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習語互譯中的文化負遷移
負遷移一般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干擾或抑制作用。負遷移通常表現為一種學習使另一種學習所需的學習時間或所需的練習次數增加或阻礙另一種學習的順利進行以及知識的正確掌握。
摘要: 習語形式簡潔而意思精辟,是語言的精華所在。英漢民族的文化各有特點,對語言間的互譯會產生文化干擾。本文分析了習語與文化的關系,重點分析了習語翻譯過程中的文化負遷移現象,討論了英語教學中英漢習語互譯的技巧。
關鍵詞: 習語 負遷移 翻譯技巧 文化
一、習語與文化
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基石。習語是語言的一種表達形式,是語言的核心與精華。從廣義上講,漢語習語包括成語、諺語、俗語和歇后語,英語習語不僅包括諺語和俗語,還包括部分俚語。英漢習語是英漢民族生活生產勞動的結晶,是經歷了長期的約定俗成并見于典籍流傳確定下來的,蘊藏著各自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歷史地理、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眾多文化信息,有極其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和哲理,素有民族文化“活化石”之稱。通過英漢習語,我們可以了解英漢民族的文化,同時,透過文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習語中豐富的思想內涵。
二、遷移與文化負遷移
遷移是指在一種情境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或形成的態度對另一種情境中的技能、知識的獲得或態度的形成的影響(M、S、James)。根據遷移的影響效果,遷移可分成正遷移和負遷移。在交際和翻譯過程中,當本民族文化中的語言知識與目的語中的某些語言現象相沖突時,人們下意識地用本民族文化中的某些語言規則和模式套用目的語,導致語用上的錯誤,造成交際的困難和誤解甚至失敗。這種由于文化的差異而引起的文化干擾被稱作文化負遷移,它對語言學習者和使用者有多方面的影響。
三、習語翻譯中的文化負遷移
由于英漢習語具有濃郁的文化特色,在意義與表現形式上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英漢習語互譯常使英語學習者感到傷腦筋。習語翻譯直接影響到譯文質量,影響到英漢文化的遷移,影響到英漢雙方能否順利地進行跨文化交流。若要避免英漢習語互譯中可能引發的文化負遷移,我們首先就要找出隱伏在習語背后的可能引起誤會和文化沖突的因素,然后加以正確的理解。英漢民族在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自然環境、歷史背景等文化因素中存在差異,由此產生的文化負遷移對英漢習語互譯的影響不能輕視。
1、價值觀念差異。價值觀念涉及個性、謙虛、審美、時間、金錢及道德等,它植根于民族的思想觀念之中,反映一個民族深刻的文化內涵。由于民族文化的差異,對于同一種品質或事物,英漢民族存在不同的價值觀念與價值取向。在中華民族悠久文化中,謙虛是優良美德,自古就有許多贊美謙虛的習語,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滿招損,謙受益(Complacency brings losses,while modesty brings benefit、)”。英語民族強調以個人為中心,強調個人奮斗與自身價值的實現,在他們看來,謙虛是自信的反義詞,是缺少自信的表現。有關“謙虛”的習語也常帶有貶義色彩,例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謙虛的狗沒肉吃)”,“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modesty(謙虛源于膽怯)”。如不熟知英語民族深層的文化內涵,把這些習語按表層意思逐字譯成漢語,中國人就會覺得難以理解,從而造成文化負遷移。
2、風俗習慣差異。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歲月中逐漸形成的文化意識的反映和表現,約定俗成、一脈相承,人們的言行舉止都受制于它,外民族常常難以適應,嚴重時甚至出現“文化休克”。各民族豐富的風俗習慣是習語賴以生存的基礎。“民以食為天”是人類的共性,但“食”在英漢民族習慣中有很大的區別。英語民族的食物通常以面包和蛋糕為主,英語中就有許多與它們有關的習語,如“take one’s bread out of one’s mouth(搶某人的飯碗),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等,英譯漢時為了避免英語對漢語造成的負遷移,這些食物名稱由漢民族熟悉的.詞語替代了。
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紅色象征喜慶與吉祥,白色表示傷心與悲哀,在英語國家中,白色代表純潔與明亮,如習語white handed表示美麗,white moments of one’s life為“人生最得意之時”之意。漢語“紅白喜事”指喜事與喪事,但若把它按字面譯成英語,則英語國家的人會覺得不知所云。為了避免英譯過程中受漢語的影響,直接把它譯成“weddings and funerals”更利于人們理解與接受。
3、宗教信仰差異。宗教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英漢民族宗教背景和信仰不同,在西方社會,人們大多信奉基督教。過去由于科學技術落后,人們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出現了許多反映當時宗教信仰的習語,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之人),better to reign in hell,than serve in heaven(寧在地獄為王,也不在天堂為奴)”等。實際上,漢語中的“天”并非完全對等于英語中God的或Goddess。因此,把“謀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譯成英語時,把習語中的God變成Heaven更恰當,這樣可以避免受英語文化的影響。有的習語借用教堂作比喻,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把它譯成“像廟里的的耗子一樣窮”的話,就是受漢語文化的負影響,沒有弄清楚英漢宗教信仰差異。中國廟宇里常擺放著供佛的供品,廟里的耗子常有食物可吃,不會窮得那樣可憐,而西方教堂沒有供品,把它直譯為“像教堂里的耗子一樣窮”“赤貧如洗”更佳。
