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論語中的成語

        時間:2020-12-18 15:09:48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論語中的成語

        論語中的成語1

          1、見義勇為:語本《論語·衛靈公》“見義勇為于師”朱熹注:“當仁,以仁為之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必屎蠓河谩耙娏x勇為”暗示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積極主動地去做,不該該推委。

        論語中的成語

          2、大逆不道:犯上:觸犯長上;反叛:指造反。《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

          3、發憤忘食:用功進修,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墩撜Z·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分歧紕繆。子曰:“女爰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保ㄅ叭辍,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勞。

          4、不亦樂乎:《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經常使用以暗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水平,也暗示“淋漓盡致”的意思。

          5、眾所周知: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每一人皆知!墩撜Z·泰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俺套ⅰ笔ト嗽O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

          6、觸類旁通:比方從懂患上的一點兒,類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長于類推,能觸類旁通。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為不擔任那種職務,就不思量那方面的工作,語出《論語·泰伯》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兒做好,起主要使東西精巧,語出《論語·衛靈公》。

          9、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墩撜Z·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0、不患上其死:指人不患上善終!墩撜Z·先進》:“若由也,不患上其死然!

          11、割雞焉用牛刀:宰雞何須用宰牛的刀。比方做壯工作不必費大力氣或者大材不能不消。《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12、見義勇為:看到了爭議的工作就奮勇地去做。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13、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墩撜Z·里仁》:“士致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4、理屈辭窮:利用站不住腳,無話可說!墩撜Z·先進》:“是故惡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辭窮,而取辯于口以御人耳!

          15、誨人不倦:誨:輔導。教人時不嫌委頓。形容輔導特別耐煩!墩撜Z·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好行小惠:惠:同“慧”,聰明。原指好耍小聰明!墩撜Z·衛靈公》:“成群聚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后也指愛施小恩惠。

          17、少年老成:后生;年輕人,后輩;畏:這搭指敬服。年輕人很容易超過老一輩,她們是值患上尊敬畏的!墩撜Z·子罕》:“少年老成,焉知來者之不比今也!焙蠖嘤么霜勶椨兄練庥袨榈哪贻p人。

          18、從心所欲:隨本身的情意,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墩撜Z·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9、惠而不費:惠:施惠,給人以好處;費,泯滅。施惠于人,本身又無所泯滅!墩撜Z·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厥后經常使用以形容有實利而未幾費財帛。

        論語中的成語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教導學生,喜歡用“設喻”的方法,利用形象、生動的比喻來說明深奧的道理。子貢問推行仁政的方法,孔子說:“工匠想要順利完成工作,必須先把工具磨鋒利。居住在一個地方,必然選擇這個地方有賢能的大夫為師,結交有仁德的士人為友!边@個故事出自《論語衛靈公》,,原文是: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對子貢的教導,意思并不是說把賢德者作為工具來使用,而是說要充分吸取他們的優點,使自己的認識更加敏銳,策略更加明智。現在我們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往往是說在做某項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論語中的成語3

          儒家經典《論語》是早期語錄體散文,語言基本上是口語,明白易懂。文字簡括,一般只敘說自己的觀點,而不加以充分的論證。由于孔丘對現實人生和社會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認識,《論語》中頗多言簡意賅、富于哲理性和啟發性的語句。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也”(《子罕》),流傳后世,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格言。所有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都選取了《論語》的部分章節作為課文。《論語》的“成語率”特別高,筆者從《漢語成語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修訂版)中集齊所有來自《論語》的成語,以饗大家。熟練地掌握以下成語有助于學生對《論語》深刻性的了解:

         。、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終。《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淋漓盡致”的意思!墩撜Z·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那種職務,就不考慮那方面的事情,語出《論語·泰伯》。

         。、從心所欲:隨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墩撜Z·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丁斎什蛔專赫Z本《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于師”。朱熹注:“當仁,以仁為之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焙髞矸河谩爱斎什蛔尅北硎居龅綉撟龅氖,就要積極主動地去做,不應該推委。

          7、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墩撜Z·里仁》:“士致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浮l憤忘食:用功學習,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爰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奮。

          9、犯上作亂:犯上,觸犯長上;作亂,指造反!墩撜Z·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10、割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墩撜Z·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兒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語出《論語·衛靈公》。

