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學數學論文

        時間:2024-07-20 10:40:45 數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論文15篇(熱)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論文15篇(熱)

        小學數學論文1

          今天是周末我不上課,剛好姐姐又來了,所以我們準備去爬紫金山。

          我和姐姐爬到半山腰時因為太累了,所以坐下來休息了一會兒。這時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就問姐姐:“姐姐我問你一個問題,小敏和小紅一起爬山。山一共有1000個臺階,小敏每分鐘走65個臺階,小紅每分鐘走60個臺階。

          她們一起從山腳往上爬,問多少分鐘后她們第一次相遇?”

          “這還不簡單!苯憬阏f。

          過了一會,我問姐姐:“姐姐好了嗎?”

          “呃~~~,我沒草稿紙,不會!

          其實我知道是姐姐比較浮躁,才沒想到的,要不然她怎么會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我見姐姐有一點不耐煩了,我就說“姐姐,你想1000個臺階,小敏和小紅要想相遇的.話,小敏就要從山腳走到山頂再回頭才能和小紅相遇,用1000x2=20xx(個)算出一共有20xx個臺階,在算65+60=125(個)算出兩人一分鐘能走125個臺階,最后用20xx除以125等于16(分鐘)算出16分鐘后她們第一次相遇!

          “這么簡單,看來我想的復雜了!苯憬阏f。

          休息了一會我們就繼續向著終點前進了。

        小學數學論文2

          一、 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和認真閱讀課本的好習慣。

          課本是學生獲得系統數學知識的主要源泉。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良好的思維習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從閱讀教材中,通過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規律的思維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沒有認真閱讀的好習慣,會在多方面體現到其弊端:如做練習時不會審題、,讀題目時只讀一半,不會分析問題、不能理解概括題意,導致不能正確完整地解決他完全有能力解決的題目。

          如:我記得在一次測驗中,其中一題目為:請在下面的方格紙中畫一個直角,再標出它的各部分名稱。對于后面一個問題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沒把題目讀完。對于解決問題的題目,大多數同學只讀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數字或個別詞語做題,不作深入思考,而是憑著感覺做。如:在解決問題的題目中,看兩個數字相加超過一百肯定不對,一定用減法做了,因為1-3冊只學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又如:在求兩數相差的題目時,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減法。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是多么的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學生的求知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專心傾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而興趣也是專心傾聽的根本。因此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點,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單純的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教師上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力求語言生動有趣,條理分明,使課堂引人入勝,使每個學生樂意聽。學生比較容易做到專心傾聽老師的語言,但是一旦指名發言或小組員討論發言時,大部分同學又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未能做到專心傾聽同學的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常常利用學生喜歡表現的年齡特點,讓他們都來做小老師,對發言的'同學作一個評價,如:說一說你認為發言的同學說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給他什么建議等等。很多時候,都是由于這一環節,讓學生能夠做到堅持專心傾聽,并在專心聽講的基礎上,讓學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課堂知識,讓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 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好習慣。

          數學來源于生活。本著“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并把數學應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實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和實踐數學的興趣。如:我在教學《觀察物體》中“鏡面對稱”的內容時,先讓同學都去照一下鏡子,然后在小組立交流:人在鏡子里的特點,鏡子內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沒有變化,學生通過活動和交流能總結出:照鏡子時內外的人上下、前后不會發生改變,而左右位置發生對換。

          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主觀意識差,在課堂上容易跟隨大流,別人說什么,他也跟著說什么,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創設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問學生時,要多方考慮,照顧各種層次的學生。

          對于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可以讓優生多發言,鼓勵他們多開動腦筋,讓他們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對于顯而易見容易解決的題目,多把機會留給一些稍微差的弱勢群體來回答,及時鼓勵他們,只要他們答對或答對一點,都給予及時的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他們動腦筋的欲望。學生的潛能是個不竭的寶藏,你對他有多大的信心,他們就能給你多大的驚喜。

          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助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發創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學《統計》時,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路口視頻,讓學生統計在一分中之內過往的車輛有幾輛貨車、幾輛面包車、幾輛小汽車,幾輛公共汽車,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學都說:“老師,太快了,再來一次!蔽也豢月,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學們還是來不及記錄。然后我問學生:為什么看了兩次都為未能記錄下來呢?你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有沒有辦法能又快又準確的記錄下來呢?同學們各抒己見,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組員記錄面包車、有的記錄貨車、有的記錄小汽車、有的記錄公共汽車,1分鐘視頻播完后,各個小組都有了統計結果。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明白了一個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小組合作,從而使合作成為學生的一種需求。

          四、培養學生整理知識、構建知識結構的好習慣。

          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整理、內化的知識,進而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個性化知識結構的思維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整理知識,構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繼發展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學會一些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為創新提供一定基礎。如:我在教完“5的口訣”時,給學生出了很有興趣的一道題,我問:你知道羅老師今年幾歲嗎?猜出來有獎品喲!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規律排列的糖果圖,橫排7顆,有5排我接著說:“羅老師的年齡數隱藏在這幅糖果圖里,看誰能很快數出一共有多少顆糖果的辦法。”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我把7看成6,就有5個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說:我先看成5個5,再加2個5-------。就這樣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整理與內化。

          雖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學習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扎根、結果。

