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人創業故事:當年如何挖到第一桶金
《福布斯》世界富豪、日籍韓裔富豪孫正義19歲的時候曾做過一個50年生涯規劃:20多歲時,要向所投身的行業,宣布自己的存在;30多歲時,要有1億美元的種子資金,足夠做一件大事情;40多歲時,要選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然后把重點都放在這個行業上,并在這個行業中取得第一,公司擁有10億美元以上的資產用于投資,整個集團擁有1000家以上的公司;50歲時,完成自己的事業,公司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60歲時,把事業傳給下一代,自己回歸家庭,頤享天年,F在看來,孫正義正在逐步實現著他的計劃,從一個彈子房小老板的兒子,到今天聞名世界的大富豪,孫正義只用了短短的10幾年。中國有這樣按計劃發財的富豪嗎?
中國富豪創業第1種類型:志存高遠型
根據《科學投資》的研究案例,在中國的企業家中像孫正義這樣雄心勃勃,有計劃、有條理地實現著自己富豪夢的雖不多,但也并是絕對沒有!陡2妓埂分袊缓腊衽琶谝晃弧⒖傆媯人資產達到83億元的希望集團劉氏兄弟在最初創業時雖然沒有孫正義那樣的計劃性和條理性,但這四兄弟個個都不缺乏野心和雄心。與一般的創業者不同,劉氏兄弟一開始就悟透了“舍得”二字。劉氏四兄弟劉永言、劉永行、劉永美、劉永好,本來都在國家企事業單位,都有一份好工作,老大劉永言在成都906計算機所工作,老二劉永行從事電子設備的設計維修,老三劉永美在縣農業局當干部,最小的兄弟劉永好在省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校任教。他們沒有像大多數有條件的創業者那樣腳踏兩只船,隨時做著創業失敗后洗腳上岸的準備。他們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能夠勇往直前,從孵小雞、養鵪鶉開始,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擴張創業項目,一直發展到搞飼料、搞電子、房地產、金融和資本運作,多角經營,多管齊下,終成大業。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劉氏兄弟在家族企業做大以后,當兄弟之間在企業發展方向上意見相左時,能夠平穩地進行產權分割,完成和平過度,沒有傷到企業元氣,留下了企業進一步做大的空間。類似劉氏兄弟這樣能夠如此平穩地解決家族企業產權問題,在中國家族企業中是不多見的。劉氏兄弟的第一桶金是孵小雞所得1萬元人民幣,時間是2個月,投入之小以今天的眼光看則可以忽略不計。
中國富豪創業第2種類型:逼上梁山型
從20世紀70年代末一直到20世紀80年的后半期,長達10年的時間內完成創業的中國富豪極多屬于這種類型,在20世紀90年代一直到今天,此種類型曾有出現。其典型代表是連續數年位居《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前列的李曉華,以及創辦廣東七喜電腦有限公司的易賢忠。李出身貧寒,一家6口擠住一間7平方米沒有窗戶的住房。李只有初中畢業文化程度,后下放北大荒,返城后在外經貿部出口大樓食堂做過炊事員,曾因販賣電子表被勞動教養3年,既而被單位除名。李在走投無路之際為養家糊口,開始搗騰些小生意,成為中國第一批個體戶。李的第一桶金是靠在北戴河販賣所謂“美國冷飲”掘得,當時投入資金是3500元,這也是當時李全部的家當,收獲則達10萬元人民幣,時間只有一個夏天。后李又在秦皇島放錄像,獲利百萬。李真正暴發是后來東渡日本,成為章光101毛光再生精在日本的總代理。李以擁有中國內地第一輛法拉利跑車聞名,時間為1993年。李目前個人資產據《福布斯》統計逾人民幣20億元。易賢忠在創業前則屬廣州一家國有制藥集團屬下企業廠長,因女兒患腦疾,為籌集醫藥費被迫下海。易的第一桶金是為停業裝修的廣州南方大廈制作500只節能電子鎮流器,資本金為從廣東中山小欖鎮一個小老板處賒銷的價值5000元的電子原材料。易以自己50平米住房做工廠,獲利千元,后易據此成立白云節能電子電器廠,3個月獲利14萬元,易將之視為自己真正的第一桶金。易在籌得為女兒治病的錢后,又繼續回原廠上班,后因工廠衰敗,才不得己第二次下海,創立廣東七喜電腦有限公司。易目前個人資產過億。
