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務會計案例教學探索論文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并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逐步開展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中級財務會計案例教學探索論文 ,歡迎閱讀。
【摘要】
案例教學應符合中級財務會計教學的特點和要求,因而在會計教學中受到歡迎,然而,中級財務會計案例教學中仍然存在不足,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建立有效的教學管理和激勵機制。
【關鍵詞】會計案例 案例教學
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的主干課,它不僅是一門理論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案例教學應符合中級財務會計教學的特點和要求,因而在會計教學中受到歡迎。由于案例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作用日益被人們所接受,目前案例教學已經在全國高等學校各個學科中的教學環節中廣為采納。但是,如何加深對案例教學特點、理念和優勢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確地樹立案例教學的態度,則是近年來案例教學方面值得關注的不足。
一、目前會計案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師的案例教學能力不強生動的案例教學已經成為教學環節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然而教學案例資源不足成為教學的軟肋。具體表現在:案例庫資源數量不足和例庫資源質量欠缺。
教師的案例教學素養在比較缺乏的情況下,院校的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水平低下也就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各高職院校會計案例選材上都不一樣,在教學內容上多數教師是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授課,教師在實際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造成了案例教學沒有系統,內容交叉重復等狀況。
不太重視學生的全程參與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準備。最為典型的是教師在上一次提前告知的案例,教師沒有特別點明準備的思路和方向,學生也只是泛泛的大致了解而沒有深入全面的收集相關的背景資料,浮于表面,這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教學效率低下的基調。
我國大部分教師的教學習慣還停留在傳統的講授為主的方式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最大的不足就在于無視學生知識體系的自主構建,無論教師對于教學內容有多么熟練,無論其講解得如何清楚,事實是并沒有拓展學生對于教材以外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良好的思維習慣,而這正是大學教學中的精髓所在。這些教師對于案例教學方式的重要性、作用、規范程序及關鍵點等各方面的內容都缺乏認識和認同。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是在課堂上實際開展案例教學,也缺乏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深思和討論的能力,容易導致案例教學流于形式、學生討論偏離主題、教師難以駕馭課堂等諸多不足,則案例教學的期望目標難以實現。
2.沒有有效的教學管理和激勵機制在教學整體規劃中不重視,在課程體系的制定和計劃中,絕大部分的學校都沒有把課程的設置、教學大綱的制定和案例教學策略結合起來考慮。這就導致了案例教學策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使用不規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職業判斷(偏好)而不是實際教學內容的需要。如哪些章節內容應以案例教學為主,哪些章節內容中案例教學應占一部分的比例,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等等都缺乏必要的原則上的規范和準備。同時,也缺乏案例教學實績與教師評估制度。基本沒有激勵機制。
二、提高教師案例教學能力
毫無疑問,沒有出色的案例教學能力,也不會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1.理論出發,精選案例案例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能否選擇恰當的案例,精選出的案例應當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學理論的案例。并且確定案例有講授型案例和討論型案例兩種中的那種。分配好兩種案例的結構比。
講授型案例其特點是,由教師引導案例淺析淺析過程,學生參與討論,案例討論的結果通常與教師所認為的最佳結論基本一致或相接近。
討論型案例其特點是,強調案例淺析淺析的過程和策略,而不是淺析淺析結論。其理由是管理不足(包括許多財務會計不足)沒有標準答案,對某一不足的處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因此案例淺析淺析也很少有標準答案。進行案例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沿著教師的思路去尋找標準答案,而是強調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能力,綜合運用已學過的各種知識和專業技能,通過積極參與集體討論,從案例淺析淺析過程而不是淺析淺析結果,去吸取經驗和新知識,提高淺析淺析不足和解決不足的能力。精選案例要求教師必須吃透教材。這是精選案例的基礎。要選擇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密切相關的正面與反面的典型案例,寓所教理論于案例之中。