        小學數學論文3

          一、消除學生的心理顧慮,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現在的很多學生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盡管他們是小學生,但是來自家長的潛移默化地教育“只有學習好,長大了才能有出息”,便從小就逼孩子在雙休日或假期上補習班,奧數班。還有數學比較地偏向理性思維,且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對于有些孩子來說,學起來較為吃力。所以很多孩子對于數學是有很大的心理顧慮的。那么,對于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數學也變得不容忽視。最重要的是,教師需要給學生一個他們對于數學的心理定位,告訴他們數學并不難,而且很有趣。這個意識需要教師不斷地給學生心理暗示,以至于他們能完全接受。當然,不能僅是口頭上的潛移默化,還需要給學生們做一些趣味數學題,不需要太難,但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趣味性?梢猿鲆恍┤の稊祵W題,例如:甲、乙、丙三人一起去賓館準備住幾天。恰巧這天賓館有活動,本應每人10元,現在每人9元。三人一共遞上30元,老板現在沒零錢,就讓伙計從庫房里取3元錢來;镉嬆昧5元,但偷偷留下2元,把3元錢給了甲、乙、丙,就沒他們三個的事了,F在問:老板一共收了27元,而伙計拿了2元,加在一起是29元,那1元錢去了哪里?這種題不僅有助于學生的數學思維,還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不難而且有趣。

          二、激起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重要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會自主地有動力地去學習。首先,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帶有趣味性的語言來。比如說,今天要進行帶有小數點的數的加減運算,那么,我們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事情,開場白就可以說“今天大家要一起去吃肯德基”,這可以激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那么接下來,就可以叫大家付賬算錢了。其次,可以是給同學們拋一個問號,以疑激趣。例如:問一些“為什么會這樣呢?”“誰幫忙解決一下呢?”最后,就是要給學生們一些情境,讓他們充滿興趣地進入,在自然的情況下解決問題,得到滿足感,得到后續的興趣。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得到尊重

          在課堂上,學生于老師的配合特別重要,這不僅能夠激勵學生學習,還可以激勵老師教學。所以課堂氣氛一定是需要和諧和,活躍。做到整體活躍,需要激起學生們的`興趣。而上面的一些例子和說明足以激起學生名的整體興趣。但是學生會有自己的個性,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那么因材施教就顯得至關重要。對于那些較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回答較難的問題,以帶起更多學生的興趣,起一個榜樣的作用。而對于不太好的學生,可以叫他們回答一些不太難但是具有挑戰的問題。這樣的話,可以讓同學有一種滿足感,去“征服”下一個難題。但是要有一個和諧的氛圍的話,就需要給予學生一種尊重,不要讓他們感受到太大的壓力。所以教師的措辭很重要。比如:學生答錯很簡單的題目,不要過分地責備,同時請別的同學幫忙。

          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有些數學問題具有很多的答案也比較難,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和多向思維。而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同學們的合作,這時候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遇到一個難得問題的時候,就給同學們自由組合和討論的時間。每個人的思維都是獨立的,也不一樣,在團隊中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思想的碰撞。還需要他們相互摒棄自己的一些思維,進行合作,從而找出答案。這樣的做法不僅能找出不一樣的正確的答案,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為人處事的方式的優化。這種互幫互助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養成幫助別人,與別人交往,還有凸顯集體和個人的作用。

          在小學的教學中,數學很重要,所以貫穿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就會是個培養學生的學習、性格很好的方法。教師需要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學生學習和注重他們的心理教育。這是當代素質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這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

        小學數學論文4

          一、視野差別和“一校一品”

          20xx年4月27日,聽了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孟繁華教授《學校發展的理論框架》的報告,深受啟發。其中談到學校發展理論要點時,提到“視野”問題:不同視野對待同一事情是不一樣的。要構建一種核心知識體系,讓這種知識體系在學!傲鲃印逼饋,進而在同一視野下看問題,這才是學校發展的基礎。

          這一觀點,使我想起我區倡導的“一校一品”,建設學校特色的思想!耙恍R黄贰闭窃谝龑W校構建一種“核心的知識體系”,并使這種“知識體系”真正在學校流動起來,使每一位教職員工都在同樣的視野下看待每一件工作,進而形成學校核心力,促進學校的發展。一種教育思想,一套教學模式,一項規章制度,等等,不論內涵大小,不論視角寬窄,只要能在學校教師中達成某種共識,就能形成促進學校發展的“核心知識體系”。

          針對實際,精心構想,齊心合力,形成學校核心知識體系,才能促進學校特色發展,科學發展。當然,這種“核心知識體系”是需要在一定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起來的,這需要有創新的思想和意識。一件事按照常規思維思考,有時感覺再進一步深入很困難。而在常規思維下工作,有時付出很大的努力,卻仍然是在原來思維基礎上“打轉轉”。因此,創新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孟教授在談到創新問題時,例舉了一個生動的“燒開水效應”,很有道理,也很耐人尋味。

          問題一:一壺水,要求你加熱到100度。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并不困難,我們只要用水壺放到火上燒就可以了,用不了一會工夫,水就會燒開了,開水水溫就是100度。問題解決了。

          問題二:要求你把水加熱到120度。有人就會產生質疑:不可能,水燒開了才是100度,再怎樣加熱也就是100度了,不會加熱到120度。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屬于比較傳統的,不靈活的,缺乏創新意識的。其實只要我們換一種思維思考,也許就會找到解決辦法:換成高壓鍋。問題解決了。

          傳統的思維方式,就是按照傳統的方式努力的、不辭辛勞的努力,但再如何努力,結果還是“原地踏步”。因此,當傳統思維受阻時,就需要靈活的尋找另一種思維方式,改變,才會創新。教育的許多問題至今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教育需要克服“承諾升級”,需要創新,需要探索能幫助我們實現教育目的的“高壓水壺”。

