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中國哲學特質與幾點理解闡釋論文

        時間:2024-10-02 17:19:33 哲學 我要投稿

        中國哲學特質與幾點理解闡釋論文

          [摘要]特質主要是指事物內在特有的性質,中國哲學作為一種“事物”存在,具有和其他事物相比不同的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21世紀的哲學實現了由傳統哲學向現代哲學的轉型發展。并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多種流派,各自展現了不同的時代風貌特征,構成了我國燦爛的中華文化,對世人的生存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研究對象、思維方式(認知方法)、學術旨趣(立學旨趣)、解釋理路(理解原則)以及境界的建造5個方面對我國哲學的特質進行闡釋。

        中國哲學特質與幾點理解闡釋論文

          [關鍵詞]中國哲學;特質;闡釋

          [中圖分類號]B01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341(2016)01-0079-03

          中國哲學是中國民族智慧的理性積淀,也是我國民族精神的一種內在體現,是我國各族人民理論思維發展最高水平的一種體現。表現出了人類認知實踐和倫理實踐、宗教文化和詩史、真理追求和提升等方面的不同;和建立在科學實踐和信仰崇拜基礎上,追求宇宙奧秘和真理的西方哲學不同。中國哲學注重倫理、知行、詩史文化和精神境界,立足于思考人和世界的關系問題,并以辯證思維的方式來解決人和世界之間的關系問題,體現了對人文精神以及家國情懷的一種關注。

          一、中國哲學的特質之研究對象

          從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上看,中國哲學重視人不重視物,即重視生命。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是生命,用生命現象來說明宇宙萬物的發展。比如《老子》認為,世界根本的最終目標是化生萬物,實現萬物生生不息的繁衍和發展。《中庸》也認為,天地的根本是創造無數的生命!兑捉洝氛J為,天的特性是萬物、地的特性也是萬物,即天地的發展和存在需要生命來體現。我國近現代哲學家對哲學的研究對象也認為是生命,比如儒家哲學追問的根本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原由,哲學的根本任務是不斷探索生命的奧秘,發現生命的變化,并為如何更好地進行生命的體驗進行思考。中國當代哲學家方東美認為,中國哲學發展的中心集中體現在生命上,一切思想體系的構建和發展都是對生命精神的一種發泄。[1]牟宗山也認為,中國哲學的發展是以生命為中心的,生命也是哲學產生的重要開端,哲學在本質上是關于生命的學問,它以生命為其研究的對象,主要目的在于不斷發現如何更好地調節人類的生命,實現人類生命的有效運轉。[2]人作為生命的主要承載體,是世界有序發展的重要主導力量,因此,中國哲學特質中研究對象也在狹義上指對人的關注。即中國哲學關心人、思考人和研究人。這是和西方哲學重視自然截然不同的哲學特質,主要表現為:第一,西方哲學關注和研究的中心問題是自然世界。比如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的觀念就是對自然界發展變化的一種思考。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西方哲學家提出了一些和自然有關的哲學研究問題,像康德的“先天綜合判斷”是對自然界內在聯系的一種思考,笛卡爾的“世界廣袤無垠”是對自然空間的一種思考。而我國的哲學研究對象主要在于生命,在于人。[3]比如,儒家思想中仁者愛人的思想,集中表達了對人類生命的一種關愛;墨家思想中的兼愛思想,提出了愛別人如愛自己的深刻觀念;佛教的解脫思想,指出人類煩惱的根本在于欲望,為了解決煩惱要保持無欲無求。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哲學的主要流派都從各自的觀點上證實了將人的生命作為哲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第二,中國哲學思考和研究的內容都和人有關,包括對人肉體和精神的關注。比如《周易》提出的自強不息,主要鼓勵人的進取意識;《論語》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主要鼓勵人們對生命和個人發展的積極。由此可見,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從宏觀上是一切生命,從微觀上是人的發展。同時,從中國哲學各個流派的理論思想來看,中國哲學不僅關注、思考和研究有關人的學問,而且還對人的生命問題有著深入、獨特的思考,并延展出了各種眾說紛紜的人生智慧。因此,中國哲學即人學。

          二、中國哲學的特質之思維認知方式

          哲學的重要基本元素之一就是它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維認知方式決定了不同的哲學特質。我國哲學的研究對象是生命,是人,而生命、人又是感性、靈動的,因此,與研究對象相對應的中國哲學的思維認知方式主要是直覺。直覺主要是指不受某種固定邏輯規則限制的,一種直接對事物本質進行領悟的形式,具有快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識性的特征。直覺需要某種體驗,并在體驗中產生一定的領悟,因而直覺是一種非邏輯性的思維方式,即生命主體對哲學的思維過程一般不具有清晰的意識,不具備對哲學明確的思考步驟。中國古代哲學對哲學的思維認知方式均有著作體現,且著作類型多樣,比如《老子》“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指出人們只有清除自己心中的塵垢,才能博覽和知曉萬物。要求強調了直覺的思維認知方式。[4]《周易》“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曉萬物之情”,體現了哲人對自然行與事的一種直覺感悟。中國哲學中思維認知方式中的直覺特質,得到了中國現代哲學家的關注。直覺方式既可以向外觀認,也可以向內自省,一面注重用理智和同情來觀察萬物,比如對自然、歷史的觀察研究;另一面注重向內的反省和體察。

