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音響在廣播新聞錄音報道中的應用
音響是廣播新聞表達新聞價值、揭示新聞形態的媒介符號,下面是小編搜集的一篇探究實況音響在廣播新聞錄音應用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廣播新聞的音響報道分為錄音報道和直播報道,其中錄音報道是廣播媒體平時用得最多的表現形式之一,具體分為錄音新聞(消息)、錄音通訊(專稿)、錄音專訪、錄音特寫、錄音連續(系列)報道等。“錄音報道是記者將實況音響采錄后,加上文字解說制作而成的廣播新聞報道,它是所有采用錄音方式進行報道的廣播新聞體裁的總稱。”①在廣播錄音報道中,各種實況音響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元素,充分利用好能體現新聞價值的實況音響,是廣播記者必須練好的一項基本功。為此,筆者將從音響采集的現場性、音響選擇的典型性和音響合成的邏輯性三個層面,對廣播錄音報道中利用實況音響的重要性作一番新探。
一、在音響采集時突出現場性
“廣播以聲音作為符號,不僅能夠傳達人類的語言,而且可以再現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所有音響,傳遞出不同的現場感受,具有豐富的直接感受性。”②新聞現場的實況音響一般分為人物音響和事物音響。人物音響是人物的話語音響和動作音響;事物音響是事物的自然音響和社會音響,分別為雷聲、風聲、雨聲、波濤聲、動物發出的聲音,以及機器轟鳴聲、汽車喇叭聲、爆炸聲、槍炮聲等。
音響是廣播新聞表達新聞價值、揭示新聞形態的媒介符號,廣播錄音報道的實況音響來自新聞事件或新聞人物自身,用到錄音報道中能直接反映新聞主題,傳達現場氣氛,表現事物形象特征。作為錄音報道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廣播記者在采訪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時,必須深入現場對實況音響進行采集,許多現場音響都是轉瞬即逝的,事過境遷后就無法補錄了。
實況音響怎么樣,關系到廣播錄音報道的真實性,記者在采集時要突出現場感。那種具有視覺傳真性的現場實況音響,既能構畫出新聞事件的細節,還能為報道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像紹興臺2015年8月《紹廣早新聞》節目中有條錄音報道《“愛心避暑點”讓環衛工人感受清涼》,說的是紹興市為了向在盛夏工作的環衛工人送上一份清涼,在主城區設立111處“愛心避暑點”的情況。記者在這條錄音報道用了大量從現場采集到的實況音響,如報道一開頭就出現場的知了叫聲,以此來反映當時天氣的炎熱,隨后記者就對一個避暑點進行了現場描述,并馬上又出湖南籍環衛清掃員桂陽秀的現場錄音:“現在的天氣太熱了,你看我衣服都濕透了,有避暑點好啊,累了可以去那邊休息,不但有凳子坐,有開水喝,那里還配有霍香正氣水、風油精、創可貼等常規應急藥品。”接著記者還對紹興主城區避暑點的綜合情況進行了現場解說,同時進入避暑點采訪了一位正在里面休息的四川籍環衛工人何超芳,利用何超芳的嘴對避暑點的服務質量進行了評價。
在紹興臺另一條題為《持續高溫,電力人員搶修連軸轉》的廣播錄音報道中,記者是以跟隨搶修人員的體驗式采訪形式進行的。這條錄音報道音響很豐富,既有電力搶修電話的接聽聲,又有電力搶修車的發動和行駛聲,還有電力工人到了跳閘停電現場后市民反映故障的嘈雜聲,更有通電后住戶的叫好聲。而記者的現場解說與描述則恰到好處地穿插其間,還適時插入一些現場點評,使整條報道的可聽性明顯增強。這樣做的效果是使廣播錄音報道中的主體信息全部實行聽覺化,報道主題也得到了層層深化。
廣播錄音報道之能所以吸引聽眾,主要是它傳遞了來自現場的真實聲音,再現了新聞事件的原貌,給人們以真切的聽覺感受。筆者認為,廣播記者在采集實況音響時,無論是在會場、賽場、演出場所,還是野外的新聞事件發生地,都要突出音響的現場性,并確保聲音的錄制質量。
二、在音響選擇時注重典型性
音響采集完成后,記者要進行認真的整理和審聽,保留能反映報道主題的音響,舍棄雜碎的、不清晰的音響片斷,并作好標記,F場實況音響是比較復雜的,除了背景音響,既有敘述性的,如記者的現場解說、描述等;也有議論性的,如記者對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看法或見解;還有情感性的,如采訪對象的話語色彩等。
“典型性的現場音響應成為全篇報道的主體信息,即支撐主題的信息。”③在廣播錄音報道中,記者從現場采集來的實況音響并不是隨便拿來就可以用,而是要經過選擇,只有那些能突出主題、真實性強、符合客觀實際、生動清晰,能反映典型時間、典型環境、典型內容和典型氣氛的實況音響才能播出。對與報道主題無關的音響要舍得放棄,以避免新聞拖沓、冗長,干擾主體內容的表達。用好典型音響,有時能起到文字無法替代的效果。在廣播錄音報道中運用的實況音響,不是自然主義的記錄,也不是簡單地、機械地復制現實生活,而是要使實況音響直接或間接地為表現主題服務,這就需要記者的精心選擇。在具體操作中,不能把實況音響當作一種點綴,而是應該把它當作新聞主體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音響是為報道內容服務的,典型的音響能以質取勝。
