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兒科用藥中存在的問題及合理用藥
隨著臨床用藥的管理強度增加,臨床上的藥物副作用發生率已經有效降低,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兒科用藥問題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查看。
摘要:目的分析兒科用藥中存在的不良問題,并結合問題所在探討合理用藥的有效措施。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起,對兒科用藥方面的合理性進行嚴格管制。研究從我院兒科科室2009年7月~2010年2月(執行用藥規范管制后)收治的患兒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設為觀察組,并選取2009年1月~6月(未執行用藥規范管制前)收治60例患兒設為對照組。通過分析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對兩組患兒的用藥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現象進行對比。結果經研究,從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以及治療效果等方面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與對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兒科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合理應用藥物,對保障藥物治療效果以及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具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兒科用藥;合理性;不良反應;治療效果
由于兒童年紀過小,生理上多方面功能均與成人有明顯出入,如內分泌、神經、肝、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兒童在防御外界疾病方面的能力較弱,染病概率也較大[1]。此外,因為小兒腎功能仍未完全發育,因此在對于藥物的代謝能力以及排泄能力較弱,所以在治療兒科疾病時,若臨床醫師未指導兒童合理用藥,極易引起藥物副作用、藥源性疾病等。研究通過分析實行用藥控制前后的兒科用藥情況,從而掌握兒科的用藥特征,確保用藥的合理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①觀察組:本組60例研究對象為兒科于2009年7月~2010年2月收治的患兒,其中包括33例男性患兒與27例女性患兒,年齡6個月~12歲,平均為(6.88±1.96)歲;②對照組:本組60例研究對象為兒科于2009年1月~6月收治的患兒,其中包括30例男性患兒與30例女性患兒,年齡6個月~12歲,平均年齡為(7.10±1.62)歲;經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通過對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比較兩組患兒的用藥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現象的差異情況,分析兒科用藥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觀察組所采用的的用藥合理性管理方法。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兒在用藥后,觀察患兒有無嘔吐、惡心、腹瀉等消化系統癥狀;有無肝功能不全的癥狀;有無咳嗽、鼻塞等呼吸系統癥狀;有無皮疹、泌尿系統受損、急性腎功能衰竭等不良癥狀。
1.4統計學方法采用t或χ2檢驗兩組數據,以百分比表示兒科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若(P<0.05)則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研究,兩組患兒在用藥治療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癥狀,如皮疹、泌尿系統受損、咳嗽、急性腎功能衰竭、肝功能異常以及嘔吐、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見表1。
由表1可看出,觀察組患兒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臨床上藥物的濫用情況依舊大量存在。因為患兒正處于生長發育期,患兒的機體生長發育不完善,對藥物具有遠遠高于成人的敏感性,其藥物依從性也相對較差,不穩定、不規律用藥的情況突出,在臨床的治療方面,臨床醫生常常選擇幾類藥物聯合應用,這樣就使藥物在應用的過程中泛濫存在。濫用藥物對于患者會出現許多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加,而藥物間協同作用效率被降低。許多藥物經由肝腎代謝之后排出,而藥物濫用則會大大增加藥品對肝腎臟器的功能損害。
