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重視X射線的衛生防護
論 文 摘 要
X射線它具有波長短、穿透力強、瑩光作用、攝影作用及生物效用等特征。根據特性工業上用于探傷檢測金屬焊接質量及金屬結構情況:醫學上用于特征:通過透視、攝片、照射等手段方法,對人體內部器客進行診斷及治療工作。因此,X射線在工業及醫學上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X射線射入人體后被吸收產生的生物效應對人體有損害,損害的程度隨吸收劑量而定.一般來說,過小劑量對人體無大損害,大劑量可導致組織細胞破壞及血液系統方面的病變。因此做好X射線的衛生防護工作是醫務工作者至關重大的研究課題。本文就工業X射線探傷的衛生防護,醫用X射線正確使用及防護以及X射線輻射可能引發的臨床癥狀及診斷進行了分述。目的是減少和避免射線對人體的損害,使其發揮更好效能。
關鍵詞:應重視X射線的衛生防護
X射線是由德國著名物理學家維·康·倫琴1885年發現的,它具有波長短、穿透力強、瑩光作用、攝影作用及生物效應等特性。根據其穿透力強的特性,工業上用于探傷檢測金屬焊接質量及金屬結構情況;醫學上用于透視檢查肉眼所看不到的人體內部器官,如心、肝、腎、肺等;根據攝影作用的特性,可使X線膠片感光、顯影,用于X線的拍片檢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學上還通過X射線的生物效應對各種腫瘤進行放射治療。但是,X射線射入人體后被吸收產生的生物效應對人體有損害,損害的程度隨吸收劑量多少而定。一般來說,過小劑量對人身無損害,大劑量可導致組織細胞破壞及血液循環系統方面的病變。
1、工業X射線探傷的衛生防護
(1)職業危害
主要職業危害是,作業人員受到大劑量X劑線的外照射后,可能引起外照射放射病。特別是當機器發生故障,自動控制失靈,作業人員必須用手制動安全輪,使輻射源復位;操作室防護屏蔽厚度不夠或有裂縫;作業人員違反安全操作規定未能有效利用防護設備;在上述情況下極易使作業人員患放射病。
(2)衛生防護措施
①在工作中應盡量減少輻射源的使用量,降低輻射劑量。
②要求準備充分,操作熟練,動作迅速,減少輻射劑量。
③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應盡量遠離放射源。使用機械手、遙控裝置或自動化操作設備等,均有益于X射線的防護。
④人與輻射源之間設置屏蔽物,以達到減弱射線的目的。X射線穿透物體時,其強度會因物體的相互作用而減弱,并遵循下列規律:A=AOeλτ這就是用屏蔽設施防護X射線的依據。
⑤主要防護措施:
探傷室應設在孤立的建筑物內或建筑物底層一角,內設工作間、操縱間、射線探傷機間及顯影間等。
工作間的防護墻應有足夠的厚度,防護層應根據最大的`輻射量進行計算。工作間一般不設窗,如果需要設窗,要離地面2-2.5m,工作間的門應設自動聯銷裝置,以防止無關人員誤入其中而受到輻射,并有機械通風以排放臭氧。
操縱間與工作間的墻壁和觀察窗應有足夠的防護厚度,以降低對作業人員的輻射劑量。
室外探傷作業,要遵守衛生防護的原則,劃出警戒范圍,設立安全信號和標志,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照射區域。
嚴格上崗前的體驗制度,凡有不適癥者,一律不允許進入探傷作業崗位。
嚴格崗位培訓,作業人員必須熟悉基本知識,熟練掌握操作技能。
探傷作業前,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透照期間作業者應遠離輻射源,在操縱間內操作。透照射時,當輻射源未復位到主防護殼內時,作業人員不得接近輻射源。當自動控制失靈需用手制動時,應盡量采用移動防護屏障進行防護。
作業人員要配用劑量儀,輻射場應定期進行監測,射線探傷機應定期檢查維修。定期對探傷作業人員進行身體檢查,如有不適癥者立即調離,對已有損傷者要進行必要的治療。
2、醫用X射線的正確使用及防護
(1)常規透視及攝片。
