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摘要: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是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必修的主干課程,隨著社會發展,社會對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和優秀的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需求量增加,這對傳統的教學體系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論文結合本課程的教學實踐,從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探索,期待可為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及其他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是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必修的主干課程,是涉及運用現代的物理、化學及生物的方法解決固體廢物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重要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工程應用性,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從事環境工程的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務必理解并掌握的專業知識[1]。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設置的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固體廢物的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加,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與資源化顯得尤為重要。不斷涌現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一些新技術和新方法,如何將其及時、有效地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是從事本課程教學人員重要思考的內容。此外,社會對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和優秀的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需求量增加,這對傳統的教學體系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高效培養具有厚實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的理論知識和較強分析解決實際環境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及創新思維的高級人才,是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任課教師需認真思考的問題。目前,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不豐富及考核方式單一等[2]。本論文結合本課程的教學實踐,從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期待可以為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本課程改革針對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內容和環境工程的專業特點,融合學生、社會、教師三方的需求,將體現本門課程教學的“指向性、實踐性”的原則作為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首先,根據學生和社會對該課程的要求,調整課程指導思想,將掌握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基本理論,重點強化實踐應用技能,培養工程設計能力作為教學主線。具體來講,將課程內容分為基本理論、實驗及現場實習與實踐四個教學環節,建立一套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
1高效講授教學內容
本校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選用的教材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蔣建國教授編著的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第二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本教材從體系結構到內容系統全面,充分體現基礎理論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的特點,同時,講授過程中以何品晶教授主編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和寧平教授主編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作為參考。課堂講授過程中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參與感,有效吸收課堂知識。此外,增加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在課程講授中增加一些該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及時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動態的調整,在堅持教學大綱的前提下,盡量為學生介紹該領域內最新的處理技術、前沿的研究動態和重要的科研成果。為開拓學生視野,可增加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理的內容介紹,在講授垃圾填埋技術時,可以介紹將垃圾填埋氣回收利用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相關的內容。
2優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同時,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因此,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是保證教學內容有效轉化成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的重要途徑,是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3]。
2.1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將多媒體教學有效輔助課上知識的傳授將每節課的重點、難點及學生需要下節課預習的內容展示出來,使得學生印象深刻。針對難以理解的工藝或設備,制作成動畫,形象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易于掌握。例如,在講授固體廢物的分選部分,涉及多種分選方式及設備,采用和公司聯合開發的仿真軟件,將抽象的設備和工藝動態的展示,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對知識的掌握。
2.2采用案例式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美國卡內基小組《準備就緒的國家:二十一世紀的教師》中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即把實際案例有效地用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實際案例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更深刻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可以將理論知識用于指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4]。在案例式教學法中,選擇案例時,需緊密結合課程的理論知識和課程的重點,并有思考的空間。比如在介紹生活垃圾的收集與分類部分,向學生講述在垃圾分類有豐富的經驗的德國和日本的分類方式,用多媒體形象地展示其收集設備,分類方式以及國家對公民的垃圾分類的教育。日本的垃圾收集與分類形成了以公民參與為中心的多主體協同治理機制[5],這些成功的案例給我國垃圾分類事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學生在學習中更加重視垃圾分類,同時將學到的知識去影響更多的人,為其走向社會,奉獻社會提供機會。重視實驗與實踐實驗實習與科研實踐環節都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最有效途徑。
2.3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
在我們已經建立的實驗平臺體系中,第一階段是基礎驗證性實驗,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主要的實驗有典型固體廢物熱值的測定,固體廢物水分、灰分的測定,危險廢物(飛灰)的水泥固化,和填埋場穩定化過程模擬;第二階段是分析研究性實驗,實驗條件為已知,但實驗結果卻是未知。以填埋場滲濾液性質測定實驗為例:從天津市雙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取垃圾滲濾液,垃圾填埋時間久的部位產生的老齡滲濾液和填埋時間短的新鮮滲濾液。學生分組完成,每組均測這兩個樣品的BOD、COD、PH、電導率、SS五個指標。學生需要根據滲濾液的測得數據,分析不同時期滲濾液的性質區別,得出實驗結論。
2.4在實習環節
組織學生到天津市雙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實習,了解垃圾填埋的工藝,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及填埋氣的收集。要求學生總結實習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法,實習期間定時召開分組討論會,并邀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一起交流實習心得和收獲,這些對于學生積累工程經驗,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2.5課外科研實踐
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定期招募研究小組和本科生創新計劃成員,設立適合本科生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領域的研究項目,對于課上的講授內容形成一個補充和拓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3建立多層次考核方式
在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適當改革,采用期末考試、課程實驗及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多層次考核方式。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的課程總成績由課程的期末成績和實驗成績兩部分組成,課程的期末成績占70%,實驗成績占30%。重視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的實驗,提高學生解決實驗和實踐過程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成績由實驗報告和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綜合表現給出。課程的期末成績的比例分別為期末試卷卷面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主要根據考勤、作業及課上問題的回答給出。在重視平時成績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上課的主動性,集中學生注意力,積極思考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跟緊課堂節奏,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谷晉川,梅自良,江元霞,等.“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課程短學時教學體會,高等教育研究,2006,22(4):37-39.
[2]黃向東,薛冬.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教學存在問題及改革,廣州化工,2013,41(11)295-296.
[3]田文杰,王利劍.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洛陽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9(3):97-98.
[4]趙如金.“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科教文匯,2008,(18):48-53.
[5]呂維霞杜娟.日本垃圾分類管理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55(1)39-53.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教學改革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電工實習教學改革研究論文11-22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3-07
信息處理類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20
高職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的論文03-20
淺談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論文03-25
測繪工程教學改革問題研究論文05-09
橋梁施工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論文03-19
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2-14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問題研究論文03-04
廣告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論文11-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