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漢語言文學角度看中國商文化傳播
中國的鑄造歷史源遠流長,以商代的青銅器鑄造為代表,鑄造的生活、祭祀用品為我們研究商代的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中國的鑄造歷史源遠流長,以商代的青銅器鑄造為代表,鑄造的生活、祭祀用品為我們研究商代的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尤其是鑄造禮器,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和研究價值;诖,本文重點介紹商代文化特征在鑄造禮器上的傳播形式,以漢語言文學為重要載體,分析鑄造禮器的文化傳播表達方法。
關鍵詞:鑄造禮器;漢語言文學;傳播
商代(約公元前1600-約公元前1046年),青銅器的鑄造技術逐漸成熟。鑄造禮器的制作工藝水平為當時鑄造技術最高,而商代鑄造禮器上遺留的文字,成為我們解讀商文化的入口。因此,筆者從漢語言文學傳播角度,探索商文化在鑄造禮器上的傳播和傳承。
一、鑄造禮器的發展和工藝
禮器的制作在中國古代鑄造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為國家權力的象征,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典型和標志。
(一)鑄造禮器的起源與發展
禮器是專門為貴族打造的,是其舉行祭祀、喪葬、出征、筵席等活動時的重要用品。中國的鑄造有幾千年的歷史,古代鑄造工藝絕大部分體現了禮器鑄造上。而好的鑄造技術、鑄造工匠、鑄造材料等,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并且主要為貴族服務。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些時候,鑄造的物品主要是生活用品,例如:鼎、斛等,都是為了吃飯、飲酒而準備的。隨著鑄造技術的成熟,工藝難度也愈來愈低,鑄造的物品也越來越成為禮儀活動的器物,開始從實用物品延伸到具有象征意義的文化用品。到了商代,鑄造技術更加爐火純青,達到全盛時期,鑄造禮器包括用于祭祀的鼎、爐等,也包括筵席上用到的斛、觥、勺等,以及音樂文藝活動中的編鐘等,鑄造禮器成為古代社會經濟發展繁榮的標志,也是時代文明的象征。
(二)鑄造禮器的制作工藝
包括禮器在內,鑄造物品的工藝大致一致。其原理流程為熔煉之后將液體澆注于相應模具中,待溶液冷卻固化后便可得到相應形狀,再經過精細加工,成為生活用品或者禮器。鑄造禮器的制作工藝大體需要三個環節:首先,是模具的制作。主要是根據禮器的需要,由砂、陶等特殊材料制作成模具。模具的好處是可以反復使用,而且制造出來的成品在形狀、大小、細節上趨于一致,適用于大量、標準化的禮器的制作和鑄造。其次是溶液的澆注。將需要鑄成禮器的材料加熱成液態,在具有充分流動的性能下,澆注進模具中,待冷卻后就變成了想要的器皿形狀。在商代,用于鑄造的原材料主要是銅元素、鐵元素和錫元素等,其優點是在自然界中來源廣泛、開采容易、成本低廉,熱熔的技術要求比較低。最后,就是從模具澆注出的作品的加工和打磨處理。將冷卻凝固后的禮器從模具中取出,進行細節的打磨和處理,使其表面光滑、美觀。雖然原理和制作工藝大體一致。但是具體到商代的鑄造禮器上的生產流程的各個技術環節,以及某些技術難度在當時是怎么克服的,至今我們不清楚、不明確,還有許多的步驟和細節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和挖掘。
(三)鑄造禮器的歷史意義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禮器出土,通過對禮器的解讀,成為我們了解一段歷史的主要載體。因此,鑄造禮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實用意義古代生產技術單一,許多的生產生活資料都非常匱乏。木材、陶器等相對輕巧,但是不經久耐用,易磨損和結構性破壞。鑄造器皿的出現,使人們在飲酒、吃飯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加精美的器物,同時也增加了用品的使用壽命。因此,鑄造禮器在當時來講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2.藝術意義無論是鑄造禮器的造型,還是禮器上的花紋和圖案,都體現了當時的社會主流藝術的取向和審美。也體現了當時鑄造工匠的精湛的藝術造詣,成為古代社會藝術水平的杰出代表。這為我們審視古人的思想、審美、工藝以及社會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3.文化意義鑄造禮器代表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也代表了當時社會文化的主流意識。同時,禮器鑄造對當時的社會來說,具有特殊的文化內涵。也是中華民族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大禹所鑄的鼎,即代表了國家的權力。商代的司母戊鼎,就是華夏文明的杰出代表作。
