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只正在蛻皮的蟬-作為西方哲學當前生長點的懷特海過程哲學
提 要:懷特海的過程就像一只正在蛻皮的蟬,它的、探索過程和方向概括地表現了西方哲學在20世紀所走過的歷程和進一步的探索趨勢。它強調過程和價值問題的初衷,對過程的具體,以及對主-客二分法的批判和揚棄,都表現出了當前西方哲學艱難的“蛻皮”過程;但是,由于沒有對包括研究者本身在內的個體加以充分的重視和研究,特別是沒有立足于現實社會個體生成過程的社會維度和文化維度,用社會個體生成論的立場和進行過程哲學研究,所以并沒有徹底解決“事實”與“價值”二元分立的問題,因而盡管表現出“蛻皮”的愿望和趨勢,最終卻沒有完成這樣的過程。只有運用社會個體生成論的立場和方法進行這樣的研究,這種“蛻皮”過程才有望完成,從而達到“展翅高飛”的境地。關鍵詞:過程哲學,價值與事實,無主體狀態,平面化靜態視角,社會個體生成論
“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不僅從表面上看表現為強調價值的哲學與強調事實的西方哲學之間的差異[1],從學理上表現為有關西方哲學如何從“事實”出發推論出“價值”的問題,同時就作為當代西方哲學發展縮影[2]的懷特海過程哲學而言,也表現為如何使過程哲學的研究視角從靜態發展到動態、從對“過程”的平面化靜態描述發展到對“生成”的立體性動態描述、從竭力把“價值”客觀化發展到充分重視“價值”的主觀性社會文化維度[3]。
形象地說,懷特海的過程哲學就像一只正在蛻皮的蟬——在沒有完成這個蛻皮過程之前,它只能在平面上進行相應的觀察和研究論述,而只有完成了這樣的蛻皮過程,它才有可能“展翅高飛”,以更加廣闊的動態視角去考察和研究同樣廣闊的動態性研究對象,從而得出真正符合實際的結論。我認為,只有運用社會個體生成論[4]的研究立場和方法論視角,進行充分重視作為社會個體的主體的過程哲學研究,這只蟬才可能徹底蛻去它最后的硬殼而飛翔起來。
一、蟬與懷特海過程哲學的“破”與“立”
眾所周知,就一只蟬的完整生命歷程而言,它雖然命中注定會蛻掉最后束縛自己的那一層硬殼,擺脫只能平面爬行的狀態而飛翔起來,但在完成這個蛻皮過程之前,它的活動范圍基本上是平面的——也就是說,它只能在二維空間中爬到哪里算哪里;而且,這種生存狀態決定了它的視角的平面性,使它的感覺具有濃厚的“靜止”和“孤立”色彩[5]。而當它飛翔起來以后,它的生存狀態和視角顯然就完全是另一種境界了。我認為,作為西方哲學在20世紀發展縮影的懷特海過程哲學,與這種正在蛻皮的蟬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什么呢?
和西方上任何一位哲學家一樣,懷特海創立的過程哲學不僅本身有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也體現了“不破不立”的基本傾向。就“破”的方面而言,他的批判矛頭主要針對的是哲學、心理主義、亞里士多德的主詞-謂詞分離學說、休謨的“孤立的簡單印象”學說,以及康德的“先驗圖式”論等[6]。而他之所以對這些學說提出批判,主要目的在于從根本上徹底消除西方哲學自古希臘以來一直存在的主體與客體、事實與價值分裂對立的困境——也就是說,他試圖通過徹底解決西方哲學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有關本體與現象、一與多、動與靜、永恒與流變、存在與生成、心與物、決定論與意志自由等形而上問題,以價值觀念為核心、以論述帶有生成色彩的[7]“過程”為手段,建構能夠融合英美語言分析哲學和歐陸思辨哲學這兩大陣營的過程哲學體系。
如果我們不滿足于國內曾經流行的、用所謂“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這樣的標簽為懷特海所批判的這些學說定性的做法,而是進一步深入考察那些提出和擁護它們的(作為現實的社會個體而存在的)哲學家個體的主觀視角,我們似乎就可以看到,這些哲學家的學術研究視角與尚未完全蛻皮的蟬的視角確實具有相似之處[8],而懷特海的做法則似乎體現了蟬的這個蛻皮趨勢——努力擺脫原來僵硬刻板的主體-客體區分及其框架,通過論述“過程”打破原來非常僵硬的分裂對立狀態,并通過論述“價值”使上述所有這些分裂對立的方面能夠綜合、甚至能夠融合起來。
顯然,懷特海為自己確定的這個任務是非常艱巨的;它不僅意味著從“破”的角度徹底顛覆西方哲學自有史以來形成的各種各樣的哲學理論及其傳統,而且意味著要從“立”的方面建立起真正揚棄了這些理論、解決了它們的根本問題的哲學理論。那么,懷特海所“立”的是什么?他的基本愿望實現了嗎?
