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處理模式的金融會計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現有金融會計模式面臨著諸多挑戰,為了應付這種挑戰,金融會計一直處于修修補補的變革中。那么,金融會計有沒有完善的處理模式呢?
完善處理模式的金融會計論文篇一:
一、金融會計信息處理模式創新的特點
金融會計信息處理模式的創新是建立在網絡環境基礎上的金融會計信息系統。作為金融會計信息系統支持的網絡環境包括兩個部分:一方面,國際互聯網(Internet)使金融企業同外部進行信息交流和信息互享;另一方面,根植于Internet之上的金融企業內部網絡結構,實現了金融企業內部各個部分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互享。信息化金融會計創新與傳統金融會計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書寫電子化,傳遞數據網絡化;實時跟蹤性;金融會計數據的分布式輸入;廣泛采用現值計價;采用一體化的體系架構;多樣化的金融會計信息披露模式。
二、金融會計信息處理模式架構
(一)消滅信息孤島,實現信息集成
基于視圖驅動的體系結構,使金融會計信息系統自我封閉。系統設計者通過為每個職能部門的視圖建立一套信息系統,來解決信息用戶需求多樣性的問題。各個信息系統之間相互獨立,互不相容。它們根據各自的用戶需要,分別采集、存儲和報告業務事件數據中的一個子集。這種交叉重疊、缺乏溝通的傳統構建模式,既增加了組織營運成本,又降低了信息處理效率,惡化了數據的不一致和信息隔閡。在這種體系結構下構建的金融會計信息系統,既缺乏與內部其它信息系統的融合,又無法及時汲取企業外部的信息資源。成了一個封閉的“信息孤島”。金融機構決策者無法從一個“信息孤島”中獲取決策所需的完整信息資料。當某項決策所需要信息部分來自于會計信息系統,部分來自于其它信息系統時,就可能降低最終所需信息的可靠性,導致決策失誤和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增加收集信息的成本。因此,消滅信息隔離、實現信息集成是當今金融信息管理的必然趨勢。
Internet/Intranet網絡技術的應用,使金融會計信息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的各個子系統集成為一體,并通過公共接口,與有關外部系統(如銀行、稅務、供應商、經銷商等)相聯結,使金融會計信息系統不再是金融企業內部的“信息孤島”,絕大部分金融業務產生的原始數據能夠被實時地采集和處理,直接生成金融會計信息,金融會計數據處理呈集成化之勢。實現信息集中管理,金融會計信息的傳遞方式將由附層型變為水平型,新的矩陣型網絡組織結構將逐步取代傳統的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金融機構內部相關部門可將各類信息存儲于數據庫中,授權的信息使用者可隨時獲取所需信息。金融機構的財會部門也可通過網絡把會計信息向本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網頁上發布,并把有關信息向外傳送,利用網絡發送取代傳統的紙質或軟盤報送方式,金融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和實用性將大大提高;金融會計可以實現財務信息的即時報告和定期報告,信息使用者可以隨時在網上查閱有關信息,并獲取金融會計分析的資料,提高金融決策的正確性。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會計信息也將接受來自于外部使用者的監督。網絡交易的形成對金融機構內部信息化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大型集團制企業必須建立高度柔性、擴充性強的網絡會計管理系統,以實現對集團總體資源和會計信息的全面管理。如果將金融會計系統融入到網絡化管理的集成系統中,那么金融機構所有信息系統的信息初次采集功能也就完全分散到各個業務流程中去完成,通過各業務流程上的端口進入到整個系統中去,這樣所有與財務活動相關的部門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金融會計信息的采集部門。金融會計信息的采集、加工和輸出系統也就成為一個完全自動化的系統。
(二)重構金融會計模式