         。保、好行小惠:惠同“慧”,聰明。原指好耍小聰明。《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后也指愛施小恩惠。

         。保、后生可畏:后生,年輕人,后輩;畏,這里指敬服。年輕人很容易超過老一輩,他們是可敬畏的!墩撜Z·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稱贊有志氣有作為的年輕人。

          14、誨人不倦誨:教導、教人時不嫌疲勞。形容教導特別耐心!墩撜Z·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保、惠而不費:惠,施惠,給人以好處;費,耗費。施惠于人,自己又無所耗費。《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后來常用以形容有實利而不多費錢財。

         。保、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背套ⅰ笆ト嗽O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

         。保贰⒁娏x勇為:看到了爭議的事情就奮勇地去做。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保、舉一反三:比喻從懂得的一點,類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類推,能觸類旁通。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保、理屈詞窮:站不住腳,無話可說。《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敝熳ⅲ骸白勇分,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于口以御人耳!

         。玻、鳴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狀,加以聲討!墩撜Z·先進》:“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鳴鼓而攻之可也!

         。玻、內省不疚:省,省察,反;疚,因歉疚而內心不安。自己反省沒有內心感到慚愧不安的事!墩撜Z·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玻、能近取譬:能夠就近那自己比方別人。譬,打比方。語出《論語·雍也》。意思是要替別人設身處地地著想。推己及人,將心比心。

         。玻场⒛旮涣姡耗旮,往后的年歲還多,指年輕力壯!墩撜Z·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玻、匹夫不可奪志:匹夫,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變志向,形容意志堅定,不可動搖!墩撜Z·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玻怠⑤p裘肥馬:裘,皮襖。穿著輕暖的皮襖,騎著肥壯的駿馬。《論語·雍也》:“赤(公西華)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焙髞砭陀谩拜p裘肥馬”形容生活豪華。

          26、三復斯言:三復,多次反復;斯言,這句話。反反復復地體會這句話。語本《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

         。玻贰⑸沓扇剩喝,儒家道德的最高準則。語本《論語·衛靈公》:“有殺身以成仁。”意思是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F指犧牲生命,以維護正義生命。

         。玻、善賈而沽:賈,同“價”。等好的價出賣!墩撜Z·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币灿脕肀扔鲬巡盼从,等待有賞識他的人才肯效勞出力,或得到高職位才出來做官。

         。玻、手足無措:措,安放。手腳都不知道該放在哪兒好了。形容慌張得不知如何是好!墩撜Z·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30、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四體,四肢;勤,勞動。不參加勞動,分不清五谷!墩撜Z·微子》記載:有一次子路跟隨孔丘出外,途中子路落在后面找不到孔子了,正好遇上一位鋤草的老大爺。子路問他說:“子見夫子乎?”那老大爺說:“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后泛用以形容脫離勞動,脫離勞動人民。

         。常、駟不及舌:意思是言已出口,駟馬也追不及。指說話應當慎重!墩撜Z·顏淵》:“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常、溫故知新:溫,溫習;故,舊的。溫習已學過的東西,又有新的體會!墩撜Z·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爆F在有時比喻吸取歷史經驗,給認識當前情況提供參考。

          33、文質彬彬:文,文采;質,實質;彬彬:指文和質配合得很好。形容舉止文雅,態度從容不迫!墩撜Z·雍也》:“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常、血氣方剛:血氣,精力;方,正在。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墩撜Z·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常、循序漸進:循,依照,沿著。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墩撜Z·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敝祆渥ⅲ骸安坏糜谔於辉固,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而自然上達;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漸進耳。”

         。常、循循善誘: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導!墩撜Z·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焙髞矸河靡员硎旧朴谟胁襟E地引導,教育。

         。常、言必有中:不說則已,一說就說得正確!墩撜Z·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保牵

          38、言不及義:及,涉及;義,這里指正經事情。說話一點也不涉及正經的道理。《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39、一言以蔽之:蔽,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語出《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40、以直報怨:直,正直。以公道來對待自己怨恨的人。《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矗薄⑷嗜酥臼浚涸赣懈呱兄鞠蚝偷赖碌娜!墩撜Z·衛靈公》:“仁人志士,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爆F泛指愛國的愿意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論語中的成語4

