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體育田徑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研究
論文關鍵詞:初中體育 田徑課程 教學改革 策略
論文摘要:自2001年體育課程改革以來,中學田徑課程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教學方式依然陳舊,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編排沒有突破以技術為主線的競技體系,導致田徑課程教學處于冷落和尷尬的地位。本文根據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提出了田徑課程教學內容的分類和改造策略,為田徑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一、問題的提出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不少老師感到中學田徑課不好上了,教學內容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脫節,技術技能的教學陷入了誤區,使得田徑課程教學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冷落。一些技術相對復雜的傳統體育項目,如跨越式跳高、原地推鉛球等逐漸淡出了課堂。眾所周知,田徑課程的教育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在競技體育領域里,田徑運動被稱為“運動之母”,它包含了健身、競技、基礎和教育的功能。因此,田徑課程改革是體育課程改革的主陣地,其改革的前景值得探究。
二、傳統田徑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
1.教學方式具有濃厚的競技色彩。從歷年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發現,雖然經歷了多次的修改,力求要突破競技運動的教學體系,可終究未能實現。筆者認為,只要不是把學校體育變成競技運動場,而是把競技運動作為一種身體練習的手段,也未嘗不可,只要運用得當,對促進學生的健康就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傳統的競技運動教學是以競技運動的傳授模式,以競技運動的技術標準去教學生,最后出現“教不好,也不像”的尷尬局面。
2.教學內容陳舊枯燥,與實際生活相脫節,實用價值令人懷疑。傳統的田徑課程教學主要是圍繞跑、跳、投三大類項目,學生從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學始終是圍繞這三類項目學習,出現了教學內容的頻繁重復,使得學生早已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再者,教學內容難以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不能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此類技術的實用價值。如蹲踞式起跑,在生活中有誰會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采用蹲踞式起跑呢?又如鉛球、跳遠等諸多項目,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
3.教學方法簡單、缺乏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呆板。目前,在教學中只注重教師的教,忽視了學生的學;注重田徑技術、技能的傳授,忽視學生的生理、心理及個體特征;重視和強調教學方法在傳授知識、掌握技術中的作用,對發展學生應用能力方面重視不夠,仍是“一刀切”、“填鴨式”的方式。這種純粹為技術服務的教學必然促使教師圍繞某項技術的學習規律展開教學,此類教學可稱為“系統教學法”,其主要特征就是正規、正規、再正規。教師的教學組織形式比較單一,強調整齊劃一,學生失去了主體性,又怎么能學好技術動作呢?
4.對新課程下的運動技能教學難以把握。新課標下的運動技能教學強調“不過分強調運動技能的系統和完整,不渴求技術動作的細節”,對于這句話的理解眾說紛紜,主要有“淡化”與“強化”兩種分歧。不少人誤認為新課程下的體育教學就是不需要技術教學,因為受以往競技運動的傳授模式的影響,要教授技術必須要系統和完整,并且注重技術細節的教學來提高運動技術和成績,否則就難以完成技術教學。眾多教師對運動技能教學的茫然,造成了傳統技術教學思維下田徑課程教學的無所適從。田徑課程幾乎成了一塊“是非”之地,許多教師都不愿涉足。
三、初中田徑教學內容改革的策略
1.解放思想,突破“完整性”、“系統性”的束縛,改變競技化的教學模式。傳統的田徑內容教學受到競技化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技術教學過程中注重技術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一是教學方式非?菰,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煩;二是體育課程目標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而教學,而不是培養專業化的運動員。學生并不具備運動員那樣的運動能力,對技術細節難以掌握。因此,以競技技術標準去要求普通學生是不合理的。
《初中體育課程標準》對運動技能教學提出了“不過分追求運動技能傳授的系統和完整,不苛求技術動作的細節”的要求。那么,到底如何來傳授運動技能,應該傳授什么樣的運動技能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周兵教授提出了運動技能的“分類假說”,即把運動技能分為基礎類運動技能、專門類運動技能和專項類運動技能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既有區別,又存在聯系。三個層面貫穿于運動技能學習的全過程,忽視或取消任何一方,都會導致運動技能學習效果的減弱,甚至失敗。專項類運動技能是運動技能發展的高級階段,是高度熟練、自動化了的運動技能,是運動技能最為完美的表現形式。專門與專項類運動技能的發展、變化、改造與組建都是以基礎類運動技能為基礎的,因此,基礎類運動技能是金字塔結構的核心層次。中學階段的運動技能教學,主要是處于基礎技能和專門技能兩個層次,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基礎技能或專門技能,而不是專項技能。因此,在技能教學中,不可用專業化的技術要求和手段來教學生,不必過度苛求技術的細節。技術的細節是為提高運動成績服務的,而學生學習的目的是掌握基本的技術,發展基本技能。
