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吞棗的成語典故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囫圇吞棗的成語典故,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囫圇吞棗的典故出處】(宋代)圓悟禪師《碧巖錄》。
【囫圇吞棗的典故釋義】囫圇:整個兒,完整的。把棗整個吞咽下去。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籠統接受。
【囫圇吞棗的歷史典故】
從前有一個呆子,家中很有錢。有一次,他到市場上去買水果。攤主不厭其煩地向人們介紹各種水果的好處。呆子聽了很高興,一下子買了很多的水果,坐在市場旁大吃起來。
正在他吃得高興的時候,有一位醫生路過,見他這種吃法,就對他說:“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雖然它對牙齒有好處,但你吃多了會傷脾的。”呆子一聽,就不再吃梨,而是一個接一個地吃棗子。醫生又說:“紅棗雖然對脾有好處,但吃多了會傷牙的,所以也不能多吃!
呆子聽了醫生這些話后,不知如何是好了,都不敢吃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想了很久,過了一會兒,他興奮地說:“我有辦法了,吃梨的時候,只用牙齒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這樣對牙齒有好處,又不會傷脾;而在吃紅棗時,我不用咀嚼,就一口吞進肚子里,這樣可以不傷牙齒,又對脾有好處!闭f完,就把紅棗一個一個地扔進嘴里,囫圇地吞下去了。醫生見此情景,忙說:“你這樣把棗囫圇吞下去,腸胃不能消化和吸收,對脾也是沒有好處的!
【成長心語】
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內有明顯的`提高。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只會增加自己的負擔,還不知道為何成績沒有提高。學習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安排學習計劃,并切實遵守它;要扎扎實實打好基礎,不可囫圇吞棗,急于求成;認真讀書,精于思考;遵循“無疑——有疑——解疑”的過程,即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點滴中不斷地積累。凡事欲速則不達,只要養成穩扎穩打的習慣,就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漢語注音】:
hú lún tūn zǎo
【成語語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形容讀書做事非常的不認真,偏重于不求甚解,多指讀書方面。
【囫圇吞棗的近義詞】:
食而不化、生吞活剝、不求甚解;
【囫圇吞棗的反義詞】:
含英咀華、融會貫通、細嚼慢咽;
【囫圇吞棗例句】
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清.八寶王郎《冷眼觀》第六回:“你說了一大起沒頭沒腦的話,囫圇吞棗,我一句都聽不懂!
朱自清《經典常談.四書第七》:“那時先生不講解,只讓學生背誦,不但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圇吞棗地念,囫圇吞棗地背;不懂不要緊,將來用得著,自然會懂的!
【囫圇吞棗造句】
讀書就好像是在品味美輪美奐的風景或享受愉悅的愛:請細細的品味文學魅力,切勿囫圇吞棗。
文學作品情寓意長,妙文佳句屢見不鮮,只是有些書應當淺嘗轍止,有些書卻當囫圇吞棗一筆帶過。
【囫圇吞棗的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成語典故11-25
成語典故07-20
囫圇吞棗成語故事08-18
成語故事:囫圇吞棗12-08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12-02
精選成語典故11-22
如魚得水的成語典故11-29
趨炎附勢成語典故11-25
弄巧成拙的成語典故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