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人力資本與企業所有權安排
摘要:隨著人力資本這一概念被企業普遍接受,作為人力資本團隊生產主要實現形式的企業,參與其所有權分配的要素中是否應該納入人力資本這一要素的問題逐漸被人們提上了議事日程。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力資本以及人力資本產權的特點,并通過分析人力資本所有者參與企業所有權分配的依據,最終嘗試在考慮人力資本產權的情況下對企業所有權進行了重新安排。
關鍵詞: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產權 企業所有權
一、前言
在現代社會,企業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經濟組織形式,其本質特征其實就是團隊生產。所謂團隊生產,是指由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按照分工合作和專業化的原則組織起來參與生產活動。阿爾欽(Alchian)和德姆塞茨(Demsetz)最早提出了“團隊生產”理論(team production theory),該理論指出了企業之所以能夠替代市場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采用團隊生產所獲得的總產出大于各成員單獨生產的產出之和,即“1+1>2”,且團隊的總產出與各個成員單獨生產的產出之和的差額足以補償組織、監督成員的成本[1]。
而參加團隊生產的生產要素,除了非人力資本所有者以外,還有人力資本所有者。在以往的經濟生產中,企業對于資本的定義往往只局限于非人力資本的那部分,即資金、廠房、設備等。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日益認識到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對于企業發展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因此作為知識、技術和管理水平載體的人成為了重要資本。于是,“人力資本”理論應運而生。
既然人們逐漸意識到人力資本對于企業發展的巨大作用,隨之而來的則是關于人力資本的產權問題的討論。由于以往只有物質資本的所有者才有權利參與企業所有權的分配,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從屬與物質資本的所有者,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所有權分配的不均衡和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張五常(Chueng)在《新賣橘者言》一書中通篇都在強調私有制在生產生活中的高效率,而要實現私有制,其核心就是明確界定產權。并且現代企業制度的首要特征也是產權明晰,因此,企業在引入人力資本這一概念后,要實現提高生產效率,是否讓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參與企業所有權的分配將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要明確這一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人力資本及人力資本的產權的一些特點。
二、人力資本的特點
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勞動者本身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勞動技能,具體說來,人力資本是指人所擁有的知識、技能、經驗等。人力資本的特點包括:
(一)人力資本價值的難以度量性
在人才市場上,人力資本的價值只能通過例如像專業證書、學歷證書等作為一個度量的信號或標準,這些信息相對于非人力資本來說都是不完整的,并且其價值是難以衡量的。
(二)人力資本的可抵押性
非人力資本用其現值及機會成本作為抵押,而人力資本雖然與其所有者不可分并且其價值難以度量,但人力資本仍可以用其未來收益作為抵押,雙方都具有經營好企業的動機。
(三)人力資本的多樣性與專用性
每個人力資本都有其不同的特長和專攻,這些差異從整體上構成了人力資源的多樣性,從個體上看不同人力資本的特點構成了人力資本的專用性。
(四)人力資本在使用過程中的協作性
企業是以團隊生產為主要特征的經濟組織,人力資本的專用性決定了要使得企業有效地運轉,各個部門間必須要協作,即人力資本的所有者之間必須有協作,這樣才能使企業各生產要素的運作產生最優的效果。
三、人力資本產權的特點
人力資本產權是市場交易過程中人力資本所有權及其派生的使用權、支配權和收益權等一系列權利的總稱,是制約人們行使這些權利的規則,本質上是人們社會經濟生活關系的反映。其特點包括:
(一)產權的可分離性
人力資本所有權不可分離,但是人力資本產權具有可分離性。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卻可以轉讓人力資本的產權,而企業則可以通過獲得人力資本的使用權后,合理配置和營運人力資本以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二)完備性和關閉性
由于人力資本與其所有者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可以隨意使用這種權利。而如果當人力資本產權部分被限制或完全刪除時,人力資本產權的主人可以將相應的人力資產“關閉”起來,就如這種資產從來就不存在。
正由于人們日益意識到企業內人的管理能力、知識、技能等資本在企業生產效率提高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人力資本被引入企業所有權結構中將成為一個必然。
四、現代企業所有權安排的依據
(一)企業所有權安排的依據
企業是要素所有者之間一組非完全契約的聯結。企業契約可以理解為這樣一個契約的履行過程:依據要素產權交易契約投入要素,根據企業所有權安排契約、安排資產的配置,依據企業所有權安排契約、安排分配企業剩余(謝德仁,2001)。而其中關鍵內容就是所有權安排契約,毋庸置疑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的對稱分布是有效率的。因此,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既可以由非人力資本所有者或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也可以由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和人力資本所有者共同擁有。(楊瑞龍,1997)。它們實際對稱分布的狀態依賴于兩者相對“談判力”的強弱,但是由于企業內機會主義問題的存在會直接影響企業所有權安排帶來的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的大小,同時企業所有權安排也會對契約參與者帶來不同激勵,最有的企業所有權安排必定是能使企業所有權安排的總成本最小化、企業效率最大化的結構。