          二、“立體化校本資源”——走出固有模式

          校本課程開發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各校也在校本教學資料的研制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結合學校實際開發出各類校本課程,研制出多樣的校本材料,可謂豐富多彩。

          然而我們仔細品味,卻總是在圍繞課堂做文章,基本上還處于以前的“課外小組活動”的范疇。如何跳出這一固有模式呢?我們一直在思考。其實不是我們不能跳出固有模式,關鍵是想不想跳出固有模式,只有想,才有可能。

          20xx年5月6日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李烈老師在介紹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時,提到了兩種開發內容,值得我們借鑒。

          1、100個成語故事。我們看到這個內容感覺沒有什么好奇的,但看看他們的做法,我們不得不佩服思維的創新。他們學校在校園內布置了100個成語故事的情境,由教師引導學生在校園里去尋找這100個成語故事。這100個成語故事的意義就不僅僅在于故事本身了,遍布校園的故事情境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素材,通過它,不僅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內容,而且呈現的是一種積極參與的學習狀態。當然,這一百個故事也是有材料的。

          2、100種花草樹木。在他們學校中種植了至少100種花草樹木,并有科學老師編制這一百種花草樹木的材料,給學生提供直觀的學習材料,在觀察中學習,在學習中觀察。

          這兩個100的校本材料,再加上其他的內容,就構成了學校立體化的校本教學資源。

          這種立體化校本教材開發,是不是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其實在我們周圍,有很多素材可供我們開發,只要我們靜下心了思考,跳出固有模式思考,一定會有成效。

        小學數學論文5

          一、練習設計優化要遵循差異性原則

          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練習設計。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教師在練習設計時也要遵循差異性原則。教師要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知識掌握的情況,設計出不同的練習,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水平自主選擇練習。例如,可以設計這樣的練習。

          (1)一個圓形花壇的半徑是5米,這個花壇占地多少平方米?

         。2)一個圓形花壇的周長是13米,這個花壇占地多少平方米?

          (3)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8米,有一條1米寬的小路圍繞在花壇的周圍,這條小路占地多少平方米?這樣的練習設計從簡單到復雜,其中簡單的題目主要考察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復雜的`題目,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二、控制基礎題與提高題的比例

          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一般都會經歷三個階段,分別是初步的理解、開始運用、融會貫通。針對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練習題目與之對應。教師授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知識之后,培養發散、靈活的思維。練習設計要重在打牢基礎知識,再適當提高。因此,教師在練習設計時,要控制基礎題與提高題的比例。例如,在學生剛學習完一個知識點時,這時最需要的是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設計的練習要以基礎題為主。當學生已經完全理解掌握一個知識點時,教師設計的練習完全可以增加提高題的比例,通過提高題訓練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思維。

          三、融趣味性于練習設計之中

          教師可以適當的把趣味性融入于學生的練習之中。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取得好的學習效果,除了練習本身的設計質量要有高水平之外,也一定要在練習之中融入趣味性。因為只有讓學生喜歡上做練習,傾情投入于練習之中,這樣方能較好的讓學生在做練習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獲得能力的提高。而讓學生對做練習產生興趣,喜歡上做練習,那么一定要針對學生群體的特點,在練習之中加入學生所喜聞樂見的趣味元素。教師要豐富練習形式的多樣性,注意使練習的內容更貼近于生活,使之生活化、趣味化。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實地計算不同作物的單位產量,以及由此可帶來的經濟收入,從而建議自己的父母應如何作出調整,以實現作物種植的增效增收。

          四、練習設計優化要適度

          所謂的適度,是指教師在設計練習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所學知識的難易度、易錯點等等進行設計,所設計的習題在難易度與數量方面要符合學生現有知識的水平,符合學生現有的能力,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能按質按量的做好練習。因此,這其實也是對教師的練習設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在設計練習的時候,不能沒有標準,不能不切實際的制定練習的難度,不可以對習題的數量貪多,不要一味的運用“題海戰術”。為了在設計練習的時候更好地控制住這個“度”,教師首先一定要明確好練習的目的,根據教學的要求,有針對性的圍繞知識的重難點及學生掌握知識時出現的易錯點進行設計。在掌握了主要的原則后,教師再不斷的加強練習,一定可以較好地掌握練習設計的“度”的。

        小學數學論文6

          一、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

          教育均衡發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尤其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需要實現區域教育層面的均衡發展,城鄉之間都要統籌規劃,應用信息技術促進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在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數學教學活動,實現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和數學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優化教育、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然,實現均衡發展包括區域內部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對某一特定群體,要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即教好每個學生,提高整體教學水平,這是實現區域資源均衡發展的具體目標和現實需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人人平等,作為全民義務接受教育的基礎教育必須公平,而當前邊遠地區的農村、牧區由于條件限制,仍然存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象,短期內要提高學校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不太現實,只有運用信息技術,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優質教育,才能有效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從學生未來成長的角度考慮,新時代的人才需要充分享受新技術帶來的方便,需要接受更豐富而廣闊的信息資源。信息技術的應用效益對所有社會成員都應該均等,信息化應用的不均衡是區域教育資源發展的瓶頸,主要表現為區域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的差距拉大,學校與學校之間信息化技術應用程度的不同,最終導致學生個體信息素養的差距,這是實施城鄉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的現實需要。在當今競爭日趨劇烈的信息社會中,人人都有獲得信息的平等機會,信息技術的優勢是沒有時空的限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

