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少兒舞蹈教學初探
摘要: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點是節奏明快,熱情奔放,語匯新穎,風格獨特。
關鍵詞:蒙古舞;盅碗舞;筷子舞;安代舞;博舞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于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
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一般是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后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
二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發祥于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后來才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在科爾沁地區,在逢年過節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里、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伙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沖跑、翻轉跳躍等等,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三是查瑪。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一種帶有慶典性質的藝術活動。歷史上,在“殿宇雄壯、比擬佛國”的科爾沁地區乃至內蒙古自治區全境,絕大多數寺院召廟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查瑪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科爾沁地區查瑪表現形式有三種:一是經堂查瑪。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經堂誦經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贊。二是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臺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說、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苦意修行,云游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廣場查瑪。在大雄寶殿前廣場上表演。
人物眾多,程式固定,動作規范,舞蹈性最強,流傳較為普遍。
在查瑪表演中,登場者統稱護法神。護法神分大查瑪(主神)、小查瑪(皈神)兩類。查瑪一般由13—15個舞蹈段落組成,多以單人、雙人、四人的形式表演。凡屬大查瑪者,均以單人舞的形式表演一個獨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同時起舞的。小查瑪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現;亦可在主神舞蹈時,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對而言,舞蹈中大查瑪的動作沉穩獷悍,神態超然,舉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體現了強烈的宗教內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瑪則動作靈活,節奏明快,不拘形態,較少神威,有很強的韻律性。
某些規模較大的召寺,為了便于傳承,還將近似的人物動作予以規范,確定名稱。
四是科爾沁“博”舞。“博”,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時所跳的舞蹈。博教曾為蒙古族所長期信奉,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后即日漸衰落,現在僅有少量殘存,主要流傳于科爾沁草原。博舞保留較完整的是興安盟和通遼市。博舞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態,由于其自身的豐富內涵及其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娛樂性,不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茽柷叩貐^的行博,主要是用來祭祀求福和驅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驅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科爾沁地區的博舞動作基本相同,但風格各異,有的古樸雄壯,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剛柔相濟,有的風趣幽默,有的舒緩曼妙,有的瀟灑明快。個別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細膩柔媚,別具風韻。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博們在行博時都須頭戴沉重的銅制五佛冠,腰扎九個圓形銅鏡,身著法裙、法服等;行博過程中要做出顫腿、扭腰、旋轉、跳躍等動作,并且能夠對神鼓、神鞭、銅鏡、寶劍、腰刀等運用自如。粗獷、熾烈、顛狂的激情表演是科爾沁博舞的獨特風格。
著名的傳統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等。當代創作舞有《鷹》、《馬刀舞》、《馴馬舞》、《奔騰》、《擠奶員舞》、《鄂爾多斯婚禮舞》、《牧民的喜悅》等
【對少兒舞蹈教學初探】相關文章:
少兒舞蹈的興趣論文11-30
少兒舞蹈教學中對舞臺表演的重要性論文11-21
關于少兒舞蹈教學三巧策概述論文11-09
談少兒舞蹈音樂的創作論文01-25
蒙古族舞蹈肩部動作初探12-07
從中國舞考級淺談少兒舞蹈的發展03-19
少兒舞蹈創作中民族性的體現12-07
小學英語趣味教學初探03-19
怎么在即興舞蹈中拓展少兒的想象空間論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