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業互聯網創業項目推薦
農業互聯網方面的創業該如何進行?用“互聯網+農業”的形式怎么創業的?
互聯網+農業創業項目適合大學生
電商大風起,巨頭殺向農村市場
從去年開始,各大電商巨頭不斷向線下下沉成為最主流的趨勢。尤其是兩大巨頭阿里和京東,更是在以縣域、鄉村為代表的農村電商市場拼殺地血肉模糊,無所不在的“刷墻”戰成為最好的注腳。其實,電商巨頭殺向農村市場的原因很好解釋。
要知道,據數據顯示,城市互聯網網購人群為4.5億左右,且在經過電商平臺的快速擴張之后,基本已經達到增量的天花板。而農村電商市場的用戶基數達到9億人口,尚未完全開發出來,有著巨大的潛力。在農村電商市場的深耕,毫無疑問能夠帶來井噴式的發展,最終推動電商巨頭本身的擴張。
而從農村電商市場的特質來看,電商巨頭向其擴張也是各取所需。農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脫離了簡單、粗暴的隨意商品即可滿足需求的初級階段,對商品的質量、多元化等有了更高的需求。傳統的線下渠道不能滿足這一需求的態勢下,電商渠道自然成為完美的補充。而農村人口紅利尚未消失殆盡,電商的進入,也有利于消化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崗位,并進一步地帶動更多農民富裕起來。
目前,農村電商已經取得一定進展。從去年開始,阿里就推出村淘寶計劃,并將推進千縣萬村。馬云計劃3-5年內投資100億元,覆蓋縣域及農村人口9.5億(占全國70%)。而京東則招募和簽約數萬鄉村推廣員,并于去年完成500家縣級服務中心的建設,初步達成占領農村電商市場的目標。
電商在農村的蓄勢待發和全面推進,正在上演一場“大風起兮”的好戲。無論是電商巨頭、農民亦或是縣、鄉、村政府等,都將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節點。最終,農村電商市場將迸發出超乎想象的活力。
金融展現多元化態勢,農村市場大有文章
無論農村與互聯網之間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有一個最關鍵之處絕對不容忽略,那就是金融。事實上,在絕大多數農村,能夠與金融體系掛上鉤的也就只是農村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等網點較為普及的銀行機構。與百花齊放的`城市金融體系相比,農村金融領域顯得泛善可陳,死氣沉沉。
但也正是這樣,在融入互聯網元素之后,金融反而能夠在農村市場有更多的文章可做。從政府層面來看,也在極力推動農村金融市場的改革。比如央行等部委就聯合發布《關于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方案》,再次鼓勵和支持互聯網金融。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在公開發言中也表示,要把握時代機遇,眾籌共享,合力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為農業農村經濟實現“彎道超車”和“跨越發展”提供新動力。
簡單來看,目前農村互聯網金融的切入點主要包括互聯網借貸、互聯網保險等。而在這些方面,互聯網巨頭已經開始在農村市場實踐起來。去年6月底,阿里旗下網商銀行正式開業,號稱“中國第一家核心系統基于云計算架構的商業銀行”。其特點為全線上運營,主要針對小微企業、個人消費者和農村8億用戶三大目標客戶群體。尤其是農村8億用戶,阿里高層表示,希望用互聯網的方式來突破時空限制,讓服務的觸角不再是‘鼠標+水泥’的模式,而是通過手機把最后一公里的服務送到老百姓手上。
去年9月18日,京東金融發布農村金融戰略。同時,京東農村信貸品牌“京農貸”正式發布,包括農資信貸和農產品信貸兩大產品線。其中,“京農貸”無需任何抵押即可申請,并提供惠農貸款專享低息,最快當天就可進行放款。
而在互聯網保險層面,中華財險目前已在“互聯網+農業保險”的道路上進行了深入探索。與國家農業信息中心共同成立的“農業保險地理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為依托,建立以互聯網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及手持移動設備共同組成的“天、空、地”一體化查勘定損的種植險應用體系。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同成立的“農業風險管理與農業保險創新聯合研究中心”為依托,探索利用移動互聯網、3S技術、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成功打造養殖險“農險通”系統。2015年通過該系統處理賠案近40萬件,實現了服務效率和理賠質量的提高。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互聯網元素的滲入,金融將在農村市場呈現多元化態勢。最終解決農村金融領域基礎建設落后,金融場景破碎等問題,提高農民本身的金融意識,形成一個完整且能夠呈現可持續發展態勢的農村金融生態體系。
旅游資源尚需整合,“小而美”需更多投入
據數據顯示,僅僅是2014年,全國“農家樂”數量超190萬家,鄉村旅游特色村10萬個,接待游客12億人次,約占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三分之一;鄉村旅游營業收入3200億元,同比增長15%,帶動3300多萬農民受益。不可否認的是,旅游正在逐漸成為農村重要的副業之一,也關系到眾多農民收入的提升程度。
但規模的龐大,顯然并不能掩蓋農村旅游所存在的弊端。與傳統旅游中的城市景點、名勝古跡、山水生態等規范化、規模化等相比,農村旅游同質化現象嚴重,而且并沒有形成一定的產業,太過分散。在旅游市場愈發火爆的當下,不能滿足旅游者高品質旅游的需求,在這樣的態勢下,互聯網渠道的介入,就是給了農村市場轉型升級的契機。
通過互聯網,農村旅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互聯網式的營銷、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并引入現代化的經營模式。而借助互聯網無所不知的特性,能夠將多方農村旅游信息集中起來,甚至對閑置的旅游資源進行盤活和創新,最終傳遞至旅游者端。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農村旅游屬于小而美,碎片化嚴重。這就要求必須以互聯網為依托,以更大的投入力量去進行整合。眾籌、互聯網金融等都可以成為農村旅游進化過程中的助力。
人才緊缺,互聯網培訓為農村發展之基
從大環境來看,農村市場最缺乏的就是互聯網人才。不管是農村電商、農村互聯網金融抑或其他,互聯網人才的匱乏成為農村互聯網得到最大程度進化的掣肘。只有擁有足夠多的農村互聯網人才,才能滿足農村互聯網創業、就業的需求。如何具有針對性地進行農村互聯網人才培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去年7月14日,財政部、商務部公布: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200個示范縣名單,中央財政計劃安排20億專項資金進行對口扶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這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用于支持農村電子商務培訓。而張近東兩會期間帶來的題為《推行農村電商教育孵化計劃加快推進農村電商扶貧》的提案,也是農村互聯網人才的培訓提供了很多借鑒。
