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高校英語教學及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論文

        時間:2020-06-21 14:39:28 文化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關于高校英語教學及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論文

          摘要::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即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由于選材和教學任務等因素,高校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傳播西方文化,甚少涉及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對教材、學生、教師等層面的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論證,闡明了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現狀、原因以及危害性,進而倡導高校英語教學應擔負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任務,彌補中國傳統文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缺失。

        關于高校英語教學及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論文

          關鍵詞:英語教學;中國傳統文化;缺失

          近幾年,萬圣節、平安夜、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無一例外地受到各大商家的熱捧,幼兒園、輔導機構等各類學校為吸引學生和家長的眼球,也會借機組織各種娛樂活動進行招生宣傳,致使全國各地無論幼兒還是大學生也都熱衷于在萬圣節開化妝舞會、制作南瓜燈,平安夜裝飾圣誕樹、收圣誕老人禮物、送橙子平安果、唱圣誕歌曲,情人節送玫瑰、巧克力等活動,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然而,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重陽節等節日的慶祝氛圍卻遠沒有這些“洋節日”熱鬧,甚至讓很多年輕人覺得無聊、沒勁。這主要是因為提到我國傳統節日,人們就想到吃餃子、粽子、月餅等能常吃又不一定愛吃的傳統食物,而放煙花、賽龍舟、猜燈謎等活動受到各方面的限定,能夠參與的可能性很小。此時西方節日文化利用其活動新穎、獨特等優勢,悄然地影響并改變著中國年輕一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出現大批“崇洋媚外”人士,“洋節日”、進口產品、蘋果手機、移民等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中心。作為以青年學子為中心的高校,自然也會出現此類現象,如大批學生在課堂上拿著蘋果手機、PAD等追劇;向往電影中上演的“教師上課,學生隨意”國外教學環境,對于嚴格的教學管理意見頗多以及以移民為目的的“雅思熱”“托福熱”等現象的出現。導致這類現象的根源在于民族傳統文化的缺失,包括宣傳力度缺失、自我欣賞缺失、重視程度的缺失。

          一、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現狀調查

          (一)研究對象

          為了更準確的了解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現狀,本次調查抽取遼寧省某高校二年級120名學生和30名英語教師作為研究對象,涉及英語教育、中文教育、歷史教育、旅游管理四個專業的學生。針對學生發放120份試卷,收回有效試卷120份,針對教師發放30份試卷,收回有效試卷30份。

          (二)研究方法

          本論文采用試卷測驗和問卷調查兩種方法,兩張試卷同時發放,在規定時間內作答。參與測試和問卷的120名學生要求不記名,但需要標明系部,60分鐘內在同一地點不借助任何工具統一答題;參與測試和問卷的30名教師也是不記名,60分鐘內在同一地點不借助任何工具統一答題,最后統一判分,得出有效數據。

          (三)調查內容試卷測驗

          由漢譯英短語和問答題兩部分組成,短語有60個,要求教師和學生翻譯成對應的英文,每個1分,共計60分,問答題4道,每道題10分,共計40份,總分合計100分。短語內容涉及到20個中國傳統節日和其相對應的傳統美食、風俗習慣,如春節、團圓飯、餃子、壓歲錢等;20個最具代表中國古典文化的名稱,如四大發明、四大名著、儒家思想、文房四寶、旗袍、刺繡、剪紙等;20個著名旅游景點,如長城、故宮、頤和園、秦兵馬俑等。問答題是用英文對比中西方傳統節日:春節與圣誕節;清明節與萬圣節;七巧節與情人節;重陽節與感恩節。問卷調查就英語教材內容、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課后自主學習的平臺中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知識匱乏的現狀,習得中國傳統文化的方式和結果以及英語教學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要性等方面進行調查。

          (四)調查結果

          1.試卷測驗的結果上述圖表可以看出,得分在5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為24人,只占學生總人數20%的比例,英語教育55分以上的人數是13人,占55分以上學生人數的54%,主要原因是15級的英語專業學生要求參加12月份的大學英語4級考試,而4級考試的必背單詞詞中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單詞背誦。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只能參加大學英語3級的考試,不會涉及相關單詞。10分以下甚至交空白卷的學生共計32人,占學生總人數的27%,即使是每天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中文系學生,對于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盡管教師的問卷分值在55分以上為25人,占教師總人數83%,但是85分以上的教師人數只有5人。而且試卷測試的問答題部分,90%以上的教師和學生對西方節日的內容給出了詳細的闡述,而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回答多數是用漢語來替代,盡管簡答的內容是極其簡單又是眾所周知的東西。綜合上述試卷調查的結果不難看出,在高校教師和學生用英文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情況嚴重,教師和學生情況亟待改善。2.問卷調查的結果上述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3%左右的同學和老師認為英語教材內容和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多數圍繞英美文化進行輸入,很少涉及中國傳統文化;只有在過級等大型考試中需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學生才不得不進行相關資料學習;只有7%的教師和學生會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將英美文化和中國文化進行對比學習,所以也只有16%的教師和學生能夠交流暢地用英文與老外交流中國傳統文化。所有參與調查的教師和學生都會利用自媒體網絡平臺進行相關學習或娛樂活動,幾乎人人都會操作和運用自媒體網絡平臺,但86%的教師和學生認為自媒體平臺中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知識資源缺乏,12%的教師或學生不清楚的可能原因是沒有做過相關資料的查詢。此外,其他問卷問題中也會有10人左右的回答是不清楚原因可能是某些入學英文成績較低的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從沒有參與過,對教材和教學內容等會涉及到什么確實不清楚。與此同時,93%左右的教師和學生認為用英文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能力很重要,在課內外教學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是必要的,教師和學生都希望有更多的平臺幫助他們習得和交流中國傳統文化。綜合上述調查結果,可以得出目前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現狀較為嚴重,教師和學生已經認識到學習本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希望有更多的平臺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提供保障的結論。