以編制財務報表為目標,限制了金融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信息的類型范圍和數量,難以滿足網絡環境下金融機構內部管理者和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單一的編制財務報表的目的,使金融會計信息系統只記錄符合會計事項定義的業務事件,因而較多地重視了內部財務信息的采集,忽略了外部環境信息的吸取;較多的重視了對有形資源的相關信息的存儲和報告,忽略了知識經濟時代中更重要的財富來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較多地重視了對已發生經濟交易或事項歷史性的信息的反映,忽略了對未來事件、不確定性風險因素的披露。一方面,在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下,金融機構內部管理者越來越需要組織外部的信息來制定經營戰略,同時也更多地依賴非財務度量來綜合評價經營業績。而幾乎完全反映金融機構內部經營狀況的金融會計信息系統,在提供非財務信息和組織外部信息上幾乎無能為力。另一方面,全球化資本市場的形成和融資方式的擴展,使金融機構外部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在類型上和規模上都急速上升。不同類型的會計信息使用對信息的需求日漸多樣化。然而現行的金融會計系統是以符合公認會計原則的方式處理和報告會計信息,因此只能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單一模式的信息。如此等等,都對現有金融會計模式提出了挑戰,惟有審時度勢,重構金融會計模式方為上策。
(三)實現金融會計與管理會計集成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現有金融會計模式面臨著諸多挑戰,為了應付這種挑戰,金融會計一直處于修修補補的變革中。耗時耗費的局部改革,始終難以獲得最佳效應。因此,應打破當前金融會計軟件對手工會計的仿真,從根本上消除信息處理過程中諸多分類與再分類的技術環節,利用同一基礎數據實現信息的多元重組。未來的金融會計信息系統應是核算和管理共享同一個數據庫,將金融會計與管理會計集成,以金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為導向,確定需要的信息。在金融會計理論方面主要應趨向于:金融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將使金融企業會計與金融企業經營管理密不可分,金融會計的目標應不僅僅局限于滿足外部信息使用者對財務信息的需求,還應考慮滿足用戶廣泛的非財務信息需求,并直接參與金融企業的數據分析、預測、計劃、管理決策和控制。金融會計確認的時間基礎應由過去延伸到未來,而確認的空間范圍則應由貨幣性信息向非貨幣性信息擴展,在確認金融企業經營的交易和事項時,不僅重結果而且重影響,即以該交易或事項是否對金融企業的現金流量造成影響作為衡量標準,會計計量將由貨幣計量向著貨幣與非貨幣計量并存的方向發展。信息時代的會計報告,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向適需組合報告模式發展,向實時與定期會計報告相結合的模式發展,會計信息的.處理方式應突破傳統會計的局限,系統信息收集和報告的實時性,與傳統會計信息處理相關的一整套憑證、賬簿體系將逐步走向解體,實現會計和其他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處理,應探索建立一套適應信息技術時代需要的新型金融會計模式,采用真正意義上的網絡系統結構,在內是一個與經營管理及各種業務活動緊密聯接的內部網絡子系統,對外則與各種對外業務的處理及特定目的相聯系,通過與多種公用系統的多極鏈接融入整個社會網絡系統。內部會計系統將是一個完全網絡化的計算機系統。
(四)打破金融會計處理流程
打破傳統金融會計流程,將控制機制嵌入金融企業經營過程中,按照模糊或跨越組織界線的方法再造流程。按照一般控制審計和應用審計重新構造金融審計系統。通過建立起一整套的金融會計條件下的控制制度,加強信息化條件下的金融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和其他市場環境的改善推進金融信息化進程。通過研究網絡環境下金融會計實時控制的理論模型、研究實時控制的網絡環境、方法和模式,研究金融會計組織架構設計和控制系統的方法重新打造金融會計理論。通過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安全網的建設,確保金融會計信息系統從封閉走向開放,由靜態走向動態,由單一系統走向網絡系統互聯。
(五)引入事項會計