比如建立多元化全產業鏈的農村電商教育孵化體系、整合優化規范社會資源補充教育教學力量、鼓勵平臺企業充分發揮農村電商培訓的實質作用……對農村互聯網培訓生態圈的打造,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當然,農村互聯網人才的培訓不是一蹴而就的。再加上農村互聯網剛興起沒多長時間,只能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進。但也必須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否則日后將會帶來更多難以彌補的錯誤。
總結:
農村互聯網的發展當然不僅僅局限于上面所提到的幾個方面,還有更多的細分領域值得互聯網去融入。無論如何,兩會提案轉向農村,已經是認識到農村互聯網的重要性。尤其是今年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互聯網+方興未艾,農村互聯網處于這樣一個風口上,更應該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
可以確定的是,農村與互聯網的碰撞、融合,將帶來超出想象的驚喜。而這,也正是大學生進入互聯網+農業創業領域的時機。
“互聯網+農業”的十大方向
一、“互聯網+”對于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為農業現代化積聚了豐厚的物質條件和技術基礎。然而,千百年來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從業人員數仍然占我國農業人數80%以上,并且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這嚴重阻礙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互聯網+”開創了大眾參與的“眾籌”模式,對于我國農業現代化影響深遠。一方面,“互聯網+”促進專業化分工、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正成為打破小農經濟制約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枷鎖的利器;另一方面,“互聯網+”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為農地確權、農技推廣、農村金融、農村管理等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正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互聯網+農業”是一種革命性的產業模式創新,必將開啟我國小農經濟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互聯網+”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智能農業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智能決策、自動控制和精準管理,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農業從業者的服務更有針對性、農業生產經營的管理更加科學化,是今后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方向。“互聯網+”集成智能農業技術體系與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
“互聯網+”助力國內外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大統籌。“互聯網+”基于開放數據、開放接口和開放平臺,構建了一種“生態協同式”的產業創新,對于消除我國農產品市場流通所面臨的國內外雙重壓力,統籌我國農產品國內外兩大市場、兩種資源,提高農業競爭力,提供了一整套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互聯網+”助力農業農村“六次產業”大融合。“互聯網+”以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融合滲透和交叉重組為路徑,加速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農業多功能開發、農業門類范圍拓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打造城鄉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六次產業”新業態,提供信息網絡支撐環境。
“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以“互聯網+”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農民增收、突破資源環境瓶頸的農業科技發展提供新環境,使農業科技日益成為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決定力量;“互聯網+”的“生態協同式”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平臺,將農業科研人才、技術推廣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有機結合起來,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互聯網+”助力城鄉統籌和新農村建設大發展。“互聯網+”具有打破信息不對稱、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公共服務成本等優勢,“互聯網+農業”能夠低成本地把城市公共服務輻射到廣大農村地區,能夠提供跨城鄉區域的創新服務,為實現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稀缺資源的城鄉均等化構筑新平臺。
二、“互聯網+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挑戰
如何持續、穩健地推動“互聯網+農業”高效發展,需要對“互聯網+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保持清醒認識、高度關注和審慎思考。
(一)“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選擇挑戰
“互聯網+農業”是借助現代科技進步實現傳統產業升級的全新命題,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手段,蘊含著重大的戰略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然而,在缺少頂層設計的情況下,“互聯網+農業”一哄而上、各自為政的局面無法避免,非常容易形成片面性、局部性的發展態勢,不利于“互聯網+農業”的整體推進、協調發展,“互聯網+農業”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將大大折扣。
因此,亟需制定我國“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規劃,從戰略高度推動“互聯網+農業”發展,形成統一謀劃、穩步實施的推進格局,將“互聯網+農業”打造為能夠切實推動國家經濟社會持續、高效、穩定發展的新引擎。
(二)“互聯網+農業”發展基礎設施的挑戰
“互聯網+”是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創新,必然將經歷新興產業的興起和新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各行各業應用的蓬勃發展兩個階段。“互聯網+農業”亦將不能跨越信息基礎設施在農業農村領域大范圍普及的階段。
