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MBA教育培養的融合途徑探索
摘要:MBA教育培養模式是我國MBA教育健康發展的關鍵。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快速發展的中國國情對MBA人才的要求和挑戰,我國必須積極推進MBA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本文針對現行MBA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理念引導”加“管理模擬”的MBA教育培養融合模式,并對這一融合模式的實施和保障措施進行了詳細闡釋。
關鍵詞:MBA教育;培養模式;理念引導;管理模擬
近現代意義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于1908年誕生于美國的哈佛大學,我國于1991年開始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試點,2001年試點結束正式舉辦,培養院校已由第一批的9所發展到第九批的236所,招生規模由1991年的94人擴大到2012年的35777人。經過20多年的探索,我國的MBA教育取得重大發展,MBA教育已經成為我國培養現代化高層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然而培養模式上的缺陷,使得培養的MBA素質和能力與市場期望水平存在差距。面對不斷變化的企業需求和國際挑戰,重新審視和探索MBA培養模式便成了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議題,人才質量的要求和MBA辦學同軌競爭日益激烈的趨勢也加劇了解決培養模式問題的緊迫性。
一、我國MBA教育培養模式
英國課程學者丹尼斯·麥奎爾將“模式”定義為:“相應實踐活動本身的框架,再現實踐活動過程的理論性簡化形式,這種框架或形式又是實踐活動過程的基本要素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構成的。”我國學者查有梁從模式論的高度,對“模式”給出了定性敘述:“模式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操作于科學思維的方法。它視為解決特定的問題,在一定的抽象、簡化、假設條件下,再現原型客體的某種本質特征;它是作為中介,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原型客體、構建新型客體的一種科學方法。”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高等教育價值觀指導下,遵循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成長規律,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構建的較為穩定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總體運行方式。培養模式的關鍵在于培養目標的準確定位以及課程體系和教學過程等其它要素是否建構起“基于目標取向的內在邏輯聯系”。何謂MBA教育培養模式,目前尚無權威的釋義。本文借鑒“模式”的一般原理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涵義,認為所謂MBA教育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高等教育價值觀指導下,遵循工商管理人才的成長規律,為實現MBA的培養目標而采取的MBA人才培養過程的結構樣式和總體運行方式。
我國MBA教育經歷了向西方主要是美國的模仿摸索階段、消化吸收與特色化階段。培養模式較為單一,多數培養院校都采用傳承而來的“學科知識+哈佛式案例”教學模式。具體而言,就是一般采取大班教學,偏重理論知識傳授和分析,以講授教學為主,適當的輔以案例教學和課堂討論。
我國MBA教育面向具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對象人群通過考試招生,根據招生考試方式和辦學主體的不同,目前主要分為五種主要類型:參加全國統一聯考的普通MBA教育、中外院校合作舉辦的國際工商管理碩士(IMBA)、高級管理人員MBA(EMBA)、獨立設置商學院(如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和長江商學院)提供的MBA教育和非學歷、非學位性質的MBA教育。辦學主體和類型比較多元,但培養模式相對單一,雖有學者指出,MBA教育應從傳統的偏重理論知識傳授的“麻袋裝知識”的灌輸教育向增加管理實務與技巧,適當減少對管理理論與知識的傳授,加強對MBA學員的修養與道德培養的應用人才培養模式轉變。我國MBA培養是在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尤其青睞美國模式,已有研究多側重于對國外發達國家教育模式的介紹和比較,而對國內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較為缺乏。
二、我國當前模式存在的問題
MBA教育培養模式是MBA教育的核心要素。我國的MBA教育培養模式是在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并結合本土國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于設立較晚,加上受傳統理論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MBA教育在現實中暴露出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問題:
一是MBA學生對管理理念的理解不夠深入,過多地關注從課堂上獲取妙招或金點子。學生學習心態已成為很多MBA院校頭疼的問題,如以“顧客就是上帝”的心態來“消費”MBA教育,坐等商學院提供高薪優越的職位,或是因自己的成就而不能虛懷學習,穩扎穩打地掌握好專業知識和鍛煉職業技能;或是急功近利地獲得解決管理問題的“妙招”或“金點子”;或是學習興趣不高,為取得文憑而讀,嚴重影響培養質量。