          【拼音】huì rén bù juàn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新鄭之病,他們不得不在當地住了幾月,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干農活?鬃有睦锊桓吲d,一反誨人不倦的習慣,承認不如老農。樊遲只好向當地農民請教,終于種出了葫蘆、扁豆等瓜菜。

          【出處】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論語·述而》

          【解釋】誨:教導。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耐心教導別人

          【近義詞】諄諄教導、不厭其煩、循循善誘

          【英文】betirelessinteaching

          【示例】圣人說:“誨人不倦”,你又來問我,我豈有不說的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成語例句】

          ◎ 提倡"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體系。

          ◎ 劉仙洲教書素以勤奮、嚴格、誨人不倦而著稱。

        論語中的成語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問孔子怎樣做才稱得上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貴賓和進行大祭時那樣恭敬嚴肅。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于別人。要做到在諸侯統治的國家里沒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統治的封地里也沒人怨恨自己!边@段話出自《論語顏淵》,原文是: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論語衛靈公》中也有這個成語,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呢?”孔子回答道:那不就是“恕”嗎?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段話的原文是: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弟子中,子貢才華很高,不但生意做得好,在外交、政治方面的才能也都十分突出?鬃訉ψ迂曋v的這席話,很有針對性,是提醒子貢不要恃才傲物。與人交往時,我們要善于換位思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欲速則不達

          子夏要到魯國的莒父當地方官,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說:“不要一味求快,不要只顧眼前小利。如果一味求快,往往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反而使得大事不能成功!边@個故事出自《論語子路》,原文是: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急功近利是成就一番事業的大忌,凡事要有長遠眼光、長遠打算,該慢的地方不要求快,該放棄的小利不要貪圖,成功方可水到渠成。

        論語中的成語6

          1.暴虎憑河 《論語.述而》暴虎憑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赤手空拳與猛虎相搏斗,泅手渡河,死了也毫不悔悟,我不能和這種胡作非為有勇無謀的人同進同出。

          2.舉一反三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用一個四角形作譬喻,列舉一個角而不能推想其余三個角的人,我是沒有興趣再教導他了。) 3.巧言令色 《論語.學而》巧言令色,鮮矣仁。(口頭上說些甜言蜜語奉承諂媚的話,是缺乏德性修養的人。

          4.過勿憚改 《論語.學而》賢者勇于認錯勇于改進,并時時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過錯。

          5.三十而立 《論語.為政》十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孔子言他三十歲的時候,不論在精神或物質上都能獨立自主,且合乎禮節的要求。)

          6.溫故知新 《論語.為政》追溯過去并研討當時的情狀,作為發掘將來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石。

          7.君子不器 《論語.為政》立志成為偉大人物,應避免自己變成像器皿一般只有單一用途的人。

          8.周而不比 《論語.為政》與人交際應酬,應該一視同仁公正無私,不偏袒一方或結成黨派樹立敵人。

          9.見義勇為 《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被利益所誘感或為保護自己而畏縮不前是沒有勇氣的人。)

          10.既往不咎 《論語.八佾》對于己經成為過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說些悔不當初的話。

          11.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遇到困惑難解的事情,恭敬地請教比自己年輕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并不是不件可恥的事。

          12.聞一知十 《論語.公冶長》回也聞一以知十。(形容顏回十分地聰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13.文質彬彬 《論語.雍也》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后天修養的文彩與天生樸 素的本質,兩相調和適當的人,才是名符其實的君子。)

          14.先難后獲《論語.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總比別人先嘗苦頭,而對于應得的利益從不斤斤計較,這便是仁者的風度。

          15.知者樂水《論語.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賞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態,他的心靈也如同水一般清瑩透澈。

          16.仁者樂山《論語.雍也》仁者的心如同山岳的萬古堅貞,絕不因一時的利害和榮辱,而動搖自己的意志。

          17.行不由徑《論語.雍也》選擇快捷方式的人,往往因操之過急而走頭無路。

          18.簞食瓢飲《論語.雍也》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形容顏回飲食簡單安貧樂道。)

          19.任重道遠《論語.泰伯》背負沉重使命,邁向遙不可及的旅程,以貫徹仁道作為自己終身的任務。

          20.后生可畏《論語.子罕》年輕人只要肯發憤苦讀努力工作,將來的前途無可限量,是令人敬畏的。

          21.苗而不秀《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幼苗雖然發芽,不抽穗不開花,有的雖已抽穗但卻不結果實。喻人人稱其神童的人,長大成人后,可能變得平庸無能)

