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化產業化發展的淺談
隨著“文化究竟能不能產業化”探討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文化產業作為本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文化產業化已經開始為大多數人們所接受。本文分析了文化產業化的微觀動力,并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了推動文化產業化的供給面和需求面因素。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只有精英文化才是文化的范疇,文化不能產生經濟效益,也不應該涉及廣泛的經濟利益。然而,就在人們還在為此爭辯之際,文化產業已經在世界各國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了。那么,文化產業化的進程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推動的?這些因素又為什么能夠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呢?這正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文化產業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使“文化行業”顯化并獨立出來成為產業的直接因素。在微觀層面上,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化,在通過創新等方式提高收益的同時,必須努力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最基本的途徑之一就是追求規模效益,這促使企業通過各種途徑來擴張規模。這是文化得以產業化的微觀動力。另一方面,文化企業化使得原來的文化商品生產和交易變得更加穩定,這種穩定和有序的企業合約促進了社會分工的發展,使企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專心從事屬于自己的那部分生產,從而有利于企業規模的擴張和經營,同時,產業分工的細化逼迫企業建構產業鏈,優化產業組合。
在企業微觀力量的基礎之上,文化之所以最終形成產業并獨立出來還有如下兩大原因:
一、需求拉動
產業規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規模的大小,同樣,文化產業化的過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消費者對文化商品的強烈需求構成了文化產業化的需求面。
(一)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也隨之增加,消費需求總量不斷擴張,消費結構也不斷升級。有數據資料顯示,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達到1000~3000美元階段,居民吃穿類消費比重顯著下降,住用類比重顯著上升,住房、汽車、交通、通信、教育、旅游、文化娛樂和服務性消費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恩格爾系數從100美元以下時的53.2%下降到1000美元時的28.4%,降幅達24.8個百分點;當人均GNP達到1000美元以上(中值1500美元)時,恩格爾系數降幅趨緩,僅下降1.6個百分點;另據對17個主要國家、地區數據的分析,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階段,恩格爾系數平均從4l%下降到32%,其中,衣著類消費小幅下降,平均下降1.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發展享受型消費總體上呈上升趨勢。當一國的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時,文化需求將強烈凸現,文化消費將達到GDP的30~40%。當然,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文化消費需求還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許多國家的文化消費已經頗具規模。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強烈的消費需求也形成了文化消費國際化趨勢,成為發展中國家文化消費需求的一部分。
(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消費者群體迅速擴大,文化消費需求也得以擴張;同時,人口在城市的集中還產生了成倍增長的信息需求效應,這是因為,城市規模的擴大使人們更需要了解信息,并通過這些信息完成與他人的交流。以報業的發展為例,從美國來看,《賓夕法尼亞晚郵報》早在1783年創刊,是美國第一份日報,但是,報紙并未從此大規模地發展起來,直到十九世紀末大眾化的“便士報”出現,美國的報業才得以繁榮起來。這不僅僅是因為報紙的廉價出售,還因為這段時間恰恰是美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的時代,城市人口急劇增加,消費者群體迅速擴大。到1910年,美國的日報已經多達2433家。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完成,美國的報紙規模持續擴大,1960年,美國的日報有將近1800家,周報8100家。就我國而言,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1998年以后,我國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每年1.5~2.2個百分點的增幅,到2003年底,全國城鎮化率已達到40.53%。與之相伴隨,我國的報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據有關資料顯示,在1978年,我國共有186種報紙,而現在是1930種;報紙的種類也不斷增加,除了原來的黨報和行業報紙外,還涌現了許多都市報、生活服務報、教育報和財經報等專業型報紙。
二、供給推動
