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委組織部獲悉,今年,我省計劃選聘1200名大學生“村官”,最低工作期限為2年。記者注意到,今年我省選聘大學生“村官”提出,“985”高校(不含獨立二級學院)畢業生報名參加選聘的,不參加筆試,直接入闈駐村見習。
大學生“村官”政策是政府致力于加強農村工作,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積極配合新農村建設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大學生“村官”政策從 1995 年江蘇省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率先開始,到 1999 年浙江寧波的“一村一民大學生”計劃的首次推行,再到 2008 年中組部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下發了《關于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意見(試行)》,使政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初步試水到大規模開展的歷程。經過十余年的實踐和探索,大學生“村官”隊伍從少到多,社會由知之不多到普遍肯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大學生“村官”來到基層農村一線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學和特長,為廣大農村帶去了新技術、新觀念 新思想、新文化,不僅推進了新形勢下農村的改革發展,也同時效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毫不夸張地說,大學生“村官”已成為當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生力量。此外,大學生“村官”在沉心俯身、腳踏實地、施展才華、干事有為的同時,也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里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更快的成長。
大學生“村官”工作成績卓著,但不等于已經完美無缺。在職的大學生“村官”并無編制,且現有的“村官”工作意見中多有明確規定:任滿2個聘期、未當選村“兩委”副職以上干部的,原則上不再續聘。其實,除了極少數在農村干事成功或者因為其他特殊原因,在服務期滿或者續聘期滿之后,可以留在原來的任職村以其他方式繼續開展工作的“村官”外,絕大多數“村官”遲早都要面臨考走或者被解聘的尷尬處境。在現有“村官”體制尚不健全、考核與出路沒有掛鉤、“村官”出路尚未暢通的現狀下,“埋頭考公者”往往要比“實干者”的前途要明朗的多,以至于出現了“干得好不如考得好”的窘境,或者在此窘境的重壓之下,本來心懷“三農”夢想的“村官”們,也有的在不知不覺間被迫變成了隨波逐流的公務員“考霸”。
“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得好不如考得好”、“無編制,出路不暢,期滿之時要么考走要么解聘”、“有意服務‘三農’的‘村官’迫于現狀淪為公務員考試的‘考霸’”,對于大多數“村官”來說,是一個言之不出、揮之不去的痛。要想確保廣大在職的大學生“村官”們可以“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動”,能夠在基層“落地生根”、沉心附身、奉獻青春、干事有為,就必須在改革現有“村官”體制、暢通“村官”出路方面下功夫。
暢通“村官”出路,可以嘗試降低公務員招考-四項目人員定向崗位的門檻,讓服務基層的廣大“村官”都有參加考試的機會。近年來,公務員招考-四項目人員定向崗位的門檻依然高高筑起,特別是經濟發達、綜合實力較強的城市,在學校、學歷、專業、證書、年齡、資歷等方面多有設限,特別是一些大齡、非重點院校畢業的理科本科生,因為年齡偏大、學歷較低不能報名參加事業單位招考,即使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國考和省考,也只能報一些“三不限”的“萬人坑”崗位,考上的幾率相對較低。
暢通“村官”出路,可以嘗試讓“村官”出路與其日?己藪煦^,將“埋頭考公者”與“實干者”區別對待。應該專門針對大學生“村官”,制定一套適合這一群體特點的考核辦法,嚴格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村官”的續聘、獎懲、培養、使用等真正掛鉤。另外,對于符合條件的“實干者”,應當有一條通過公開選拔擔任鄉科級領導干部的“上升通道”,并在參加鄉鎮街辦事處或區/縣直部門領導干部招考時“直接進入面試程序”或者“獲得加分”。
暢通“村官”出路,可以嘗試給續聘期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村官”就近安排一個事業編崗位。對于服務期滿且續聘期滿的大齡“村官”來說,如若在公務員招考中沒有被錄取,就可能面臨被解聘失業的危險。即使這些大齡“村官”去社會上找工作,現在的他們,無論是從專業知識儲備還是年齡來說,跟應屆畢業生相比,已經優勢全無。曾經,大學生“村官”滿懷熱情和希望,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來到條件最為艱苦的農村一線,奉獻熱血、揮灑青春,為了祖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辛勤勞動、努力拼搏。數年后,他們的服務期將滿,期滿之后他們的出路問題應該得到關心和關注。
暢通“村官”出路,可以嘗試讓選調生制度與大學生“村官”制度接軌。關于此舉,之前的重慶市和現在的山東省都有過嘗試或正在實施,未實施該政策的省份不妨考慮一下是否有必要參考或借鑒,在嚴控“村官”招考數量和質量的前提下,讓選調生制度與大學生“村官”制度有條件對接: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村官”可以直接進入選調生序列,期滿未合格的“村官”按規定安置。實施此舉后,奮斗在農村基層一線的大學生“村官”們就可以不再通過一紙考試定終身,而是憑工作實績論英雄,只要安心鍛煉、踏實干事、為民服務,就能考核考察合格,就能成為選調生。此舉充分樹立了干得好才能用得好、發展得好的導向,疏通了從基層一線培養干部的渠道。
黨中央實施大學生“村官”工作的重大戰略決策,旨在培養一大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骨干人才、黨政干部隊伍后備人才和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現在“村官”相關機制特別是“村官”出路機制不健全的現狀,直接導致了國家培養若干年、在基層一線經過歷練的相當數量大學生“村官”的無謂流失,可惜之余,也明顯不符合我們大學生“村官”政策實施的初衷。