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文范本之我國銀行卡消費者權益的特征分析
一、引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隨之不斷增強,銀行卡以方便、快捷的特點以及集減少假鈔、消費信貸、理財等功能于一身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結算工具。根據人民銀行公布的2011年支付體系運行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發卡29.49億張(同比增長22.1%),全國人均擁有銀行卡2.20張,刷卡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40%。但是由于我國銀行卡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再加上立法在這方面的不足,以致銀行卡消費者權益受侵犯的事件頻繁發生,如持卡人的銀行卡被盜刷、銀行工作人員泄露持卡人信息等,迫切需要解決銀行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問題。
二、我國銀行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立法現狀
(一)消費者保護的基本法律
1993年出臺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基本法律,對消費者權益保護起著一般性的規范和指導作用。但是該法的消費者界定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該法保護的內容側重于產品責任(如購買商品或服務的質量、數量、安全性)。而銀行卡領域有著一定的特殊性,無論是從交易流程還是交易性質來講,都與傳統的商品消費有著很大的差異,如銀行卡既可以用來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又可以用來購買證券、保險及理財產品,很難界定持卡人是生活消費還是投資活動,致使在維護持卡人權益保護時難以判斷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因而現階段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不僅難以對銀行卡消費者進行全面的權益保護,還在適用問題上存在著較大的爭議,而且該法的條款理論性較強,又沒有與之配套的相關法律法規來保障其實施,使得很難實現對銀行卡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二)銀行卡消費者保護的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
金融方面關于銀行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部門規章主要有《商業銀行法》、《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和《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其中《商業銀行法》的第一章第六條規定“商業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而且第三章“對存款人的保護”也規定了“保護個人和單位的存款合法權益”,但并沒有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的消費者其他權益作出明確的規定,同時也沒有對相應的銀行卡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時,作出具體的法律責任規定。另外,《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了持卡人的五項權利和發卡行的七項義務,對持卡人的知情權、隱私權等消費者權益進行了一定的規定.
除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法律法規,如《關于促進銀行卡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的通知》、《銀行卡卡片規范》等,這些法律法規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規定:一是銀行卡消費者權益知情權方面,要求發卡行為客戶辦卡時,告知銀行卡的收費政策、計罰息政策等。二是銀行卡消費者隱私權方面,規定發卡行應對持卡人的個人信息保密。三是銀行卡消費者維權方面,在商業銀行開展銀行卡卡業務時,對其建立投訴渠道進行了要求。
三、我國銀行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中存在的問題
(一)立法層次較低
現階段《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是我國銀行卡業務的核心規范,是我國銀行卡消費者的主要法律依據,但其效力僅屬于部門規章,立法層次較低,權威性也不夠強,其在訴訟時只能參照適應,不能直接作為法律依據,法律效力受限。而且,目前我國銀行卡的立法尚未實現法律的前瞻性,尚處于起步階段,相比于銀行卡的迅猛發展,其立法比較滯后,現有的銀行卡法律法規不能很好地解決日益涌現出的銀行卡糾紛,使得銀行卡消費者維權時難以找到充足的法律依據,增大了他們維權的難度。
