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何慧麗:大學生下鄉要規避雙重風險
如今,“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口號響遍全國,可是,大學生到農村究竟能做些什么,又該怎么做呢?
4月16日,在一場名為“大學生創業與創意農業”的研討交流會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蘭考縣縣委常委何慧麗,就此問題為在場的大學生和大學生村官支招,并在會后接受《經濟視點報》記者的專訪。
何慧麗認為,大學生到農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農村現狀——到處都是一盤散沙的小農戶。這些沒有組織的小農戶不管是種地還是搞各種副業,都存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
融入農民而不是領導農民
在何慧麗看來,農村的散戶小農彰顯了中國的三大災難:以城鄉分化為標志的人與人的分隔,人與自然生態的分隔,人自身靈與肉的分隔。這三大災難造成了中國積重難返的三農問題。而解決這三大災難的內核是健康農業、環保農村和精神農民,而精神農民是這一內核的根本。
何慧麗說,面對中國的三大災難,到中國農村創業的大學生要把心態調整好。
有些大學生創業者提出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諸如村民不理解、干部不支持等等。何慧麗支招,首先找出農村明白人,這種人要具備一定威望和思想,先做好他的思想工作。然后以一帶百,把整個農村動員起來。
針對大學生農村創業容易出現急功近利的問題,何慧麗告誡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十字箴言“合作、奉獻、勞動、生態、誠信”。何慧麗說,農村問題不是個人就能解決的,而作為知識分子的大學生只是這一活動的社會參與者,而非主體,主體只能是農民,大學生要融入農民而不是領導農民。
“大學生初到農村,要培養農民自尊自信的精神狀態,讓他們了解信任你。”何慧麗說。
合作模式是成功出路
“大學生走到鄉間去,第一步要自己先‘農民化’,向基層農民和干部們學習。”何慧麗說,同時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支教或者技術、科技服務等工作,根據專業特長去幫助自己盡快融入農村的群體。
最后,才是三大組織的制度建設:文藝隊、老年協會、合作社。她解釋道,文藝隊和老年協會是文化組織和社會組織,而合作社是經濟組織。這都是滿足農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性、文化性、群體性的非贏利型組織。
不同于分散的小農戶,這種放在組織里面的農民,被何慧麗稱之為“新農民”。她介紹到,新農民的力量是驚人的。其凝聚力和抗風險性增強,精神狀態也煥然一新,就是源于這種在經濟、社會、文化領域的合作模式。這一模式已經在蘭考南馬莊做了試點,現在也推廣到了很多地方,有近6年的經驗可以傳授。
【何慧麗:大學生下鄉要規避雙重風險】相關文章:
大學生創業 要學會規避風險03-27
創業風險規避12-14
如何規避創業風險05-28
大學生創業學會規避風險02-26
如何預規避創業風險03-09
應屆畢業生創業 要學會規避風險03-27
創業風險的類型和規避方法01-02
草根創業怎樣規避創業風險03-26
怎么樣規避創業風險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