          另外,每個學生都能根據實際情況,通過信息技術自主地選擇學習時間和空間,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與相應的學習內容,無需關心這些教育教學資源來自何方?傊,現代信息技術已將每個學生的發展和他所面臨的接受教育問題,客觀地置身于整個社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有了充分享受和選擇的機會,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資源公平發展,已經成為貫穿教育事業發展全過程的基本問題。

          二、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在促進教育資源向優質化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切實采取措施,充分發揮城鎮優質學校資源優勢,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把課程內容和方法與信息技術、信息方法、信息資源進行有機結合,實施鄉村等薄弱學校的信息化改造工程,優化農村中小學布局,開展優質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重組、整合工作,加強對薄弱學校的改造,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共享,不斷推進教育事業發展。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大力支持農村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農村學校圖書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等多媒體設施建設,F代信息技術在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時空,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效率和主動性。積極推進校園網和教育局域網建設,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區域資源均衡發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在把信息技術運用于基礎教育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構建與教學內容相適宜的教學情境,豐富了傳統意義上的'呆板單調教學方法。通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師把傳授知識和提高學生的能力統一起來,使學科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效結合起來。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一些基層教師存在認識誤區,教學實踐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媒體的現象,原本用低檔次電教媒體就能完成的教學任務,卻刻意使用高檔媒體,其目的似乎不在于提高教學質量,所以特別要注意信息技術使用的有效性。在教學實踐中,建議將傳統教育教學方法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相結合,相促進,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的有效應用應該從多方面激發學生的興趣,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宜的教學情境,配以聲音等動態畫面,活躍課堂氣氛。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有利于創設最佳教學情境,增強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三、結語

          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促進了傳統數學教學方式的改變,能夠促進區域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實現先進教學技術共享。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方法,通過信息技術整合各種教學方法,有效增強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應用能力,使教學形式更靈活生動,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增強。信息技術為廣大教師提供了更先進的教學手段,使先進的區域教育資源得到共享,有效推進了邊遠地區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突破了區域的限制。

        小學數學論文7

          1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模式

          小學數學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它的教學需要借助于一些真實的教學情境來增強學生的理性認識,加深對于一些抽象數學概念的理解;需要學習者能夠通過一定的練習來深化對一些概念的理解,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需要數學教師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及時的反饋與點評,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與反思的能力。那么,教師就應該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借助于電子書包來構建兩種模式,即獲得教學模式和掌握學習教學模式。獲得模式這是小學數學概念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教育學科,它的教學往往離不開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數學定義和數學公式等,而且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建立在這些概念基礎上的。因此,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對于電子書包的應用就應該從這個角度出發,讓電子書包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并基于此來切實提高他們進行數學運算與應用的能力。這是因為數學知識有些較為抽象,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運用電子書包來提供一些感性的教學材料,讓學生在電子書包創設的真實教學情境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數學知識,通過自身的體驗來加深對數學概念的了解。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究與主動學習,從而使得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發揮出積極有效的作用,并通過監控系統來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有利于促使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習慣的同時,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

          掌握模式增強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不僅需要利用電子書包對數學知識進行形象生動的展示,更需要利用電子書包對數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化教學。這就需要根據掌握學習理論來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反復練習與測評,根據實際測評結果來強化對小學生的數學練習。實際上,小學數學練習環節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有著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它可以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對數學新課的知識進行必要的'補充與不斷的延伸。應該說,獲得教學模式可以讓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與概念形成一個較為初步的認識,即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書包來對數學知識進行鞏固與復習,讓小學生通過一定的數學練習來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與把握,真正透徹地應用數學概念。此外,它還可以引導小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學習評價,及時進行自我完善。

          2小學數學學科電子書包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方法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電子書包的測評結果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電子書包能夠及時反饋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那么,這就有利于數學教師對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情況的實時測評與跟蹤。這也對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應該根據電子書包給出的相關測評結果來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尤其是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動態性調整,對少部分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小學生可以在電子書包的及時反饋系統下獲得更為個性化的數學學習,有利于減少不同學生間的學習差距,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利用電子書包來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學習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型的移動教學終端平臺,它有著跨越時空的獨特優勢。但是,由于其在我國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學校對于它的應用也只是局限在教室內部,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作為無限網絡連接的移動終端的功能。那么,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把電子書包的多種功能進行最大化的利用,讓其把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進行課內與課外的有效連接,讓學生采取個性化且多元化的學習方式。當然,還應該對電子書包的各項功能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更新,讓其成為一個更為高效的數學教學輔助工具。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取與電子書包相匹配的課堂使用與管理策略雖然說電子書包可以引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但是一些學生過于專注于電子書包這樣的新型電子產品,反而分散了他們的學習注意力。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制定并嚴格實行電子書包的課堂使用制度,經常性地提醒并督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電子書包創設的真實教學情境真正引領小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數學學習,避免出現小學生過于沉浸于電子書包平臺中的不良學習狀況。當然,數學教師也應該提醒小學生在應用電子書包時不必緊張或亂答。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把教師板書同步給學生,并重視資源、電子書、搜索、反饋、診斷報告、補救教學等六個教學要素的合理應用,真正讓電子書包成為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得力助手。

        小學數學論文8

          閱讀教學,歷來被認為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由于數學課本內容單調,比較難讀,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一年級的新生識字不多,閱讀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有上數學課不讓學生看書,怕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數學課本成了習題集或練習冊。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注意利用課本,及早教會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培養學生自覺喜愛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通過半年多的實踐與觀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養學生熱愛課本的感情

          剛入學時,采用先講后看書的方法,也就是在教師講授時,先看放大的掛圖,講完后,讓學生打開書看看,指出老師講的.是哪道題,插圖畫的是什么,算式是怎樣寫的等等,使他們看到老師課堂上用的有趣的教具和講的有用的知識都是來自課本,從而產生尋課本的+熱愛之情。

