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學的異同點分析論文
哲學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意識形態,那么哲學研究中,把形而上學作為一種獨特性的區分特征也是中西哲學對比研究中的一個好方法。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了中西方哲學的異同點分析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西方哲學的異同點分析論文 篇1
摘要:一般認為,西方哲學的主要特征是邏輯的、分析的,而中國哲學的主要特征是體驗的、綜合的。傳統的中西方哲學比較研究也是基于這個認識的,但對于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應當從中西方哲學智慧,內容以及他們的相同之處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中西方哲學智慧
哲學可謂博大精深,雖然這個學期已經學習了一個學期的西方哲學,但仍只是略懂皮毛,也可以說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簡單的哲學思想,對于那些復雜一點的哲學思想仍然是不理解,F在就我的那一點理解來談談對中西方哲學的看法。
中華民族的哲學。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歷史演變的規律,形成了自己獨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觀、歷史觀、倫理觀、認識論和方法論。而西方哲學是擁有相同歷史傳統和統一概念體系的統一的哲學體系。公元前5~3世紀,人類文化史上出現了一大奇觀,中西方文明幾乎同時達到了一個新高峰。中方哲學以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繁榮為標志,而西方哲學則以古希臘科學文化的昌盛為特征。中西方這一時期的哲學和科學傳統對于后來東西方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下面將從以下幾方面談談中西方哲學的異同點。
一、中國哲學的神秘主義與西方哲學的理性主義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學的開創者,也是第一個用理性的目光審視自然的先哲。他認為自然界的萬物總是由某種最基本的東西構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泰勒斯對自然的解釋是“水是生命的源泉,萬物的基始是水”。這個觀點為人類認識自然開創了一條可貴的理性認識之路。它引導人們從自然本身去解釋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避免了用主觀意志或憑個體好惡解釋自然帶來的任意性和神秘性。雖然古代西方人對構成自然界萬物的本原的認識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們都是通過理性方法來解讀自然。其意義在于人類對自然開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動了哲學思維和科學理性思維的發展,這對西方后來科學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基礎意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西方理性主義。
中國的自然哲學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顯然,在老子的道家學說中,“道”是構成萬物的本原。老子的“道學”將人們從多元宇宙觀發展為一元宇宙觀,力圖從自然自身解釋自然的多變現象,這與泰勒斯是一致的。在老子那里是“道”帶來了一個整體的一,即宇宙這個統一的大系統。中國人認識自然的視角,從老子開始就與西方的泰勒斯不同,米利都學派追求的本原是構成萬物的分立體;而東方的“道”卻是形成整體一的基礎,它是抽象的。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道”的抽象特性,它將引導東方人論“虛”,并樂于思辨玄想,因而缺少微觀實證分析的本性。中國的中醫理論體系明顯地體現了這一特色。由于泰勒斯的本原是構成萬物的分立體,因此,它引導的是西方學者對具體事物的結構和形成規律的尋求。東方的中國人接受的是道家學說,它的抽象性和神秘性以及它的整體視角和運動本性,它引導的是東方學者用思辨和玄想及經驗觀察去對整體性質和物質的運動做出把握。
二、中西方哲學智慧的差異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是中國智慧發展的堅實基礎。東方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孔孟之道”一統天下,長達五千年之久,這種“倫理精神”和“價值理性”世代相傳,沿襲至今,至使東方的科學技術發展,受到極大的阻礙。然而,這卻成就了東方的文化發展。西方的智慧是理性的,有兩千年的哲學、自然科學發展史,創造了完整的哲學、自然科學的理論體系,有邏輯嚴謹的數學。西方人把他們的智慧用于對哲學、科學體系的探索與研究,利用他們已有的科技成果發展軍事,進行殖民擴張。西方的科學體系推動了全世界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方龐大的、具有系統性和體系化的歐氏理論與中國的認識論和多神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東方智慧以直覺思維為主體,西方智慧以邏輯思維為主體;東方與西方智慧的巨大差異,構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結果。
三、中西方哲學的相通之處
中西方哲學的發展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他們的發展自始至終充滿了激烈的斗爭。就世界構成“本體”而言,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爭;就認識論而言,是反映論與先驗論之爭;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在不同程度上發展了辯證法。唯心主義長期占據統治地位,成為官方哲學和宗教哲學。幾千年來,唯物主義作為非官方的民間哲學,長期受到壓抑,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道路。就方法而言,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之爭。中西方哲學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哲學傾向的貫徹,是為一定的階級、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務的。
中華傳統思維早就了我們發現知識經驗,西方思維造就了他們發現就形成了知識。中西方的哲學如果互相借鑒的話,那么西方也就不會有異教徒慘死這樣的慘案發生,都嘗試著去包容別人就不會覺得別人的信仰是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自由,我們應該尊重別人的權力。如果我們能夠借鑒西方的公理化的'思維方式,把我們的發現形成知識,再經過一代代人的完善,那么我們今天就不用去學習別人的知識,說不定現在世界上的大部分的高科技知識都是我們國家的,因為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是近三百年才開始落后的,在這之前,我們的水平都處在世界的前列,只是這短短的三百年就造成這樣巨大的差別,不得不讓我們反省一下。以上的這些有些是個人的想法,也有來自對他人的借鑒,盡管這門課的上課時間很短,但我已經在上這門課的時候感受到西方哲學的魅力并且讓我對西方哲學增加了興趣,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地接觸到西方哲學。
參考文獻:
《淺析東西方哲學的分殊點及其影響》沈佳強
《中西方哲學智慧的比較分析》張志偉
中西方哲學的異同點分析論文 篇2
摘要: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步深入,西方社會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與西方人接觸和交往的機會,這加深了我們對西方社會的理解,但這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來自陌生的國家和文化,思維和設計方式、生活和行為習慣等與我們迥然不同的人,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文化沖突的現象。