二、商文化在鑄造禮器上的傳播
鑄造禮器除了本身就有的使用價值和象征意義,還為文化傳播提供了媒介作用,特別是以商文化傳播為典型。
。ㄒ唬┥涛幕闹饕獌热
商代起源于商湯,止于商紂王,前后歷經大約5個世紀,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作為古代奴隸制社會的代表,商文化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開先河作用的重要歷史朝代,從目前出土的商代遺址和文物來看,雖然還不能完全解讀商代文化,但是對我們了解奴隸制社會的情況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史料。
1.狹義的商文化從狹義的角度來看,商文化主要包括商代的服裝、音樂、藝術、宗教等方面的內容。服裝方面,“上衣下裳”的基本服飾風格形成,對后世影響深遠;在音樂方面,由于鑄造技術的成熟,有編鐘等,豐富了商代的音樂器材;在藝術方面,除了有壁畫、巖畫等還出現了彩色圖案,以及各種樣式、色彩的陶制藝術品;圖騰文化方面,繼續呈現了敬重鬼神,敬重祖先的現象。
2.廣義上的商文化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商代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表現了明顯的時代特色。政治上,由于商代處于古代的奴隸制社會全盛時期,土地、奴隸的歸屬具有明顯的階級特征,統治階層之間、統治階層與奴隸之間均有嚴格的等級體系;經濟上,生產力的不斷提升,導致富余的勞動產品逐漸出現,貿易也逐步興起,以致后人對從事貿易的人均稱之為“商人”;軍事上,商代不僅有完備的軍隊體制、征兵體制,而且還有成熟的人馬車的戰斗編隊。這些都是廣義商文化的體現。
(二)商文化在禮器上的傳播形式
文化在鑄造禮器上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但商文化在鑄造禮器上主要有三種傳播形式:形狀、圖形和銘文。
1.形狀的傳播鑄造禮器的形狀可以直接反映其在當時的作用。例如:鼎的造型呈現槽型,是人們早期吃飯的器皿,后來逐漸成為祭祀以及國家政權的象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民以食為天”的特點,象征著國家權力的基礎。當然,也有些鼎、觥、斛器皿是三只腳支撐,所謂的“三足鼎立”表明了商代社會時期,人們已經發現了三角形的結構,并且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征。時到今日,已經演化成為一種文化的內涵。
2.圖形的傳播形式在鑄造禮器上,各式各樣的圖形反映出商文化的包容,尤其是圖像被廣泛應用。例如:為了表示對鬼神和祖先的敬重,祭祀的鑄造禮器上添加鬼神的形象,這些形象通常都是兇神惡煞,面目猙獰的形象,以起到神秘、嚴肅的效果;再比如:在鑄造禮器表面鑄造出動物的形象,描繪出當時農耕社會的特征,反應當時社會對牲畜的重視和馴養文化。最著名的青銅四羊方尊,代表了古代青銅鑄造禮器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當時羊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商文化通過鑄造禮器上的、圖案和花紋進行的抽象性表達。
3.銘文的傳播形式銘文即鑄造禮器上的文字,因為禮器大多是由銅、鐵、錫等金屬鑄造,因此也被稱為是“金文”。在鑄造禮器上的銘文主要包括鑄造前期的鑄字和在禮器制作完成后的刻字。商代的銘文主要是鑄字。銘文可以直接記敘當時發生的事情,如帝王言語或者國家大事的最直觀的文字記錄,這也成為反映商代文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表達方式。
三、商文化在鑄造禮器上的漢語應用
