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話”隨想─訪談類節目的感與悟
我在想;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永遠離不開溝通、交流。做為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問題中人呢?每人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有自己能夠解決的,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
《對話》是一檔定位在各階層知名人士的人物訪談節目。如:商界、政界、學術界、藝術界等等。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能與那么多優秀的人對話,我將受益非淺,同時,我也為能與《對話》一起成長而樂此不疲!
人物訪談節目,它不同于脫口秀。但兩者有一個共同點:在雙向交流中相互影響,相互啟發。不同的則是,脫口秀節目是根據一個話題跟嘉賓共同展開討論,人物訪談類節目是根據嘉賓展開話題。
1998年11月28日,第一期人物訪談節目與觀眾見面了,嘉賓是濟南貴和購物中心總經理徐工術。
有人說,98年是中國商業的倒閉年,中國商戰可謂是硝煙迷漫,甚至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在全國有數十家大型商場倒閉,濟南也有幾家商業難逃厄運。在這倒塌的聲聲巨響中,人們聽到的是“生意難做”的嘆息。然而徐工術總經理作為北京賽特輸出的管理人才,這一年里,貴和購物中心不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還創造了一個奇跡,商場銷售額猛增,提前完成年計劃。
面對一位在商界搏擊多年的實業家來說,采訪本身就意味著挑戰性。問題提得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節目的可視性。記得我是這樣提問的:“有人說98年是中國的倒閉年。另據一項統計,全國有72%&127;的大中型商場出現了負增長,這是否意味著我國零售業日落西山了呢!而他卻認為恰恰相反,商業在從傳統走向現代變革中,倒閉是很正常的,就象蒸氣機車要被電氣機車取代一樣,給新行業又帶來生機”。我反問到:“照你這么說,計劃經濟時代的商業理念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行不通了?”我的這一反問使徐總對目前的零售業有了更具體的解釋。他說:“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全盤否定,市場越來越細化,過去那種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理念不能突出商業特色!
談話類節目要具備對社會的敏銳性、思維的多角度和報道新聞,制造新聞的力度。
抓住新聞熱點,隨后濟南幾個大商場的老總都一一成了被采訪對象,在這幾期的同行業采訪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當今世界已進入10倍速時代,成功與失敗都將以10倍的節奏進行。傳統的零售業再也不延續‘幾點利式’的銷售方式,當今一浪高過一浪的打折狂潮再也不能泛濫。相對于西方發達成熟的零售業而言,中國零售業還很弱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F階段大商場是生存還是被淘汰,是由它能不能適應新階段的要求來決定的?茖W定價、特色經營、嚴格管理,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這幾期節目播出之后,領導、同事給了我很多的鼓勵,我心存感激。
當然,對話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商界名家。學者田川流教授的采訪也讓我激動不已。田教授主要致力于藝術美學的研究。這個學科在全國為數不多,他最大的愿望是在全省建立全國最好的藝術美學學科。對這樣一位對教育事業傾盡心血的學者,我欽佩不已!我也希望自己的采訪能夠讓大家引起共鳴。訪談的切入點就定在藝術美學與社會的關系上。前不久田教授告訴我,節目反響很大,有的學生甚至拿著錄下來的節目去學校報考該專業。身為一個電視人,此時也是最幸福的了。
在名人的采訪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現代美術繪畫大師劉海粟先生的得意弟子張旭云先生。采訪他,是因為他是劉海粟先生的弟子,還是因為他的成就?是,但也不全是。
最關鍵的是人格魅力。儒雅風度,一派大家風范是我對他的印象,“貧寒的家境,與劉海粟先生的患難之交(四個饅頭的故事),奮斗的足跡,做人的原則。這些是我想知道的,也是觀眾想看到的!
另外,面對這樣一位事業有成的人,問題也不妨犀利一些。“您是劉海粟先生的弟子,可我發現,在您的畫冊里,有三分之二作品受黃賓虹先生風格的影響,這是怎么一回事?”張旭云先生說:“黃賓虹先生應該說是我的啟蒙老師,最初學畫,看了許多黃賓虹先生的書”。此外還有象“廣州是個國際大都市,文化交流非常頻繁,廣東的‘嶺南’畫派,在中國畫壇有很大影響,您生活在廣州,您受‘嶺南’派的影響嗎?”等等問題。
以上是我的采訪體驗。
有感而問,有問而悟。談話類節目在我國已被許多電視臺采用。它打破了以往電視的僵硬格局,逐漸被觀眾接受和喜愛,并成為社會中的文化景觀,成功的談話首先是要營造和諧,愉快的氛圍,讓嘉賓對問話感興趣,這樣才有說下去的可能。
其次是傾聽。(談話的首要原則)訪談者應把自己放在一個聽講的位置,力圖使兩者之間相吻合:一方面屬于觀眾所要的;另一方面是訪談者的思想與表達。只有認真傾聽,才能對對方的話作出反映,引出下面的話,以此找出更好的空間,并根據自己的內心去感受嘉賓的內心世界。走進心靈深處,讓他們能敞開胸襟,談出真話,這樣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提問,意想不到的提問就可得到意料之外的答案。
有了上述兩點,才能有精彩的提問。提問則是主持人綜合素質的體現。
如今,《對話》節目開辦近一年的時間。在采、編、播一體化的實踐中,我常常告誡自己:不要重復采訪中的提問,甚至是細節,每一期我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的。因為每一個被采訪人物的性格、命運、成就,人生閱歷各不相同,這對于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
在采訪中,我有幸讀解了他們對人生的感悟,對事業的赤誠,精彩的故事,閃光的語言,睿智的見解和勤奮的足跡。
濟南華聯商廈總經理“做事須帶三分俠氣,為人須存一片素心”的話,至今仍在耳邊縈繞,畫家李廣元對事業鍥而不舍的精神讓我更加明白:美好的人生是為美所喚起的,并為知識所引導的”。
有了這層體悟與認知,會讓我欣然面對未來。
作者:樊 秀 麗
論文關鍵字:
【“對話”隨想─訪談類節目的感與悟】相關文章:
“對話”隨想10-18
電視《體驗》類節目創作談09-15
審計訪談的藝術10-25
論電視談話類節目的困境與缺失08-25
妙悟的美學歷程06-18
淺談數學的說、做和悟06-11
初探電視訪談的指稱性10-07
工程地質隨想09-10
悟覺與回旋-試論電影美學鑒賞07-10
中國電視新聞類節目的發展論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