二是MBA學生過多地依賴以往的實踐經驗,忽視管理理論及實踐水平的提高。MBA學生作為具有社會工作經驗儲備的成年人,不再有升學的壓力,有的已經在自己的企業或者社會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容易出現過多倚重以往在實踐中積累的“老經驗、老方法”搞管理,忽視管理理論及理念的重要性,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方法都亟待改善和提高。
三是缺乏國際化視野和本土化實施方法。面對國際經濟管理環境快速變化,一方面,我國MBA培養一開始就在與國際接軌,但當前仍處在初級階段,由于MBA師資力量薄弱、培養模式落后等因素,導致MBA教育的國際化視野較為缺乏,培養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面對發展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的本土國情,仍在一定程度上生搬硬套,所使用的國外經典教材和案例的時效性和適用性差強人意。缺乏本土化的實施方法,導致MBA教育的國家化視野較為缺乏,且不能很好地緊跟最新的管理趨勢和企業動向,因而達不到MBA培養的目標。
四是管理應用能力偏弱。我國MBA教育參照普通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模式,理論知識的分析與傳授比重大,課堂實踐能力訓練的比重和效果較差,加之學生在學習中的懈怠和旁觀者心態,使得此模式在MBA教育的管理業務技能、團隊管理等實際操作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方面存在較大欠缺,成為當前MBA教育的薄弱環節,故難以達到現代MBA教育的培養目標。
以上問題將導致MBA畢業生達不到企業和市場的期望和要求,有的MBA學生專業知識不扎實,有的國際化理念和全球戰略眼光欠缺,有的綜合實踐能力不強,這又導致了MBA學生口碑下降和就業障礙,不利于MBA教育的健康發展。
三、MBA教育“理念引導”加“管理模擬”的融合模式
針對我國當前MBA教育培養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理念引導”加“管理模擬”的MBA教育培養融合模式。該培養模式涉及“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兩方面的命題。MBA教育是一種獨特的教育形式,具有高層次、職業性、務實性和綜合性等特點。MBA教育培養的是能推動社會進步與引導企業變革發展的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創新精神和職業品德的商界精英和職業管理人才。自1908年MBA發端起,這一培養目標一直保持至今,從未動搖。我國MBA教育培養的人才是理論型與實踐型的有效統一。該模式依據MBA教育的特點和培養目標,以達到培養全球戰略眼光、創新精神和實踐管理能力與技巧兼具的商界精英和職業管理人才的目標為衡量依據。
為了滿足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對人才的需求,必須加強對MBA學員的理念引導。理念是人類認識的一部分,因而對MBA學員的理念引導過程是一個逐漸滲透,螺旋上升的過程,不能填鴨式一頓灌輸,也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這符合人類認識過程的基本規律。對MBA學員應注重進行全球視野和先進管理理念的引導,使其具有把握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并能有效應對挑戰的能力。
MBA屬于“實戰型”、“應用型”的教育項目,進行“管理模擬”是MBA教育貼近市場的重要途徑。管理模擬的實施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實踐管理能力的掌握、鞏固和提升需要不斷的訓練和加強。該模式是在模擬工商業實踐情境的條件下,將學生置身于真實的企業背景和事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管理能力潛質。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從實際情景中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依靠管理理念和原理,在多變的復雜形勢下,探尋實際管理問題的本質,實現實戰權變,形成脈絡清晰,配套化、體系化的解決方案,做出決策,解決問題。
MBA作為一種碩士學位,對學員的管理理論和知識的傳授依然重要,且重點在于課程體系的合理性和老師對學生進行的理念引導。管理模擬的開展與消化吸收應歸結在知識的主線上。管理理論與知識的教授應立足實際問題,有的放矢,以增強理論分析的現實意義,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進而為學員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以增強其管理決策的能力。
管理理論、理念引導和管理模擬三者有效融合,互相促進,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過程。理念引導和管理模擬不是分塊進行的,而是交匯融合于管理理論的教授中。管理理論知識傳授的重點是讓MBA學員不斷明確管理理念,進一步掌握管理方法,進而形成或提高應用能力如管理溝通能力、團隊管理能力、管理變革能力和管理決策能力等。不同形式的理論知識不斷積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應用能力”的培養思路,循序漸進。“實踐問題——知識——實踐”的培養過程實際上就是管理理論知識傳授、理念引導和管理模擬的有效融合過程。三者形成的合力以“彈簧式”的結構發揮出來,更易于達到MBA教育的培養目標。
四、我國MBA教育培養融合模式的實施
MBA教育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理念引導”+“管理模擬”的融合模式從我國MBA教育目前的狀況出發,兼具理論性和管理實踐互補融合的比較優勢。要實施該融合培養模式,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保障:
1.加強師資建設,提高理念引導的水平和能力