(一)制度供給。政府非管制化政策的出臺和實施是文化產業化的一個主要制度供給。隨著“物質”產業的成熟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文化行業逐漸成為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矚目和爭奪的焦點。以樹立和加強在電訊傳播和文化領域上的國際領導地位為戰略目標的美國,開始實施傳媒行業解禁法案,將管制降低到最低限度,鼓勵傳媒業和相關領域的自由競爭。歐洲各國也逐步放松了對傳媒業的管制,消除盟國之間的產業壁壘。實行非管制化政策以來,許多國家文化產業化的進程逐步加快,文化產業也得以廣泛地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的文化建設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這種“計劃經濟”的發展模式對文化產業化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可喜的是,自1992年提出文化產業概念以來,適時的文化體制改革開始推動我國的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例如,2005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明確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進入,并在股權比例和相關領域方面進一步放寬,《決定》還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參與一些領域的國有文化單位股份制改造,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在項目審批、資質認定、融資等方面與國有文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這些政策無疑推動了非公有文化企業以至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
產權制度尤其是知識產權制度是文化產業化的另一個制度供給。明晰的產權制度有利于交易的確定和進行、產品和產業的創新以及市場效率的提高等,與此同時,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使得企業在一定的時間內獲得一種特定的壟斷權,促進文化產品在市場上的.時間,保護所有者獲得成本補償并獲得巨額的利潤,從而促進文化產業的擴張和發展。
(二)技術供給,F代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所引發的變革與以往的技術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電子傳媒、光纖通信、計算機通訊、激光、數碼等信息技術是一種數字化技術,構成了一種新的傳輸方式與傳輸渠道,解決了傳輸_距離與傳輸質量的矛盾,增強了文化傳播的范圍和距離以及傳播的可能性,使文化產品的市場突破單一市場的限制,獲得更大的市場容量和市場范圍。其次,這些信息技術通過數字技術、模擬技術和數據庫等方式,整合、配置和管理文化資源,大大降低了文化產品生產和流通的成本,為文化產業化提供了規模經濟的技術支持。再次,數字化技術使各類傳輸技術與文化產品得以全面融合,升級傳統傳媒業,催生新的文化產業。同時,數字化技術還促進了社會分工,并將文化產業的國內分工協作擴展到國際分工協作,使各國的文化產業優勢環節嵌入到全球價值鏈去,形成巨大的聚合效應。最后,計算機技術使得文化產品的生產格式化和模塊化,為大規模的標準化制作提供了技術可能,從而使文化行業形成了強大的規模生產能力。
(三)資本供給。絕大多數文化產業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但是,文化產業的發展卻一刻也離不開資本的積累,只有獲得資本的強大支撐,文化產業化的過程才可能順利地實現。文化產業化的資本供給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工業化的資本供給。工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物質資源的利用率和物質產品的生產效率,這使得更多的自然資源、機器設備可以用來生產文化產品和提供文化服務,精神產品的生產可能性邊界隨之擴張。同時,工業結構的升級和工業結構的高度化增加了產業的附加值,提高了產業利潤,這些利潤不斷地形成資本,使企業有較強的能力對文化領域進行投資。
第二,國外的資本供給。一般而言,發達國家經濟實力強,資本雄厚,通常屬于資本輸出國,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也不例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國外強勢資本的注入首先以資本增量的形式融入到國有或民營資本存量中,在帶來巨額資本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生產設備和經營管理經驗,從而推動國內資本的擴張。其次,國外資本的注入也帶來了競爭的壓力,逼迫國內的文化企業改善自己的經營管理,積極主動地進行企業創新,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和利潤,為企業下一步的發展更好地積累了資金。最后,在國外文化企業本地化的同時,還將實現人才本地化,這為發展中國家的文化產業積累了高層次的人力資本,也彌補了發展中國家教育資金和教育制度的不足。
第三,人力資本供給。無論是在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的發達國家還是在積極調整和升級產業結構的發展中國家,文化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教育系統也加快了對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越來越多有想象力、創造力和個性化的人從事文化產業的服務和高科技的制作傳播,構成了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人力資本供給。
第四,政府的資本供給。首先,政府作為文化產業出資和投資的市場主體,為文化產業化的發展直接提供資本。其次,政府通過設立專項發展基金、制定稅收優惠或減免政策等形式,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化產業化充實了資本。最后,政府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投融資體制改革,調動民營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積極性,拓寬融資渠道,推進資本市場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資本供給作用。
(四)內容供給。隨著發達國家城市化的完成、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在空間上的集聚、都市圈的形成等都帶來了人口的集中、交易規模和交易頻次的擴張和增加,而這些集中或擴張所帶來的是信息流的集中乃至大規模的膨脹,這一方面為文化產業的內容環節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來源甚至直接的信息產品,另一方面也為文化產業的運作提供了便利的社會資本網絡,這些都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內容資源。
綜上所述,文化產業化發展的根本動力源自企業在競爭壓力下不斷降低成本、擴張勢力,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微觀行為,而在宏觀層面上,消費結構升級以及城市化加深帶來的需求面的拉動以及制度、技術、資本、內容的變革和配置帶來的供給面的推動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于文化產業化發展的淺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