事項會計的思想,為金融會計的反映范疇留有充分的拓展空間。可以說,金融會計中,對期匯合同的會計處理就表明了金融會計對事項的取舍范圍正在擴展的一種趨勢。在“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的前提下,事項會計有望統一金融會計數據處理理論。作為信息系統,只有其加工處理對象才有可能貫穿從輸入到輸出的全過程;而根據對理論體系邏輯起點的一般要求,它必須是對象的最簡單、最基本的本質規定,成為構成這一個體系的基本單位,并且包含對象發展過程的矛盾,會計的純技術理論體系的起點也就非“事項”莫屬了。
事項會計是在數據處理中低度加總而不是高度加總,以便讓使用者總有未加權的原始數據可用。用計算機關于數據文件組織方式的劃分,傳統的金融會計數據處理程序是以處理為中心的,每個程序都有自己固定的數據文件的傳統方式,因為,以“會計分錄”為主要儲存內容的數據庫實際上是只為編制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所用,雖然號稱數據庫,卻有新瓶裝舊瓶之意;而根據事項會計的思想,“未加權的原始數據”方式才是以數據為中心的,獨立于應用程序的先進的數據庫方式。金融企業的整體經濟活動實質上表現為一系列的“事項”或“作業”。從理論上說,以“事項”信息為核心的數據庫組織方式有助于解決MIS的集成化設計問題。簡言之,除金融會計信息子系統之外的其他業務處理子系統無非是根據“事項”以及“事項”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處理的,以這一數據流為主線,各個模塊在全系統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聯系和交互作用便已確定;同時,對于金融會計信息系統來說,也解決了其兩大分支即“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手工環境中難以整合的傳統難題。使他們成為“同源分流”的,即起點相同而又具有不同服務對象的兩大模塊。近幾十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對金融會計的技術性研究帶來機會,更產生了壓力。
從總體上說,已有500年的歷史的、在手工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金融會計理論方法與計算機的要求差距很大,簡單地以計算機“復制手工系統”是沒有出路的,其中面臨的兩大課題是金融會計“如何更好地適應計算機”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計算機”,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電子計算機將以強大的功能回報以面目全新的金融會計模式。可以想象,在未來的世界里,這種信息可以通過直接與主機聯機的通路來選擇金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信息。從而,信息的終端用戶就可以按照他們內在目的檢索和分析數據,并且達到與他們的個別需要更加迫切近的決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專家系統”、“智商代理”等應用軟件的廣泛應用,使用者對數據庫進行處理,以提供自己所需的決策信息,技術上將不再成問題,因此,在金融會計信息處理中引入事項會計新模式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六)對網絡環境下會計實時控制方法的控制機理進行研究
在網絡環境下影響各種會計實時控制的方法發揮其作用的關鍵因素有三個:控制標準、控制準則、實時控制的策略。控制標準是控制效果的尺度和標桿,確定控制標準是會計控制方法運用的基礎,對大部分經營活動的控制都必須是建立在既定的控制標準之上,通過實際值與控制標準進行實時比較分析,發揮金融會計實時控制的作用。確定控制標準的基本依據是:會計控制系統作為實現目標的控制系統,通過不同層次的指標的設計、評價和分析,達到控制目的。因此,在確定會計控制標準時應該用各種會計控制方法,以業務層、管理層、決策層控制目標為依據設計相應的控制標準。從控制論和系統論角度來看,用結構化語言對這些規則進行描述,將規則轉換成準則;當準則嵌入到會計控制系統時,便可以發揮其實時控制的效果。因此,控制準則就是用結構化語言描述并能夠嵌入網絡環境下會計控制系統,支持實時控制的規則。根據人們對客觀存在的有待控制事件的認識和分析,可以將金融會計實時控制規則劃分為結構化規則、非結構化規則和混合規則,與此相對應的有三種控制準則和三種控制方式:結構化準則和剛性控制;非結構化準則與柔性控制;混合準則與混合控制。
完善處理模式的金融會計篇二:
一、金融會計信息處理模式創新的特點