中國富豪創業第3種類型:爭氣型或曰受刺激型
其典型代表是重慶小天鵝集團董事長廖長光。小天鵝集團以酒店業和飲食業為主要經營對象,風靡大江南北之重慶鴛鴦火鍋即為廖長光首創。廖家境普通,曾下鄉做過8年知青,回城后在重慶城建局當電工,娶何氏七妹何永智。何出名美麗,當時在一家鞋廠當設計師,并擅長服裝設計。何氏7姊妹,6個嫁得如意郎君,只有廖身份“低微”,而何氏7妹何永智為7姊妹中最靚麗者,廖因此備受眾人擠兌,境況難堪。廖受此刺激,發誓創業,以出人頭地。廖辭職下海后,以出賣住房所得3000元為本金,租得16平米小店面一間,開始經營火鍋,初時生意頗為不順,不賺反虧。廖在妻子理解與幫助下,堅持不懈,專力創新,數月后開發出迥異于傳統重慶麻辣味火鍋的荔枝味火鍋,開始扭虧為盈。廖繼而又開發出后來風靡大江南北的重慶鴛鴦火鍋,事業開始獨上層樓,由小店而大店而企業集團。廖于1982年發奮下海,第一桶金便價值百萬。廖目前個人資產1億元。順便說一句,大富豪李曉華當年也曾蒙受類似待遇。
中國富豪創業第4種類型:家族遺傳型
其典型代表為2001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4位的榮智健與排名第63位的羅忠福。榮、羅兩人又有不同。榮智健為中國著名紅色資本家、國家副主席榮毅仁之子,祖傳基業,創業條件非他人可比。1978年,榮持通行證南下香港,1985年正式成為香港居民。榮目前身份為香港中信泰富集團董事長。據《福布斯》估計,2001年榮名下個人資產達65億元。羅同樣出身商業世家,祖父解放前曾做過遵義商會會長。羅從小精明干練,頭腦清晰,精于計算。羅的第一桶金為做沙發。當時羅新婚燕爾,苦于在遵義買不到沙發,又受汽車廢墊啟發,察覺做沙發原理簡單,于是開始試做,漸成氣候。羅的第一桶金價值10萬元,時為1979年。羅目前身家據估計達8億元。 [FS:PAGE]
中國富豪創業第5種類型:順理成章型
其典型代表為魯冠球、沈愛琴、李桂蓮等,因所屬企業均由原鄉鎮企業或集體企業轉制而來,歷史悠久,發展順遂,符合政策,順理成章。一般來說,在創業者個人的第一桶金問題上,此類企業大多概念模糊。
中國富豪創業第6種類型:賭徒型
其典型代表是有“中國雞王”之稱的大連韓偉企業集團創始人韓偉。1956年,韓偉出生于大連三澗堡鎮東泥河村一戶農民家庭。韓讀書不多,僅有初中畢業。韓擁有木匠手藝,并略懂畜牧知識,因此在70年代中期被招為三澗鎮畜牧助理員。1984年韓辭職下海,創業本金為從親友處告借而得的3000元,豢養蛋雞50只,同年底,韓從銀行貸得15萬元,開始興辦養雞場,一舉成為大連最大的飼養專業戶,同時亦成為大連負債最多的個體戶。韓此舉所冒風險極大,而最大風險在于銀行。韓傾力一搏,倘一旦發生雞瘟或因其他原因創業失敗,韓些微個人私產固將蕩然無存,而銀行無疑也將造成極大一筆壞帳。韓之所以能在無抵押的情況下從銀行貸出如許一筆巨款,原因在于當時大連市正在大搞“菜籃子工程”,韓的雞場擴建計劃正是“急政府之所急”。在政府支持下,韓很快又貸款集資208萬元,建起一座占地44畝,建筑面積8000平米,飼養8萬只雞的現代化養雞場。從這一點說,韓不愧為一個順時而動,把握政策機遇的弄潮兒。韓白手起家,其雞場第一年產值便達210萬元,這也是韓掘得的第一桶金。韓目前個人身家據估計達4.5億元。與靠在海南開發熱中掘地發財的潘石屹、馮侖等一樣,韓偉能成為富豪,也可謂是時勢造英雄。
中國富豪創業第7種類型:熱血型或曰沖動型
張思民、吳志劍均屬于此類。張思民尤為典型。此類創業者大多以失敗告終,偶有所成者,也大多歷經坎坷,并且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屢經反復。底氣不足或曰后勁不足是此類企業最大特征。1999年3月,吳志劍就因所屬政華企業集團欠債2億元,被深圳市級政府在新聞媒體通令不得進行高消費,不得坐高級車住別墅。張思民的海王集團在1992至1997年之間,也曾遭遇極大風險,企業險些翻船。后通過上市,繼接上因為盲目投資而險些斷裂的資金鏈,才得以生存下來。海王目前仍在經受缺乏拳頭產品的困擾,其未來走向,仍有待觀察。張思民的第一桶金當是來自澳大利亞投資家的投資,這筆投資達100萬美元,張在股份中占大頭。張用以創業的原始資本,是3000元的日常積蓄。吳志劍的第一桶金,則是承包原深圳物資公司華東商場,半月獲利17萬元。吳的創業資本乃寫作所得2000稿費。
中國富豪創業第8種類型:因緣際會型或曰無心插柳型