          二、培養學生邊看書邊思考的習慣

          當學生初步形成課堂常規,有了一定的自制時。便采用講講看看的辦法。教師先講一個段落,讓學生看一個段落,思考一些簡單的問題;再講一個段落,再看一段,思考一些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自己閱讀全部內容,也就是按照書上的例題一步下地去看,一邊看一邊思考,例題是怎么說的,書上的插圖是什么意思,再看看是怎么算的,旁注是怎么寫的,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一說例題的意思,并擇

          時補充、講解。

          三、培養學生自己閱讀課本的習慣

          通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以后,再進一步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自己閱讀課本的有關章節。也就是提出明確的要求,簡明的問題,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問題或小組討論,不時讓學生從課本中尋找正確的答案,體會閱讀成功的樂趣,逐步養成自覺看書的習慣。

          四、培養學生鉆研課本的習慣

          當學生初步學會看懂課本的內容時,讓學生深入探究課本的內容,包括插圖、提示語、旁注等,思考為什么這樣做,或插圖中除了老師所講的還包含有哪些內容,或這組題為什么要編排在一起等,通過分析比較來認識某些規律,例如做一做:12-5+4=,12-(5+4)=,14-9-3=,14-(9-3)=,待學生完成后進行比較,從而發現:如果括號前面是加號,括號有與沒有,計算結果是相等的;但是如果括號前面是減號,有括號與沒有括號結果就不一樣了,所以人們在計算有括號的題目時,一定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當然,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要求不宜過高,只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并持之以恒。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是培養自學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基礎。實踐證明,一年級的學生也能閱讀并且讀懂數學課本。

        小學數學論文9

          以趣誘思。

          如在教“圓的周長”時,教師先讓學生分別量出事先準備好的直徑3厘米、4厘米、6厘米的三塊圓形硬紙板的周長,學生得出了它們的周長分別是9厘米多一些,12厘米多一些,18厘米多一些。這時,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有一個圓形的場地直徑是100米,用剛才的方法量周長方便不方便?”接著教師說:“現在看誰最聰明,不用量就可以知道這個直徑100米的圓周長大約是多少?”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生很快算出了是300米多一些。教師稍作點撥,使學生很快理解了圓周率的意義,得出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以疑激思。

          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先讓學生隨便報數,教師很快說出了這個數能否被3整除,然后讓學生驗算,結果全對。

          接著順勢誘導:這樣一個一個去除太費時間,能不能不用除法,一看就知道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呢?學生思維活躍,興趣很高。又如在教“面積和面積單位”時出示一塊長方形木板,正反兩面都擺滿小正方形,讓左、右兩邊學生分別觀察正面和反面,數一數,擺了幾個小正方形。一方觀察時,另一方要閉上眼睛。觀察結果,一方說是12個,一方說是18個。老師便引導學生討論,使之懂得了:用擺小正方形的方法度量面積,必須用同一大小正方形來度量。這樣就自然引出了面積單位的問題。教師通過演示質疑,在關鍵處激疑,組織學生討論解疑,逐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高潮。

          以比促思。

          根據神經系統的對稱規律,兩種性質不同或類似的對象同時或先后出現,由于大腦皮層的相互誘導規律,可以提高感知效果,增強思維的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也要善于運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分清知識的聯系和區別,以便加深對知識的思考、理解和記憶。如在教“三角形的認識”時,先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6個三角形,看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角形歸為一類,看能分幾類?然后總結出三類三角形的相同點(都有兩個銳角)和不同點(另一個角分別是銳角、直角、鈍角)。這樣進行觀察比較,學生邊看邊比邊想,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不同種類及其特點。

          糾錯暢思。

          學生在做題常常出現一些錯誤,教師要善于以學生解題之錯作為探究錯因之源,引導學生糾正錯誤,認識錯源,以便暢通正確的思路,如在教完《比的基本性質》后,為了強化鞏固這一性質,教師出了這樣一道題:“3/8這個比的'前項加上6,要使比值不變,它的后項要加上幾?”有的學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要加上6”。有的則答不上來。為了糾正錯誤,疏通思路,教師引導學生思索:(1)什么是比的性質?(2)比的前項加上6等于9,就相當于把比的前項乘以幾?(3)要使比值不變,比的后項應該乘以幾?這樣巧設提問,使學生不僅糾正了錯誤,而且找到了思維的落腳點,尋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

          以變活思。在應用題教學中,對已知條件進行適當的變化,不僅可以深化對應用題的理解,掌握規律,防止知識的負遷移,而且可以活躍思維,開闊思路。如一道分數應用題:“修一條路,面積是1600平方米,修了全路的3/4,修了多少平方米?”可以變為:“修一條路,面積是1600平方米,第一天修了全路的1/2,第二天修了全路的1/4,修了多少平方米?”

          還可變為:“修一條路,面積是1600平方米,修了3/4,還剩多少平方米?”等等。

          這樣幾經變化,使學生掌握了解答分數應用題的不同思路,思維更加活躍。有些應用題有多種解法,教師要引導學生變換思維角度,廣泛探求解法。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好方法。

        小學數學論文10

          在暑假里,我和媽媽一起去飯店打臨時工,管理人員說只要我們洗完200個盤子就行了。我負責把那200個盤子端到媽媽身邊的箱子里,讓媽媽洗。再把洗干凈的盤子運回拿盤子的地方,放進干凈的`箱子里。

          我們先坐到一個地方休息一會,我趁休息的時間想了一會,我一次能運4個盤子,走一個回合能運4×2=8(個)盤子,這也證明我運200個盤子,相當于200×2=400(個)盤子,我應該走400÷8=50(個)回合就能把盤子全部運完了。我又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聽了連連夸獎我,說我真聰明。然后我們就開工,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真的走了50個回合。哈哈,生活中到處是數學呀!