金融會計信息處理模式的創新是建立在網絡環境基礎上的金融會計信息系統。作為金融會計信息系統支持的網絡環境包括兩個部分:一方面,國際互聯網(Internet)使金融企業同外部進行信息交流和信息互享;另一方面,根植于Internet之上的金融企業內部網絡結構,實現了金融企業內部各個部分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互享。信息化金融會計創新與傳統金融會計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書寫電子化,傳遞數據網絡化;實時跟蹤性;金融會計數據的分布式輸入;廣泛采用現值計價;采用一體化的體系架構;多樣化的金融會計信息披露模式。
二、金融會計信息處理模式架構
(一)消滅信息孤島,實現信息集成
基于視圖驅動的體系結構,使金融會計信息系統自我封閉。系統設計者通過為每個職能部門的視圖建立一套信息系統,來解決信息用戶需求多樣性的問題。各個信息系統之間相互獨立,互不相容。它們根據各自的用戶需要,分別采集、存儲和報告業務事件數據中的一個子集。這種交叉重疊、缺乏溝通的傳統構建模式,既增加了組織營運成本,又降低了信息處理效率,惡化了數據的不一致和信息隔閡。在這種體系結構下構建的金融會計信息系統,既缺乏與內部其它信息系統的融合,又無法及時汲取企業外部的信息資源。成了一個封閉的“信息孤島”。金融機構決策者無法從一個“信息孤島”中獲取決策所需的完整信息資料。當某項決策所需要信息部分來自于會計信息系統,部分來自于其它信息系統時,就可能降低最終所需信息的可靠性,導致決策失誤和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增加收集信息的成本。因此,消滅信息隔離、實現信息集成是當今金融信息管理的必然趨勢。
Internet/Intranet網絡技術的應用,使金融會計信息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的各個子系統集成為一體,并通過公共接口,與有關外部系統(如銀行、稅務、供應商、經銷商等)相聯結,使金融會計信息系統不再是金融企業內部的“信息孤島”,絕大部分金融業務產生的原始數據能夠被實時地采集和處理,直接生成金融會計信息,金融會計數據處理呈集成化之勢。實現信息集中管理,金融會計信息的傳遞方式將由附層型變為水平型,新的矩陣型網絡組織結構將逐步取代傳統的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金融機構內部相關部門可將各類信息存儲于數據庫中,授權的信息使用者可隨時獲取所需信息。金融機構的財會部門也可通過網絡把會計信息向本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網頁上發布,并把有關信息向外傳送,利用網絡發送取代傳統的紙質或軟盤報送方式,金融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和實用性將大大提高;金融會計可以實現財務信息的即時報告和定期報告,信息使用者可以隨時在網上查閱有關信息,并獲取金融會計分析的資料,提高金融決策的正確性。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會計信息也將接受來自于外部使用者的監督。網絡交易的形成對金融機構內部信息化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大型集團制企業必須建立高度柔性、擴充性強的網絡會計管理系統,以實現對集團總體資源和會計信息的全面管理。如果將金融會計系統融入到網絡化管理的集成系統中,那么金融機構所有信息系統的信息初次采集功能也就完全分散到各個業務流程中去完成,通過各業務流程上的端口進入到整個系統中去,這樣所有與財務活動相關的部門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金融會計信息的采集部門。金融會計信息的采集、加工和輸出系統也就成為一個完全自動化的系統。
(二)重構金融會計模式
以編制財務報表為目標,限制了金融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信息的類型范圍和數量,難以滿足網絡環境下金融機構內部管理者和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單一的編制財務報表的目的,使金融會計信息系統只記錄符合會計事項定義的業務事件,因而較多地重視了內部財務信息的采集,忽略了外部環境信息的吸取;較多的重視了對有形資源的相關信息的存儲和報告,忽略了知識經濟時代中更重要的財富來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較多地重視了對已發生經濟交易或事項歷史性的信息的反映,忽略了對未來事件、不確定性風險因素的披露。