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歷史有關的成語故事
導語: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和歷史有關的成語故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和歷史的成語故事 篇1
1、大義滅親
春秋時期,衛國的州吁(yù)殺死哥哥衛桓(huán)公,自立為國君。
州吁驅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王位不穩定,就與心腹大臣石厚商量辦法。石厚就去問自己的父親——衛國大臣石(què),怎樣鞏固州吁的統治地位。石對兒子說:“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石厚說:“州吁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么辦?”石說:“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衛又是友好鄰邦!笔駴]等父親把話說完,搶著說:“你是說去請陳桓公幫忙?”石連連點頭。
州吁和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的安排。衛國派人去陳國,把州吁處死。衛國大臣們認為石厚是石的兒子,應該從寬處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殺子是“大義滅親”。
成語“大義滅親”,現在指為了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對犯罪親屬不徇私情。
2、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封于魯,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齊,周公仍在朝攝政輔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么來得這么晚?”伯禽說:“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得服滿三年方得去除!倍烬R之后,五個月就去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么來得這么快?”太公說:“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通俗簡易!碧髞砺犝f了伯禽匯報政務的情況,長嘆說:“魯國后世必定會北面臣服于齊國。政治如果不簡要平易,民眾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眾才會歸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簡易。到了唐朝,為避太宗李世民諱(huì),凡言“民”處皆改為“人”,此語就改成了“平易近人”。這樣一改,意思也就變了,從指政治變成指為人處世的態度,有時也指文章風格淺顯易懂。
3、千金一笑
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樂,醉心于女色。周朝有個諸侯國叫褒(bāo)國,其國君見天子如此荒唐,就來規勸,幽王根本不聽,反而把褒國國君關進大牢。
褒國國君的兒子洪德見父親被關,非常焦急,就與母親商量如何營救。他們聽說幽王非常喜歡美女,就用重金買下一年輕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給她宮中禮儀,然后送給幽王。幽王見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國國君。
褒姒入宮后,很得幽王的寵愛,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隨心意,就是褒姒有個怪脾氣,從來不笑。幽王下決心要讓她笑一笑,于是貼出布告:誰能讓新王后笑一笑,賞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爭相入宮。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說一些荒誕的笑話,可褒姒看了,聽了,仍不露一絲笑容。幽王手下有個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個會拍馬逢迎的壞家伙,他出了一個壞點子,叫做“烽火戲諸侯”。原來古時候,遇到敵情,主要靠烽火臺報警。那些烽火臺遍布各諸侯國,相鄰的兩座能互相看見。如果白天某處發現了敵情,就點燃曬干的狼糞,靠“狼煙”傳遞情報;如果是晚上,就點燃柴草,靠火光傳遞情報。這樣一座傳一座,用不了多長時間,消息傳遍全國,各地諸侯就會率部隊趕往京都,聽候調遣。
幽王聽了這個計謀,萬分高興,決定一試。一天,天氣晴朗,幽王帶著褒姒來到城樓頂上,登臺遠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幽王下令點燃烽火,頓時狼煙四起,直沖云天。遠近諸侯看到烽火點燃,還以為敵國來犯,于是紛紛點齊兵馬,向鎬(hào)京奔來。他們趕到鎬京城下,卻看不到一個敵兵,只見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樓上喝酒看熱鬧。這下,可把褒姒給逗笑了。她笑幽王如此輕率行事,笑諸侯這樣容易上當。褒姒一笑,幽王高興了,馬上給了虢石父千金的獎賞。那些諸侯可氣壞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罵一氣帶兵回去了。