          三、中國哲學的特質之學術立學旨趣

          從中國哲學的特質之學術立學旨趣上看主要推崇經世致用,強調哲學的人倫日用和現實功效,與哲學特質研究對象中對生命、對人的關注相一致。不同的哲學主張具有的學術立學旨趣不同,有的以思辨為旨趣、有的以實用為旨趣、有的以考據為旨趣。我國哲學的旨趣是經世致用,強調哲學在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比如《中庸》里提到的“道不遠人,人為之道而遠人,不可為道!盵5]儒家的哲學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進行結合!独献印分小坝兄詾槔瑹o之以為用”指出了中國哲學在根本上也是以日用價值為價值取向的!吨芤住分小胺颉兑住,圣人崇德而廣業也”,更是把實踐價值和建功立業作為發展的最終目的?鬃诱軐W中的“仁者愛人”思想,仁的內容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代表自我為幫助他人的一種行動,正是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最好體現。同時,孔子主張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主張具有鮮明的實行品質。[6]中國哲學特質中對日用實踐的強調,也被現代哲學家所注意。比如中國現代哲學家王國維指出“夫中國一切學問中,實以倫理學為最重,而其倫理學又傾于實踐,故理論之一面不免索莫!币簿褪钦f,中國哲學以倫理為發展基礎,而倫理的重點在于身體力行,即實行。因此,中國哲學的特質對日用實踐進行了強調。現代哲學家熊十力指出,中國哲學主張的發展需要在實踐中來檢驗。張岱年認為,中國哲學的發展強調生活實踐和生活經驗的貫通,重在日用實踐對哲學的驗證,而非一些理論的說明和邏輯的論證。

          四、中國哲學的特質之解釋、理解原則

          哲學是一種解釋的活動,是對自然、社會、歷史以及人生發展現象的一種解釋,不同的哲學主張和學說對宇宙世界的解釋、理解不同。中國哲學特質中的解釋、理解原則是充滿生命和生機的,即世間萬物是有生命的整體。中國哲學特質之解釋、理解原則是在對研究對象———生命的發展基礎上衍生的,生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生命孕育著生機。因此,中國哲學的特質解釋、理解原則為生機生命。比如《老子》“圣人抱一為天下式”指出要用統一和有機的觀點來認識事物。“二程”指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強調天地萬物之間的整體性聯系。[7]中國哲學以世間萬物生命、生機的運行原則來理解萬物的特質,也得到了現代哲學家的認同。比如梁簌溟認為,傳統儒家對宇宙理解的生態、生機原則,正是將世間萬物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看待,萬物之間的有機統一為宇宙增添了盎然之氣。方東美認為,中國哲學的發展主題是生命,并根據主題衍生出了機體主義的原則。另外,還指出中國的本體論在本質上也是以生命為中心的本體論,即人類的一切活動都依賴在生命的活動上。

          五、中國哲學特質之建造境界的中和圓融

          哲學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反思,并在反思的同時實現對現實的超越。因此,哲學是對意義世界的一種建構,對哲學的研究使人們對心中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哲學在本質上包含著對理想社會秩序的構建和對人類精神理想境界的一種追求。中國哲學構建的這種理想境界為“中和圓融”。比如《中庸》中“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睆娬{了人性中的至誠,指出人們只有將自己的本性顯示出來,不做任何的隱瞞,才能得到人們的欣賞,促進萬物的繁育。這種思想是天人合之境界的一種體現!兜赖陆洝分刑岢龅摹叭朔ǖ亍⒌胤ㄌ、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一種體現。儒家的禮樂制度旨在以人們心靈的和諧為目標,在人們的心靈需求上體現中國哲學的中和圓融思想。綜上所述,中國哲學作為一門學說,從研究的對象、思維認知方式、學術立學旨趣、解釋和理解原則、境界的建構五個方面在總體上歸納出了中國哲學的特質。通過對中國哲學特質的具體解釋可以發現,這些特質均滿足了兩方面的特點:第一,中國哲學關注和探討的問題;第二,中國哲學對有關問題的理解具有特殊的貢獻。同時,還可以發現,中國哲學五個方面的特質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比如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是生命、是人,因而在思維認識方式上的體現就較為感性,不具有鮮明的邏輯性和理性。在學術旨趣研究上也較為關注人世間的實際事項,強調身體力行,而非強調理論的抽象和思辨。在解釋、理解原則上強調生機的原則,而非對物質和機械的欣賞。中國哲學的發展和演變意義深遠,對當今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需要有關人員加強對中國哲學的研究,不斷發現中國哲學更多的特質,并在對這些特質應用的同時,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承貴.中國傳統哲學的特質及現代轉型[J].哲學研究,2011,(06):55-62.

          [2]劉毅青.中國哲學的生存論特質———以元氣說為中心[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752-840.

          [3]周良發,牟宗三.中國哲學特質論———以《中國哲學的特質》為例[J].集寧師專學報,2011,(02):30-35.

          [4]李承貴.試論中國哲學的五大特質[J].學術研究,2015,(03):9-159.

          [5]彭鴻雁.中國哲學的特質是實用理性還是實踐理性?[J].江淮論壇,2015,(03):132-135.

          [6]劉艷娜.中國哲學的特質———從先秦到宋明性善論的發展[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83-85.

          [7]衛國.論中國哲學的思想主題和精神特質[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2):83-88.

        【中國哲學特質與幾點理解闡釋論文】相關文章:

        哲學碩士論文:論中國哲學的特質11-25

        中國古代哲學家的認知特質探析11-18

        談中國哲學文化生態模式特質與意義11-18

        談中國古代哲學家的認知特質02-20

        談理性人范式經濟哲學闡釋02-21

        中國哲學專業碩士論文開題12-06

        鐘泰的中國哲學史研究論文02-14

        中國傳統政治哲學論文(精選7篇)02-06

        淺談中國傳統哲學概念理與西周哲學譯名之研究論文02-12

        淺析中國古代水之哲學論文03-08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