一方面,在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下,金融機構內部管理者越來越需要組織外部的信息來制定經營戰略,同時也更多地依賴非財務度量來綜合評價經營業績。而幾乎完全反映金融機構內部經營狀況的金融會計信息系統,在提供非財務信息和組織外部信息上幾乎無能為力。另一方面,全球化資本市場的形成和融資方式的擴展,使金融機構外部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在類型上和規模上都急速上升。不同類型的會計信息使用對信息的需求日漸多樣化。然而現行的金融會計系統是以符合公認會計原則的方式處理和報告會計信息,因此只能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單一模式的信息。如此等等,都對現有金融會計模式提出了挑戰,惟有審時度勢,重構金融會計模式方為上策。
(三)實現金融會計與管理會計集成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現有金融會計模式面臨著諸多挑戰,為了應付這種挑戰,金融會計一直處于修修補補的變革中。耗時耗費的局部改革,始終難以獲得最佳效應。因此,應打破當前金融會計軟件對手工會計的仿真,從根本上消除信息處理過程中諸多分類與再分類的技術環節,利用同一基礎數據實現信息的多元重組。未來的金融會計信息系統應是核算和管理共享同一個數據庫,將金融會計與管理會計集成,以金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為導向,確定需要的信息。在金融會計理論方面主要應趨向于:金融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將使金融企業會計與金融企業經營管理密不可分,金融會計的目標應不僅僅局限于滿足外部信息使用者對財務信息的需求,還應考慮滿足用戶廣泛的非財務信息需求,并直接參與金融企業的數據分析、預測、計劃、管理決策和控制。金融會計確認的時間基礎應由過去延伸到未來,而確認的空間范圍則應由貨幣性信息向非貨幣性信息擴展,在確認金融企業經營的交易和事項時,不僅重結果而且重影響,即以該交易或事項是否對金融企業的現金流量造成影響作為衡量標準,會計計量將由貨幣計量向著貨幣與非貨幣計量并存的方向發展。信息時代的會計報告,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向適需組合報告模式發展,向實時與定期會計報告相結合的模式發展,會計信息的.處理方式應突破傳統會計的局限,系統信息收集和報告的實時性,與傳統會計信息處理相關的一整套憑證、賬簿體系將逐步走向解體,實現會計和其他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處理,應探索建立一套適應信息技術時代需要的新型金融會計模式,采用真正意義上的網絡系統結構,在內是一個與經營管理及各種業務活動緊密聯接的內部網絡子系統,對外則與各種對外業務的處理及特定目的相聯系,通過與多種公用系統的多極鏈接融入整個社會網絡系統。內部會計系統將是一個完全網絡化的計算機系統。
(四)打破金融會計處理流程
打破傳統金融會計流程,將控制機制嵌入金融企業經營過程中,按照模糊或跨越組織界線的方法再造流程。按照一般控制審計和應用審計重新構造金融審計系統。通過建立起一整套的金融會計條件下的控制制度,加強信息化條件下的金融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和其他市場環境的改善推進金融信息化進程。通過研究網絡環境下金融會計實時控制的理論模型、研究實時控制的網絡環境、方法和模式,研究金融會計組織架構設計和控制系統的方法重新打造金融會計理論。通過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安全網的建設,確保金融會計信息系統從封閉走向開放,由靜態走向動態,由單一系統走向網絡系統互聯。
(五)引入事項會計
事項會計的思想,為金融會計的反映范疇留有充分的拓展空間?梢哉f,金融會計中,對期匯合同的會計處理就表明了金融會計對事項的取舍范圍正在擴展的一種趨勢。在“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的前提下,事項會計有望統一金融會計數據處理理論。作為信息系統,只有其加工處理對象才有可能貫穿從輸入到輸出的全過程;而根據對理論體系邏輯起點的一般要求,它必須是對象的最簡單、最基本的本質規定,成為構成這一個體系的基本單位,并且包含對象發展過程的矛盾,會計的純技術理論體系的起點也就非“事項”莫屬了。