關鍵詞:文化;思維;設計;西方
中西方在美術,建筑藝術設計和現代產品設計的各種領域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境界。歸其根本是中西方兩個社會在思維方式上的差別。本質上來講,東方思維屬于“形象思維”,而西方人屬于抽象思維。抽象思維憑借科學的抽象概念對事物的本質和客觀世界發展的深遠過程進行反映,使人們通過認識活動獲得遠遠超出靠感覺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識。強調了對事物描述或想象過程中的邏輯性。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具體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設計方向的差異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創造了無數世界第一,并且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但透過顯現看本質,其實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這看似一切欣欣向榮的背后,卻是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低勞動力成本的基礎之上的,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沒有自己的工業設計的“中國制造”已經走到了盡頭,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并不能及時的應對各個品牌產品的競爭。而工業設計,直接關系到國家發展的命脈,關系到我國能否順利實現產業升級,擺脫代加工的低成本、高依賴的現狀,真生使自己的品牌以利于全球競爭之中。而要振興我國的工業設計,重要途徑就是發展中國的工業設計高等教育。但在中國,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的前景卻不容樂觀。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相當大的一部分到各學校去做教師了,真正進企業的很少,即使進了企業,大多數也不到一線工作。9O年代末的時候,人們開始覺察到工業設計的重要性,畢業生進企業的也就多了起來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工業產品設計不多,企業的產品還是以模仿抄襲為主而在西方由于工業革命的爆發,歐洲較早全面進入了工業社會。藝術設計的理念深入人心,設計成為一種文化,根植于人們的生活中。在中國,很少有哪個院校工業設計專業重視學生人文素質和文化素養的培養,與西方工業設計中體現的以自然為本和以人為本的觀念相去甚遠,而缺少文化底蘊又少有人文關懷支撐的產品設計最終在國際市場上難以立足。而在當今社會中,中國工業設計在形象思維的引導下應該走一條多元化,更具有邏輯性的道路,從而走出自己的設計風格。
2、審美觀念的不同
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則與西方人大不相同。西方會關注美是什么,對美的理解是偏重分析的邏輯思維,特別注重思維的認識作用,將美學概念化、邏輯化、形式化的理智型思辨思維。比如畢達哥拉斯就曾經說過:藝術的美體現在合理的理想數量的關系,因此美的本質是數量比例的和諧,而和諧產生于差異的對立。并且西方強調從個性的特殊性中認識到共性的普遍性,在對規律的認識中得到審美的愉悅。以理性為主,認為感性為輔。這些與中國的審美是恰恰相反地,中國人偏重于直覺的感悟,重視人的情感的因素。
認為美學是以實現理想人格為目的的實踐美學,它是在知、情、意三者的統一中追求某種智慧。而且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世界既是不可認識的,萬物又是始終處于變化之中的,準確地描繪客觀事物似乎既不可能又無必要。所以中國人在審美過程中,“重經驗而不重理論,重情感而不重邏輯;诖艘庾R形態的認識,中國人的在藝術的表現上傾向于重表現、重象征、重節制、重理念、重含蓄性,審美的愉悅還得通過想象、頓悟才能達到理念的快感。如“詩言志”三個字便是最精煉的說明。
3、行為規范各不相同
行為規范的具體含義就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簡單的說,就是告訴人們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的一種規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范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于雙方的行為規范存在差異,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
比如說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而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會對此非常憤怒。所以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否能夠正確地識別和運用行為規范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對方的行為規范,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
4、思維模式存在差異
文化能影響人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認識,不同的國家存有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維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異,這一點在東西文化之間表現得尤為明顯。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由于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特別重視直覺,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去“以己度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相比,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籠統性和模糊性,時間久了,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可以解釋為識別和簡化對外界事物的分類感知過程。從本質上說,思維定勢往往忽視個體事物的差別,夸大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度,常常帶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條。
當然中西方文化中也存在著很多相同的方面,伴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一體化很多文化差異正在逐步減,有的已經趨于融合。對于先進的文化我們當然欣然接受,我們還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文化源于生活,盡管藝術是對于真實的模仿,對于人間真理的表現,但是文化藝術同樣是超越了歷史的真實,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總之,由于各自歷史發展和文化傳統,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隨著時代的發展兩種文化出現了融合的趨勢。對于外來文化的認識,將有助于我們在對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減少誤會與磨擦,以在學習外語的同時弘揚祖國的人文文化。
參考資料:
1.李妮 牟峰 工業設計概論[M]. 山東教育出版社
2.朱小平 歐洲建筑與裝飾藝術[M] .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中西方哲學的異同點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中西方哲學的異同點分析論文06-25
異象角度下的中西方股票市場論文07-29
分析武術中的哲學論文09-05
攝影攝像的異同點分析10-29
哲學治療思想分析論文08-11
中西方體育哲學區別09-28
醫務禮儀的哲學分析論文12-11
分析哲學與哲學分析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