懷特海自己提出的哲學定義是:“哲學就是由關于它自己當初的主體性僭越的意識進行的自我修正”[9];而作為一個哲學家則應當“在存在的個體性和相關性之間保持平衡”[10]。就這種定義和要求而言,前者在顯示懷特;菊軐W觀強調對主體性僭越的批判反思意識的同時,表明了他試圖通過論述“過程”突破以往僵化的主體-客體框架的基本意向;而后者則以所謂“保持平衡”暴露了這種嘗試所具有的平面化傾向——因為我們即使僅僅就字面意思而言也可以看出,“保持平衡”的前提是承認有關的兩者的存在及其現狀,亦即認為它們存在于同一個時空階段、同一個層次或者平面之上,而不是在分別對兩者進行全面深刻的批判反思的基礎上,通過揚棄它們而取得突破性進展(亦即在此基礎上形成哲學理論和研究本身的生成過程),進而建立確實技高一籌的哲學體系。
另外,無論是出于強調糾正“主體性僭越”而矯枉過正,還是由于從根本上懼怕和回避主體的主觀性和任意性,懷特海在這里實際上都完全把自己的立足點放在追求純粹的客觀性上了[11],因而沒有給作為現實主體的社會個體留下存在的余地,更不用說對這種主體的主觀性精神境界在文化傳統和社會環境之中的生成過程進行研究論述了。而這樣一來,他實際上就忽視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哲學家的論述基礎,因為這樣的論述基礎恰恰就是這種主體的文化傳統和社會環境,以及他(她)的主觀性精神境界在這種傳統和環境之中的生成過程。
毋庸贅言,僅僅從懷特海對哲學的定義和哲學家應當做什么的論述出發,就肯定他的哲學是“一只正在蛻皮的蟬”,確實有論據不足之感。我們下面再結合他對過程哲學的說明,看一看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二、對過程哲學的說明的無主體狀態和平面化靜態視角
在《過程與實在》這部名著之中,懷特海對其過程哲學提出了二十七個范疇說明[12]。我認為,這些說明不僅比較直接地表現了他的過程哲學觀所包含的基本要點,同時也反映了這些要點所具有的無主體狀態和平面化靜態視角特征。
這里需要加以說明的是,這里所謂的“無主體狀態”并不是說懷特海這些論述不是以作為研究主體的他自己為前提,而是說他不僅由于竭力追求純粹的客觀性而把這樣的前提徹底隱藏起來,沒有加以任何論述,而且,即使在涉及作為其研究對象的各種主觀方面的時候,也把這些方面視為像客觀對象一樣[13]、與客觀對象毫無差別的靜態的東西,而加以“千人一面”式的論述。而所謂“平面化靜態視角”則是說,由于沒有涉及作為研究者的哲學家的論述所特有的主觀視角,更沒有涉及這種主觀視角的生成和變化過程,所以,這些說明都是以哲學家現成的靜態視角為依據的;而這樣一來,這樣的視角便由于追求共時性抽象依據的基本傾向而具有了平面化的特征。
因此,所有這些論述類型都是依據一位追求純粹客觀描述的哲學家的眼光表達出來的,既沒有涉及研究主體自己的視角是不是具有主觀性和動態性(即生成性)的問題,也沒有涉及作為其研究對象的主體諸方面是不是具有主觀性和動態性(亦即生成性)的問題,更不用說從歷史文化傳統和社會現實環境角度加以研究論述了。讓我們通過以下經過分類的范疇,具體看一看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
通過對懷特海這二十七個范疇說明進行未必完全適當的分類[14],我們大致可以看到以下七類范疇說明:
第一類:關于存在物的基本類型——永恒客體(eternal object)和實際存在物(actual entities),實際存在物的功能、統一性和多樣性,以及實際存在物的“直接性”、“主體”與生成過程的關系(范疇v,xix,xx,xxi,xxii,xxiii等)[15];在這里,懷特海主要是對實際存在物的各個方面進行定義、描述和解釋,因此,這里并不存在對現實的個體性社會主體及其的精神世界的任何說明,更不用說涉及這種世界的社會維度和文化維度了。
第二類:關于世界和實際存在物作為造物都是過程、亦即都是生成過程,實際存在物的生成方式決定它們是什么(過程原理),以及有關它們的描述及其理由(范疇i, ix, xiv, viii,xviii)[16]。在這里,懷特海雖然強調了世界及其各種實際存在物都是過程或者生成過程,卻沒有(哪怕是非常簡略地)論及作為實際社會個體的現實主體是不是也包含在這樣的世界之中、也屬于這樣的實際存在物,他們在何種意義和層次上能夠成為這樣的過程、這樣的實際存在物,以及究竟處在何種生成層次之上的認識主體才能形成這樣的認識。
