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知識遷移理論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藝術設計是商品社會的重要產物。社會發展過程中,諸多行業都需要藝術設計的有力支持。目前,我國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質量良莠不齊,如何讓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更好更有效地學習,不僅是學習者的目標,也是為人師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本文從知識遷移理論出發,結合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探討了知識遷移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藝術設計;知識遷移;教學設計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藝術設計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中,社會對優秀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很強烈。在近些年的藝術設計專業發展過程中,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數量大幅增長,質量卻良莠不齊。本文從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和學習過程中知識遷移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促進優秀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
一、藝術設計學科概述
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變革從根本上推動了藝術設計教學的發展。目前,我國的藝術設計學科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已經形成了專門的藝術設計學科體系,為培養專業型的藝術設計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7年,在教育部設計學科的分類中,使用了“藝術設計”這個學科名稱。1998年,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制定了一個學科分類標準,“藝術設計”在國務院的學科分類中被稱作“設計藝術學”,這兩個名稱在內涵上并無差異。藝術設計是一門融經濟、科學和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它涵蓋的范圍比較廣,與其他學科呈橫向交叉關系。首先,藝術設計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服務性。
藝術設計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人服務,給人以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從而愉悅人的身心。目前,藝術設計被應用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它既能夠實現商業信息的傳達,也能夠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為進行詮釋。藝術設計旨在通過讓人們獲得有價值的生活體驗,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常態,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藝術設計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在經濟社會背景下,是以商業服務作為主體的。其次,藝術設計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藝術設計不是設計者主觀意識的無邊際表達,通常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為商業服務。優秀的藝術家能夠憑借自己的靈感創造出優秀的藝術品,但很難通過自己的靈感對商業產品進行設計和創造。商品的藝術設計要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在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者需要考慮產品的特性,設計師的藝術思維和追求往往會被商品自身的特性所限制。藝術設計與藝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藝術設計通過對生活中最普通的商品和事物進行藝術化的包裝和表達,從而賦予其審美形式和審美體驗,使產品的審美特性和實用特性實現完美的結合,是物質與精神的碰撞,也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藝術設計專業知識要點
1.藝術設計的情感內涵
藝術是人對世界的一種認知過程,是屬于精神層面的實踐性活動。藝術的最終呈現形式即我們所說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既有其自身的特性,又是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以及藝術家自身的情感表達,是一種以物質形式呈現的精神產品。黑格爾在他的美學著作中認為藝術應該堅守在感受的范疇。人們對藝術的感知既體現人們先天性的無意識的行為,又體現后天教育對人們整體素質和思維的影響。藝術設計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專業知識和藝術素質的綜合培養。蘇珊朗格認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1]。她將藝術與人的情感相結合,旨在探討藝術與人的心理和情感的關系。情感要素也是藝術設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2.藝術設計的形式表達
設計者的情感表達和思維活動是藝術設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設計既包含了設計者的感性思維要素,同時也涵蓋了設計者的技能表達。藝術設計教學注重對學生基本設計技能和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設計技能是一種形式表達,是一種視覺審美體驗,把藝術設計的理論素養和情感內涵高度統一起來。
三、知識遷移的認知
“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2]。學習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遷移是人在學習過程中新知識與已有知識體系同化和順應的過程。知識遷移可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遷移理論對于知識技能的掌握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同化是指學習者將新的知識以相同的形式轉化為已經學習過的知識,讓新的知識變成舊的熟悉的知識,進而通過新知識和舊知識的對比,來簡化新知識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習者對新知識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也被稱為知識遷移理論中的類化!靶轮R”與“舊知識”二者呈現出的形式變化,被稱為變式。知識在不同情境下的展現模式的不同,而知識的本質內核并沒有改變,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剔除新知識與舊知識二者之間存在的變式,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就能實現對新知識的靈活應用。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對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不斷的優化,從而實現新、舊知識的融合。
