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入川對川劇形成的影響分析論文
一、 戲曲傳播流變與新劇種的生成
戲曲在傳播過程中,勢必走出自己的勢力范圍而傳播到其他地域。比如昆腔,流行于昆山一帶,離開昆山,則生了許多變化。有論者認為山陜梆子前身為昆腔的變種。 而西秦腔作為一種戲曲形式產生之后,迅速擴張到周邊地區,促使了西路梆子和東路同州梆子的產生,以及在漢水流域促使二黃的誕生,之后又與東路梆子結合產生西皮,西皮、二黃在漢水一帶結合成為皮黃。西路梆子則向南入川,促使川劇彈戲的產生;皮黃入川促使了川劇胡琴的產生,接著一路向南產生滇劇等;西秦腔甚至遠播海豐,形成西秦戲正線;東路梆子向東邊發展形成蒲劇,之后兵分兩路,一路北上形成晉劇、中路梆子、河北梆子,一路向東形成豫劇、山東梆子等。
梆子腔、皮黃腔在全國各地流傳過程中,有諸多的遺存,如紹劇中的梆子,徽劇、漢劇屬于皮黃系統自不待言。這個傳播流變的過程是復雜多變的,甚至有反哺現象的出現。整個傳播、流變,以至于新劇種的產生,其中的機理對于研究而言大有可為。研究戲曲傳播過程中,產生新的劇種對于今天戲曲聲腔的歸根認祖、再一次融合演變有著莫大之意義。如今戲曲的困境,很大程度在于創新的不足,而傳統的劇目形式已經無法滿足老戲迷,更無法吸引新戲迷。
回顧魏長生第二次入京帶來的地方戲的興盛,我們可以看出,戲曲的創新在于多聲腔、劇種的頻繁交流溝通與融合,而不是固步自封、畫地為牢。今天地方戲的定名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官方行為,定名沒有錯,但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使得每個地方只發展自己的地方劇種,非本地劇種基本無法在當地得到強有力的發展。從戲曲演變歷史來看,這是人為的作繭自縛。戲曲是一個常變常新的藝術,必須不斷的創新,最好的辦法在于不同劇種的交流和競爭,乾隆時期,花部都可以和雅部一爭高下,我們今天的地方戲為什么不可以競爭?本地人一定喜歡本地地方戲?答案是否定的。
今天,我們回過頭回顧歷史,梳理戲曲的傳播流變,以及新劇種產生的地理、人文、語言、社會等各方面因素,對于推動今天的地方戲曲各劇種再一次融合創新有著一定的意義。
多聲腔的川劇,是一個很好的研究例子。多聲腔其實是融合了當時流傳的幾種聲腔,雜糅在一起的戲曲劇種。秦腔是一個內涵和外延均極為豐富的名詞,并不僅僅是指今天的西安秦腔,在歷史上指的是陜甘一帶的流行地方戲曲,各個時期含義均有一定的差異。川劇彈戲的產生和秦腔入川有著莫大之關聯,以川劇彈戲的產生和秦腔入川的關系作為研究對象,管窺見豹,希望能從一個小角度揭示戲曲傳播流變過程中新劇種與老劇種的關系。當然,這個課題還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本文限于篇幅,只就一個小問題拋磚引玉。
二、川劇彈戲與秦腔之關系
四川自古便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經濟甚至一度在全國排前列,故有“揚一益二”、 “益州出,天下足”的說法,但也造就了蜀中古來多亂的局面,故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一說。由于戰亂頻仍,四川人口極不穩定,到了明末清初,這種情況顯得尤為突出。之后,康熙帝為了恢復四川一帶的經濟及農業生產,以政令形式推動“湖廣填四川”,多次的移民遷徙,使得四川變成一個移民聚集地,五方雜處,各地人民帶來了不同的風俗習慣,各種習俗、文化在交流碰撞中進行融合發展,造就了四川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川劇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下產生的。
川劇的聲腔是在昆曲、弋陽、皮黃、梆子四個聲腔系統的影響下,與當地民歌、風俗結合,使用當地方言,形成的多聲腔系統的劇種。
川劇四大支流派中,彈戲主要分布在川北河,川北河以嘉陵江的南充為中心,包括渠江、涪江一帶的西充、三臺、遂寧、渠縣、達縣、篷溪、閬中等地。這些地區與秦地毗鄰,陜西移民較多。
彈戲的前身是秦腔。秦腔有兩個源頭,一個是產生于山陜一帶的山陜梆子,而另一個源頭則是由隴東調演變成西秦腔之后演變成的秦腔,關于秦腔產生地,仍無定論。
