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食品創業故事
在創業過程中,如果說壓力,我認為選擇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壓力。
食品行業創業故事1:不當白領當農民,80后女大學生養龍蝦
寶山區羅涇鎮農業創業園里的小老板馬蘭最近心情很好:她養殖的澳洲龍蝦長勢喜人,大部分龍蝦都養到了二三兩,再過幾個月,養到六七兩的時候,這些龍蝦就能向市場銷售了。很難想象,這位在養殖園忙前忙后的小老板,竟是位畢業于名牌高校的80后女大學生。日前,寶山區羅涇鎮農業創業園正式揭牌成立。馬蘭對自己的“蘭蘭水產養殖園”更是充滿了信心。
80后女大學生養龍蝦
2006年,馬蘭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畢業后參加“三支一扶”計劃,在寶山羅涇鎮的一個村委會工作。2009年,她工作兩年期滿后,正好羅涇鎮開辦了農業創業園,提供了一個創業平臺,還有不少創業優惠政策。原本就有創業想法的馬蘭,大膽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她從平日的觀察中發現,現在人們都喜歡吃綠色食品,注重營養搭配,種植養殖業有一定的市場,無奈她從未接觸過這個行業,空有想法卻無從下手。幸運的是,馬蘭從羅涇鎮開業指ting30.com/zl導專家王一瑜那里得到了幫助,王一瑜長期從事農副產品產銷,對種植養殖也有豐富的經驗。在他的介紹指導下,馬蘭決定養殖澳洲龍蝦。
然而,她的創業之路并不平坦。今年年初剛開始創業時,因為養殖經驗不足、技術不成熟,第一批養的澳洲龍蝦全被凍死了……而對于這一批新的龍蝦,這位80后的大學生創業者信心十足,“現在有了養殖經驗,還有技術保證,這批一定能養成功,實現銷售!”
目前馬蘭已經在羅涇鎮農業創業園成功創辦了蘭蘭水產養殖園,主要養殖澳洲龍蝦。資金上,她招用了當地的4名失地農民作飼養員,按政策享受社保費補貼,今年農業創業園租金全免,又給馬蘭省下了場地成本;技術上,她聘請了華師大生物系的老師擔任技術指導員;經營管理上,寶山區開業指導中心、羅涇鎮社會事務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經常會來到農業園詢問她的養殖情況、創業中的困難,并給予她指導和幫助。“有了這么多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創業很安心,也有信心。”馬蘭從容、堅定地說。
13個創業場地各具特色
今年年初,本市出臺了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創業場地缺乏一直是困擾寶山區創業的大問題。寶山區通過出臺實施有區域特色的創業政策、針對不同人群開發不同類型的創業場地、深化創業指導服務等多項措施,在全市率先實現每個街鎮有至少一個創業場地,12個街鎮共完成13個創業場地的開發,呈現出地區特色鮮明、業態層次豐富、人群適應面廣的特點。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底,寶山區累計幫助成功創業807人。
食品行業創業故事2:劉思源:90后“小鮮肉”掘金阿拉迪小切糕
一提到切糕,你會想到用核桃仁、葡萄干、芝麻、玉米飴等原料熬制而成的西域美食,但真正吃過的人并不多。90后襄陽小伙劉思源為了讓美味平價的正宗西域小切糕成為大眾小吃,奮斗了整整3年。
他和團隊里同樣年輕的90后小伙伴,憑借著自主研發的“阿拉迪小切糕”在2015年湖北農村青年電商創業大賽上脫穎而出,奪得了初創組冠軍。
當“小鮮肉”愛上“小切糕”
春夏是休閑食品的旺季,劉思源和小伙伴們也格外忙碌。周末時,他帶著幾十盒“阿拉迪小切糕”在武商襄城購物廣場的超市里試銷。穿著萌噠噠真空“外套”的“阿拉迪小切糕”讓人眼前一亮,顧客沒見過,更沒吃過,好奇地駐足觀望。
此前在襄陽,市民們見到的都是商販用推車沿街出售的大塊切糕,有需要就切下一塊論斤賣?蛇@是一款改良后的全新產品,劉思源和小伙伴們不知道市場如何,更不知道如何定價。因此,只要有顧客駐足試銷臺,他們就會馬上推介:“這有一款正宗西域小切糕,您愿意購買嘗一嘗嗎?”