音響的選擇要有目的性,要圍繞報道主題來進行,只有獨特典型的音響才能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音響的典型性,不但指與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相關的背景音響,而且還指典型事件和人物在特定空間、特定場合、特定環境、特定行為所產生的音響。也就是說,記者采制選取的音響要既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以有高度的概括力,能直接闡明報道的主題。”④廣播錄音報道在選擇典型音響時,還要用好背景音響,背景音響是現場實況音響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渲染事件發生的場景和氣氛。2015年7月,紹興臺在抗擊臺風“燦鴻”的一系列廣播錄音報道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現場背景音響。如在《臺風“燦鴻”帶來的暴雨,使柯橋南部山區受災嚴重》《臺風“燦鴻”強勢來襲,諸暨安全轉移群眾近2萬》《新昌境內2條省道、8條縣道交通中斷》《嵊州市經濟開發區部分村企和居民區被淹》《上虞區下管鎮水淹嚴重各方緊急救援》等報道中,除了記者的現場解說和描述外,還有風聲、暴雨聲、大樹被吹倒聲、洪水聲、房屋倒塌聲、村民的叫聲。這些背景音響,為廣播錄音報道增添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實況音響的典型性主要體現在其是否與廣播錄音報道的內容密切相關,是否有助于突出和深化報道主題。只有選擇最能反映報道主題的實況音音響,才能以此來提升整條錄音報道的質量和傳播效果。典型實況音響能讓聽眾對新聞事實的聯想,有利于他們深入理解新聞。
三、在音響合成時講究邏輯性
對音響的合成是廣播錄音報道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要保持音響的完整性,不能斷章取義,不把音響剪得支離破碎。一般應該在音響的自然停頓處進行剪輯,使音響自然而連貫,并根據報道內容的需要進行組接。
廣播錄音報道中對音響的合成,通常有切換和疊加兩種方式。前者是一種聲音結束時立刻出現另一種聲音,兩組聲音不重疊;后者也叫“混播”和“壓混”,即文字解說和音響重疊播出,造成一種立體的音響效果。這兩種方式的運用,使廣播錄音報道語言和音響、音響與音響交替切換,構成連續不斷的聲音統一體,給人以一種很強的'聽覺效果。在廣播錄音報道合成時,一段音響與另一段音響,或者音響與記者解說、描述之間的銜接一定要自然流暢、協調配合、科學布局、起伏有致,并符合新聞報道的敘事要求。
“廣播非可視覺化的聽覺特點在此時恰恰解放了聽眾的雙眼和雙手,讓聽眾進入自由流動的狀態。”⑤要讓聽眾在收聽廣播錄音報道的過程中通過對各種實況音響信息的接收,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腦海中產生畫面感,這就需要在音響合成時借鑒電影和電視的“蒙太奇”手法,F在紹興臺的許多廣播錄音報道,就是通過把豐富的實況音響有機地組接在一起,給聽眾以一種聽其聲如臨其境的感受。因此,在對各種現場實況音響的合成時,必須注重音響的邏輯性,把握好每個音響之間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同時,實況音響與文字部分的解說也要緊密結合,一同服務于報道主題。錄音報道中的實況音響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其相互之間應該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相互印證,相輔相成。
音響合成得如何直接關系到廣播錄音報道的傳播效果,而對于能展示新聞情節的細節音響則更要利用好。“細節音響是自覺不自覺地遵循了這樣一個創造意境美的美學原則,也就是利用聲畫通感,通過喚起聽眾內心的聲源形象,從而構建大大小小的不同的‘景'---聲景。這種’聲景‘能使聽眾引起美感,從一種感覺過渡或延伸到另外一種感覺,化耳朵’看不見‘為’心眼‘看得見,從而構建出沒有畫面出現的現場感。”⑥當然,廣播錄音報道中的音響必須全部來自新聞現場,由于新聞與廣播劇不同,新聞中的音響具有真實性和新聞性,因此,在合成這個環節,不能為了片面追求音效、烘托氣氛而人為地去加入非新聞現場的音響。
聲音是廣播媒體唯一的傳播手段,與電視媒介相比,這是廣播媒介的局限性,但如果在錄音報道中利用好實況音響,充分發揮其真實性和生動性,廣播媒介的優勢也是明顯的,因為音響是廣播節目最具特色的功能。優秀的廣播錄音報道具有真實自然、現場感強、內容典型、音響質量和音效好等特點。錄音報道是增強廣播新聞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像在紹興臺的《紹廣早新聞》中,現在錄音報道已超過50%,但如何充分利用好實況音響似乎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當前,聽眾對廣播新聞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廣播錄音報道中恰到好處地利用實況音響,是體現廣播節目聽覺特征,提高廣播節目收聽率、引發聽眾情感共鳴的有效途徑,對增強廣播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現場性與可聽性,進一步提升報道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大有幫助。
參考文獻:
[1]危羚:《廣播音響報道實用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16頁
[2]成文勝《廣播新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69頁
[3]曹璐、羅哲宇:《廣播新聞業務》,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版,第19頁
[4]成文勝《廣播新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217頁
[5]唐玲:《淺論廣播媒介的回歸》,《新聞世界》2015年第7期
[6]陳鴻燕:《現場連線:讓廣播傳遞更多信息》,《中國廣播報》2011年12月20日
【實況音響在廣播新聞錄音報道中的應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