山陜商人在明清兩代是著名商幫,足跡遍布全國,至今全國仍遺留下大量的山陜會館、西秦會館,俗語有云“商路即戲路”可謂不虛,劉文峰的專著《山陜商人與梆子戲考論》詳細考證了商人對戲曲的推動作用,此處不贅述。秦腔在明清時期借助商人經濟上的大力支持,迅速向全國發展,而接壤的四川則更甚,自貢的西秦會館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明末清初就有班社在川北城鄉演出,且演出的次數極多,所謂“千余臺戲一年看” ( 《成都竹枝詞》)。吳珍奇在《昭化縣志》中載,順康年間,在昭佬、中江一帶已有完整的戲曲演出。其生旦凈丑,刀戟劍棒,無所不齊。當地人說此乃秦腔,也實為可能。因昭化古名“葭萌關”,是秦地入川要沖,此時,陜班來川演出秦腔,實為常事。
可見當時秦腔在四川演出已是極為普遍的事。秦腔在川北長期演出過程中,與川北語言結合,并受地方民間社戲、民間音樂的影響,逐漸發生衍變,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四川色彩的彈戲。
將彈戲與秦腔比較,相近的特點有:唱詞以十、七字句為基本句式,板腔體,有〔慢板〕〔流水板〕〔散板〕〔垛板〕等,板路有甜平(皮)和苦平(皮)之分,與秦腔之歡音、苦音異曲同工。伴奏樂器以梆子、蓋板胡琴為主,故彈戲又名川梆子、蓋板子。彈戲老藝人在傳藝中常告誡學徒: “唱彈戲要帶‘陜味’才好聽!庇绕涫恰栋思隆芬粦颍匝匾u秦腔舊例,而《斷橋》一戲的演法分胡琴和《陜斷橋》。
既然二者存在著這么多的相同之處,那么秦腔是如何進入四川并在當地異化,促使彈戲的生成的?從各方資料及田野考察來看,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三、農民起義軍將秦腔帶入川內
明末,天災人禍不斷,大明王朝內憂外患,終于在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后覆滅。明末,起義軍四起,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末的兩位起義軍首領李自成、張獻忠都是陜西人,且都來自陜北。清人陸次云《圓圓傳》中說:“李自成入北京,召陳圓圓歌唱,自成不慣聽吳歌,遂命群姬唱‘西調’ (作者:西調,即西腔,有論者認為是西秦腔之簡稱),操阮箏、琥珀,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熱耳酸心……”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明末,起義軍中欣賞西調,演出西調為稀松平常之事。另一位起義領袖張獻忠,也在戰爭中經!俺獞驓g飲”,有時一唱就是幾天幾夜。起義軍多來自陜西、四川、湖北、山西一帶的農民,而這四個地方在清初產生了我國地方戲的幾大聲腔系統。李自成、張獻忠曾先后三次入川, 將秦腔帶入四川,對于彈戲的形成功不可沒。正是這些農民起義軍的南北轉戰,使秦腔廣泛流布,進而出現有清一代的盛行。據清沈茍蔚《蜀難敘略》記載,順治十六年,張獻忠部將高承恩與楊國明在嘉定(今樂山)相聚時, “奏女樂演傳奇,以侑酒”。
四、移民入川將秦腔帶入川內
陜西作為移民入川的大省之一,很早以前就有陜西籍移民通過古蜀道到達漢中,再由漢中通過陸路或水路入川;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再加上政府的鼓勵,從陜西入川的移民數量大增。
乾隆時《綿州志》卷五“蜀地近西秦,土著而外,四方流寓者大約吳、粵居一二,楚居三,秦居五,故染秦俗尤多。”可見移民以湖南、湖北、陜西為多,江西、廣東和福建次之,河南,山西,云南、貴州又次之。 嚴如耀在嘉慶年問編成的《三省邊防備覽》一書中曾有這樣一段生動的描寫:流民之人山者,北則取道西安、鳳翔,東則取道商州、鄖陽,西南則取道重慶、夔府、宜昌,扶老攜幼、千百為群、絡繹不絕。
大量的移民入川,其中以西府、陜南人居多。而西府則是西秦腔的發源地,是秦腔的一個源頭,孕育了隴東調、吹腔、西秦腔,傳播到各地,對戲曲發展影響極大。陜南一帶孕育了二黃聲腔,當這兩個地方的移民進入四川,勢必將自己日常的娛樂形式—— — 秦腔帶入川內,逐漸在川內安家、演變,成為彈戲的原型。
五、山陜商人的貿易將秦腔帶入四川