然而,就目前來講,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農村仍有5萬多個行政村沒有通寬帶,擁有計算機的農民家庭比例不足30%,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只有27.5%,還有70%以上的農民沒有利用互聯網。另外,農業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低、數據分割嚴重,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大多停留在試驗示范階段,信息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任務異常艱巨。農業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薄弱,對“互聯網+農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戰。
(三)“互聯網+”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的.挑戰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已經實現了與金融、電商等業務的跨界融合。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正處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推動“互聯網+農業”發展。
然而,農業是一個龐大的傳統產業,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農業問題千絲萬縷,錯綜復雜。如何利用“互聯網+”串起農業現代化的鏈條,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滲透到農產品生產銷售、農村綜合信息服務、農業政務管理等各環節,亟需制定一套具體的、可操作的實施方案,推動“互聯網+農業”高效發展。
三、政策建議
(一)頂層設計,盡快制定國家“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
我國應明確“互聯網+農業”發展的戰略地位,盡快開展針對“互聯網+農業”的戰略性研究。從國家層面,搞好“互聯網+農業”頂層設計,研究制定“互聯網+農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互聯網+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指導“互聯網+農業”產業發展和應用示范,防止信息孤島,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共同開發與利用,制定“互聯網+農業”技術發展路線圖,實現基礎領域和關鍵技術突破,加快推進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創新;加強“互聯網+農業”立法,推動農業數據開放、人才培養等,為“互聯網+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二)優先布局,推動落實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借助“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加快推進落實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寬帶村村通問題,加快研發和推廣適合農民特征的低成本智能終端,加強各類涉農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完善農村信息化業務平臺和服務中心,提高綜合網絡信息服務水平;同時建立國家農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中心,覆蓋農業大數據采集、加工、存儲、處理、分析等全信息鏈,面向國內外推廣基于“互聯網+”的農業大數據應用服務。
(三)超前謀劃,設計啟動“互聯網+農業”十大行動計劃
1、“互聯網+”促進智能農業升級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促進智能農業升級行動,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精準智能管理,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重點突破農業傳感器、北斗衛星農業應用、農業精準作業、農業智能機器人、全自動智能化植物工廠等前沿和重大關鍵技術;建立農業物聯網智慧系統,在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等領域廣泛應用;開展面向作物主產區域、主要糧食作物的長勢監測、遙感測產與估產、重大災害監測預警等農業生產智能決策支持服務。
2、“互聯網+”助力“六次產業”發展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六次產業”發展行動,助力農業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集中打造基于“互聯網+”的農業產業鏈,積極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儲運、銷售、服務等環節的互聯網化;構建“六次產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助力休閑農業和一村一品快速發展,提升農業的生態價值、休閑價值和文化價值。
3、“互聯網+”助力農村“雙創”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村“雙創”行動,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激發農村經濟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
積極落實科技特派員和農技推廣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創新信息化條件下的農村科技創業環境;加快推動國家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建設,構建基于“互聯網+”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搭建農村科技創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引導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資源、科技知識等現代科技要素向農村流動。
4、“互聯網+”助力農業走出去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走出去行動,加強農業國家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落實“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
進一步推動“大湄公河次區域農業信息網絡”項目,建立GMS各國農業信息交流的平臺;充分利用中國-東盟、中國-新西蘭等自貿區優勢,發揮我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歐盟有關國家雙邊農業磋商機制,積極建設跨境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打造具有國際品牌的特色優質農產品;面向在亞洲、非洲、南美洲有關國家建設農業技術交流服務平臺,推動我國先進適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裝備等“走出去”;構建農業投資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農業對外投資企業提供市場、渠道、標準、制度等各種信息資料。