其典型代表為2001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38位的張果喜以及前《福布斯》中國富豪吳炳新。此類創業者的典型特征是本來沒想發財,只是想解決一下生存問題,后來竟不期而遇地發了財。1972年,張果喜受在江西余江當地下放的上海知青的影響,懷揣200元,到上海找生路。偶然的機會,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上海雕刻藝術廠發現,一個雕刻樟木箱竟可賣200多塊錢。張頓時靈機觸發,立刻返回老家按照上海生產樟木箱的程序“依葫蘆畫瓢”。半年后張氏第一只雕刻樟木箱出品。通過上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張自己制作的第一只產品參加了廣交會,并幸運地拿到了20套樟木箱的訂單,賺了1萬多元。這是張掘得的第一桶金。張的創業資本,為變賣家產所得1400元以及江西余江當地盛產的樟木原料。張目前身家據《福布斯》估計為12億元人民幣。如果沒有30年前的那次上海之行,現在的張還可只能只是江西余江鄉下的一介老農,天天為吃飽肚子斤斤計較。
這一類型還有一位代表即是吳炳新?鬃釉唬30而立,40不惑,50而知天命。吳創業即始于知天命之年。吳一生坎坷,當過工人,做過干部,還做過一任職校的校長。80年代初,吳生病后從內蒙古包頭礦務局病休,醫生稱其罹患肝癌,后腫瘤自動縮小,乃至消失,吳認為是自己本身就有免疫力之功。吳的家境一直不太好,病退后,為貼補家用,吳動手搭暖房、賣豆芽、做些小本生意。1987年初,吳承包包頭一家瀕臨倒閉之小糕點廠,隨后又承包一家同樣瀕臨倒閉的小商場。據吳自稱,其接手糕點廠時身上只有300元,為辦廠,借了2000元,貸了1萬元,并從中掘得平生第一桶金,數目約達數萬。吳后來承銷天安851,承銷上海交大昂立一號,掘得第二桶金、第三桶金。吳的真正發達,是推出據說集3種有益菌種雙岐桿菌、乳酸桿菌和腸道鏈環菌于一體的生物保健型藥物三株口服液。將雙岐桿菌、乳酸桿菌和腸道鏈環菌這3類有益菌種集于一體并保持其活性,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對生物、對醫學都不甚了了的吳,能夠破解這樣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令人存疑。吳以50之年,因緣際會,勤力創業,借三株口服液而一夕暴富,又因湖南常德一起產品官司而家道中落,一蹶不振。起起落落,令人深思。據《福布斯》估計,2000年吳身家達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億元,目前身家不詳。 [FS:PAGE]
此類型中還可以單獨分出一小類,可稱為歪打正著型,其典型代表是創辦廣東巨星影業公司的鄧建國。鄧是那種其貌不揚,走在街上別人也絕對不會多看一眼的人。鄧當年在江西臨川“搞信息”掘得第一桶金。1991年,鄧開始“二次創業”。他兜里揣著1000元,肩上扛著一臺由別人抵債而來的舊攝像機來到廣州尋找機會。不久他發現拍專題片有錢可賺。幾年時間,鄧靠拍專題片賺到了10幾萬元。這10幾萬元是鄧掘得的第二桶金。1995年,當過6年鄉村電影放映員的鄧忽發奇想,開始籌拍電影,處女作《廣州故事》讓鄧大虧200萬。1996年,鄧東山再起,注冊巨星影業公司,將港臺明星湯鎮宗、任達華、溫兆倫等簽于旗下。鄧一邊笑著付給明星們大把大把的鈔票,一邊苦著臉四處販賣自己的影視計劃。其實這時是鄧一生中最窮困的時候,比他當年在農場打工還窮。那時候他身上至少還沒有債,現在卻負債累累。鄧頂著譏笑與嘲諷,在巨星成立當年,即投拍了《珠江恩仇記》、《廣州教父》等影片,1997年,鄧的巨星影業公司一舉創下廣告貼片1.1億元的驚人收入。此后鄧的事業漸入佳境,先后拍下《反貪風暴》、《康熙微服私訪記》、《東方母親》、《美麗人生》、《風流才子紀曉嵐》、《猛龍過江》等20余部影視劇,創造驚人業績。鄧熱衷炒作,也善于炒作。鄧先是炒作他的電影,宣傳費用往往是別人的10倍20倍,接著爆炒自己的新聞,不惜以“犧牲”自己找自己的丑聞和緋聞。他曾邀請《還珠格格》的臺灣導演孫樹培為他執導《風流才子紀曉嵐》,并搶走“美在花城”的選手作此劇的女一號,而且閃電般地與之訂婚。2000年,鄧被媒介評為“中國影視十大風云人物”之首?v觀鄧的創業歷程,留下的是一條十分古怪的軌跡,眾多謎團至今讓人不解。鄧的最大特征在于經常不按牌理出牌,熱衷炒作,行為言語不受約束,因此經常爆出新聞,也經常得罪人,在圈內有“XX鄧”的綽號。有人認為,鄧的成功,是中國影視圈“缺人”的象征。據估計鄧目前身家過億。