        小學數學論文11

          暑假開始了,我和爸爸一起去報了游泳班、圍棋班和夏令營。

          我們先去取了錢,第一次取了3000元。第二次取了20xx元,第三次取了20xx元,問:一共取了多少錢?3000+20xx+2000=7000(元)答:一共取了7000元(條件、關系)。

          我們先去了游泳館,我們先找到訓練負責人,我們報了游泳班,花了530元。問:還剩多少錢?7000—530=6470(元)答:還剩6470元(條件、關系)

          報夏令營花了20xx元,問:還剩多少錢?6470—20xx=4470(元)答:還剩4470元(條件、關系)。

          報圍棋訓練班花了800元,問:還剩多少錢?4470—800=3670(元)答:還剩3670元(條件、關系)。

          暑假生活費1000元也要算上,問:還剩多少錢?3670—1000=2670(元)答:還剩2670元(條件、關系)。

          取的7000元就這樣只剩下2670元了。哎,錢真不經花!

        小學數學論文12

          【摘要】

          在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班級的學困生已更多地得到關注與重視。如何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也能體驗到成功與快樂,教師可從情感、教法、幫扶、作業等方面著手,促使學困生得到有效轉化、提升。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困生;有效轉化

          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每個班級都有一些學困生,他們需要教師從情感、教學方法等方面予以關心與幫助。創設平等對話的課堂氛圍,實施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建立平等互助的幫扶小組,設計個性鮮明的分層作業,都能有效地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體驗到成功與快樂,筆者在日常數學教學中進行了一些相關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營造平等對話的氛圍,主動拉近師生距離

          “和、愛”教育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構建和諧、愉悅的數學課堂,是促使學困生不斷前行的動力。作為教師,需要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對話氛圍,給予學困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感受來自老師與同伴的愛與關注。事實上,一個親切的問候,一個贊賞的目光,都會激發學困生不竭的學習動力。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平移與旋轉”單元第二課時,我先讓學生回答小船先向()平移了()格,再向苦()平移了()格。學生高高地舉起手,看著小軍同學舉起的手又悄悄收回去了,似乎想要回答,我微笑地對他說:“沒關系,你試試看,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他輕聲地講述了小船平移的過程,介紹了數平移格數的方法,盡管還不是很有條理,聲音也不夠響亮,但同學們馬上給以熱烈的掌聲,使他獲得了自信與快樂。

          2.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學困生接受知識有些緩慢,思維能力也不夠強。因此在教學方法上要做到靈活多變,教師語言要生動形象,能關注到他們的認知經驗和接受能力,降低難度,分散難點。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用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時,學困生對如何畫圖表示有很大困難。教學中,教師沒有采用多媒體動態演示,而是采用及時提問的方法:“長減少是什么意思?”長減少就是將原來的兩條長變短了,面積自然就會比原來的減少。所以我們畫圖時先要找到長,想想變短了的意思,再動手畫。這樣教學方法的改變喚醒了學生的無意注意,難題就順利而解了。又如,為幫助他們提高解決問題的審題能力,可以引導他們先讀題,圈出關鍵字、說出關鍵字的意思,簡要復述題目,再分析數量關系。如求平均每個季度用水多少噸,可自行提問,由平均每個季度想到一年有幾個季度。這樣堅持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幫扶互助,提升輔導實效

          實踐表明,兒童之間的交流有時比師生之間的交流更為融洽,他們以兒童特有的對話方式,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教師要用更多的時間幫助這些學生,走近他們的心靈,及時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疏導思想上的困惑。在班級中,我們讓每個學困生自行找一個數學成績優異的`同學做自己的師傅,結成幫扶對子,教師幫助建立幫扶檔案,定期對幫扶效果進行評價,予以表揚獎勵。課堂上的小組探究,課間、放學后的悉心輔導隨處可見,幫扶效果顯著。如在教學“認識角”這節課時,在動手創造角的環節,各小組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或自己的材料創造角,師徒動手。小組內有這樣的一段對話:“我用吸管做出了個角,你來指指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對,指邊的時候要從頂點開始,匯報時,不要緊張,聲音要響亮,你一定行!边@樣的對話,無疑是師傅對徒弟的一種鼓勵與肯定。果然,小組匯報時師徒兩人,一人展示,一人能說,配合默契,精彩紛呈。

          4.布置彈性作業,體驗快樂學習

          作業是對新知識鞏固和應用的過程。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更多地考慮學困生的學習特點和完成能力,布置作業時突出分層,通?稍O為基礎練習題、綜合運用題和挑戰自我題三部分,難度逐步增加,采用闖關或奪星等形式,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對多數學困生來說,他們完成基礎練習題就算過關了,教師可根據基本題的完成情況,予以輔導,對完成不錯的學生可自行挑戰下面兩關,體驗“跳一跳”就能成功的感覺。例如,在學習了“相交與平行”后,我設計這樣一組練習;绢}:利用掌握的知識直接判定下面幾組直線中哪些相交,哪些互相平行。綜合運用題:在圖形中或字母中找出互相垂直或者互相平行的線段。挑戰自我題:在長方體的面上找互相垂直或者互相平行的線段,畫出從喜羊羊家到河邊挑水的最短路線。學困生多數能順利完成第一關的基本題,不少學生還順利進入第二關、第三關,在充滿趣味的闖關練習中,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小學數學論文13

