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股權分配難?
引導語:現在,創投環境的成熟度提高,成熟的投資機構或者投資人,為了創業公司真正的發展考慮,會堅定地站在創業者背后給予支持。
這兩天,大家已經被萬科創始人王石、汽車之家CEO秦致出局刷了N多次屏,解讀角度神態各異。
應該說,萬科、汽車之家的股權結構是特定時代、特定選擇的產物。王石當時放棄持股,源于中國市場化初期股份制改革的多方考慮和擔心。李想第一次創業者時,只有18歲,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創立之初只有一個模糊的想法“把公司做大”,但達到什么概念并不清楚。
所以,無論是王石還是李想,在當年做出那樣的選擇,當時看來已經是最優解,只是大家“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且這種結局并不是大家想要的。
唇亡齒寒。自然,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上演,創業者理當引以為戒。創業歷程千難萬險,會看到黎明的曙光,甚至嘗到勝利的果實,但最后不要在股權上跌了跟頭,前功盡棄。
樂觀一點來看,除去這些特例,公允地說,現在,創投環境的成熟度提高,成熟的投資機構或者投資人,為了創業公司真正的發展考慮,會堅定地站在創業者背后給予支持。
青山資本作為主投天使和Pre-A的早期投資機構,提及創業項目股權分配中幾個正向的做法,創業者可以參考。
1
創業者出讓比例和估值要合理。
從融資輪次上來講,可以有種子、天使、A輪、B輪及以后輪次,為后續輪次稀釋的考慮,天使投資一般不超過20%。常見的是10%-15%。所以,在最初融資時,創業者出讓自己股份比例的時候要謹慎考慮。
從日常約見的創業項目或者媒體報道的信息來看,有些創業項目要做天使輪融資時,之前在種子期已經出讓很多,或者一個項目在天使輪出讓的比例超過30%,A輪又出讓超過20%之類的狀況發生。
創始人在項目早期出讓的股權比例過多,過早地失去了控股權,后續項目的成長和融資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有易主的風險。
2
通過新融資“校正”股權結構。
在日常約見或者投資的項目中,也會發現多種股權結構不合理的情況。
比如股權結構特別平均,三個合伙人各自1/3,或者股權分配特別不合理,比如創始人獨占股份,聯合創始人的股份非常少或者基本沒有。
為什么股權結構會出現平均或者獨占的情況,從實際的創業情況上來看,合伙人一起創業,在項目早期很難量化每個合伙人的貢獻率,加上關系相對良好,很難在早期階段做出一個合理的股權結構。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創業項目的股權結構嚴重失衡,足以為后續發展埋下隱患,即使產品或者方向不錯,投資人一般不投。
另一種情況是,創始人意識到自己的股權有問題,可以在引入投資人之時校正股權的結構和比例。如果創始團隊本身難以判斷,可以借助投資人的幫助來確定相對合理的股權架構。
當然,在這個階段,過去的一些創業項目也有教訓,在重新確定股權的階段,出現“一言不合”就散伙的情況。
3
“新老交替”時再行股權分配。
創業項目在成長階段總有一些更替,如果發現合伙人已經跟不上公司的成長節奏,需要引入技高一籌的合伙人,老合伙人很可能需要“出局”。
這時候,創業者會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新合伙人的股權分配問題,二是請老合伙人“出局”所需要支付的.代價。通常,新合伙人加入會參考他加入的階段以及貢獻能力來確定。因為每個階段所承受的壓力和風險不同,天使階段加入和A輪后加入不一樣,后續B輪后加入更不一樣。
對于需要出局的合伙人,創始人、公司或者投資方會按照一定的價格,按照股份的數量和股權成熟的時限來回購合伙人所持有的股份。
需要注意的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回購老合伙人的股份之時,給多給少,也容易產生團隊之間“撕逼”的情況,這時候極其考驗創始人、合伙人的人品和格局。
當然,對于創業者而言,股權分配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把企業做起來,創業團隊和投資人所持有的股份才有價值,否則只是一張紙。
自然,投資人在創業路上能做的也有很多。如果把創業比喻為駕駛一輛車,創業者是司機,投資人無論是作為副駕駛指路,還是坐在后一排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好的投資人都是可以除了給予資本支持以外,還可以提供資源、智力和精神支持。對于創業者而言,在項目早期,就需要考慮選擇那些可以堅定地站在自己背后的投資人或者投資機構。這也考驗創業者的選擇能力。
正所謂,“選擇大于努力”。
【創業股權分配難?】相關文章:
2.女性創業難嗎?
3.創業難成功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