到位,一直停留在“港口是交通運輸關鍵”的熟悉上,所以只是單純地發展港口運輸功能、口岸功能。盡管2004年8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復函海關總署同意青島、寧波、大連、張家港、深圳鹽田港、廈門、天津等七個保稅區與鄰近的港區開展區港聯動試點,但是這些繼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之后的第二批區港聯動試點的七大保稅區,目前只有大連經過了驗收。其他保稅區與港口之間的體制建設還沒有理順,各種利益沖突的發生制約著區港聯動的進程和效率的進步。
5.人世對保稅區的影響。中國加進WTO在給中國經濟帶來發展的同時也給中國保稅區的發展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首先,中國關稅水平大幅減低,2002年其關稅總水平調降到12%,三年內將調降到10%以內。關稅水平大幅下調,顯然將削弱保稅區保稅、減少資金占用和簡化進口手續等政策上風。其次,加進WTO后,一般貿易權三年內將對外資企業放開,分銷權和輔助分銷權三年到四年內逐步放開,因此,國際貿易、區內貿易作為保稅區優于國內其他地區的獨特政策也將逐步弱化。第三,按照國民待遇優惠原則,保稅區吸引投資的一些優惠措施,如所得稅稅收優惠等政策也將逐步取消,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弱化保稅區對國內外投資者的吸引力。第四。倉儲服務將逐步放開。《WTO協議》規定加進國最初答應設立合資企業,外資比例不得超過49%.加進后一年內答應外資控股,加進三年內答應外商獨資公 司。這種倉儲服務的開放將弱化保稅區答應外商獨資從事倉儲業務的政策上風。
三、推進中國保稅區國際物流發展的對策
1.創新保稅物流園區海關監管模式。要率先在保稅區內實行市場準進和貿易自由化原則,取消外貿特許制,放開外貿經營權,區內的所有產業企業均可實行自營進出口;進一步放寬合資外貿公司的審批條件,由審批制向外貿登記制過渡,并答應區內外資企業在保稅區以外的地區設立非經營性辦事機構,下放區內開展服務貿易的審批權限,營建舶來商品展示中心,吸引國際跨國公司和綜合商社進駐保稅區,推動區內國際租賃、國際航運、國際法律服務、國際商品展示等服務貿易的開展;努力創造答應區內的所有外資銀行經營本幣業務,自由融資、自由兌換的離岸金融試點,適度放寬區內的外匯管制,答應區內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上的自由兌換。
2.全面實施環保物流治理。環保物流從環境的角度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形成環境共生型的物流治理系統。這種物流治理系統建立在維護地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改變原來經濟發展與物流、消費生活與物流的單向作用關系,在抑制傳統直線型的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采取與環境***相處的態度和全新理念,設計和建立一個環型的循環物流系統,使達到傳統物流末段的廢舊物質能回流到正常的物流過程中來。為確保物流環;獓栏駥嵤董h境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及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條例等,并不斷完善有關環境法律法規;要加強對現有的物流體制治理,并制定一些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綠色生產、綠色經營。保稅區物流企業不僅要考慮自身的物流效率,還必須與供給鏈上的其他關聯者協同起來,從整個供給鏈的視野來組織物流,終極在整個經濟社會建立起包括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和消費者在內的循環物流系統。消費者要積極倡導綠色需要、綠色消費,通過綠色消費方式倡導企業實施綠色物流治理,通過綠色消費行為迫使企業自律綠色物流治理,通過綠色消費***要求政府規制綠色物流治理。
3.建立國際物流信息交易系統。隨著國際物流信息化趨勢的推進,保稅區要加快建立國際物流信息交易系統,確保全天候地與國際互聯網溝通,以滿足國際物流運作的需要。保稅區國際物流信息交易系統包括:(1)保稅區國際物流信息。進出區商品的種類、價格、數目、性能、預計進區時間及商品的來源或往向。(2)保稅區國際物流商品展示信息。進出區展示商品的種類、價格、質量、數目;進出口展示商品的供貨商信息及供給商品情況;進出區商品展示空間利用信息。(3)保稅區國際物流余缺商品調劑市場信息。進出口短期余缺商品調劑市場信息,進出口中長期滯存商品處置信息。(4)保稅區國際物流加工信息。區內加工企業信息;出區加工商品信息。保稅區國際物流倉儲信息。進出區商品倉儲條件和設施信息;進出區商品倉儲設施占用信息(倉庫、貨場、貨架和預期周轉時間);進出區商品倉儲可用空間信息(倉庫、貨場、貨架和預期周轉時間)。
4.吸引航運團體共同建設國際物流園區。國際航運團體將以其現代化的治理手段、高質量的服務水平、同貨主的良好關系和高科技的網絡技術而成為世界物流的主導氣力,吸引國際航運團體和綜合物流的骨干企業共同建設國際現代物流園區是營建國際物流網絡的中心環節。
5.鼓勵保稅區內物流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保稅區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特殊經濟區域,吸引了眾多國際化至公司前來落戶,給第三方物流業務帶來很多契機,同時,隨著保稅區業務的不斷發展,保稅區內的第三方物流業務也出現了與之相適應的新趨勢。(1)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服務網絡更趨向于全球化,有能力對區內企業的整個供給鏈進行治理,從而實現貫串整個供給鏈的信息可見性、訂單可實現性和物流與生產的良好協調性。(2)第三方物流的模式更加多樣化。從單一的倉儲運輸發展成為分撥中心、集散中心,以及具有對材料供給商庫存治理與向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能力,實現從單一客戶服務向多客戶集約化治理轉變。(3)積極發展第四方物流!暗谒姆轿锪鞴┙o商是一個供給鏈的集成商,它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給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治理,提供~整套供給鏈解決方案。”
【中國保稅區國際物流發展面臨的題目及其對策】相關文章:
中國保稅區國際物流發展戰略03-21
考古學面臨的問題及其發展對策03-29
我國網絡銀行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03-18
發展煤化工所面臨的CO2排放題目及其對策12-09
我國保稅區國際物流發展戰略研究03-23
計算機審計面臨的題目及對策03-21
中國發展會展經濟存在的題目及對策03-21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題目與對策03-22
電算化審計面臨的主要題目和對策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