          一、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主要問題

         。ㄒ唬┨骄渴綄W習被少數成員主導

          探究式學習通常采用的是組間異質的方式,將知識水平、言語表達、質疑程度等表現不同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分配,形成探究小組,目的是促進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但是在實踐中因為中小學成績因素的影響,探究式學習常常被少數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主導。例如,“幾和第幾”的學習中,教師采用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分為三個探究問題:第一,“幾”的數學含義;第二,“第幾”的數學含義;第三,舉例說明“幾和第幾”;第四,在小組間開展“幾和第幾”的練習。以第一個問題為例,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引導學生從生活實例中總結含義,即回憶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過幾,舉出十個例子,分別說出具體例子中“幾”的含義,探究小組由8個成員組成,但是在小組發言中只有3名小組成員發言,即使其他成員有相對應的補充,也都被這3名成員予以否定,在該小組的展示中,也只是由這3名成員進行重難點的講解,其他成員要么沒有展示,要么是根據3名主成員的安排,進行一些簡單問題的回答,或者是讀數學含義。這樣的探究式學習成為少數學生展示和討論的舞臺,沒有成為促進小組內每一個成員發言和能力發展的機會,這是與探究式學習的精神相悖的。

          (二)探究式學習沒有發揮教師的促進作用

          探究式學習不僅需要與同伴進行交流,而且也需要教師發揮促進作用。在實踐中,可以看到教師將小組學習的任務布置給小組后,便開始自己看教案,或者在小組間隨意走動,等待小組合作的結束。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新知識都能通過生生交流解決,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疑惑時需要教師的指導,學生間交流規則的遵守需要教師的監督。例如,在“通分”第一課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通分是需要把不同分數的分母用相同的分母表示的內涵”能夠理解,但是學生在找公倍數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以及對于最小公倍數如何確定存在疑難,通過學生間的探究并不能完全解決,這時,就需要教師通過已有知識進行講解和說明,提升探究式學習的有效性。

          二、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的有效策略

         。ㄒ唬┖侠斫M織探究教學的內容

          小學數學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第一部分是要求學生識記的概念的內容,例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以及球的認識,這是學生結合實物可以掌握物體的基本特征,并在生活中進行辨識,這部分內容沒有思維分析和理解的難點,只需要學生借助實物進行認識,不需要以探究教學的方式開展。第二部分是需要補充大量邏輯知識,或者需要超越學生年齡特征的數學分析能力才能夠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例如,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個過程中需要聯系學生之前關于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更為重要的是涉及進位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在學習階段,教師應該為學生示范做出標準作答的步驟,引導學生按步進行計算。對于小學生的知識水平來說,探究進位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會造成許多解題錯誤,影響學生規范解題習慣的養成,這些內容還是以傳統的講授法進行教學比較適合。第三部分是要求學生理解的一些教學內容,例如,在“加法交換律”的學習過程中,交換的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熟悉的,而加法交換律的`內容也是比較簡單的,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結合已有的知識就可以解決,像這樣的知識的課堂教學可以探究教學的形式開展,一些知識的擴展式練習中,例如,“鐘表”的認識,這個知識學生在學習后知道了識別的方法,但是要真正認識時間,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究學習,進行不斷的練習和訓練。

         。ǘ┖侠斫M織探究式學習的形式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探究式學習都是整節課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展示以及教師的指導組成,這種形式的探究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學生的思想,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的客體向主動學習、主動探究轉化,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內容學生都能夠通過自主學習來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教師在有限教學時間內的少量內容的補充并不能充分地解決問題。因此,我提出根據教學內容開展整節課探究學習與課程內容局部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以達到保證教學深度和學生探究學習的黃金點。例如,“角的度量”的學習,不僅需要教師通過對角的度量的方法進行示范和講解,而且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究學習,利用同伴的力量糾正自己的度量錯誤,掌握正確的度量方法,這樣的內容應該以局部探究學習的方式進行,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促進學習的有效性。對于在加法交換律教學基礎上的乘法交換律,則可以完全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開展整節課的探究學習,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融會貫通的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的提高。

        小學數學論文14

          今天,我在做題時被一道應用題給難住了。這道題的題目是:小華今年3歲,今年爸爸26歲,幾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媽媽回來了,我就請教媽媽。媽媽幫我分析:根據這個題目的條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華的“年齡差”是26-4=24(歲)。再根據“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這一關系,畫張圖試試。我們倆就開始畫了起來。

          畫了圖之后,我馬上明白過來了:他們倆過了幾年后,“年齡差”還是24歲。再根據差倍問題的解法求出幾年后小華的年齡,用幾年后小華的年齡減去2歲,就可以求出中間經過了幾年了。

          解是:26-2=24(歲)

          24÷(3-1)=12(歲)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

          媽媽又讓我驗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齡是不是小華的3倍。

        小學數學論文15

          摘要: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也是小學教學中的重點,應用題在小學數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也是大多數小學生的難點,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分析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不僅滿足新課程理念對小學數學教學所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本文基于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問題,作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1、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現狀