顧客們肯定地回復后,讓已為“阿拉迪小切糕”奮斗了整整3年的劉思源極為高興。
試吃之后,許多顧客直接付錢買走切糕。“顧客給出的心理價位在30元至50元/盒,而我們預售價是39.8元一盒。”劉思源對市場的判斷相當敏銳。
作為一枚“小鮮肉”,怎么會“愛”上女孩子喜歡的甜點切糕?
“切糕王子”新聞激發靈感
2012年,一則新聞吸引了正上大學的劉思源的眼球,“長沙理工大學的一名大學生勤工儉學,在互聯網上賣切糕,生意非常紅火,被網友稱為‘切糕王子’,一下子成了‘明星’”。不過,劉思源的關注點是也能做成大生意的切糕。
事實上,劉思源并非突發奇想,他在大學里就是個“創業”達人,開了好幾個小公司,頭腦靈活,嗅覺敏銳。從“切糕王子”的創業故事中,他嗅到了商機,“我聯系上了長沙‘切糕王子’,談到我也想做切糕的想法。他建議我去西部走走,看看正宗的切糕”。
于是,2013年劉思源趁寒暑假去了西部大城市兩趟,找到當地制作切糕的老藝人,走進家庭作坊看制作過程。此外,他也找到當地知名的切糕專賣店,現場觀看制作工藝。
改良“西域美食”大賽奪冠
在考察市場的過程中,劉思源一直在思索:作為西域傳統美食,切糕很受當地人歡迎,但為何沒能進入更廣闊的市場?
通過不斷試吃和了解切糕制作工藝,他最終確定了“把切糕改小、切薄,做成小包裝;提高果仁含量,降低糖分的比例”的改良思路。確定創業方向后,劉思源和4名與自己同齡的90后開始了追夢之旅,他們成立了湖北襄陽阿拉迪食品科技開發公司,五位合伙人之前都曾創辦過公司,也都是資深“吃貨”。
歷經3年的研發,每塊10克左右的真空小包裝、干凈衛生、更適合大眾消費的“阿拉迪小切糕”在今年新鮮出爐。據悉,小切糕一“出生”,就吸引了40多位全國各地的微商代理加盟。“加上蘇寧網店和淘寶網店,我們的重點銷售渠道已經就位。”劉思源這樣介紹。
不過,劉思源的“野心”很大,“未來,我希望切糕能像大白兔奶糖一樣成為消費者的手邊零食,讓所有人嘗到正宗的西域風味美食”。
事實上,“阿拉迪小切糕”正式面世前,就憑借著出色的創意和產品的口感獲得評委的青睞,戰勝了200多個對手,拿下了2015年湖北農村青年電商創業大賽初創組第一名。
食品行業創業故事3:“小蹄大作”李功福:烤豬蹄也可以做到估值一億
賣烤豬蹄算是我的副業。我的本職工作是中科院電子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做軍工方面的研制,偵查雷達、偵察衛星、無人機都是我們的涉獵范圍。不過很快我會全職出來賣烤豬蹄,F在我覺得,烤豬蹄這門生意可以做到更大,就差一個平臺、一個店,把我的想法和所有的精力都押上,讓它爆發。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五道口附近尋找合適的第二家店面,但一店難求。
因為家庭因素,我很早就開始自己賺錢。小時候,媽媽用荷葉把吃剩的豬蹄包起來,類似叫化雞那樣做,味道很好,我一直記得。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讀研期間,我發現燒烤很受歡迎,女生又特別喜歡豬蹄,但市面上的工藝不是煮就是鹵,沒人用烤的。當時學校后門也有一個賣烤豬蹄的,做法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但銷量很好。那時我想,沒準按照我的方法來做更有市場。
腌制、鹵、是烤前的必備步驟,否則生豬蹄很難入味。為了學習這門技巧,我去燒烤店、鹵肉店打雜,洗碗、掃地,看他們配料。每天偷學一點,晚上借同學家的房子再自己調試。導師和同學都是我的試驗用戶。經過一百多次反復試驗,口感慢慢定型,大家都說我可以去外邊擺攤了,導師也很支持,給我4000塊啟動資金。那段時間我一個人做,每天早上騎摩托車兩小時到市場進貨,100斤豬蹄全靠我自己處理,給豬蹄破殼之后再除毛。
我們學校在成都也算有名氣,一個成電的研究生在校門口擺地攤,沒少遭到質疑,多少雙眼睛看著。常聽到很多家長在我面前議論:我的小孩就在里面上學,他現在擺地攤,我的孩子以后怎么辦?那時我每天推餐車在校門口賣貨,還要常常躲城管。被城管追過幾次后,我也在想要不要放棄。但既然已經出來了,錢又是老師給的,我還沒做成就回去怎么交代。