(二)人力資本所有者參與企業所有權分配的依據
1.從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所有權特征來看
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所有權特征決定人力資本所有者應擁有企業的剩余價值索取權,參與企業收益分配。
根據委托—代理理論和現代產權經濟學,專用投資者為防止被他人的機會主義行為侵害的危險,應該擁有對企業的部分剩余索取權。專用性人力資本( specific human capital)與非人力資本是企業準租金的源泉[2],企業所有權的安排依賴于專用性資產的提供者占有轉租金的可能性。專用性人力資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工作經驗的積累來進行資本積累。這種專用性人力資本的轉換、進入或退出一個企業的成本都很高。
并且對于人力資本提供者來說,由于資產缺乏流動性,面臨事后被套牢的風險,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者團隊經營失敗的風險。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一同承擔著企業的特有風險和系統風險,因此人力資本的所有者應當獲得對其自己產權權益保護的保護,其應該擁有企業部分剩余索取權。
2.從企業的構成和企業交易來看
企業是人力資本所有者和物質資本所有者締結的一個契約,如果沒有人力資本所有者簽約,就不會有企業的存在,沒有企業的存在,也就不會有企業所有權。因此,人力資本所有者和物質資本所有者共同成立的企業應該歸屬于雙方共同所有,即雙方應該共享企業所有權。從企業的交易來看,企業是人力資本產權與物質資本產權交易的結果,兩者之所以能夠達成交易,是因為雙方都是獨立的產權主體。既然雙方都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產權進行交易,雙方就都理所當然地應該獲取自己的產權權益,即享有企業剩余索取權。
3.從人力資本的價值確定來看
人力資本的價值應該是勞動力資本所實現的超過一半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人力資本作為復雜勞動所實現的勞動力價值或工資;二是作為人力資本所享有的經濟剩余或利潤。人力資本產權則是人力資本所有者對人力資本價值實現的要求權,它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人力資本作為復雜勞動力價值實現的要求權;二是人力資本所帶來的剩余價值或利潤分享索取權。
4.從現代人力資本理論來看
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性質是相同的,即兩者都是通過投資形成的,都是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其作用都是使經濟收入增加,并且兩者相互依賴、互為條件,如果沒有人力資本的參與,物質資本就失去其生產性,因而也就不能成為資本,反之亦然。
從以上四點我們不難看出,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參與企業剩余所有權分配具有必然性,是現代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必然選擇。
五、現代企業所有權的重新安排
不同于以往企業所有權的安排,為了使企業的團隊生產進行得更有效率,在新的形勢下現代企業理論需要將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權利考慮進去,F代企業所有權的安排在加入了人力資本這一生產要素之后的情況將如下:
(一)人力資本所有者和物質資本所有者雙方共同分享所有權。人力資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共同承擔企業的經營風險,共同擔負提高企業經營效率的使命,彼此協同合作,因此人力資本所有者應該參與企業所有權的分配。
(二)股東是剩余索取權的當然分享者。股東的利益受到剩余控制權的決定性影響,他承擔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為人力資本提供抵押、投入企業后形成了專用性資產等。所以股東應該擁有企業所有權。
(三)企業契約的參與者共同分享企業所有權。企業契約的參與者(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都應該擁有企業所有權,他們享有的企業所有權份額取決于參與者對企業投入的專用性資本的重要性以及要素的“談判力”。
現代社會“人”的重要性已經被企業深刻地理解,因此,對于企業的發展壯大終究離不開對人力資本的良好利用,如何才能讓人力資本的所有者竭盡所能地貢獻出他們的智慧、激情投入到團隊生產中去,我相信只有對于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權益的充分考慮,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才能使得企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試論人力資本與企業所有權安排】相關文章:
關于財務治理與企業所有權安排03-22
企業人力資本投資作用分析11-22
試論企業文化11-30
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案例分析—以A企業為例12-07
試論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03-28
試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11-14
試論企業重組的文化重構11-18
試論現代企業的內部審計11-15
試論供電企業全面預算管理11-3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