第三類:有關實際存在物的潛能與現實的關系(相對性原理),潛能及其與合生(concrescence)和永恒客體的關系(范疇iv,ii,vi,vii,x等)[17]。處于現實的社會世界之中的社會個體,也具有與這些實際存在物完全相同的潛能和現實性嗎?也許是。但是懷特海在這里同樣沒有做出任何有關的說明。所以我認為,他在這里的論述體現了與論述上面兩類范疇一樣的特征。
第四類:對于統一性、多樣性和客觀化的論述(范疇xvi,xxiv)[18]。就懷特海在這里所涉及的統一性和多樣性而言,究竟哪一種作為現實主體的社會個體能夠像懷特海本人這樣,做出有關某種統一性或者多樣性的陳述呢?一個兒童或者門外漢能夠這樣做嗎?而且,關于這里所論述的實際存在物的自我創造過程,現實的社會個體也同樣具有這樣的自我創造過程嗎?即使答案是肯定的,自我創造過程這個術語本身也表明,懷特海忽視了社會個體的創造過程所必然具有的社會維度和文化維度。
第五類:結合實際存在物的生成過程論述“攝入”(prehesion)及其構成和種類,由此轉入對于各種主觀方面的論述(范疇iii,xi,xii)[19]。我們在這里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懷特海是以和他描述客觀對象的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轉入對主體“攝入”的各個方面的描述的;而且,盡管主體這些有關方面在這里出現了,但主體卻同樣是靜態的、平面化的,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任何關于其生成過程的說明。
第六類:結合論述命題和包括情感、估價在內的各種主觀形式,繼而論述“感受”(feeling)及其滿足(范疇xiii,xv,xvii,xxv等)[20]。應當說,懷特海雖然在這里所涉及的純粹是社會個體主觀世界的各個方面,但他仍然竭力以完全客觀的方式進行論述;因此,他在這里也同樣是在竭力避免現實主體的主觀任意性。勿庸贅言,這種研究方式對于充分重視和研究主體及其各個有關方面來說,是不可能有多少益處的。
第七類:作為某種系列的合生過程,與整合以往的攝入過程、感受最終得到滿足的關系(范疇xxvi,xxvii)[21]。我認為這里的關鍵在于,這些所謂的攝入和滿足究竟屬于什么樣的主體?在懷特海這里的說明之中不存在有關這個問題的任何答案。
可見,即使我們只把懷特海對過程哲學的這些說明作為研究個案略加分析,而不詳細引用他的其他具體論述,我們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過程哲學所具有的無主體狀態和平面化靜態視角的特征。這里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我們對他這二十七個說明范疇的列舉和歸類,并沒有完全按照他原來的論述順序,而是參照西方哲學傳統流行的“客觀-主觀”模式進行的。這樣做雖然有掩蓋他的批判鋒芒之嫌,但卻有助于突出展示他的做法所具有的探索性和突破性。實際上,他對這二十七個說明范疇的論述順序也同樣帶有非常明顯的探索特征——從它們之間并不存在明確的邏輯遞進順序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嚴格說來,懷特海在這里表現出來的無主體狀態和平面化靜態視角特征,是與西方哲學傳統的惟理智主義主流一脈相承的[22];但另一方面,他對“過程”和“價值”的充分強調和研究論述,又體現出了對這種主流進行批判反思和揚棄的傾向和趨勢——除了這里的有關論述以外,他在其他地方對西方分析哲學所犯的“完善詞典的謬誤”的論述,也同樣非常清楚地反映了這一點[23]。 懷特海及其過程哲學基本上處于傳統與批判揚棄傳統這兩種基本趨勢之間,所以我們說,作為西方哲學的生長點之一的懷特海過程哲學就像一只正在蛻皮的蟬。那么,現在的關鍵在于,究竟進行怎樣的研究立場和視角的轉變,這只蟬才能把最后一層皮蛻掉?