后來機緣巧合,我結識了一名華東理工大學的學生,他建議我到上海創業,并以他的名義申請代理基金。這一下子申請了10萬,等資金到位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不過我還是很高興。因為錢不多,我們當時在松江租了一個最偏僻的店鋪。以前我一直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看來是錯的。
我和他說,我們去賭一把,把店面搬到路邊試試。結果搬出去沒幾天,銷量就直線上漲,不到一個星期賣出1000多只豬蹄。大家慢慢口耳相傳,我們的生意越來越好。后來拍客發現了我們,把我們的視頻上傳到優酷,叫“放棄白領身份去路邊賣烤豬蹄”,一天的點擊量突破40多萬。
接著中央電視臺、東方衛視也找過來,那段時間每天都在應付這些東西。上海人對吃很挑剔,這一方面促使我們精進工藝,一方面為我們奠定了口碑。但2013年春天,上海出現黃浦江死豬漂流事件和禽流感,人人談豬色變,我們的生意沒法做了。6月我答辯結束,工作敲定在中科院,就離開上海來到北京。
到中科院大概是我最保守的選擇,如果簽到西安、武漢,我可能會去搞衛星和核潛艇,待遇也比北京好。盡管來北京什么都沒有,但還是覺得自己可以闖一闖。入職中科院后,我白天上班,下班就繼續忙活自己這攤生意。
和以往一樣,我們的豬蹄都是加工好的半成品再去燒烤,我現在考慮盡量不要依靠廚師,盡可能和廚師剝離關系。只是現在我們的供應鏈還不完善,單一店面可以,一旦開始規模復制,就要考慮中央廚房或加工、代工廠,這些超出了我們現有的能力。
這幾年,我總共賣出了30萬只豬蹄。如果想賺快錢,也許早就開始就做加盟了,之所以沒走這一步,是因為我想做長久一點。營銷和宣傳手段的運用也一樣,如果不是基于產品本身,做宣傳會死得很快,相當于空中架樓。不管怎么宣傳,最終還要回歸到產品本身。過度營銷的模式也只有在北京會成功,因為這有數以百萬計的流動人口,不用考慮二次購買就能盈利,但并不適用其它城市。
我們五道口店面大概三平米,只有三名服務員。之前還有“小蹄大作”的牌子,但城管覺得我們這個招牌不合格,拆掉了。我也想知道沒有招牌的情況下會對我們營業有多大影響,結果發現大家照樣排隊。我們團購量很大,在大眾點評是五星店鋪,海淀區排名第一。
最高峰時,我們每天能賣500只豬蹄。不過我仍想把生意做大一點,這個時代已經不能用傳統思維做生意了,現在講究單點突破。阿里巴巴、騰訊都是靠一款產品打品牌,后面做大、做出名氣,什么都能嘗試。一面玻璃一個拳頭打下去,可能不會破,但單點打過去很容易突破,我們也想靠烤豬蹄來打造自己的品牌。有了個人知名度后,再把我的企業文化給推出去,立一桿旗,吸引有想法的人過來。
之前我擔心別人抄襲,但現在我的思路已經完全不同了。顧客花13塊錢來我這里,他想象中的豬蹄應該是怎樣的,我大概可以猜到,不外乎是干凈、味道好。之后我想做的事情是顧客花了13塊錢之后,不僅買到意想之中的東西,還有更多他想不到的,這可能是產品背后的故事或是店里的裝修風格。我賣的不僅僅是烤豬蹄。未來我們要抓住大學生這一塊市場,以后我宣傳或表達的,一定是能正面影響大學生靈魂的東西。
烤豬蹄是個沒有壁壘的生意,競爭對手的加入,讓我不得不加快融資和轉型的速度。我們有了競爭壓力,每天下班的時間推遲了個把小時。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做其他產品的技術儲備,只差一個好團隊。最近也有投資人找到我,但他們都更看重團隊,我們還沒有這方面的搭建。下半年我挖來一位老同學和我一起創業,他曾是杭州九陽豆漿機的區域經理。畢竟小吃生命周期有限,受眾群體也是有限,我希望加快步伐,在大浪淘沙前做出自己的品牌,然后轉型到快餐。
【小食品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小食品加工創業項目推薦04-14
創業達人分享創業故事10-25
大學創業故事05-28
燒烤創業故事08-10
煤礦創業故事11-16
淘寶創業故事06-08
攜程網創業故事04-29
肯德基創業故事08-06
中年女性創業故事精選05-02
豆瓣網創業故事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