中國富豪創業第9種類型:知識型此類型
具體而言又有種種不同,如中宜環能(CECO)董事長吳桐,是擁有自有專利技術,靠自有專利技術發達的一類。吳現年35歲。2001年,吳在北京創辦中宜環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吳擅長發明,名下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僅其“城市垃圾處理綜合集成系統”一項專利,據估計無形資產就達12.5億元,一家美國名牌雜志估計,吳的專利加起來,價值超過100億美元。在進京創辦中宜環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之前,吳曾在深圳創業,獲利數千萬,因遭欺詐,資產蕩盡。2001年3月,吳攜2000元進京二次創業,3個月后,僅向韓國某著名企業出售“城市垃圾分類焚燒技術”15年使用權,獲利即超過2000萬美元。吳眼下成為媒體焦點人物,原因一是其創造財富的能力,二是他的學歷造假問題。據吳自稱,其于11歲即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學習,主修原子能物理學,有“神童”之譽;14歲赴美,獲芝加哥大學國際金融學博士;18歲赴德,獲柏林大學經濟學博士。但經有心人查證,吳的科大少年班學歷和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金融博士皆屬虛無飄渺。其柏林大學經濟學博士亦令人存疑。這不免讓人想起數月前的吳征事件,可算是又一起“吳征博士事件”的翻版。錢鐘書先生筆下的方鴻漸看來并非杜撰。如今國內的“海龜博士”漫山遍野,占據著最好的位置,享受著最好的待遇,榮光無限,創業就業一律“超國民”,有關部門今后對類似的“海龜”,是不是應該多看兩眼?其實吳本來是用不著靠這樣假造學歷來給自己增光添彩的。吳的諸多創造發明,均已經過實踐檢驗,成效顯著,吳因此在環保界享有極高聲譽,比之那種學歷造假帶來的榮譽,這樣的榮譽要大得多,也實惠得多。吳此舉令人無法解釋。
用友王文京亦可視為靠技術起家的一類,這類創業者除了自家技術外,在創業過程中還更多地借助了外部力量,特別是政府力量,所以有時也會給人因人成事的味道。1988年,王文京從財政部辭職下海,與后來創辦連邦軟件的蘇啟強一起,用借來的5萬元開始創業,開發財務軟件,數月后即進行了產品的發布和展示。王文京等人的迅速成功,與當時財政部的一項政策不無關系。當時財政部規定,不得通過除國有、集體企業以外的財務軟件的評審,換句話說,亦即各級財務部門不得使用除國有、集體企業開發出的財務軟件之外的財務軟件,而王文京的用友獨能例外,應該說這與王文京的財政部背景不無關系。這項政策使用友在若干年內都無競爭對手,企業在缺乏競爭的環境里順利成長。否則,以中國軟件人才之豐富,開發并不復雜的財務軟件,當屬舉手之勞。這應該說是中國的一個特殊國情。在中國富豪的發跡史中,這一類現象并不少見,如今又不斷地在一些歸國創業的“海龜”身上重演。不能公平地對待各種類型的創業者,對所有創業者一視同仁,應該說是國內市場環境相對不成熟的一個特征。王文京目前身家高達8.4億元,位居2001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60位。
第三類是以王志東、張朝陽、丁磊等為代表的一類,是屬于被時代流潮硬推上富豪坐席的一類,屬于“時勢造英雄”。這類富豪被稱為“知識英雄”、“知本家”,但實際除王志東曾開發過一個中文平臺軟件,丁磊曾開發過一個簡單的163電子郵件系統以外,其他人并未見得有多少技術可言。而王志東和丁磊的第一桶金,也從各自所開發軟件中獲得,數目達數十萬和百萬不等。
[FS:PAGE]
【名人創業故事:當年如何挖到第一桶金】相關文章:
企業名人創業故事01-15
名人創業故事(通用10篇)03-21
名人勵志創業故事:周大福鄭裕彤11-25
成功人士創業記如何賺得第一桶金11-22
亞馬遜貝索斯的名人創業故事11-23
三個女人賺第一桶金的創業故事03-05
創業從相戀故事里掘到第一桶金02-27
企業名人告訴你如何判斷創業項目12-12
教你如何創業 如何選擇創業好項目?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