3.1兒科用藥方面存在的問題
、傥凑_掌握用藥劑量:兒科臨床醫師在選擇用藥劑量時,僅依據自身臨床診斷經驗進行判斷,此為引起用藥不良反應的一個主要原因[2]。小兒的胃酸濃度通常較低,加上胃部排空的時間比較長,使腸蠕動缺乏一定的'規律,因此在藥物吸收方面較為容易。若臨床醫師未注意到小兒的實際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易引起泌尿系統受損的情況。②濫用藥物:相比起成人,兒童生理上尚未完全發育,因此對于藥物的敏感性較高,相應的對于服用藥物的順從性也較差,常有用藥不穩定的情況,而臨床治療中,多種藥物共同使用的情況較為多見,普遍存在濫用藥物的情況。如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激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藥物的濫用。此類情況不僅會導致藥物的治療效果降低,還會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③忽視了藥物劑型:貼劑、注射液、栓劑、噴霧劑、顆粒沖劑、口服液、分散片、控釋片、緩釋片等均是臨床上較為多見的藥物劑型。其中,部分劑型若分散使用則會導致治療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如緩釋片等。
3.2 兒科臨床用藥分析
在臨床用藥不斷進步的環境下,具有耳毒性、發育毒性等毒性的抗生素在臨床上的使用頻率逐漸減少,也降低了用藥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率。近幾年,有相關醫學研究表明,抗生素可分為3類[3]:①時間依賴類;②濃度依賴類;③時間依賴+濃度依賴類;對于兒科用藥而言,此種分類方法對改變用藥的間隔時間、療效、毒性等起到了直接影響,成為臨床上無法忽視的問題?股氐暮笮(PostantibioticEffect,PAE)屬于抗生素在濃度依賴、時間依賴等方面的最主要影響因素?股氐暮笮侵讣毦佑|了抗生素后,抗生素中的血清濃度的降低值雖然低于抑菌最低濃度或是消失,但藥物對于微生物仍可維持短時間的抑制效果。對于革蘭陽性細菌而言,臨床上的抗菌藥物通常均具備不同程度的抗生素后效應,但是多種抗菌藥物中,以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等濃度依賴類抗生素的PAE較為可靠。濃度依賴類抗菌藥物的效果由血藥峰濃度值所決定,藥物持續時間對于藥效的影響不明顯。然而,在兒童的臨床治療中應用濃度依賴型抗菌藥物,引起并發癥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現階段兒科用藥中采用濃度依賴型抗菌藥物的情況較為少見。對于β-內酰胺類藥物等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藥物峰濃度對于藥效的影響不大,兒科臨床上多是通過控制用藥的間隔時間以及劑量確保用藥合理性。
3.3用藥管理措施
從2009年7月起,我院從三個方面入手,嚴格管制兒科的用藥情況:①藥物選擇。在選擇藥物時,若僅使用一種藥物即可達到治療的目的,則不采取聯用其他藥物的做法,尤其是抗生素方面,需準確掌握患兒的適應證,若患兒受染情況處于可控制狀態,可通過培養細菌后,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在治療時盡可能使用毒性較低與窄譜的藥物;②劑型選擇。原則上,可通過口服給藥進行治療則盡量避免采用注射治療。積極研制口感較好的藥物,以降低患兒對藥物的排斥性。盡量給予患兒半衰期較長的藥物,從而通過縮短用藥時間以及用藥頻率,增強患兒對口服藥物的依從性;③劑量選擇。進行用藥治療前,應指導患兒進行相關檢查,如肝功能、腎功能等方面,從而掌握患兒的機體情況,確保用藥方面的合理性。
4結論
隨著臨床用藥的管理強度增加,臨床上的藥物副作用發生率已經有效降低。研究表明,抗生素的分類對于患兒用藥的效率產生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臨床上,醫生要認真選擇用藥。而抗生素的后效應則與藥品濃度密切相關。而濃度依賴性藥物的使用會產生較多的并發癥,而時間依賴型藥物如β-內酰胺類藥物的臨床作用則主要取決于血與藥物濃度在組織中高于MIC的時間,藥物峰濃度不會對此產生太大的影響。因此臨床上常常遵循著"縮短給藥時間,減小給藥劑量"的原則對患兒進行用藥。
參考文獻:
[1]姚冰,潘潔,王遠光,等.兒科用藥現狀與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11(1):41-44.
[2]張法.兒科用藥存在的問題與合理用藥[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8):179-180.
[3]王愛英,竇傳斌.加強合理用藥規范兒科抗生素的臨床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5):147-148.
【試論兒科用藥中存在的問題及合理用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