          22.功虧一簣《論語.子罕》未成一簣,止,吾止也?(堆聚一座山只差一籠土沙即可完成,但半途而廢,則前功盡棄。)

          23.過猶不及《論語.先進》道理應該力求中庸,不偏不倚,過與不及,同樣不合理。

          24.非禮勿視《論語.顏淵》對待沒有禮貌的人,應當避免接近他,一但人適應了非禮的事,便會漸漸失去坦白公正的心,不能主持公道。

          25.克己復禮《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盡力克服私欲的誘惑,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作法,凡事保持適度與社會民眾的精神合一,這就是實踐仁道的善政

          26.成仁之美《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不發掘別人的缺陷,反會表揚別人的優點和善行,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全別人的壞事。)27.察言觀色《論語.顏淵》洞悉對方的言談,并考察他的動機原由,才有深入的了解。

          28.風行草偃《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風,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風加諸于草上,草必定會隨風仆倒。)

          29.以文會友

          30.以友輔仁《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交友以詩書、禮樂的修養做為朋友情誼的基礎。以朋友的學問道德作為自己的榜樣。)

          31.知者樂水《論語.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賞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態,他的心靈也如同水一般清瑩透澈。

          32.近悅遠來《論語.子路》近者說,遠者來。(治理國家道先使周遭的人士,對您的政績滿意歡愉,遠方的民眾也會感佩您的仁政來歸順你。)

          33.行己有恥《論語.子路》對自己的過失,有羞恥反悔的心,隨時自我警惕。34.剛毅木訥《論語.子路》剛毅木訥,近仁。(公正無欲、果敢堅忍、性情質樸、言談遲鈍,是接近仁者的風范。

          35.怨天尤人《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上天對我苛薄,也不責怪別人不能體諒我。)

          36.以德報怨《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應該以公正報答仇怨,以恩惠報答恩惠。)《老子三章》報怨以德。(對于自己有怨讎的人用德來回報他,最后也會被感化。)

          37.言不及義《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一群人整天聚在一起,沒講一句正經的話,好賣弄小聰明,這種人不會有什么成

          38.當仁不讓《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于師。(在為仁的大道理上,雖然面對師長,也不必謙讓。)

          39.駟不及舌《論語.顏淵》一旦失言犯了過錯,縱使鞭策四匹馬的快車去追,也追不上了。一言即出四馬難追,講話宜特別注意,免得禍從口出。

          40.升堂入室《論語.先進》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升堂入室喻研究學問,已達高明精微的境界。但此句言子路未入室,即說明子路尚未達到孔子的理想境界。)(同豋堂入室)

          41. 六尺之孤 《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做人應該達到這種地步,把年幼的孤兒托附給你,而你能使對方放心完全信任你。)

          42.戰戰兢兢 《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弧(形容凡事小心謹慎。) 43.有教無類 《論語.衛靈公》受教育不分貴*、賢愚,機會都是均等的。 44.金聲玉振 《孟子.萬章下》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也。(孟子稱贊孔子才德兼備,學識淵博,正如奏樂,以鐘發聲,以磬收樂,集眾音之大成。)

          45.始作俑者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俑者,古時制作用于殉葬的木偶,孔子覺得俑的面目與人非常相似,用以殉葬十分殘忍,故孔子厭惡創始者的不仁。)后引申以作俑指創先制造壞事、首開惡例,F今孔廟的神龕內不設偶像崇拜,亦無孔子塑像。臺中孔廟正殿內有書寫雕刻的《大成至圣先師孔子神位》,神位牌為貼金箔九龍所蟠護,是民族藝術薪傳獎木雕大師李松林先生之作品。

          46.萬仞宮墻 《論語.子張》子貢曰:“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寓意孔夫子學問道德高深,若要求取上進,并無快捷方式,唯有進黌門或泮宮(皆古代學校)潛心修習,才能窺其堂奧。

          47.道聽途說 《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隨便聽來的話,又隨便傳說出去,那是不能修德的事。)

          48.患得患失 《論語.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未得到官位時,處心積慮謀取官位,得到官位則憂心失掉官位,那便什么事都做得出來。)

          49.里仁為美 《論語.里仁》選擇風俗淳樸的居所,人才會如沐春風,德行才會有進步。

          50.見賢思齊 《論語.里仁》遇到比自己賢能的.人不應嫉妒,學習對方的優點,使自己改進向善,成為賢能的人。

        論語中的成語7

          1、(述而不作)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

          2、(一言興邦)指一句話可以興國。(出處)《論語·子路》:“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3、(成人之美)成全別人的好事。(出處)《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4、(斗筲之器)比喻氣量狹窄的人。(出處)《論語·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言必有中)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出處)《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6、(鳴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出處)《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7、(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出處)《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于師!

