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代醫學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研究
現代高等醫學教育不僅要求醫學生要掌握醫學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度的責任心,而且要具備各方面的素質,特別是要具備較好的人文素質。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人文素質教育是現代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素質是醫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通過分析當今醫學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缺失的現狀,提出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醫學生;醫學教育;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是人文知識的沉淀與人文精神的內化,它孕育于人的內心,外化為人的人格、氣質、德行、修養以及價值導向[1],F代醫學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在實施醫學教育中將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轉化為醫學生的內在修養,外化為醫學生的自覺行為,培養出既有精湛醫療技藝,又有高尚醫德的復合型人才[2]。
一、我國目前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
1.1醫學生的人文素質缺乏
人文素質包括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醫學是一門嚴謹和特殊的科學,需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繁重的學業導致醫學生對文、史、哲、藝術等知識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對社會的現狀及發展了解有限,知識面狹窄,導致其與人交流溝通時缺乏內容,醫學生在學習醫學專業知識過程中,過于注重醫學個體的組織結構研究,忽略了其研究的對象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需要我們去關心和尊重他,部分醫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就可以勝任醫療工作,因此,不注重自身人文素質的修養。
1.2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評價體系不完善
當前我國仍以專業基礎教育和臨床實踐技能的培養作為醫學教育體系中的重點,忽視了人文素質教育,而西方發達國家已將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與醫學專業并列為醫學教育體系,相比我國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就顯得滯后,導致學生在知識結構和實踐能力上不能適應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國外人文類課程占總課時的比例較高,如美國、德國占20%~25%,英國、日本為10%~15%[3],而我國人文教育課程只占8%。目前我國醫學生主要是通過學習大學語文、醫學倫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等幾門課程來獲得人文知識,而往往這些課程的內容比較陳舊,與臨床專業課程聯系較少,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導致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效性差。在考核醫學生人文素質方面流于形式,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考試,很少考核醫學生對人文素養的真實“內化”表現和面對真實情景的“外化”能力。醫學生畢業后就業應聘時,多數醫院看重的是應聘者的學歷和臨床經驗,對其職業操守和人文素質缺少評價,甚至在醫學生邁向職業生涯的必經之路——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人文素質考核的比例也僅僅只占5%左右。
1.3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大多數醫學院校人文社科類教師的數量不足,層次偏低,教師的人文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的老師不注重自身修養,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風氣較重,對待患者的態度冷漠,對金錢及利益過度追求,這些不良風氣潛移默化著學生,就象影子一樣伴隨著學生走入今后的醫學生涯。
二、重視現代醫學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2.1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是現代醫學教育的需要
自古以來,醫學被認為是一門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學科,醫學的本質就是人學,它是為人的健康、人的價值和意義而存在和發展的。無論是基礎醫學研究的深入,還是臨床醫學技術的進步,其目的就是為了人的健康、解決人的病痛和延續人的生命,醫學不是單純的一個專業、一門學科或者是一門技術,它本身就包含著人文關懷。人文素質教育不是醫學之外的附加,而是醫學本質的回歸,在醫學生的培養教育中,就是要培養他們關愛生命,關心他人的苦難,關注現實的醫學人文精神[4]。
2.2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是文明社會發展的需要
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的人類個體需要得到他人的了解和關心,尤其對于患有疾病的人群,可能由于生理的原因導致心理的脆弱,他們渴望更多的關懷與幫助,希望醫生能了解他們患病的時間、經過、目前的狀況、身體的主要感受,對治療的一些初步意見等等,他們向醫生傾訴的內容具不具體,關不關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種信任,一種依靠,一種渴望,作為醫療工作者更應該去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站在患者的立場去考慮,這樣在治療上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2.3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是醫療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醫患關系不和協是當今醫療衛生領域突出的問題,醫療實踐中普遍存在重技術、輕醫德,重患者治療、輕患者關懷的現象。如果醫學技術離開了倫理道德的支撐,它必將使醫學服務失去人性、本性和善性,有失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這樣的醫療實踐顯然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根本要求[6]。隨著人們維權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增強,近年來醫患關系的矛盾不斷發生,社會對醫療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必須重新調整醫學教育,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來適應社會的需要,適應醫療改革的需要,進一步緩解醫患之間的矛盾。
三、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建議及對策
3.1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與醫學教育的契合
新的醫學模式表明,患者不再是單一的生物個體,同時還是具有生物、心理和社會屬性的有機體,醫生面對這樣的個體,不僅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教育與醫學教育的契合是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的要求。
3.2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
教師是學生醫德素質培育的主導,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就是他的理想、信念、情操和教養等人格魅力展示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治學態度、敬業精神潛移默化著學生,唯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7]。教師為了更好地教書育人,應注意自身的修養,培養自己具有高尚的敬業精神,不斷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關愛學生,理解溫暖學生,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化學生,讓學生從心底里認可老師,這樣才有助于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教師應有意識地挖掘蘊含在醫學專業課程中的人文內涵,把醫學知識與人文知識融合起來,讓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輕松地內化人文素養。此外,學校也應該通過進修、留學、外出學習、經驗交流等渠道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
3.3優化人文素質課程,調整評價體系
醫學院校應適當增加人文素質課程的課時數,設置一些傳統文化及歷史文化課程,讓學生開闊視野,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傳統醫學文化,使學生的靈魂得到凈化,進而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在評價醫學生人文素質的體系中,首先可通過筆試檢測學生的人文知識,然后再通過其他形式,如撰寫論文、專題研討、社會調查、文化精品評析等方式進行考核。評價結果不以絕對“分數”作為考評尺度,而以一種相對“等級”的形式來衡量學生的“思想”狀態,如優、良、中、差等。運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法來考核學生的人文素養,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學習過程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3.4建設文明校園,營造學校人文環境
良好的校園文化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在校園內增設人文景點、樹立醫學先驅人物雕像、醫學生誓言碑等使學生與人文精神相融相伴,建立校訓、校風、學風等一系列校園文化主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生社團可通過開展人文知識競賽、文藝演出沙龍、影視精品展等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定期舉辦名家講壇、名著講座、美學講座等,營造高雅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為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打下堅實的基礎[8]。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社會化、科技化的加速發展,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已成為醫學教育的迫切需要,將醫學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到醫學生的培養實踐中,有效地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技能,為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輸送既有精湛醫學技術,又有高尚人文素養的復合型醫學人才是我們醫學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艷梅,楊加周,艾慶燕,等.當代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培養實踐[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2,10(3):72-74.
[2]王洋,高莉,祝峙,等.對醫學人文教育的思考[J].醫藥教育,2010,17(10):103-104.
[3]LuoY,ZhouQ,HuangJ,etal.MedicalContinuingEducation:ReformofTeachingMethodsaboutHighAltitudeDiseaseinChina[J].HighAltitudeMedicine&Biology,2013,14(2):181-182.
[4]劉國有.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合格醫學人才[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2):54-57.
【現代醫學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研究】相關文章:
素質教育人文理念現代化研究論文12-02
現代護理中的人文關懷03-05
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現狀提升研究論文11-29
對現代纖維藝術在環境中的語義研究03-19
研究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關懷03-19
高等醫學教育中預防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03-29
標桿治理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研究03-20
談現代主義人文思潮中的表現主義音樂03-18
現代性視野中的文學制度研究03-20
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分析論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