三、作為西方當代生長點的過程哲學與個體生成論
正像我們上面已經看到的那樣,懷特海的過程哲學一方面體現了非常強烈的、對西方哲學傳統的批判揚棄意識,另一方面也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無主體狀態和平面化靜態視角特征。那么,它究竟能不能成為西方哲學在當代的生長點?它怎樣才能完成這種蛻皮過程呢?
我認為,一種哲學能不能成為它從其中產生出來的哲學傳統的生長點,主要取決于兩點:第一、它是不是已經非常清楚和充分地意識到這種傳統的優長劣短?第二、它所采取的新的基本立場和論視角,能不能使它達到徹底揚棄這種哲學傳統的目的?這兩個方面顯然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前者真正成為后者的前提,后者才有可能成為前者的結果。
就我們上面對懷特海過程哲學所進行的案例而言,由于它在第一點上既認識到這種傳統的某些根本性的致命弱點并力求加以克服,又由于竭力追求純粹的客觀性而具有“無主體狀態”和“平面化靜態視角”的特征,所以,它雖然因為試圖通過強調“價值”、通過以系統全面地論述“過程”揚棄這種傳統而有可能成為這種傳統的生長點,但是,它所秉承的這種傳統之強調“客觀性”、“抽象性”和“普遍有效性”的基本傾向,卻使它根本沒有辦法徹底完成這種揚棄工作。因此我認為,懷特海的過程哲學有可能成為西方哲學的生長點,但是,這種可能性并沒有完全變成現實,至少在他自己那里是如此——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說他的過程哲學是一只正在蛻皮的蟬。那么,能不能“蛻皮”的關鍵在哪里?
我認為,就西方哲學傳統中一直存在的“事實”與“價值”的關系而言,西方哲學的傳統立場和方法論視角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由于竭力追求純粹的客觀性而徹底忽視了活生生的主體,亦即忽視了處于文化傳統和社會環境之中的社會個體的主觀世界及其生成過程——無論這種個體是進行具體實踐活動的一般人,還是進行探討的哲學家,情況都是如此。顯然,無視這樣的主體、特別是無視他們作為個體在具體社會活動之中的所作所為和其主觀世界因此而出現的生成過程,不僅哲學家的主觀立場、方法論視角及其生成過程會處于哲學批判反思的領域之外,作為哲學研究對象的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也會因此而出現扭曲[24]。恰恰因為西方哲學傳統的主流竭力追求抽象結論的純粹客觀性和普遍有效性,所以,從這樣得出的所謂“事實”和關于“事實”的真理出發,根本不可能走向“價值”,因而根本不可能徹底解決有關本體與現象、一與多、動與靜、永恒與流變、存在與生成、心與物、決定論與意志自由等形而上——因為這樣的基本立場和方法論視角已經使研究者“畫地為牢”,只能固守這樣的“事實”和及其真理,而不可能對包含主觀世界諸方面的生成過程有所覺察,更不用說加以必要的反思和研究論述了。
所以,我認為,能不能完成這種“蛻皮”,關鍵在于研究過程哲學的哲學家們有沒有能力在繼承懷特海過程哲學強調“價值”、強調“過程”、強調批判揚棄主體-客體二元分裂對立狀態的成果的基礎上,真正實事求是地看待和研究現實的社會個體——也就是說,取決于這些哲學家是不是真正能夠徹底地把過程哲學強調動態生成的基本觀點,全面落實成為使有關(包括作為哲學家的研究者在內的)社會個體主觀世界諸方面的研究,得到與對于客觀世界諸方面的研究同樣的地位,從而使所有主體的主觀世界、它們的生成過程和它們的文化傳統背景和社會現實環境,都在過程哲學研究領域之中得到應有的地位和重視。毋庸贅言,懷特海雖然具有把所有研究對象都納入過程哲學的研究范圍、建立系統全面的過程哲學體系的宏偉抱負,但他最終并沒有實現這種抱負。
只有用社會個體生成論的基本立場和方法論視角,揚棄懷特海的過程哲學的基本立場和方法論視角,立足于社會個體及其主觀世界的生成過程的文化維度和社會維度,對社會個體的社會行動所涉及的(包括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在內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作為西方哲學在20世紀縮影的懷特海過程哲學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自己當初的抱負,像蟬最后蛻掉了自己的硬殼那樣展翅飛翔起來。
注 釋[1] 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說法——一般說來,側重理智的西方主流更加強調事實,并且以獲得關于事實的“真理”知識為歸依,而側重情感體驗的哲學和東方哲學則更加強調主體的感受,并且以對主體的規范和隨之而來的主體精神境界為鵠的,因而基本上可以說,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強調事實與強調價值這兩種做法之間的差異。當然,這個題目需要做我們在這里根本無法進行的廣泛的實證性。
[2] 參見陳奎德,《懷特海過程哲學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5頁及以下部分。