商文化可以在鑄造禮器上通過多種形式表現出來,但是通過研究鑄造禮器上的文字,結合中國漢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特點等,是最有發掘潛力的地方。
1.漢語言的表達特點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言的表達歷史悠久。分析其特點,需要分區域、分階段來梳理。具體到商代語言的表達方式,通常包括口頭語言表達和書面語言表達兩種方式。而中國古代的口頭語言無從可考,但書面語言卻有眾多實物作為支持。因此,研究商代文化,可以從研究商代鑄造禮器上的銘文的表達方式入手。商代是中國文字的起源和完善階段,使用最廣泛的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由圖形演變而來,保留了一定的圖像,也被賦予了一定的象征意義。綜上可知:商代語言的表達的特點主要包括:從表達的內容來看,記敘內容為主,以記載日常發生的事件為主要功能;從表達的方式來看:由于字形不多,往往一字多用,而且只能通過字形來輔助闡明事件;從表達的效果來看,同樣由于字的總量有限,文字的表達言簡意賅。
2.鑄造禮器上漢語表達的主要內容出于在禮器上鑄造文字的工藝復雜程度,鑄造禮器上的銘文通常不多,長銘文尤其罕見。在商代早期,文字記載的通常是鑄造者的信息,或者是鑄造禮器擁有者的家族的姓名。到了商代晚期,鑄造禮器銘文通常記載的是當時禮儀場合的重要事件,例如:帝王祭祀的場景,將士出征的情況等等。
3.鑄造禮器上漢語言的應用對商文化的傳播作用鑄造禮器上銘文對漢語言的應用使商文化得以保留、傳播,對當時的社會以及后世產生的影響深遠。在殷商時期,鑄造禮器上的銘文在當時社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就是標記作用。標記禮器的名稱、用途以及所有者或者制造者。其次,是記錄作用。當時社會沒有書寫方便的成熟現代漢字,只能通過簡要的表達,在鑄造禮器上記錄人物言論和事件。最后,是統治的需要。古代奴隸社會,統治者會利用一切東西方便自己執政。語言文字也不例外。經過統治者的美化,鑄造在禮器上的銘文在表達方式上會傾向于統治階層,目的是來宣揚制度、禮儀等,這有利于維護統治。而鑄造禮器上的銘文,可以使商文化較為直觀地保留下來,供后世解讀。由于商代的文字不多,研究字形、字義以及語言表達方式和特點,就能夠為了解中國古代問題提供思路,有利于建立完整的歷史體系,使中國古代的文化得以延續和發揚。同時,銘文還記錄了中國漢語言文字的變遷,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國語言的變化。
四、結語
中國商代由于歷史久遠,出土的文物也極其罕有,文化的斷層較為嚴重,但當下我們對商代文化的研究還不深入,不細致。許多商代的文化細節還有待發現挖掘以及考證。而歷史悠久的鑄造技術和古老漢語言文字的應用,則為研究古代的歷史文化提供了最為直接和準確的探索方式。研究商代鑄造禮器傳播商文化的方式,尤其是通過銘文的傳播方式,能夠部分了解當時的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文化組成部分。而從漢語言的表達的角度,則更有利于幫助人們深入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鑄造禮器本身所被賦予的文化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雪山,郭勝強.殷商文化的繁榮與中國文明的進程[J].中原文化研究,2013,(03):54-55.
[2]劉熠.殷墟青銅禮器鑄造工藝研究宗論[J].考古文物研究,2009,(01):109-110.
【漢語言文學角度看中國商文化傳播】相關文章:
試論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譯出的必要性07-13
從跨文化傳播角度探討翻譯中的幾個問題07-14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從成語看中華民族文化09-06
網絡文學傳播對傳統文學的影響10-17
從比較優勢角度看中日韓汽車的出口08-16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論文07-22
網絡文學傳播對傳統文學的影響論文07-21
影視媒介影響下的文學傳播10-12
文學與新聞傳播互動研究論文10-03
漢語言文學論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