(二)缺乏對銀行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立法理念
《商業銀行法》第一章第一條:為了保護商業銀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規范商業銀行的行為,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加強監督管理,保障商業銀行的穩健運行,維護金融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它是將“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與“保護商業銀行的合法權益、保障商業銀行的穩健運行”并列在一起的,而且將保護商業銀行的合法權益放在了幾個并列的第一順位,且沒有明確規定對處于弱勢地位的銀行卡消費者權益加以特殊保護!躲y行卡業務管理辦法》指出“維護商業銀行、持卡人、特約單位及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立法目的,但沒有對銀行卡消費者予以傾斜保護。由于銀行卡消費者的地位未得到法律的明確規定,也沒具體規定持卡人如何保障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銀行對銀行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意識。
(三)風險責任分配不公平
《銀行卡業務管理條例》對銀行卡掛失規定:“發卡銀行應當向持卡人提供銀行卡掛失服務,應當設立24小時掛失服務電話,提供電話和書面兩種掛失方式,書面掛失為正式掛失方式。并在章程或有關協議中明確發卡銀行與持卡人之間的掛失責任。”再加上辦卡人辦卡時,都是發卡行出制的章程或協定,辦卡人沒有“議價”的能力,使得相關的法律責任分配直接授權給了發卡行,平等的原則變成一紙空文。在實踐中,許多銀行在銀行卡掛失方面都是執行的“自掛失起24小時內的風險責任全部由持卡人承擔”,這對持卡人很不利。而且在實踐中,從銀行卡遺失到掛失,往往存在著時間差,這期間銀行卡遭盜用而產生的經濟責任該如何承擔,我國法律在這方面還是空白。然而在一些發達國家,發卡行對銀行卡冒用承擔著絕大多數的風險責任,比較傾向于對處于弱勢地位的銀行卡消費者的保護。如在美國,信用卡持卡人對未經其授權使用(包括信用卡丟失、竊取和偽造)的消費,最高承擔50美元的責任。在英國,如果信用卡未經持卡人同意被他人冒用,對于持卡人掛失之前的損失,消費者最多承擔50英鎊的損失;如果持卡人在信用卡遺失或被盜之后及時報告發卡銀行,那么持卡人不承擔任何損失。{1}
(四)銀行卡消費者的知情權未得到有效保護
由于信息的不對稱,致使銀行卡消費者的知情權受到侵害的事件時有發生。筆者曾經在某銀行營業網點實習時,現不少客戶竟然不知道信用卡取現要收取較高的手續費,以為信用卡取現和儲蓄卡一樣;有的不知道信用卡貴賓卡有較高的年費,一年刷卡消費一兩次就不管它了,使有的信用卡貴賓客戶支付較高的年費。甚至曾經在人民日報有一篇《少還0.24元,要付利息800多元工行信用卡用戶遭遇高額利息》的文章,該客戶辦卡時并未知曉是少還款時按透支全額付息,還款一時疏忽少還了0.24元,被罰利息高達853元。而目前我國法律法規中對銀行卡持卡人知情權保護的條款過于籠統,只是粗略地提及銀行信息披露的規定,而對其他情況下披露義務尚未涉及。銀行持卡人知情權基本上是靠銀行履行披露義務來實現的,但具體的露方式和時間方面幾乎是空白,也沒有明確規定銀行未按時履行披露義務的法律責任,使得關于銀行在銀行卡信息披露義務方面的條款變成一紙空文。
(五)缺乏專門的金融隱私權保護的立法
銀行類金融機構對金融消費者隱私的侵犯主要有:故意非法向第三人披露自身掌握的金融消費者的隱私,因過失泄露金融消費者的隱私,通過不合法的方式收集金融消費者的隱私。雖然《商業銀行法》、《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關于加強銀行卡發卡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規中有涉及銀行應當對其客戶的個人信息進行保密的規定,但是,目前我國并沒有專門關于金融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因而缺乏全面、系統的個人隱私權保護制度。美國有專門針對銀行客戶隱私權保護的立法,如《財務隱私權利法》、《金融服務現代化法》。
四、完善我國銀行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的建議
(一)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提高立法的層次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銀行卡日益深入到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成為消費市場上不可或缺的支付結算工具。但是我國在銀行卡方面的立法還停留在行政規章的層次,與發達國家這方面的專門立法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由于立法的缺陷,銀行卡消費者的權益受屢遭侵犯,其維權難度非常之大,建議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基礎,盡快出臺專門的法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該法律應以保護金融消費者為宗旨,保護銀行卡消費者的權益,讓銀行卡消費者在法律面前更加有依有據的維護自己的權益。這部法律應從消費信用這一特殊的角度對銀行卡交易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作出明確規定,明確銀行卡消費者和金融機構的責任,規范銀行卡業務的開展和風險防范,為更加針對性的加強我國銀行卡消費者弱勢群體的保護提供法律依據,并賦予其銀行卡消費領域的“普法”地位。同時,盡快出臺《銀行卡條例》,使其成為立法層級較高、法律效力較大的行政法規,加強持卡人個人信息保護及銀行卡安全管理,促進我國銀行卡市場健康快速的發展。