[3] 當代西方哲學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出現的,逐漸重視研究日常語言、繼而逐漸重視研究哲學和哲學諸方面的趨勢,已經向我們表明了這一點。
[4] 這里所謂的“社會個體生成論”(the social individual growing-up theory),是本人在以往研究西方哲學、美學,現象學社會學等諸方面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基本思路;它具有以下四個要點:
第一、包括研究者在內的每一個現實個體,都處于某種存在于具體社會文化環境之中的生成過程之中;
第二、這種生成過程具有兩個方面:一是個體通過相關的各種社會互動過程獲得越來越多的社會角色,二是個體的主觀世界因此而達到越來越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人類社會生活包括學術在內的每一個方面,都是這種生成過程的結果,是由不同的社會個體通過這種過程建構的;
第四、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所有這些方面,都必須從有關這樣的社會個體主觀世界的生成過程的視角出發進行探討。
[5] 需要強調的是,這種“靜止”和“孤立”是作為主體的蟬的感覺所具有的,而并不是作為它的感覺對象的外部事物所具有的特性。
[6] 參見懷特海,《過程與實在》版,劍橋大學出版社,1929年版,第viii頁等。
[7]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懷特海在其論述過程中確實多處談到“生成”,并且把他對于“生成”的論述當作建構其過程哲學體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來處理;但是,他的論述側重點仍然是盡可能客觀地對過程加以描述——或者說,“生成”只是他對“過程”的形象描述,并沒有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過程”的涵義。然而實際上,“過程”恰恰應當是對“生成”的形象描述,也就是說,它所包含的意義只是“生成”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只是表面上的、從平面上看到的一部分,倒是“生成”包含了更加豐富的涵義。
[8] 囿于篇幅,我們在這里不可能對此進行詳細的論述,而只能強調指出,懷特海表現出來的非常強烈的批判傾向,主要針對的就是這種把所有研究對象都孤立化、抽象化、平面化的基本傾向。
[9]參見懷特海,《過程與實在》英文版,劍橋大學出版社,1929年版,第20頁。
[10] 參見《在世哲學家文庫·懷特海的哲學》英文版,紐約圖鐸出版社,1951年版,第680頁。也可參見陳奎德,《懷特海過程哲學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3頁。
[11] 因為顯而易見,哲學家只能根據某種客觀的情況和標準,才能認識到他(她)自己當初的主體性究竟是不是具有僭越性。
[12] 參見懷特海,《過程與實在》英文版,劍橋大學出版社,1929年版,第30-35頁。
[13] 實際上,懷特海之所以以有機體作為其研究對象,就是要以這種方式把所有作為其研究對象的客觀事物和主觀世界都統一起來。
[14] 囿于篇幅,我們不可能一一詳細引用懷特海的原文,只能以這樣非常概括的方式表達他的基本觀點。
[15]參見懷特海,《過程與實在》英文版,劍橋大學出版社,1929年版,第30頁和34頁。
[16] 參見,同上引書,第30頁,32頁,31頁和33頁。
[17]參見,同上引書,第30頁、31頁。
[18]參見,同上引書,第32頁,第34-35頁。
[19]參見,同上引書,第30頁,31頁和32頁。
[20]參見,同上引書,第32頁,32-33頁,第35頁。
[21]參見,同上引書,第35頁。
[22] 就西方哲學傳統主流而言,尋求客觀性、拒斥主觀隨意性的基本傾向一直處于主導地位,而這里指出的“無主體狀態”和“平面化靜態視角”則是這種傾向的兩個具體表現。
[23] 參見懷特海,《思想方式》英文版,劍橋大學出版社,1936年版,第235頁。
[24] 顯然,無論是研究評價領域、審美領域,還是研究宗教神學領域,這種追求純粹的客觀性、忽視主體的做法,都必定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失誤和偏差。
【一只正在蛻皮的蟬-作為西方哲學當前生長點的懷特海過程哲學】相關文章:
現代西方哲學論文(精選7篇)01-30
試論西方哲學中的“常識”概念03-07
當代西方哲學思潮論文12-04
為什么說西方哲學已經死了?12-22
面對現代西方哲學困惑的若干思考03-04
實體即主體:黑格爾哲學生長點辨析03-04
海德格爾論作為原初科學的哲學03-26
作為第一哲學的超越論現象學03-07
歷史在馬克思哲學中是如何作為本體而存在的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