5、“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創新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創新行動,促進農業科研大聯合、大協作,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支撐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積極推動農業科研信息化建設,助力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農業部門、科研院所及比爾·蓋茨基金會等跨國私營部門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構建基于“互聯網+”的跨國農業科研虛擬協作網絡,實現農業科技創新的大聯盟、大協作,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構建農業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提高重大農業科研基礎設施、農業科研數據、農業科研人才等科研資源共享水平;構建農業科研大數據智能分析平臺,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共建共享。
6、“互聯網+”助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行動,破解“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難題,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實現農產品增值,促進農民增收。
鼓勵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積極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構建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網絡化運營體系;積極推動中糧、中化等大型農業企業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推動農產品網上期貨交易、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糧食網上交易等;加快推進美麗鄉村、“一村一品”項目建設,實現優質、特色農產品網上交易以及農產品網絡零售等。
7、“互聯網+”助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行動,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構建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虛擬網絡教學環境,大力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的新型職業農民;積極推動智慧農民云平臺建設,研發基于智能終端的在線課堂、互動課堂、認證考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育平臺,實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移動化、智能化。
8、“互聯網+”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全面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化監管,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安全。
積極落實《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的意見》,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全程信息化,提高農產品監管水平;構建基于“互聯網+”的產品認證、產地準出等信息化管理平臺,推動農業生產標準化建設;積極推動農產品風險評估預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理能力建設。
9、“互聯網+”助力農業生態建設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生態建設行動,實現農業資源生態本底實時跟蹤與分析、智能決策與管理,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治理農村污染,提高農業資源生態保護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建立全國農業用水節水數據平臺,智能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建立全國農資產銷及施用跟蹤監測平臺,智能控制化肥、農藥施用量;建立全國農業環境承載量評估系統、農業廢棄物監測系統,為農業循環經濟提供信息支撐和管理協同,有效解決農業農村畜禽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秸稈焚燒問題;建立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監測服務系統,提高農村生態環境質量。
10、“互聯網+”助力智慧農村信息服務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智慧農村信息服務行動,實現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稀缺資源的城鄉均等化,破解城鄉數字鴻溝難題。
積極落實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項目,完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云平臺;構建農村文化教育信息服務系統,開展面向基層農民的科技和文化知識遠程教育服務;建設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就業信息服務系統,實現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服務的全程信息化;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信息服務系統,逐步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動態化管理;統籌城鄉社會保障信息服務系統,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和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等信息的快速查詢和服務;建設農村醫療衛生信息服務系統,逐步形成農村醫療、預防、保健、公衛、疾控的一體化管理與服務。
【農業互聯網創業項目】相關文章:
互聯網創業項目03-25
互聯網金融創業項目03-24
互聯網創業項目書11-22
2024新型農業創業項目07-12
最新農業創業項目推薦11-17
最新互聯網創業項目推薦03-03
互聯網創業項目如何經營?11-19
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預測03-04
互聯網加創業項目書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