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英語詩歌教學與大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摘要: 本文結合大學公共英語課教學現狀,以及影響閱讀能力的基本要素,分析了英語詩歌的特征符合大學生的需要,并提出英語詩歌閱讀和欣賞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英語閱讀能力具有積極作用。關鍵詞: 英語詩歌 閱讀能力 教學現狀 影響因素 積極作用
1.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對于多數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英語課很難帶給他們快樂。由于考級的壓力,學生所閱讀的讀物多以課本為主,目的多為通過考試,以獲得樂趣為動機而閱讀的學生只有20%。
綜觀大學英語各個版本的教材不難發現,教材題材單一。在閱讀選材標準的相關研究中,多名學者提到了應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選擇適當的材料,以便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另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學生都認為英語課外閱讀有助于提高英語水平。45%的學生喜歡選擇標題或者內容有趣的材料,調查對象在英語閱讀中的最大困難是難以找到適當的閱讀材料,或不知什么讀物更適合自己。
2.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因素
2.1陳述性知識。
認知心理學認為,陳述性知識指由能夠作為命題儲存起來的有意識掌握的事實、概念或觀點構成的信息。換言之,這也是語言學家所說的知識的輸入過程。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就是不斷地積累陳述性知識的過程,但陳述性知識越豐富不一定意味著具備很強的理解力。有效的閱讀過程是讀者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活力,與作者進行交流、產生共鳴的雙向活動。Richards等把理解分為四個層次,即字面理解,推斷理解、批評理解及欣賞理解。通常情況是學生接觸一篇閱讀材料時幾乎認識每個詞卻不能領會真實的含義,這無疑是陳述性知識缺乏的表現。
2.2過程性知識。
過程性知識是關于一些我們知道如何做的事情但并非有意識掌握的知識。有效的閱讀過程是讀者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活力,與作者進行交流、產生共鳴的雙向活動。但觀察發現,學生雖具備了一定程度的英語知識及某領域的知識,但在實際閱讀中常有費解感,究其原因是只達到了字面理解,而未實現推斷理解,更談不上欣賞理解。
3.詩歌的特征符合大學生的需要
在目前的情況下,筆者認為在公外課堂進行廣泛的文學課教學,條件還不成熟。公外的學生還需通過系統的教材來增加語言知識,而通過補充適當的閱讀材料可以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筆者通過一年的調查認為,詩歌是大學生最為感興趣的文學形式之一。著名教授董亞芬先生也說過,英語學習應該重視英語詩歌的學習。因為詩歌的目的在于通過快感給人以教益。
具體而言,筆者認為詩歌有以下適合大學生的特點:
3.1詩歌是最精練的語言藝術。
“每個詞都有極強的表現力,做到一言窮理,兩字窮形,以少總多,使情貌無遺”。學生可以將詩歌一點點剖析,從中觀察語言的各個要素,如語音、語法、書寫形式、意義等的常規與變異,從愉悅的審美體驗中去把握語言的變化規律,而且可以在其他語境中創造性地發揮這種經驗,從而有效地促進英語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3.2詩歌是想象的藝術。
按照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的說法,想象具有創造的能力,能將人的全部靈魂帶動起來,激發和支持人們天性的永久部分。它為想象力豐富的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發揮思想的余地。
3.3詩歌富含各種修辭手法,比如意想、比喻、象征等。
學生可以通過較少的篇幅獲取較多的文法知識。對于其他文學作品的理解也有好處,詩歌中的用典多,典故是文化的一種體現,通過讀詩,提供了又一了解文化的窗口。
為什么詩歌一直沒有受到同行的重視?經過與同行及學生的交流,筆者發現,許多人認為詩歌難教難學。事實上,無論是國內或國外,從小學起,詩歌就一直是語文課本的主體之一。詩歌如同其他的文學作品,也有難易、雅俗之分。教師的任務是選擇推薦適合的作品給學生,并鼓勵學生大膽去讀。在教授過程中,引導學生欣賞語言 的美,從而激發其對語言的熱愛。
4.詩歌賞析對閱讀能力培養的積極作用
解讀英詩是交互閱讀模式的體現。交互閱讀是讀者的心理與外在語篇的相互作用。閱讀活動能激活讀者腦中的世界知識,并被語篇所提供的新的信息修改和延伸。閱讀過程是這兩部分信息互為補充的過程,并最終豐富和充實了讀者的世界知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評析詩歌幫助實現閱讀教學的目的,在閱讀教學中有如下作用:
4.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心理學家用“動機”這個詞來解釋個體發出能量與沖動,指導個體將行為指向某一特定的目的并維持這一行為的種種內部狀態與過程。當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時,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詩的意境美妙無比,一首詩就像一幅畫,情感得到了升華。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愉悅的環境下從事學習活動能有效克服影響學習進程的焦慮和恐懼心理,還能降低學習難度,因而閱讀過程變得快樂而充滿激情。
4.2豐富陳述性知識。
陳述性知識是在不斷的閱讀實踐中逐漸變得豐富的,而豐富的陳述性知識又能使理解更加深入。對詩歌中每個詞的解析不能局限于字面含義,應進行深刻挖掘,得到其引申義和比喻義,方能回味出詩歌中的意境,這是豐富陳述性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生動而形象的語言比抽象而概括的語言具有更強的信息傳遞性和傳神性,同時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豐富性和深度,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乃詩歌的典型特征。
4.3提高過程性知識。
學生能夠在欣賞詩歌的愉悅中走向創作之路,這表明過程性知識得到了提高。詩歌短小精悍、耐人尋味,學生在創作的同時得到了視覺、聽覺、感覺的享受,得到美的熏陶。過程性知識是建立在陳述性知識基礎之上的,唯有豐富的知識輸入方能產生高效的知識輸出。
5.結語
解讀英語詩歌為閱讀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使閱讀不再是讀者被動接受語言刺激,而是讀者主動作出反應的過程。讀者與語篇間不斷地相互作用以建立完整的意義。外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如何用外語獲取信息,而閱讀則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Grellet,F.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Johnson,K.An Introducti
【淺析英語詩歌教學與大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相關文章:
淺析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03-19
淺析英語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03-19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探析03-16
淺談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方法03-16
淺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03-18
初中英語教學與閱讀能力的培養03-19
淺析英語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03-20
淺談高三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03-19
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