4、思維方式差異。英語民族強調個體、邏輯和抽象思維,漢民族更注重整體、直覺和具象思維。由于思維方式的不同,習語往往會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對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喻體。英漢語言中有許多意義相同或相近的習語,但民族文化的差異使他們在設喻時喜歡使用本民族文化中熟悉的食物。如漢民族自古就對竹子有好感,常用“雨后春筍”形容事物的迅速發展和蓬勃興旺。“雨后春筍”常直譯為“spring up like bamboo after a spring rain”,其實這是英譯過程中漢語造成的文化負遷移,如用英語民族熟悉的mushroom來替代bamboo更容易讓人接受。類似的有“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tread upon eggs(如履薄冰)”等。
(2)相似的喻體產生不同的聯想。如漢語中“龍”在歷史上是一個圖騰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與“龍”相關的習語比比皆是。但如果把“望子成龍”譯成“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就是漢譯英過程中文化負遷移的典型的例子。英語中dragon是“怪物、魔鬼”之意,如果說人有點“dragon”的話,則說此人飛揚跋扈令人討厭。因此,英譯中把dragon換成tiger更符合英語民族的思維習慣。此外,還有一些像magpie(喜鵲)、turtle(龜)、peacock(孔雀)有關的習語,在英漢互譯過程中,都要防止因文化差異引起的負面干擾。
5、自然環境差異。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對習語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漢語中許多農諺就是農民在生產勞動中積累起來的極為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的結晶,他們知道“斬草不除根,逢春必又生”、“根不正,秧必彎”。英國是個島國,人們的生活生產與大海息息相關,“to go with the stream(隨波逐流),all at sea(知所措)”等習語就來源于水手的航海術語;海洋性的氣候使英國倫敦成為著名的“霧都”,用“not have the foggiest(根本不知)、in a fog(困惑)”等習語形容人或事就不足為奇了。在漢譯過程中,人們都看不見原來習語中的“海、霧”了,這樣就很好地避免了對漢語的負遷移。
6、歷史背景差異。英漢民族各自悠久的歷史背景進一步豐富了英漢習語,但它們又為英漢交際和翻譯帶來了眾多障礙。在翻譯時,首先要弄懂典故的意蘊,注重民族文化特色,采取恰當的譯法,以避免由此產生的文化負遷移。如“To 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譯成漢語典故“魯班門前舞大斧”,兩者結構和意義雖然相近,但給英語習語帶上了濃厚的中國歷史色彩。
四、教學中的英漢習語互譯技巧
習語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教學中,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在英漢習語互譯翻譯過程中采取有效方法,把一種語言中的習語所表達的信息準且無誤地傳遞到另一種語言中,避免交際雙方錯誤地將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對方,造成翻譯中文化負遷移的產生?
1、直譯法。在能確切地表達原義和不違背譯文語言規范的條件下,為了在譯文中保留原文習語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一般習語采用直譯法。如“對牛彈琴”通常直譯為“to play the harp to a cow”,它可以使英語國家的人望文知意,雖然在英語中可以找到同義習語“to throw pearls before swine”,但它出自《圣經》,明顯帶有西方色彩。
2、同義習語借用法。英漢部分習語不但意義和隱義相同,而且內容、形式和色彩及形象或比喻都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截了當地借用同義習語。如“油嘴滑舌”(to have a well-oiled tongue),“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to go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但在使用時仍需特別小心,如“pull one’s leg”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漢語中的“拖后腿”,其實英漢兩習語的意義完全不同。因此,翻譯時不要被英漢習語的貌合神離現象蒙蔽,切勿望詞生義。
3、意譯法。當英漢習語無法直譯,或直譯與原文整體不協調,或在目的語中找不到適當的習語可借用時,只好舍棄某些習語形式上的特點,結合上下文,使用意譯法。
4、結合法。在上述方法都無法把原習語意思表達出來時,可采取同時兼用上述幾種方法中的兩中來翻譯,此方法有很強的靈活性。如“后臺老板”譯為“wire-pulling boss”,就是借用同義習語“wire-pulling”,再結合“老板”直譯的方式;“眼高手低”采用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法譯為“To have sharp eyes but clumsy hands”。
總之,文化與語言是緊密相連的,習語是語言的核心和精華。英漢習語間的互譯,實際上就是英漢語言間的交流與整合,就是英漢文化的相互傳遞。因此,教師要深刻了解兩種文化的內涵,努力培養學生語言的感受力和表達力,不斷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盡量避免或減少翻譯過程中的文化負遷移,使跨文化交際得以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劉宓慶.新編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公司,2005.
[2]秦秀白.當代英語習語大詞典(英漢雙解)[Z].天津:天津科學出技術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3]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8.
[4]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Idioms[Z].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5]孫海運,方如玉.英語成語拾趣[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英漢習語互譯中的文化負遷移】相關文章:
淺談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與翻譯策略11-05
探析英漢海洋文化影響下相關習語的對比08-04
英漢互譯口譯資料2篇11-04
50級英漢互譯練習材料11-05
英漢習語的相關翻譯方法04-11
有關莎士比亞英漢互譯經典語錄09-27
淺談文化負熵的生態文化10-16
英漢隱喻文化比較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