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暢想的語文
當代中國的語文教學,太注重應試。所以教學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基礎知識的積累,應試技巧的培養,在這個教育側重的塑造下,我們的學生成了應試的機器,高分低能。即使能進高一級學校深造,可惜已經錯過了中學這個最佳的創造思維的培養時期。想象力的培養,成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想象是超越常規思維的約束,沖破現有知識經驗的局限,以大膽、奇特的方式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創造性的探索,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想象是構成創新的基礎,是一種極其可貴的思維品質。
“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終目標!薄镀胀ǜ咧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要求語文教學“應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培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想象是創新思維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想象力的有力戰場,我們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一、情景還原,創設形象
課本展示在學生眼前的僅僅是一串串文字而已。如果教學時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不進行再創造,那么學生頭腦中呈現的可能只是一些抽象概念,不會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進入不了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讀書成了索然無味的事,不僅無欣賞樂趣可言,而且難以理解作品的意蘊。所以閱讀教學中,教師就是要引導學生馳騁想象,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還原情景創設形象,獲得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
比如品味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我把重點放在第四段“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怎樣激活這段文字呢?我處理了以下幾個環節來還原情景創設形象:
首先引導構想場景:干凈的庭院,高大的槐樹,紛紛揚揚的落蕊,地面的落蕊僅薄薄一層。然后想象走進場景:秋天的清晨,打開房門,驚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樹的落蕊鋪了一地,懷著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輕輕地踏上幾腳,然后掬起一把,聞一聞,抓一把拋向藍天,落蕊在金色朝陽下飄飄灑灑舞蹈。再想象心情感受:腳踏在落蕊上軟軟的柔柔的,特別舒服,聞一聞沒有一絲氣味,卻感覺像雪一樣清爽;一陣掃后,只留下“一條條掃帚的絲紋”,心里竟有些失落,槐花就這么靜悄悄地走了!耙蝗~落而知天下秋”,一種悲涼彌散開來。最后引導學生把這種想象寫出來,小組交流。這樣教師帶領學生走近了作者,走進了作者筆下凄美的意境,創造性地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韻味。?
又如欣賞朱自清《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蔽蚁日垖W生想象自己認為最美的荷塘景色,描述出來和同學分享,再把荷葉與芭蕾舞女組合起來想象作者筆下的荷塘情景:滿眼繁茂的荷葉,荷葉片片相連;因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優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靜靜的荷塘幻化為動態的舞臺,舞女們穿著綠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輕盈的旋轉。隨著想象的馳騁,學生們進入到月光籠罩下的荷塘美景中,簡單的符號又變成了活的形象。
意境在想象中得到了復原了,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養。
二、構連想象,品味內涵。
學生還是很年輕幼稚的群體,他們和作者在思考時代背景、語言修養、人生閱歷和文化底蘊上,有較大的差距。這就造成學生在理解文本時可能膚淺簡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構連想象在這中間架設心靈的橋梁,讓學生走近作者,與文本對話,從而達到心靈上的溝通和內涵上的感悟。? 比如在解讀《孔雀東南飛》焦母遣返劉蘭芝這一情節時,我作了以下處理:
首先引導學生探討:你會怎么對待被遣回家的劉蘭芝?學生有的說私奔;有的說不管母親,就不遣送,自己過自己的日子;有的說教育教育母親。然后學生舉出自己身邊婆媳惡交的現象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教師又引導想象母子相依為命,母親呵護焦仲卿,辛苦操勞,焦仲卿敬愛母親,處處體貼母親,母子情深的情景。想象焦仲卿和劉蘭芝夫妻恩愛情深意厚,相敬如賓的情景。再想象大家熟知的兩難命題的情景:母親和妻子同時落水,時間只允許救一人,該救誰?經過想象,我們感悟到了生命的悲情:母親是生養自己的恩人,養育之恩理應報答,自該涌泉以報;妻子是陪伴自己的愛人,甜蜜幸福的家也該呵護,自該白頭偕老。但當婆媳矛盾無法調和時,他誰也不愿失去,又誰也沒法擁有。這是無可挽救的生命悲情。這樣的構連想象,品味內涵,避免了膚淺,學生的人文素養也豐富起來。
一些經典作品,看似閑筆,但用這種“構連想象,品味內涵”的方法還是可以探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項脊軒志》后記部分:“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樣富有詩意、充溢著情思。但只要激活了想象,也能感到這是作者在用最經濟的筆墨傳達最豐富的內涵。 引導學生情景想象“問古事”“憑幾學書”:妻子從作者口中聽到了不少精彩的歷史典故,從南閣子的書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視野為之開闊,她的精神生活變得豐富充實,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滿自豪而又饒有興味地向小妹們講述閣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們油然而生歆羨之情,神往閣中的讀書生活,這樣便有了小妹們的問語:“且何謂閣子也?”作者的功名情結深深地影響著妻子,妻子親手栽種的枇杷樹,便是為作者植下的祈盼與祝福。因此,對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極,沉痛地說“吾妻死室壞不修”。這樣的想象,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歸有光的筆法巧妙而蘊藉。如果不激發學生的想象,文本豐富的內涵就難以發現。?
三、個性暢想,馳騁思緒
拘泥于教參,拘泥于固有的觀點,是語文教學的老毛病了。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鸚鵡學舌的模仿者,而是培養能夠自己獨立思考的創新者。所以,我們倡導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讓學生個性暢想,馳騁思緒,培養我們民族急需的創造性人才。?
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對賈寶玉的評價一直眾說紛紜。但大部分教師是根據教材提供的注釋和教參附錄的的提法來評價的。我引導學生想象推測:假如自己的弟兄是賈寶玉這樣的人,他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會怎樣生活?想象他的種種表現。學生認為:他會厭惡高考;他會很叛逆;他會無所事事;他會有富二代的張狂;他會炫耀金錢,揮金如土;他會沒有生活的技能……經過想象推測,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賈寶玉的叛逆在特定的時代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對家庭對社會的無才無用,對家庭和社會的毫無擔當,毫不負責,是不可取的。作者對賈寶玉也不是一味的褒揚的。應該是既有嘲諷又有同情的。?
再比如,學習《老人與!,一般情況就是把剖析老人的精神品質作為重點。這種分析總感覺不到位。我再組織學習這課時,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如果你面臨桑地亞哥的處境,你會怎么作?再從學生的想象中提升:美國的民族精神是值得推崇的英雄主義。一個民族,最可貴的是抗爭、奮斗的精神。這樣,文章的內涵就深刻了。
由此可見,語文,應該是暢想的語文!在語文學習中,我們可以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想象激情。在情景還原、內涵品味、個性暢想等方面,培養學生想象力。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養,創新思維自然就提高了。語文的學習和教學才能走出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尷尬境地,也才能到達一個新境界!達到新課標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
【語文,暢想的語文】相關文章:
創設班級語文環境 提高學生語文素質08-02
淺談挖掘語文教學資源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04-27
語文教學的思考08-08
教育語文開題報告11-18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語文語感08-29
淺析從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中提高語文素養04-27
淺談語文教學的特點08-17
讓語文朗讀教學豐富起來08-08
讓生活走進語文教學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