理念引導的實施以MBA學員為主體,優秀MBA教師為依托。應拓展國際化視野,加大開展中外合作、校企合作的力度,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國內外知名商學院的短期進修、師資交流和企業項目。還可外聘知名學者、優秀企業家、高管等管理成功人士擔任兼職教師和或來?妥v學。要通過培養鑒定、量化考核等方式加強MBA師資的培養,倡導教師不斷進修和開展研究性學習,嚴把質量關。要選拔優秀的授課教師,通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上課、座談、社團活動等多元化的方式,豐富學員的體驗和感受,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潛力,引導學生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要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影響,幫助MBA學員建立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強化企業家精神、商業倫理、競爭奮斗的MBA精神等理念。
2.開展“全真式”管理模擬,解決市場訴求
對于管理模擬,國外已有一些獨特而且有效的做法。著名的沃頓商學院重視學生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影子工程”是該學院最突出的教學特色。在“學生本體論”的教學思想下,我國的MBA教育應逐步建立管理模擬機制,通過制定管理模擬的教學計劃,精心設計實驗環境,完善與拓展開發模擬系統,培養和選拔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行為科學、信息技術等學科背景的教師任教以及建設專門的管理模擬實驗室等相關措施,以角色模式、商業競賽、小組活動等形式組織開展“全真式”管理模擬。
3.建立規范化的管理系統,實施本土化管理的機制創新
為提高學生事務管理和服務水平,可考慮設立或指定對口部門對MBA學員進行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學校還應提供學習生活幫助服務和跟蹤服務;應嘗試建立MBA導師制,幫助學生確定研究方向,指導學生提高知識,獲得管理能力;要加強對學生和教師的考勤和考核,建立規范的考核系統,以方便學院和學員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檢查和改進;要完善應用型的教學管理,在教學中注重本土化的教材案例開發與采用,讓學生更了解市場的動向和需求;要明確責任分工,細化服務環節,通過建立規范化的MBA管理系統和創新管理機制,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4.多方支撐,保障融合模式更好地實施
為保障MBA培養融合模式的順利實施,還應逐步扭轉招生倚重考生筆試成績的局面,加強對MBA學員的面試比重和個人就讀動機、實踐能力、管理潛質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察,嚴把質量關,減少或避免MBA學員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培養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在市場中尋求合作伙伴,以“學企共建的模式”,讓企業參與到MBA教育中來,既為學員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為教師積累更多的商業實踐經驗,又能更好地解決企業的問題,貼近市場的需求;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進MBA教育的創新,學習國外著名MBA培養機構的先進經驗,從培養理念、培養手段、師資結構、教學內容、生源國際化等各方面進行交流合作,完善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張千帆,曹翠翠.高校MBA教育品牌戰略實施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5):62.
[2]吳玉強.中國商學院人才培養目標、理念和模式再探討[J].科技信息,2008,(11):178—179.
[3]陶學文,別敦榮.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及其創新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2):66.
[4]陳志祥.我國MBA教育發展與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9,(4):26—28.
[5]馬紹壯.淺析中國MBA教育的挑戰和對策——以學生、教師、教學方法到項目管理為視角[J].中國高教研究,2009,(1):27.
[6]章達友.中美MBA教育質量控制之比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8):89.
[7]崔紅偉.中國IYIBA教育的本土化與國際化[J].中外企業家,2012,(1):37.
[8]王曉義,楊忠直.從美國經驗看我國MBA教育的可持續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2004,(7):60-61.
【我國MBA教育培養的融合途徑探索】相關文章:
報業集團與媒介融合的探索11-20
淺論探索問題轉化方法的途徑的論文12-23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途徑探討11-20
我國研究生培養體制的改進探索12-02
高校實驗室改革途徑探索與實踐論文03-18
探索當前體育教學之心理健康教育途徑02-21
探索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途徑05-20
我國企業員工培訓有效性提高的途徑02-21
關于研究生與本科生科研融合管理探索03-28
簡析高職文秘專業實施通識教育的途徑探索12-0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