幽王對此并不在意,為睹褒姒笑臉,又多次玩此鬧劇。不久,戎(róng)人發兵前來攻打鎬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來了,趕緊派人去點烽火,向諸侯求救?墒沁@一次,諸侯們還以為天子與王后嬉戲,全都按兵不動。就這樣,鎬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驪山腳下,被殺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和歷史的成語故事 篇2
自相矛盾:
主要內容——古時候,有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庇峙e起自己的矛夸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庇袀圍觀的人問他:“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么樣呢?”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來了。
寓意——說話、寫文章,如果在同一時間和同一關系中,竟有兩種相反的說法,前后互相抵觸,那就會矛盾百出,像楚國商人一樣經不住駁同。寓意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對頭。
濫竽充數
主要內容——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一起吹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每當演奏時,他就鼓著腮幫,按著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可是他不要許多人一起吹,而要一個一個地單獨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寓意——濫竽充數的故事告訴人們:那些弄虛作假的人雖能蒙混一時,但是無法蒙混一世,他們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諷刺了混入內行,冒充有本領而無真才實學的人。
畫龍點睛
主要內容——南北朝時,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眼睛。游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可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游客不信,都以為張僧繇在嚇唬人。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張僧繇只好提起筆來,輕輕一點。霎時間,只見烏云密布,電閃雷鳴,被點上眼睛的龍騰空飛去。游客們驚嘆不已,無不佩服張僧繇神奇的點睛之筆。
寓意——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和歷史的成語故事 篇3
死灰復燃
【熄滅的爐灰重新燃起來,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例﹔決不能讓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西漢武帝時,有個叫韓安國的官員,因犯法被送進監獄。獄吏田甲常常侮辱他。韓安國氣憤地說﹔”誰能料定死灰就不能重新燃起來呢﹕”田甲聽了說﹔”燃吧,如果再燃起來,我就撒泡尿澆滅它!
不久,韓安國被釋放出獄,重新做了官。田甲得知后,怕受到報復,逃走了。這時,韓安國揚言﹔”田甲若不趕快回來,我就要把他全家殺掉!碧锛字缓贸鰜碜允砖o見到韓安國時嚇得面無人色,連連叩頭求饒。韓安國說﹔”起來吧﹖像你一樣的人,才不值得報復呢﹖”出自《漢書》
后生可畏
后生:年輕人,后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孔子在游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子,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卻站在旁邊。孔覺得很奇怪,于是就問道:你為什么不和他們玩?
那個小孩答道: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什么好處,所以我不愿意和他們玩。有什么奇怪的呢?
過了一會兒,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鬃訂査麨槭裁床槐茏屲囎,他說: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聽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鬃勇牶蠓浅s@訝,覺得這么小的孩子竟說出如此有道理的話,實在是了不起。那孩子又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以跟母馬行走了……這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贊嘆道: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得呀!
后生可畏:贊揚少年聰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也!
杯弓蛇影
【把墻上的弓在酒杯里的影子當做一條蛇。比喻由疑心引起恐懼。例:他上過這次當以后,就杯弓蛇影,對誰都不相信了!