2.在教學進度的安排上,注重案例教學是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的在整個案例教學的實施階段只有將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和理解理論知識與實踐環境間的深刻關系。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是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來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案例教學的設計中,首先,在會計案例教學的內容和學時方面,安排的會計案例教學進度與課堂理論教學進度,從時間和內容上保持一致。其次,應當科學辯證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一方面,在進行案例淺析淺析之前,先應當把相關的知識體系梳理清楚,讓學生對于知識的層次和相互關系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另一方面,在組織案例實施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思維,而在最后總結評價階段又應適當的回歸到課本的理論知識體系中來。
3.做好課堂組織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水平要求較高。
以學生的探討獲取知識很可能費時過多,若沒有高水平的教師指導,學生的獨立研究就容易盲目。案例教學法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財會案例教學應該按照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一方面應根據會計案例反映會計與理財實際活動的復雜程度,結合學生現有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少到多,合理確定會計案例教學的內容和學時,安排的會計案例教學進度與課堂理論教學進度,從時間和內容上應保持一致。案例內容與會計專業其他教學環節以及相關學科的教學環節,既要有區別又有聯系,相互補充、互相推動、相互協調,但不能重復,甚至可以在教學大綱中做出明確的規定:哪些內容該講,在什么課程里講,用以規范案例教學,提高專業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注重案例的實用性、針對性、典型性、啟發性、綜合性、借鑒性,精心設計會計案例。第三方面在設計會計案例時,也不應完全照搬實際工作中的做法,可以虛構一些情節和做法,并根據需要設計一些不足,使案例具有啟發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開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4.不同的教學內容使用不同的案例和教學策略一般常用的案例有三種。
(1)發散式案例案例中采用發散性不足對學生進行提問,能較好地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公司進行證券投資方式的研究,其思維角度有:
①給出案例:公司進行證券投資。
、谝龑W生淺析淺析:投資所需資金的準備,根據投資決策,選擇投資市場。
③啟發深思: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在核算上的差異。
④ 學生討論:限定條件讓學生討論。
如:在交易性金融資產下,股票(成本)、公司債券(成本)和相關費用的確定。
x公司購入Y公司發行的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10000張,每張面值100元,買價為104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4元),另支付經紀人傭金2000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x公司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Y公司債券(成本) 1000000投資收益 2000應收利息40000貸:銀行存款或其他貨幣資金 1042000M公司2007年12月13日購人N公司的股票30萬股,每股買價27元(其中包括已宣告而未發放的股利2元),另外支付手續費及印花稅32000元,全部款項從M公司在該證券公司開設的存款戶中支付。M公司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N公司股票(成本) 7500000應收股利 600000投資收益 32000貸:銀行存款或其他貨幣資金8132000實際收到股利時記:
借:銀行存款或其他貨幣資金 600000貸:應收股利 600000⑤教師概括與總結。
在此案例中還應向學生區分“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N公司股票(成本)”與“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Y公司債券(成本)”在核算上的不同點,同時要求區分購買市場,債券買價為104 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4元),每股買價27元(其中包括已宣告而未發放的股利2元)這是學生理解上的一個難點。諸如此類不足使學生思維向各個方向發展,使學生的思維過程靈活、全面,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講授證券相關內容時,我們采用了模擬證券操作法。首先由教師搜集上市公司近幾年的財務報告及公告,以供學生進行查閱、淺析淺析,給予學生一定時間淺析淺析資料并選股,然后遞交選股報告,報告中需詳細說明選股理由,尤其需要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進行詳細的淺析淺析,教師結合學生的選股報告進行點評。同時舉行各種諸如公司的“財務包裝”、會計監督、企業內部制約、公司利潤分配等專題討論,由教師主持,學生輪流發言。教師還規定學生不能頻繁換股,換股時需遞交換股報告,詳細說明換股理由,如公司的財務狀況惡化、公司預虧等。然后再以期末某一天的收盤價為準,計算學生的“成績”。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選股報告及“收益”綜合給出成績。
(2)變換式案例通過增減不足的限制因素和條件,或變換設問的角度或方向,使學生根據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淺析淺析解答不足。該類案例為學生擺脫習慣性思維束縛,學會隨不足的條件,靈活的解答不足,創造條件。
如:E公司2007年1月7日購入F公司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票面利率10% ,債券面值1000元,公司按1040元的價格購入100張,該債券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假設M公司按年計算利息,M公司購入債券時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一Y企業債券(成本) 100 000— — 一Y 企業債券(利息調整) 4 000貸:銀行存款 104 000E公司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計算如下:
