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改革趨向論文
摘 要 針對目前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脫離了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落后于職業教育發展所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就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評價等方面的改革進行探討。
關鍵詞 職業學校 體育教學 課程評價 改革
據調查,我國教育內部結構有了大幅度調整,有些地方職業學校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人數比逐步接近1:1,職業教育逐漸占據著重要位置。而體育健康教育仍停留在普通教育的模式,不能反映職業教育的特殊性,且與專業實際相脫節,難以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的發展逼迫著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學的改革,使其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評價等方面有所創新,更加適應擇業、就業的需要,最終適應社會的需要。
一、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學目標的更新
(一)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學具有特殊性
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因培養目標的特殊,故有著自身的特點:
1.教學時數少
因專業、學歷層次不同,故學制一至三年不等,并常有實習穿插其間,教學時數少,連續性差。
2.對身體素質要求高
職業學校培養的是直接參與生產勞動的最基層的工人、技術人員,對身體素質要求高。
3.有專業要求
各專業不僅僅對身體各部位力量、柔韌、抗疲勞等指標要求不同,并且對學生組織、管理、表達等方面能力的要求不同。因此,同年級不同專業的體育教學目標也大大不同。
4.理論教學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專業要求,還需要介紹衛生知識、救護知識、健康保健知識等。
。ǘ┞殬I學校體育效益觀的更新
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學不應僅把視野局限于職業教育的內部、局限于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活動。而應把視野擴展到職業教育的大系統中去,擴展到社會宏觀系統中去。在進一步提高短期效益的同時,重視長遠效益,為學生從業與終身發展著想。
。ㄈ┞殬I學校體育健康教學目標應從單純強調體質向興趣化、習慣化、終身化方面轉變。
學生是否積極、自覺、經常持久地參加體育鍛煉,應作為學生是否受到良好體育健康教育的標志。職業學校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健康的教育已成迫切之任務:即“提高鍛煉興趣,養成鍛煉習慣,掌握鍛煉技能,使之畢業后繼續堅持體育鍛煉。使學校體育功能進一步延伸”,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和能力。
二、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更新
。ㄒ唬┙Y合專業精選教材,實用為本
因為專業培養目標及教學時數的限制,需精選教材,突出實用性,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的教材體系。要以“少、精、活”為原則,應包括娛樂、健身、競技體育等多項內容。譬如:增加健美操等新型項目,適應學生求新的心理,也為畢業后獨立健身提供方法與手段。
(二)根據專業選擇教材,因材施教,預防職業病
學生參加工作后,其動作軌跡多為固定持續的,易產生職業病,結合專業特點,選擇教材,編排不同性質的徒手操,有針對地加強不同肌群肌力的訓練。如:對長期伏案工作的電腦、財經、會計等專業學生,應加強肩帶肌力,訓練指腕靈活性,大腦反應速度等;而對機械類專業學生,則應加強上、下肢肌力與腰部力量的訓練。
。ㄈ⿺U展理論教學的廣度,加強健康教育,普及救護知識
職業中學多數不開設生理衛生、健康教育等課程,而與此聯系最緊密的莫過于體育教師。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生活中系統地向學生介紹這些方面的知識。補充書本上沒有的健身知識,要利用講座、板報等多種形式,講授保健知識(如家用推拿術);普及救護知識(如心肺復蘇等);講解運動創傷的預防與處理等。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科學化。
三、職業學校教學方法的更新
。ㄒ唬┰诮M織教學中,應更多地采用健康分組、能力分組等多種因材施教的形式。對于不同層次需要的應有不同的措施與方法,不能以簡單的自然分組貫穿教學的始終。
。ǘ┰O計課的結構不應拘囿于單調的“三段式”,應根據課的任務、要求不同而不拘一格。
。ㄈ┖侠磉\用教學方法,突出專業特點,重視能力培養,注重心理與個性發展。如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編操、帶操,并給予講評與評分。從編操中,發展想象力;從帶操中,鍛煉了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
四、職業學校體育教學課程評價的更新
原有的體育教學評價,基本上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缺乏師生互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同一年級不同體型及體質狀態的學生,均采用劃一性的標準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原有基礎及經過努力提高的幅度,在評價中并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體育教學評價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共同構建的多元價值判斷過程。因而,主體取向強調參與者、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的相互驅動,強調評價是一種多元化的過程。評價標準多元化,F代體育教學提倡學生“全面+個性”的共同發展,尊重和鼓勵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堅持個性發展和教育共性要求的統一,這就要求評價必須兼顧個性和共性兩個方面,采用多元的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要從對學生的認識評價擴展為對學生全面、綜合的評價。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由被動等待評價向主動參與評價發展。學生評價從關注結果向重視過程發展。在評價方法上,從僅強調測驗分數向評價方法的立體、綜合、多層次、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兆祥主編.學校體育科學研究[M].1996
[2]毛振明,于素梅主編.體育教學評價技巧與案例[M].2009.
【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改革趨向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教育改革茶思維研究論文02-18
體育社會學角度下的高校體育教育改革論文05-23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研究論文02-18
論文:教育改革論03-28
機械課程教學改革趨向論文11-22
中學體育與健康改革與分析的論文03-27
淺析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研究論文12-0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