商人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商幫,這些商幫通過各地往來積累財富,成為了當時著名的“明清十大商幫”,十大商幫是山西晉商、徽州徽商、陜西商幫、福建閩商、廣東粵商、江右贛商、洞庭、蘇商、寧波、龍游浙商、山東魯商等,在其中,陜西商幫具有突出的地位。陜西商幫在明政府“食鹽開中” “茶馬交易”等特殊經濟政策招引下,通過古蜀道入川,在川經商,成為了盛極一時的著名商幫。有關文獻記載,陜西商人在兩京(北京、南京)及各省建立的會館近四百余處。隨著進入四川地區的陜西移民和商人逐漸增多,為了維護其自身利益、聯絡鄉黨,他們建立會館。這些會館建筑為陜西移民和商人提供了款敘鄉情、祭祀神靈,處理行業糾紛的場所。由于這些會館均為陜西人建造,所以在建筑形式、構造以及空間上都呈現出陜西地區建筑的特點,而會館的建立極大的推動了秦腔在四川的傳播流變,也促使了彈戲的生成。
在鹽業發達的自貢,不僅鹽業歷史悠久,隨鹽業的發達而興建的西秦會館、桓侯宮、王爺廟、南華宮等會館都是演戲的重要場所,客觀上促進了戲曲文化藝術的繁榮。在成都,由 33 家秦商集資共建的陜西會館更是說明了商人對于秦腔傳播的巨大作用。
六、秦腔藝人入川將秦腔帶入四川
在秦腔、彈戲的流變史上值得一提的莫過于魏長生,雖然對于魏長生所唱的劇種眾說紛紜,但是有幾點可以肯定,他曾到過兩地學藝,且新出“琴腔”,這種腔調源自西秦腔,也就是隴東調,又融合了梆子腔的某些特色,他能唱多種曲調如梆子、二黃、吹腔、小調等,他所演之劇種并非我們今天所想象的單一劇種,而應該是一種較原始的多聲腔混合形態。數次入京,以新出的琴腔征服京城的觀眾。紅極一時,并掀起花雅之爭,大力推動了地方戲的興起和繁榮嗎。
魏長生回川的經歷值得我們注意,他走了全國很多地方,帶回了許多腔調,其中的主體就是秦腔(不一定是板腔體的秦腔),收徒傳藝,建造老郎廟,后成為三慶社地址。
另外,乾隆年問,又有戲班在川邊藏區演出,后多逃散,此戲班后來不見返回陜西記載。幸而不死的伶人,流散四川城鄉,搭班謀生。四川梨園中流傳的行話“老陜唱高腔,只因餓得慌”,怕由此而來。
之后,秦腔、二黃在四川并沒有絕跡,而是不斷的交流融合。1957 年,四川溫江專區將流落在漢中的“漢調二黃” “漢調桄桄”老藝人集合在一起,成立“四川溫江漢劇團”,幾經周折,之后劃為廣漢市劇團,這是目前唯一一個仍然有南路秦腔的四川戲曲劇團。二黃、秦腔在四川的落腳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當地人欣賞漢調桄桄、二黃的歷史由來已久。
七、結語
川陜兩地接壤,文化交流從未中斷。有論者提出新觀點,認為在川陜交接的地方,曾經產生過川陜梆子,和山陜梆子相對獨立發展,雖然論點尚無太多文獻依據,但是西路戲的歷史卻是相當長的,西路戲產生之后,向周邊流變,一路向南到四川、廣西、云南、廣東等地是再自然不過的。
在戲曲傳播流變過程中,原有的聲腔和當地語言風俗結合不斷形成新的聲腔,對我國地方戲的壯大和繁榮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今天地方戲有數百個,如果我們細細研究會發現,均可以歸到幾個聲腔體系里,那么對原有的幾大聲腔體系的研究就可以為整個戲曲研究打開思路。從一個聲腔的演變入手,繼而研究幾大聲腔系統,進而理清整個戲曲傳播流變的過程。對于長期以來依靠文獻資料,依靠聲腔音樂的研究方法可以說是一種創新,打破研究中的行政區域劃分,以戲曲規律來重新劃分戲曲地圖,對于戲曲數百年的演變有著啟示的作用。
【秦腔入川對川劇形成的影響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川劇音樂與四川漢族曲藝音樂的關系及影響11-14
對工程運營的環境影響分析論文03-10
問題學生的形成及轉化工作分析論文02-24
卷煙紙透氣度的影響分析的論文03-02
用戶設備對主網的影響原因分析的論文02-22
工商管理對企業轉型影響作用分析論文01-01
高北河疏浚工程對滬寧高速的影響分析論文03-14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分析論文01-10
淺析價值鏈分析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論文04-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