①計算實際利率。由于是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債券投資成本應該為債券到期應收取本金與應收利息的貼現值之和,用公式表示為:
債券投資成本=債券到期應收取本金的貼現值十債券應收利息的貼現值②計算各期攤余成本和利息收入。E公司各期攤余成本和利息收入如下表。
③ 編制會計分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確認應收利息和利息收入的會計分錄原理相同,現以E公司2007年l2月31日為例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Y企業債券(應計利息) 10000貸:投資收益——一債券投資收益7898.8持有至到期投資— — Y企業債券(利息調整) 2101.2演變案例:E公司2007年1月7 Et購入F公司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票面利率10% ,債券面值1000元,公司按990元的價格購人100張,該債券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演變案例:E公司2007年1月7日購入F公司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票面利率10% ,債券面值1000元,公司按990元的價格購人100張,該債券到期還本,淺析淺析付息。
通過原案例淺析淺析深思,演變案例的再深思,最好讓學生歸納解題的技巧:第一,購入價格與債券面值的關系。第二,付息方式。
這樣,增強了學生在不同情況下解決不足的能力,同時也掌握了解題的技巧。
這些模擬情境教學法,創造了師生互動,特別是學生主動參加各種情境學習,通過反復練習,從而逐步形成符合現實經濟活動要求的行為方式和職業行為能力,即在專業能力,策略能力、社會能力和個性方面都得到發展,這跟我們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對于一些相近或相關的賬務處理,往往均有其相同和區別之處,學生常常容易混淆,以案例對比的方式則可以給學生加深印象,理清思維,避開賬務處理中的混亂現象。
(3)對比案例例如:萬友公司有一臺機器設備,原價為1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4000元。分別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計算各年折舊額。
兩種折舊策略相同之處:一是兩種策略均為固定資產折舊策略中的加速折IEt法。
二是兩種折舊策略五年內累計折舊總和相等,均為96000元.。
兩種折舊策略不同之處:一是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固定,而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不固定,呈逐年遞減。二是兩種策略各年折舊額不等,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加速更快。
總之,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列舉生活中生動具體的案例,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深思、淺析淺析、選擇、領悟去獲取知識,并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案例教學法要求老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有較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了解和掌握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條文、規章制度和各有關專業方面的實際資料。
三、建立有效的教學管理和激勵機制,保證教學質量
任課教師和教研室主任應當積極的去了解學生的評價、實際的教學效果和教材的適應性等等,從而為后續改善提供參考;最后,根據不斷跟進了解到的情況,經教研室討論,修訂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教案中與案例教學有關的內容,從而可以更好、更規范的指導后續的案例教學活動。
將案例教學實績與教師評估制度相結合,在對教師的各項工作進行評估的規則中加入對教師案例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評價內容,并與教師的工資和晉升掛鉤,由此從制度上保證案例教學的推進。所以,引入案例教學就需要對與教師業績相關的一些制度進行相應調整,使案例教學制度與其它制度協調,以保證能有足夠的持續的激勵機制。
應對實施案例教學的教師給予適當的課時補貼,將對案例收集、整理、編寫計人科研工作量;可組織全院師生進行案例教學的優質課比賽活動,對評出的優質課和優秀教師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
同時,要在案例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由學生自主選擇任課教師,給教師以壓力和動力,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從而推動案例教學的良性循環,促使新的實用案例不斷推向課堂,案例不斷推陳出新。
四、結束語
學生技能是需要通過實踐才能培養出來的,決不是通過概念推演和知識演繹所能解決的,必須通過實踐的操練親身體會出來。對教師與在校學生來說,案例教學顯然是最為可行、最具效率的“社會實踐”。
因為,與親自參加社會調查研究和身臨其境的“體驗式教學”相比,案例教學是最節約時間、成本最低的“社會實踐”。
【中級財務會計案例教學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PBL中級財務會計教學論文03-10
關于財務會計案例教學的相關探究的論文11-13
案例教學法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2-27
籃球俱樂部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1-21
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探索論文02-17
曲式分析教學中案例教學論文03-03
案例教學與項目式教學對比論文03-02
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2-15
實踐教學企業化的探索論文02-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