四、藝術設計實踐過程中的知識遷移
不同的知識內核,其對應的遷移內容也是不同的。藝術設計實踐所涉及的知識可以分為專業知識、設計素養、設計理念、設計技能等幾個方面。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專業知識和設計理念進行遷移,加強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設計技能的培養,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形式訓練說源于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所創立的官能心理學,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應用形式訓練說,能夠促進遷移的形成,并且指導藝術設計知識向藝術設計技能和藝術表現力遷移。其他如格式塔心理學、共同元素說、類比轉化理論與戈登的創意理論分合法等,對藝術設計創意由知識到實踐的遷移都是有效的指導。認知結構和結構匹配理論更適合學習主體的知識結構整體的內化,便于知識體系的形成與記憶。建構主義遷移理論有助于情景化教學和主動型教學模式的建設。藝術設計教學的綜合性較強,教師要注重將多種知識遷移理論體系應用到藝術設計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對知識遷移理論進行科學的選擇和應用,以提高整體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五、教學設計以促進學生知識遷移為宗旨
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是知識的認知獲得,二是知識的保持與理解,三是知識的實踐與應用,四是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知識。對應學習的四個階段,基于知識遷移的要求,在知識的獲得階段,要求學生帶著問題主動學習;在保持記憶階段,要求學生系統架構知識的整體;理解與應用階段,要求學生動手實踐,將理論應用于具體實踐;第四階段,將個別性的經驗轉化成抽象的概念,為后期的學習提供理論依據。在藝術設計的教學設計中,可以依據藝術設計的教學目標和項目教學的整體戰略,根據學習者需要學習知識的進度設計出系列實踐項目。從學習者學習的角度出發,在對項目進行設計時要考慮以下因素:
1.項目設計要擺脫傳統僵硬的思維模式,強調藝術作品的個性特征和主觀性,激發學生對藝術設計課程的興趣,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項目設計要重視藝術設計教學的系統性,讓學生對專業知識具有明確的認知和了解,從而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
3.項目設計注重課堂形式和課堂內容的多樣化。強調課堂教學的主次,加強對學生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造合適的課堂情境,通過課堂實踐,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設計情景,并對學生的藝術設計過程進行指導。
4.項目設計應具有時代性,廣泛性。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項目規劃要與時代相契合,項目選擇要廣泛,能夠促使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學到更多的外延知識,從而豐富他們的文化內涵,為藝術設計提供文化要素和理論要素。在藝術設計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改變傳統以書本和課堂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藝術創造思維能力和探索意識的培養。要重視藝術設計形式的視覺特點,認識到視覺語言和視覺思維在藝術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將現代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藝術設計教學中,以實現藝術設計教學的形象化和課堂內容的多樣化,從而促進對學生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培養知識遷移能力。知識遷移的應用,能夠增強藝術設計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從而使藝術設計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知識的遷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六、知識遷移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實踐
藝術設計實踐由主題架構、創意構思和形式表達三部分組成。主題架構涉及到作者的主觀意識、藝術認知和設計理念的遷移,是藝術設計從功能性要求到藝術化表現的一個遷移過程。創意構思是設計者主觀意識的外化,包括設計者的創意思維知識、主題情感化能力、設計功能性要求等,通過聯想、想象構建視覺思維的遷移階段。這是藝術設計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對設計者的知識積淀和情感內涵要求都相對較高。形式表達是藝術設計過程中最直觀的,是對設計主題和創意思維的外在呈現,也是形式美法則、設計技能、技法以及制作工藝等方面的綜合知識遷移過程,是審美與技能性表達的統一。藝術設計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設計能力。知識遷移通過將枯燥的理論知識進行轉化,進而應用到藝術實踐中,對藝術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教師在日常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重視藝術設計從業者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以實現教學過程中的靈活性。從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充分運用知識遷移理論,把藝術設計人員的素質、知識、能力培養作為一種生命的活體去傳授,才能更有效促進藝術設計人員的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也有利于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美〕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51.
。2]路海東.教育心理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85.
【知識遷移理論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談學習遷移理論在《建筑構造》教學中的應用09-27
VR技術中的藝術設計應用論文07-25
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0-19
理論教學應用管理分析論文10-27
教學理論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9-03
探討教育理論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教育理論論文(精選11篇)07-31
圖示理論在法律英語時文閱讀中的應用論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