事項會計是在數據處理中低度加總而不是高度加總,以便讓使用者總有未加權的原始數據可用。用計算機關于數據文件組織方式的劃分,傳統的金融會計數據處理程序是以處理為中心的,每個程序都有自己固定的數據文件的傳統方式,因為,以“會計分錄”為主要儲存內容的數據庫實際上是只為編制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所用,雖然號稱數據庫,卻有新瓶裝舊瓶之意;而根據事項會計的思想,“未加權的原始數據”方式才是以數據為中心的,獨立于應用程序的先進的數據庫方式。金融企業的整體經濟活動實質上表現為一系列的“事項”或“作業”。從理論上說,以“事項”信息為核心的數據庫組織方式有助于解決MIS的集成化設計問題。簡言之,除金融會計信息子系統之外的其他業務處理子系統無非是根據“事項”以及“事項”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處理的,以這一數據流為主線,各個模塊在全系統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聯系和交互作用便已確定;同時,對于金融會計信息系統來說,也解決了其兩大分支即“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手工環境中難以整合的傳統難題。使他們成為“同源分流”的,即起點相同而又具有不同服務對象的兩大模塊。近幾十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對金融會計的技術性研究帶來機會,更產生了壓力。
從總體上說,已有500年的歷史的、在手工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金融會計理論方法與計算機的要求差距很大,簡單地以計算機“復制手工系統”是沒有出路的,其中面臨的兩大課題是金融會計“如何更好地適應計算機”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計算機”,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電子計算機將以強大的功能回報以面目全新的金融會計模式?梢韵胂,在未來的世界里,這種信息可以通過直接與主機聯機的通路來選擇金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信息。從而,信息的終端用戶就可以按照他們內在目的檢索和分析數據,并且達到與他們的個別需要更加迫切近的決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專家系統”、“智商代理”等應用軟件的廣泛應用,使用者對數據庫進行處理,以提供自己所需的決策信息,技術上將不再成問題,因此,在金融會計信息處理中引入事項會計新模式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六)對網絡環境下會計實時控制方法的控制機理進行研究
在網絡環境下影響各種會計實時控制的方法發揮其作用的關鍵因素有三個:控制標準、控制準則、實時控制的策略。控制標準是控制效果的尺度和標桿,確定控制標準是會計控制方法運用的基礎,對大部分經營活動的控制都必須是建立在既定的控制標準之上,通過實際值與控制標準進行實時比較分析,發揮金融會計實時控制的作用。確定控制標準的基本依據是:會計控制系統作為實現目標的控制系統,通過不同層次的指標的設計、評價和分析,達到控制目的。因此,在確定會計控制標準時應該用各種會計控制方法,以業務層、管理層、決策層控制目標為依據設計相應的控制標準。從控制論和系統論角度來看,用結構化語言對這些規則進行描述,將規則轉換成準則;當準則嵌入到會計控制系統時,便可以發揮其實時控制的效果。因此,控制準則就是用結構化語言描述并能夠嵌入網絡環境下會計控制系統,支持實時控制的規則。根據人們對客觀存在的有待控制事件的認識和分析,可以將金融會計實時控制規則劃分為結構化規則、非結構化規則和混合規則,與此相對應的有三種控制準則和三種控制方式:結構化準則和剛性控制;非結構化準則與柔性控制;混合準則與混合控制。
【完善處理模式的金融會計】相關文章:
創建新型教學模式以完善教育體制02-22
簡述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建議12-06
高校法律事務機構模式完善構想02-20
談談法學法律碩士培養模式的完善12-07
淺談法學法律碩士培養模式的完善12-08
探析金融專碩人才的培養模式11-15
如何完善金融控股公司風險監管制度11-28
完善我國金融監管制度的對策研究-提綱11-1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