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給觀眾的思考
從年初在北影的看片室看過幾部賀歲片之后,許久沒有看國產影片,聽說今年的市場票房極為慘淡,我想這一定是市場低谷,不是勤奮的電影人的問題,于是將市場上的D版搜集一通,在昏暗的電影院Hi-8取景器里觀摩起國產大片來。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中國頂級電影大師張藝謀的東東《一個都不能少》,張氏在影壇沉寂兩年、歷經意大利歌劇《圖蘭朵》和中國皇家文化熏陶之后,把目光從捉摸不定的都市(《有話好好說》)再次轉向鄉村。從世界繁華的大都市回到中國貧瘠的鄉村,張導倍感中國農民的質樸,于是決定在其新現實主義風格上在推進一把,并一反以往的發行作風,現實地緊貼主旋律(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并隨片商帶著兩個質樸的農村娃走遍大江南北廣做宣傳,這些都使觀眾在想,張藝謀對新作品是很自信(亦或很不自信)。
新現實主義風格似乎是張力圖延續和發展的脈絡,在其經歷了不成功的嘗試作品《代號美洲豹》和數年積累之后,《秋菊打官司》一炮走紅,引起國內外的震驚,國際影壇稱之為將意國新現實主義推進了一步,達到了及至,成為經典作品。乘勢之下,張藝謀準備開始進城。這時,張在生活和工作上發生變故,與合作多年的女演員分手,同時與多年的創作心態脫軌,積憤懣之下,張有話要說;也在所有觀眾注目之下,要證明自己的藝術魅力仍在,張有話要說;于是,在劇本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在主要演員不甚合意之下,在不熟悉的都市里,張《有話好好說》噴薄而出;盡管劇本先天不足,盡管演員減色,盡管因難于表現觀眾所熟悉的都市生活而使用鏡頭技巧副作用,《有話好好說》還是有感而發的,還是有戲的,盡管有評論認為張藝謀時代即將終結。
在影壇沉寂兩年,國際電影界風起云涌,伊朗電影異軍突起,阿巴斯的鄉村題材現實主義風格給影壇吹過一縷清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走過了《有話好好說》之后,張導回歸農村。
《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用農村非職業演員、客觀鏡頭講述的一個簡單的故事:只上過初中的農村女娃魏敏之為掙村長許愿的50元錢而到水泉小學當代課老師,任務只有一個,就是看住剩下的28名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的交給探親回來的正式老師;期間,調皮學生張慧科為家還債跑到城里打工,魏敏之追到城里費盡千辛萬苦終于將他找回。
簡單的故事、平淡得幾乎沒有的情節,讓人懷疑沒有編劇;客觀的鏡頭視覺,使觀眾像是拿望遠鏡在偷窺,時間長了,觀眾自然是煩了。
若是在《生活空間》,100分鐘的電影,可能就是20分鐘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這是電影。
影片結構,很簡單的三段式:魏敏之給小學代課、魏敏之進城找學生、大團圓地回到鄉村。從編劇角度看,影片劇本明顯的有“主題先行”之嫌;或許是張導又看到了某一條新聞而觸發了靈感,使“一個都不能少”這個意念抹殺了許多有“戲”的內容線索,如村長在拖欠了好幾年教師工資的情況下,答應給代課女娃50元錢的線索、張慧科用情報交換村長的5角錢的細節和升國旗、縣里長跑選手選拔等情節,均是有戲可挖的,但都給主題讓了路;相反,與故事內容進展無關連的東西,如喝可樂卻為了豐富內容而強加了進去,形成了沒有節奏的情感遞進。
上半部為觀眾所不熟悉的(張導熟悉的)環境中,相對豐富的細節,對觀眾的口味是個調劑,吊起了觀眾的胃口,遺憾的是在內容編排上缺少章法,生硬的將觀眾的心理由沒有大門的操場上關進了狹小的教室里,再通過沒有過渡的張慧科失蹤,引發進城尋找張慧科。下半部是觀眾所熟悉的(張導不熟悉的)環境中,更為單調的情節,缺乏細節的內容,使人感覺到車流人往的縣城遠不如荒漠般的鄉村,在張藝謀的眼里城市比《秋菊打官司》更等而下之了,成了沒有半點人情味的地方。沒有情節的內容加上遠遠的客觀鏡頭令觀眾對自己熟悉的環境越看越沒了興致,及至片尾,是大家在電視新聞中司空見慣的媒體場面,自然是掀不起高潮,甚至還在留戀片頭的細節。
風格,是張藝謀追求的主題;這就引起了人們對現實主義的再審思,藝術是真實的再現生活還是真實的反映生活?現實主義是形式的追求還是內在的追求?確實,追求真實的再現生活不如生活本身好看,《一個都不能少》不如《生活空間》好看。
有位老師說的好:新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在中國會不會走到非職業演員、非職業攝影、非職業導演、非職業剪接呢?
再看《一個都不能少》所表露出的真實內涵,和希望工程是決粘不上邊的,張藝謀在影片中渲染出鄉村的質樸,質樸到村長僅用小小簡單的計策就可以調理到山村平靜無事——對高教師施壓、對小魏老師施騙、對張慧科施誘等反襯出鄉村的質樸可愛,有一種安全感;相反,城市是什么?在小魏眼里,城里人都是怪物;在城里人眼里,小魏如同電線桿一樣,可以視而不見;在客觀的眼里,城市沒有一個熱心人,就連帶張慧科來城里的女娃也學得城里人的叼蠻、懶散;城市是陷阱,以至城市的媒體是什么?是城里人戲弄農村人的工具,很職業、很包裝了的主持人,對土里土氣的小魏進行城里似的采訪,自然使小魏驚慌失措,相反,與城里人不同,機器(攝象機鏡頭)卻顯得溫和,使小魏如同見到了久違的張慧科而真情流露,全片沒有一個魏敏之的特寫鏡頭,卻在電視中出現魏敏之的特寫鏡頭,說明了媒體的主觀性——電視節目是由媒體按需采編的,所以,片尾時,城里的電視臺派車將小魏和張慧科送回山村時,面對城里的捐款采訪,張導沒有表現出一絲的激動,相反,卻由張慧科說出向往城市但懼怕城市的話:對城市印象最深的要飯。
《一個都不能少》一推出,馬上有評論家說此片給張藝謀時代劃上了一個句號,這當然不是廣大中國觀眾的期望,大家希望是更多的電影人,創作更多的電影模式,把中國電影推上一個層次。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給觀眾的思考】相關文章:
中國電影社會認知的思考與研究中國電影社會認知的思考與研究11-18
淺談英語原版電影應用到英語教學中的思考11-13
參與型娛樂節目中的觀眾角色談談12-04
一般現實邏輯對觀眾觀影影響教學實驗論文03-02
淺析現實主義電影與類型電影03-29
多媒體教學的思考11-13
提升哲學素養的思考03-13
語文教學的思考02-24
“語文素養”的幾點思考01-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