醫用X射線檢查的常規形式是透視及攝片,患者的胸透或腹透一般應在3-5min內完成。其射劑量約為0.0258×10C-4/kg允許量的1/10。特殊造影檢查,射劑量約為0.0156×10C-4/kg。如能正確地操作使用,檢查者及受檢查者的安全還是相當有保證的。
(2)工作人員防護。
從事專職X射線工作的人員,雖然防護條件非常完善,但因長期接觸,仍應按照人體可接受的容許劑量范圍內進行工作,以免發生職業性損傷。因此,必須特別注意各種防護設備的設置和防護制度的制訂、實施和檢查。國際及國內對X射線量早已有具體規定。我國電離輻射的最大容許劑量每天不得超過0.129×10C-4/kg,在特殊情況下每周劑量不得超過0.774×10C-4/kg。如果僅局部受到照射者,如手、足等處,每周的容許劑量可以增至5倍。即3.87×10C-4/kg。但對眼、生殖腺、造血系統等敏感器官,決不宜超過每周0.774×10C-4/kg劑量。
(3)被檢查者的防護。
被檢查患者的防護問題,是防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X線劑量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故越近X線管窗口其劑量率越高。因此,透視時應使被檢者與X線管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一般至少3.5cm)。另外,管球窗須加濾片以減少穿透力不強,易被人吸收軟線;同時對產生X線管球四壁用鉛套嚴密封閉。對于敏感部位檢查,要縮小視野,嚴格掌握檢查的指癥及次數。
(4)對周圍環境和工作中的要求。
①醫務人員在開機工作時,一定要示牌告知,避免一切非工作人員在機房周圍停留。
②患者接受X線各項檢查,一周內最好不要超過1次。
③醫師要本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力爭檢查時間短,準確率高。
④工作室四周墻要設鉛皮夾層墻,高度從地面起2.5m高。X線管球必須用鉛皮包裹封閉。
3、X射線輻射可能引發的臨床癥狀及診斷
(1)以神經衰弱癥候群和植物經功能紊亂的癥狀為主,訴有乏力、頭昏、頭痛、耳鳴、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多汗、心悸等;其次為消化道癥狀如腹脹、腹痛、少數人牙痛、牙齦易出血,但無明顯皮膚出血點及淤斑;部分人易感冒、腰痛、關節酸痛等。
(2)從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員手部最不宜暴露于直接輻射下,長期低劑量輻射又不注意防護可引起皮膚損害。主要為皮膚、指甲的營養障礙,放射性皮膚損害亦為放射性損傷的一種器官損傷。因此,在對射線作業人員定期體檢中,也應注意皮膚檢查,發現可疑征象及時處理。
(3)造血系統是對放射最敏感的器官,外周血改變是接觸放射線后最常見的改變,且早期骨髓變化,是早期發現最客觀的重要指標。特別是通過動態觀察的自身對照更是放射工作者健康的監護手段,至于白細胞態改變因既非特異且目前國內尚缺乏大量正常值資料,不能作為慢性放射性損傷的主要診斷依據。
(4)外周血淋巴細胞的染色體畸變既是直接觀察外界因素對人類細胞染色體影響的最適宜的方法,又是作為輻射危害的一個重要而敏感的指標,在對長期接觸小劑量照射的放射工作者進行定期醫學觀察時,染色體畸變往往比臨床或者其它檢查指標的改變較早出現。染色單體畸變的出現只能作為慢性小劑量輻射效應的參考,不作評價指標,但染色體畸變分析對個體慢性外照射放射病的診斷具有綜合評價實際意義,是較好的輔助診斷指標之一。
近年來,X射線在工業、醫學上的應用也向高、新、尖領域發展,新技術、新設備不斷出現,只要我們掌握正確使用方法,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就能夠減少和避免X射線對人體的損害,使其發揮更好的效能。
論文關鍵字:
【企業應重視X射線的衛生防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