(二)明確銀行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立法理念
在我國,涉及到銀行卡方面的金融立法往往是側重于銀行的合規、安全及效率,忽視了對銀行卡消費者的保護,使得銀行卡消費者的保護趨于邊緣化,導致發生銀行卡糾紛時,銀行卡消費者不能有效的尋求法律援助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因而,立法機構要樹立起保護銀行卡消費者的立法理念,把銀行卡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擺在首要位置。如借鑒發達國家銀行卡方面的先進立法經驗,制定保護銀行卡消費者權益的特殊措施;明確規定發卡行要樹立起為銀行卡消費者服務的理念,違者將受到法律嚴厲的制裁。明確規定賦予相關部門金融教育的職責,制定并執行對消費者關于銀行卡的教育計劃,宣傳銀行卡知識,使銀行卡消費者更好的了解銀行卡,增強銀行卡消費者維權的意識。
(三)提高風險責任分配的公平性
首先,明確規定銀行卡消費者的責任限額。通過社會調查并結合當前我國的經濟狀況,在法律中明確規定持卡人的卡被冒用時應承擔的責任限額,當然,這個金額不能太高,否則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此外,可以根據持卡人的卡被冒用后進行掛失的及時性程度,劃分出不同的檔次,規定持卡人在各檔次中承擔的責任限額。其次,規定銀行卡消費者全部免責的條件。除了掛失24小時后的責任由發卡行承擔的情形之外,還可以規定一些其他全部免責的條件:如發卡行的系統被非法侵入,導致銀行卡消費者的卡片信息被竊取而造成的損失,銀行卡消費者則不用承擔責任;又如銀行卡消費者在2年內從沒有過失卡的記錄,持卡人的銀行卡被冒用時,不承擔責任。
(四)完善銀行卡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
首先,在初始信息方面,明確規定消費者在咨詢或申請銀行卡時,發卡行應向消費詳細闡述有關用卡需要注意的事項,而不是僅僅介紹對發卡行有利的信息。其次,在信息變更方面,立法時應考慮到如下兩點:一是信息變更披露的時間應合理,必須在信息變更生效之前,且考慮披露通知到持卡人和持卡人向發卡行作出是否同意的時間;二是信息披露的內容必須全面、及時,要及時披露對持卡人產生積極作用和對持卡人自身利益產生不利影響的條款變更,以便銀行卡消費者能及時享受優惠并提早作出相關決定。最后,在違反信息披露責任方面,明確規定發卡行違反信息披露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使發卡行認識到銀行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而自覺履行其披露的義務,同時也為銀行卡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提供法律依據和執行規范。
(五)增強銀行卡消費隱私權的保護
在立法時,明確規定:發卡行必須承擔保護持卡人隱私的義務,保證持卡人非公開的個人信息安全與機密;發卡行在向第三方披露持卡人的任何非公開的個人信息時,都必須以書面形式告知銀行卡消費者并經其同意;發卡行不得以營利為目的,私自將銀行卡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出售給第三方;對侵犯銀行卡消費者隱私權的發卡行進行嚴懲。
注 釋
{1}侯春雷.信用卡交易的民法分析[M].法律版社,2010。
參考文獻
[1]冉俊.銀行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信用卡,2010(22).
[2]高明.金融消費者保護及美國立法實踐研究[J].征信,2011(02).
[3]陳麗.完善我國金融消費者保護立法的思考[J].區域金融研究,2011(10).
[4]黃秀.淺析我國信用卡消費者保護存在的問題[J].企業導報,2012(09).
[5]徐靜,曲文波.如何維護銀行卡消費者權益[N].金融時報,2011-12-26(006).
作者簡介:蔣麗娟(1986-),女,江西人,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相關推薦:
教育論文提綱范例四則
網絡論文提綱
最新論文的寫作提綱
國貿畢業論文提綱
新聞學畢業論文提綱
【論文之我國銀行卡消費者權益的特征分析】相關文章:
我國網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保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淺析論文05-07
我國銀行卡市場拓展業務存在的問題論文05-03
我國汽車涂裝新技術的應用分析論文05-25
我國林業資源條件分析08-14
醫學SCI論文之做meta分析的7個方面07-26
我國醫療侵權存在的情形分析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