2.對競技內容進行“簡單化”、“生活化”、“趣味化”改造。新課程下的技能教學是要改變過去競技化的教學模式,而不是排斥競技運動本身,更不是反對競技性的運動項目。競技運動項目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是體育活動中最生動、最有活力和最吸引人的部分,它當然應該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關鍵在于如何利用競技運動項目,來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服務,而不是追求競技運動的終結目標——更高、更快、更強。由此,我們必須對競技內容加進行改造。
(1)競技內容的“簡單化”。“簡單化”在于擯棄以往過度注重運動技術的細節,教授學生能理解和掌握的操作性知識。如在江蘇省第三屆體育教學能手比賽上,常州宋美紅老師在《快速跑》一課中,一改高抬腿、后蹬跑等傳統的技術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跨越、搶收呼啦圈的比賽游戲發展他們的步幅和步頻,以提高其快速跑的能力;連云港張旭光老師的《三級跳遠》一課,為了能讓學生掌握三級跳的節奏和步幅,采用了跨越不同距離的橡膠輪胎,發展學生跳躍的能力,而并沒有去注重踏跳和擺動的技術細節?梢,競技內容的“簡單化”可以有效地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術,發展運動技能,但“簡單化”是并不是單純的簡化,而是抓住了技術的核心,加以改造成適合學生身心特點,易于吸收的可操作性知識。
(2)競技內容的“生活化”。學習內容越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學習的興趣、自信心和安全感就越強,他們在學習時就容易產生價值感,從而更加主動地去參與學習。例如,通過跨欄教學來發展學生跨越障礙的能力,讓他們根據各自不同的能力選擇不同高度的障礙,在跨越障礙的過程中體驗跨欄的基礎技術,而不是學習跨欄的每一個技術細節。又如,在江蘇省第四屆體育教學能手比賽上,南京的王萍老師把生活中學生喜聞樂見的“10人11足跑”改造成“陽光伙伴——合作跑”,發展學生合作和快速跑能力,頗受專家和教師的認可。由此可見,競技運動的“生活化”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使得教學更加豐富多樣,從而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競技內容的“趣味化”。競技內容的“趣味化”就是要把競技內容改造成學生喜歡、容易接受的內容,這完全符合新課標“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的基本理念。例如,在投擲內容的教學中,把鉛球或實心球換成自制的紙球,通過多樣化的投擲方法:前拋、后拋、單手和雙手拋,或者改造成打“保齡球”。同樣,還可以嘗試競技式投擲技術,發展投擲的能力,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對投擲的興趣;在蹲踞式跳遠之三步助跑起跳的教學中,結合籃球三步上籃的技術,利用技術學習的遷移效應,可以同時學會兩項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通過降低難度、簡化規則、改變器械功能等方法,也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
3.走競技與健身相結合之路。要徹底打破田徑教學內容的舊格局,就必須對現有的田徑教學資源進行重新整合,突出田徑教學對人們生活、健身的意義。因此,把中學田徑課程以走、跑、跳、投四大類運動形式進行分類較為合理,然后再根據各類不同的運動特征拓展教學內容。其中涵蓋了競技運動的項目,而競技項目則是其中典型的運動技術。以跳為例,分成了水平和垂直兩種的跳躍的形式。在新課程下的跳躍類項目的教學可以通過更多形式的跳躍練習來發展學生跳躍技能。例如,發展學生垂直方向的跳躍能力,就可以通過學習行進間三步上籃的方式,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水平方向的跳躍能力可以從原地、行進間等各種形式進行選擇內容,改變了以往單一技術化的教學,突出了健身性,使得田徑教學內容和手段更加豐富,且形式多樣。
四、結論
新課標下的田徑課程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單純以技術教學為主線的競技體系,而以新課標“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為指導,突破“完整性”、“系統性”的束縛,改變競技化的教學模式;對競技內容進行“簡單化”、“生活化”、“趣味化”改造;走競技和健身相結合之路。此外,田徑課程教學的改革并不僅在于田徑課程的本身,更在于課程的實施者,即教師。因此,教師必須深刻領會新課標的思想理念,轉變教育觀念,勇于變革和創新,讓田徑課程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發揮出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季瀏,胡增犖.體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周兵.田徑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黃小平.“新課標”背景下中小學田徑教材的處理與轉化策略[J].田徑,2005,(2).
[4]邵力平,馮曉勁.田徑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探討[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2(1).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中學體育田徑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研究】相關文章:
試論新課標下的中學田徑教學策略08-26
田徑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8-11
論述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08-24
高職院校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05-11
談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