          1.1學生對應用題學習不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深刻的闡釋了興趣對于學生學習新事物的重要性。古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應用題由于綜合性強,邏輯性強的特點,一直作為小學數學中學習的重難點,大多小學生對應用題是有恐懼心理的,更別說對應用題部分的學習產生興趣。大多學生對數學應用題是望而生畏的,盡管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也記住了很多的數學公式,但是對于應用題的解答仍會是茫然無措,毫無頭緒,從而不斷演變成對數學應用題的望而生畏。學生在數學應用題的解答中失去了信心,也難以對應用題的學習產生興趣,如此惡性循環,對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只有不斷的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讓學生自行的在應用題的解答中不斷挑戰自己,戰勝自己,從而找到解應用題的信心,學生對應用題的學習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興趣,從而能更好的學習好應用題。解決學生對數學應用題學習的興趣是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做的工作。

          1.2教師太過重視題海戰術,忽略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新課改要求現代教學更注重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局限于原有的題海戰術中,但是,仍有部分教師難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照搬傳統教學模式,利用題海戰術來鞏固學生的解題思維和基本數學知識點。然而,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顯然比利用題海戰術來強化學習要顯得更重要,尤其對于數學應用題的學習,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判斷能力有限,短時間內難以形成良好的解題思維,因此,部分教師便代人嚼饅頭,沒有讓學生獨立的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利用題海戰術對學生的解題思維進行鞏固,盡管這樣學生能夠解出大部分應用題,但容易導致學生形成定向思維,思維固化,從而導致學生未來的學科發展和智力發展,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1.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部分,基本涵蓋了某個章節或者是某些章節的知識點,以一定的線索進行貫穿銜接,旨在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點,進行一定的思維訓練和智力開發與培養。但部分教師舍本逐末,未省事,對學生在數學應用題中的疑惑直接給出標準答案,從而忽略了解題技巧的傳授和解題思維的訓練,如此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開發。固化的思維模式只會讓學生的解題能力受到局限。授人以魚只能讓學生能夠機械的解題,卻不知解題的精髓在哪里,題目的真實含義在哪里,而授人以漁不僅讓學生學會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同時也讓學生能夠在未來的題目中能夠隨機應變,攻克各種各樣的題型,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4教師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絕對否定

          在新課程理念引導下,大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及教學模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有的教師甚至完全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另起爐灶,以偏概全。如對教學情境的過度創設,不管內容和要求,一律用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教學,把數學課堂變成一場戲劇表演。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有適應時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而不是對新課程理念的過分解讀,甚至是錯誤解讀,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自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這并不能完全否定傳統教學的精華部分,不能否定傳統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可取之處。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把握不夠,是現今小學數學教學中比較普遍存在的現象。

          2、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要求

          新課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以此改變,但并不是絕對的否定,而是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進行改進,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新課標要求現代教育更多的應該是幫助學生綜合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或是利用團隊合作,來解決與生活相關卻又有一定挑戰性的綜合性問題,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應用題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解應用題,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具備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基本能力與基本思維,數學應用題學習的目的不再局限于解題本身,更多的是作為數學教學中的.一種工具,通過應用題的教學,讓學生學會解題技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幫助學生能夠在未來有更好的解決事情及克服困難的能力。新課程要求下,對課堂教學從原有的重視結果轉變為重視過程及結果。結果是重要的,但是整個教學的過程也同樣非常重要,學生的學習過程很重要,因為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很多課堂以外的品質,這不僅對學生的學醫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對學生的人生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解題的過程由原有的固化思維模式轉變為一個自主探索和自主學習的過程,同時還注重團隊協作重要性,這些都有助于對學生的信心及各方面綜合素質產生良性影響。

          3、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分析

          3.1準確把握教材,合理的情景式教學

          教材作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工具,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基礎,是教師教學大綱的來源,也是學生知識點復習的重要資料書。新課程教材把應用題編排到各個章節,根據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知識點的要求,相應的應用題穿插在各章節之中,能夠更好的讓教師和學生把握應用題知識點的切入點。在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把握教材知識核心,針對不同應用題合理的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解決應用題時聯系生活實際,一方面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題意,有助于學生對應用題的解答,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能夠理解到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是密切相關的,并不是脫離現實的空泛研究,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重視度。當然,教學情境的創設還需要有一定的啟發性,可以盡可能的對學生思維模式有一定的開發。如題:小明燒開水需要15分鐘,做作業20分鐘,打掃衛生10分鐘,則小明做完上述事情最少需要多少分鐘。這一類的題目就打破了學生的固定思維模式,解決此類問題不再是簡單的數字相加減,而是和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由于燒水可以和寫作業或是打掃衛生同時進行,所以上題中小明所花時間最少是30分鐘,而不是45分鐘。

          3.2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現代教學條件的改善,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圖片等手段,不僅讓學生對應用問題有直觀感受,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3注重方法的傳授和思維模式的培養

          教師在應用題教學中應當注重方法的傳授,有時甚至可以一題多解,不能在學生不會解題時直接給出標準答案,而是更應該注重方法與技巧的傳授。

          3.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新課程要求下,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在解決應用題時,應當更多的給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和團隊的協作能力。

          4、結語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高要求,教師在適應新課程的同時,需要對新課程進行合理的充分解讀,而不應以偏概全,甚至是錯誤的解讀,同時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不僅僅是局限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立平,胡帥.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xx(07).

          [2]劉友紅.淺議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xx(05).

          [3]楊秀娟.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xx(06).

          [4]李素萍.芻議如何做好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以及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xx(34).

          [5]吳華章.情感在情境中“升華”———淺論情境性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xx(18).

        【小學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論文07-15

        小學數學論文11-23

        小學數學論文07-15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06-07

        小學數學論文(推薦)07-05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01-01

        【實用】小學數學論文07-04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12-04

        小學數學論文精編12-04

        小學生數學論文06-3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