從前有一個叫樂廣的人。有一次,他請一位好朋友來家中喝酒?墒沁@位朋友酒喝得很少,好像有什么心事,不一會,便告別回家了。
這個朋友回家以后,就生病了?戳酸t生,吃了藥,都沒有用。樂廣聽到這個消息,就去看望這個朋友,問他怎么會生病的。朋友吞吞吐吐地說﹔”那天在你家喝酒的時候,我彷佛看見酒杯里有一條小蛇在動,我喝了那杯酒,心里非常害怕回到家里就得病了。
樂廣聽了,感到很奇怪。他回到家中,檢查了原來喝酒的地方,發現墻上掛著一把弓,那弓的影子落在杯子里,看上去就像一條小蛇。于是他又把那位朋友請來,當場作了試驗給他看,那位朋友恍然大悟,病也就痊愈。
和歷史的成語故事 篇4
1、亡命之徒
唐朝末年,樂彥楨的兒子樂從訓經常與狐朋狗友聚眾滋事,他買通都統王鐸的歌女,率領一幫亡命之徒殺了王鐸的全家,奪取他的金銀財寶。樂彥楨任相州刺史時,他更加肆無忌憚地濫殺無辜。不久樂彥楨被兒子氣死。羅弘信率軍消滅了樂從訓這批亡命之徒。
2、十步芳草
唐朝初年,唐太宗十分重視選拔人才,他吩咐右仆射封德彝推薦人才,封德彝沒有完成使命。唐太宗教誨他: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關鍵看你能否發現他們,用人就要用他們的長處。封德彝點頭稱是,于是給唐太宗推薦了很大人才。
3、自慚形愧
故事晉朝時候,有個驃騎將軍名叫王濟,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風度。雖然是個提刀弄槍的軍人,但平時讀書論經,才學很好,在城里也頗有名聲。有一年,王濟的外甥衛玠母子前來投靠王濟。王濟一見衛玠如此眉清目秀,風度翩翩,簡直驚呆了。
他對衛母說:“人家都說我相貌漂亮過人,此刻與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塊與明珠寶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難看了!”過了幾天,王濟帶著衛玠,騎著馬去拜見親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見衛玠的人都以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爭著圍觀,你擠我擁。幾乎哄動了全城。好不容易到了親戚家,親友們想了解一下衛萬玠以外貌漂亮,學問是否出眾,便堅持要他講解玄理。衛玠推辭不了,便講了起來。講的時間不長,聽的人卻沒有一個不稱贊他講得精深透徹的。
人們嘻笑著說:“看來,你們三王抵不上衛家的一個兒郎!”王濟說:“是啊,和我這外甥一起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發光。
4、畏首畏尾
春秋時期,鄭國出于晉國與楚國之間,晉楚爭霸經常打擊與拉攏鄭國。一次晉靈公召集小國開會,鄭穆公沒有去,晉靈公想出兵威脅,鄭公子歸生知道后給晉靈公寫信勸止,說:“畏首畏尾,身其余幾”,如果被逼無奈就投降楚國,兩國和談。
5、學而不厭
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鉆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贊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6、危在旦夕
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包圍了孔融屯兵地都昌,孔融派太史慈去請平原相劉備出兵救援。太史慈到平原對劉備說孔融目前危在旦夕,盼望出兵前去解圍,劉備立即派精兵3000隨太史慈前去,起義軍見援軍已到,立即解除對都昌的包圍。
7、物以類聚
戰國時期,齊宣王要辯士淳于髡推薦賢士,他一天就推薦七個,宣王感到驚訝,問是不是在濫竽充數。淳于髡說:“鳥有鳥類,獸有獸類。只能到山上才能采到柴胡,這就是物各有類,我經常與賢人打交道,因此可以為您推薦更多的賢人!
8、欲蓋彌彰
春秋時期,齊國大臣崔杼謀殺齊莊公,為掩蓋自己的罪行,強令記載歷史的太史把齊莊公的死寫成病死的,正直的太史如實記下“弒君”事實,崔杼殺了太史,太史的兩個弟弟也是如此被殺害,結果弒君之罪沒有掩蓋,反而非常清楚暴露出來。
9、一日千里
戰國時期,同在趙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與秦國嬴政相處很好。嬴政后為秦王,對來秦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百般刁難。太子丹逃回燕國找田光商量對策,田光說他已經不是一日千里的駿馬了,但能推薦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
10、萬死不辭
東漢末年,董卓掌握朝中大權,驕橫跋扈,為自己修筑宮殿,準備篡位。忠臣王允擔心漢室江山,他問自家歌ji貂禪能否幫他的忙。貂禪說她為大人做事萬死不辭,于是王允將貂禪許配給呂布后,又進獻給董卓,借呂布的手殺了董卓。
【和歷史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成語故事11-25
經典歷史成語故事11-28
歷史成語故事「經典」11-26
歷史成語故事精選11-26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12-20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21
經典的歷史成語故事07-22
歷史成語故事10-14
歷史的成語故事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