          二、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大環境的因素

          大多數高校的大學生從小是在家長和老師的“語數外必須得高分,考試成績最重要”的應試教育理念下長大,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作業、答不完的試卷、參加不完的作文、奧數和英語輔導班,對于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的學習,僅限于語文教材和相關測試卷的知識點,學會閱讀技巧和寫作技巧才是語文得高分的法寶,而那些與考試無關的詩詞鑒賞、禮儀規范或經典名著的閱讀等會被大多數家長認同為“浪費時間和精力的無用功”。因此,孩子從小應該汲取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機會就這樣過早地被教師和家長扼殺在萌芽之中,使那些本該個性鮮明、專有所長的孩子被大環境壓縮成了一批批只會答題不會思考的大學生機器,他們用漢語都無法全面細致地闡述中國傳統文化,更何談用英文流暢地對外交流。

          (二)高校英語教材和教學活動的因素

          目前各大高校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系列和英語專業使用教材如《綜合英語教程》《英美文學史》《英美概況》等,大部分教材都是圍繞英美文化展開,很少涉及中國傳統文化。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會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和期末考試安排對教材出現的相關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展開之后,更多的精力則偏重于語法知識、單詞拓展、篇章翻譯等基本知識的輸入,很少聯系中國的社會現實,也不會將中外文化進行對比教學,課后教學任務也是要求學生反復背單詞、練習過級真題等內容,從而達到通過期末考試,順利地拿到相應的過級證、畢業證的教學最終目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在高校的英語應試教學體制下,再一次被公然漠視。

          (三)高校教師自身的因素

          教師的知識文化底蘊和課堂教學內容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知識層面和文化素質,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本身應該具備雙重文化的素質,但是在上述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高校英語教師在進入英語專業之后,大多數人的語言習得過程也同樣圍繞背單詞、提高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和英美等國家的文學、歷史及文化而展開,甚少接觸本國的文化。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能力向學生展示本國文化的風采,也就不可能激發學生學習本族傳統文化的熱忱。

          三、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危害

          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會對文化傳播、高校自身發展和民族發展造成危害。作為非英語專業的公共英語課程和英語專業的專業英語課程,高校英語課幾乎是每一位大學生必修的課程,也是考研的必考科目,其開設的目的是讓每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都能用英語這一國際語言對外交流,從而實現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高校英語教學應該承擔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大責任,然而現在的英語教學體制仍沿用傳統的應試英語和英美文化輸入的教學模式,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入和輸出嚴重缺失,那些被寄予厚望與重托的高素質人才普遍缺乏英語交流過程中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他們對英美文化的認同甚至超過了對母語文化的認同,中國文化傳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那些缺少文化底蘊的大學生,不僅會在跨文化交流時缺乏自信,而且在就業和發展前途上也會遇到阻礙。而高校自身是否能夠發展壯大,依靠的是在校學生的就業和發展前景,英語學科知識不更新、持續應試化教學、不按學生的能力和社會需求培養人才以及中西方文化嚴重失衡等方面因素,會讓學校陷入就業和招生兩難的困境,對其生存和發展形成嚴峻的考驗。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來看,對于一個民族而言,這兩種危機的爆發被稱作“最危險的時候”:一是遭受侵略,是謂亡國之險;一是文化衰微,是謂亡種之虞。相對于外敵侵略的亡國之險,因文化衰微而引發的亡種之虞更為可慮,也更為可怕。民族的發展和國家的強盛的核心力量是人,人的素質的高低取決于文化內涵的多少,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基地的高校,應該將本族文化危機與民族危機聯系在一起,視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為己任,才能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英語教學中由于各種因素導致了中國文化嚴重缺失,繼而產生了相對的危害性。為了彌補中國傳統文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缺失,高校英語教學應擔負傳播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任務。

        【關于高校英語教學及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論文】相關文章:

        1.高校學生缺失文學素養論文

        2.高校體育生命教育缺失研究論文

        3.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及實踐論文

        4.高校學生文學素養缺失研究論文

        5.中國傳統文化禮儀在英語教學的運用論文

        6.淺析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漢文化導入論文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缺失及對策論文

        8.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現狀及發展分析論文

        9.高校英語教學中應注重重中國文化的弘揚論文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