          8、(有教無類)類:類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9、(無可無不可)表示怎樣辦都行,沒有一定的主見。(出處)《論語·微子》:“我則異于是,是無可無不可!

          10、(輕裘肥馬)穿著輕暖的皮襖,騎著肥壯的好馬。形容生活闊綽。(出處)《論語·雍也》:“赤之造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11、(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出處)《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2、(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處)《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載之!

          13、(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出處)《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4、(朝聞夕死)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出處)《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15、(匹夫不可奪志)雖是平民也不可強迫他放棄主張。(出處)《論語。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6、(飽食終日)終日:整天。整天吃飽飯,不動腦筋,不干什么正經事。(出處)《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17、(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處)《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18、(發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出處)《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9、(察言觀色)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出處)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0、(犯上作亂)犯:干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出處)《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21、(見賢思齊)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學得與他一樣。(出處)《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2、(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出處)《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3、(惠而不費)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出處)《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24、(能近取譬)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別人著想。(出處)《論語·雍也》:“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25、(欲速不達)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達到目的。(出處)《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6、(內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內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出處)《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27、(天下歸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悅誠服。(出處)《論語·堯曰》天下歸心: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28、(手足無措)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出處)《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29、(以德報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出處)《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0、(惡衣惡食)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處)《論語·里仁》:“士之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的事情。(出處):《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2、(聽其言而觀其行)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出處)《論語·公冶長》:“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33、(循循善誘)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導,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出處)《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34、(富貴浮云)意思是不義而富貴,對于我就象浮云那樣輕漂,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出處)《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5、(色厲內荏)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出處)《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36、(既往不咎)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出處)《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37、(道聽途說)道:道路;途:路途。路上聽來的又在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出處)《論語·陽貨》:“道聽而涂(途)說,德之棄也。

          38、(言不及義)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凈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出處)《論語·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39、(文質彬彬)彬彬:配合諧調。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出處)《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0、(朽木不可雕)這個成語也稱“朽木糞土,比喻人已經敗壞到不可救藥的地步。(出處)《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

          41、(怨天尤人)天:天命,命運;尤:怨恨,歸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怪別人。(出處)《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42、(見危致命)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同“見危授命”。(出處)《論語·子張》: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43、(學而優則仕)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出處)《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44、(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輩;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出處)《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45、(敬而遠之)敬:尊重;遠:不接近;之:代詞,指對象。表示尊敬卻有所顧慮不愿接近。(出處)《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46、(仁人志士)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F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7、(中道而廢)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處)《論語·雍也》中道而廢: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中道而廢,今女畫!

          48、(盡善盡美)極其完善,極其美好。指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出處)《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9、(簞食瓢飲)形容極為清貧的生活。后用為生活簡樸,安貧樂道的典故。(出處)《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0、(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出處)《論語·泰伯》:“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51、(溫故知新)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2、(舉一反三)反:類推。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比喻善于學習,能夠由此及彼。(出處)《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3、(不亦樂乎)乎: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里相當于“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出處)《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4、(殺身成仁)表示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驗榱司S護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55、(割雞焉用牛刀)也做“殺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出處)《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56、(年富力強)年富:未來的年歲多。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出處)《論語·子罕》:“后生可畏!彼巍ぶ祆渥ⅲ骸翱鬃友院笊旮涣姡阋苑e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論語中的成語】相關文章:

        《論語》名句與成語08-27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12-16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08-28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08-27

        《論語》中的孝文化09-18

        孔子論語中的名言名句07-20

        《論語》中孔子的經典名言02-07

        有關論語中孔子的名言10-11

        論語中孔子孟子的名言09-19

        在論語中孔子的名言09-1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